歡迎星標本公眾號
前言:今天我要分析的公司,是一家過去5年淨利潤複合增速達到100%的龍頭公司,隆基股份。
我必須強調,我分析的很多公司,並不一定馬上會買,而是要對一家公司做比較細緻的了解,為以後可能的買入做好準備。
尤其是近期隆基股份股價迭創新高,此時追進不是我喜歡的選擇。
但先進位造是我非常看好的一個方向,而隆基股份則是我們國家先進位造的突出代表,是值得認真研究的公司。
好了,接下來進入我們今天的主題:
01
公司簡述
隆基股份主要從事單晶矽棒、矽片、電池和組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光伏電站的開發及系統解決方案的提供業務。
2006年開始,公司選擇了單晶路線作為技術發展方向,逐步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單晶矽片供應商。
近些年單晶在全球市場佔有率快速提升,現已主導了市場格局,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集研發、生產、銷售、服務於一體的單晶光伏產品製造企業。
隆基股份是工信部首批製造業單項冠軍示範企業中唯一入選的光伏製造企業,牽頭制定了矽片新標準收錄至 SEMI 標準並向全球發布。
過去五年來,隆基股份淨利潤年複合增速高達 100%,當然在 2011-2013年期間,公司也曾經處於低谷,這個我們放在後面再談。
總之,從過去幾年以及今年一季度淨利潤同比增長 205% 來看,隆基股份毫無疑問是處於高速增長的通道之內,而公司是否能夠繼續乘風破浪而行,我們接著往下看。
02
行業宏觀情況及競爭格局
一、行業大幅增長,份額向龍頭集中
近些年來,可再生能源的增長速度遠超過其他任何能源品種。
隨著光伏行業技術不斷進步和度電成本的下降,光伏發電在全球很多國家和地區成為最具競爭力的電力能源,全球最低中標電價已達到 1.60 美分/KWh。
裝機規模達到 GW 級的國家數量已由 2010 年的 3 個大幅增長至 16 個,預計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大。光伏發電市場正在從政策驅動向市場驅動轉換,市場需求大幅波動的風險下降,全球光伏行業呈現出更加均衡、穩定的態勢。
2019年度,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量約 120GW,其中國內新增裝機約 30GW,海外新增裝機約 90GW;
截至 2019 年底, 中國累計光伏併網裝機容量超過 204GW,同比增長約 17%,當年新增和累計光伏裝機容量保持全球第一,發展規模持續領跑全球。
報告期內,隆基股份營業收入 328.97 億,同比增長 49.62%,淨利潤 52.80 億元,同比增長 106.4%;
2019 年,公司單晶矽片對外銷售47.02 億片,同比增長139.17%,自用18.46億片;單晶組件對外銷售7,394MW,同比增長 23.43%, 自用 971MW;單晶電池對外銷售 715MW。
2019 年公司組件產品市場佔有率約 7%,依然有很廣闊的市場空間可供挖掘。
海外銷售 4991MW,同比增長 154%,佔單晶組件對外銷售總量的 67%。
隨著行業技術進步的加快以及市場競爭加劇,光伏行業「馬太效應」明顯,龍頭企業憑藉資金、技術、規模、品牌等優勢,市場份額不斷提升。而部分落後產能則逐步退出市場,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
近年來,行業各產業鏈集中度大幅提升,詳見下圖:
二、單晶比例大幅提升,公司主導市場的格局已形成
晶矽電池作為市場主流產品,長期存在著單晶矽和多晶矽技術路線的競爭,多晶產品憑藉低成本的優勢在過去較長時期內佔據了主要份額。隨著單晶生產技術的突破和成本大幅降低,單晶主導未來光伏市場的格局正在形成。
單晶在晶體品質、電學性能、機械性能等方面也具備優異品質和更高的轉換效率。
全球單晶產品市場份額由 2015 年的 18%大幅上升至2018 年的 46%,預計2019 年將超過多晶上升至 62%左右,到 2021 年將進一步提升至 85%以上,加速完成對多晶的替代。
三、行業未來空間廣闊
隨著技術不斷進步,光伏發電的成本優勢將愈加顯著。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在許多國家能源和電力消費中的比重持續擴大,已成為全球能源發展的趨勢。
全球 2015 年至 2040 年間的電力投資中,將有近 60%流入可再生能源領域,以光伏、風電和水電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將是未來電力裝機增量的主力。
目前,在全球多個國家/地區的光伏發電成本已低於常規能源,部分國家已實現光伏「平價上網」,經濟性逐步成為行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
以中國、美國、日本以及印度等為代表的大批新興市場迅速崛起,市場重心加快從歐洲單一市場向全球化市場轉移。
這為光伏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加廣闊的新增市場,徹底改變了過去過度依賴單一市場的不均衡市場格局。
隨著全球主要市場上網補貼電價逐步「退坡」,依託技術進步實現降本增效成為行業發展主題,市場份額更多向能夠持續新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企業集中。
03
隆基印象
一、高度重視研發
公司多年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超過 5%。
公司 2019 年獲得授權專利 242 項,至2019年末累計獲得已授權專利 702 項,全年研發投入 16.77 億,佔營業收入 5.1%。
二、技術優勢明顯
公司組件轉換效率達到 2.38%,電池組件轉換效率持續刷新世界紀錄。
三、上進心十足
2019年度,隨著全球單晶產品市佔率快速提升,公司加速了原規劃產能的投產進度。
麗江華坪隆基年產 6GW 單晶矽棒項目、保山隆基年產 6GW 單晶矽棒項目、楚雄隆基(二期)年產 10GW 單晶矽片項目、銀川隆基樂葉一期 5GW 電池項目、古晉隆基 1.25GW 電池項目、滁州隆基樂葉一期 5GW 組件項目均提前投產。
至 2019 年底,公司單晶矽片產能達到 42GW,單晶組件產能達到 14GW,超預期完成了產能規劃目標;報告期內,單晶矽片產量為 647746.28 萬片,同比增長 77.83%,單晶組件產量 8906.36MW,同比增長 24.11%
2019年度,受益於全球光伏新增裝機規模增長和單晶市場份額的大幅提升,公司單晶矽片實現了滿產滿銷,產能利用率高達 103.05%。
而公司 2019 年組件產能利用率較去年有所降低,主要是由於:公司滁州 5GW 組件(一期)項目在報告期內尚處於產能爬坡階段,產能利用率較低;
部分原有產能進行了適應大尺寸產品的產線改造,對產能利用率造成一定影響;
國內 2019 年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政策出臺較晚,導致國內裝機需求啟動延遲,公司相應調整了組件生產計劃。
據統計,2019 年光伏行業矽片產能利用率約 40%-95%左右,組件產能利用率約 30%-80%,公司矽片和組件產能利用率均處於行業較高水平。
四、戰略清晰
1、戰略定位
快速成長,全球經營,佔據行業優勢地位,構築長期競爭能力。
2、保障措施
持續密切關注市場需求及產品趨勢,聚焦提升客戶價值和服務滿意度,強化技術創新,全面提升全球化運營能力,降本增效,實現技術、成本與市場「領跑」,鞏固全球單晶龍頭地位;
3、2020 年經營目標
截至2020年底,單晶矽片年產能達到75GW以上,單晶組件產能達到30GW以上。
2020年度單晶矽片出貨量目標58GW(含自用),組件出貨量目標20GW(含自用)。
2020 年計劃實現營業收入 496 億元。
總之,公司以研發驅動技術持續領先,然後利用技術優勢不斷擴大市場份額的路子似乎非常通暢,戰略思想極為清晰。
另外一個優點是,公司信息披露做的很到位,本文幾乎所有重要數據,都取自於 2019年報,僅僅看年報就能得到如此多的優質信息,應該說在A股公司裡實在罕見。
04
估值情況及風險
一、風險方面
1、國際貿易保護風險
近幾年歐洲、美國、印度等國家相繼對我國光伏企業多次發起「雙反」調查,對國內企業影響不算小。
2、市場競爭風險
光伏行業經過充分競爭和淘汰,市場逐步向優勢企業集中,但也加劇了行業內骨幹企業的競爭程度,且競爭焦點也由原來的規模和成本轉向企業的綜合競爭力,包括商業模式創新、技術研發、融資能力、運營管理、市場營銷等。
公司是單晶矽領域龍頭企業,具有規模優勢、技術優勢、產品品質優勢、成本優勢及品牌優勢,但如果未來行業競爭格局發生重大變化,而公司不能利用自身的競爭優勢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現有市場地位,將面臨市場份額下降的風險。
3、經營規模加速擴大帶來的管理風險
隨著公司資產規模和業務規模的不斷擴大,公司將在管理方面面臨較大的風險與挑戰,在經營管理、科學決策、資源整合、內部控制、市場開拓等方面對公司管理團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宏觀經濟波動風險
太陽能光伏發電投資規模大、投資回收期長、發電成本高,受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較大。
2020 年以來,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開始在全球蔓延,為全球經濟復甦蒙上了一層陰影。由於目前海外市場佔全球光伏裝機需求的七成左右,隨著海外疫情在多地爆發及各國封鎖控制措施的加劇,對整個行業的衝擊正在逐步顯現。
若疫情在 2020 年得不到有效控制,電力需求將出現衰退,可能會導致全球光伏終端裝機需求的減少, 部分客戶訂單可能被延遲或取消,公司經營將受到影響。
二、估值方面
前段時間受到光伏新政超預期的影響,光伏行業暴力拉升了一波,而作為行業龍頭,隆基股份更是股價一馬當先,屢創新高。
從估值的角度來說,我們還是用最簡單的市盈率來看,隆基股份靜態市盈率為 29.8倍,TTM市盈率 24倍,這麼來看似乎不算很貴。
但是請注意,公司今年的海外業務確實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何時結束,取決於歐美國家控制疫情的進程。
從實際情況來看,歐美國家抗疫表現之差實在是令人驚訝。
所以,我這裡絕不是建議買入,而是想繼續觀察研究後再做結論。
本文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拒絕白嫖,幫忙點個「在看」呀~
現在公眾號改版了,出現了限流現象,有些朋友反映收不到文章推送,大家可以點擊公眾號主頁右上角的三個點,將我的公眾號設置為星標。
堅持原創不易,各位點個「在看」,以示鼓勵
持續點「在看」,鼓勵南山繼續挖掘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