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氏家譜

2020-12-05 中國臺灣網

  胡

  5022【北京】延慶胡氏宗譜六卷
  (清)胡崧等續編
  清光緒十一年(1885)木活字本 六冊
  美國

  5023【河北霸縣】胡氏族譜不分卷
  (民國)胡春煦等修
  民國二十一年(1932)油印本 一冊
  南開大學
  註:始修於清光緒間。

  5024【遼寧本溪】胡氏譜書一卷
  (民國)胡玉文纂
  民國十年(1921)手寫本
  遼寧本溪市富家樓鄉富家樓村

  5025【上海】安定胡民族譜不分卷
  (清)胡鵬撰
  清康熙六十年(1795)序寫本 二冊
  日本 美國

  5026【上海】胡氏家乘家傳不分卷
  (民國)胡祖德纂修
  民國七年(1918)石印本 二冊
  上海文管

  5027【江蘇豐縣】胡氏家譜四卷
  (清)胡敬敷撰
  清光緒四年(1878)鈔本
  江蘇豐縣傳

  5028【江蘇泗陽】江南淮安府桃源縣胡氏宗譜四卷
  (清)胡錫椿五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活字本
  江蘇泗陽縣檔

  5029【江蘇興化】泉溪胡氏宗譜
  清這光二十九年(1849)木刻本 六冊
  江蘇興化縣昭陽鏤南滄辦事處
  註:譜首修於宋乾道九年胡淡谷。

  5030【江蘇如皋】胡氏世譜八卷
  (民國)胡宗淦續修
  民國五年(1916)木刻本 八冊
  河北大學

  5031【江蘇鎮江】海陵胡氏支譜不分卷
  (清)胡彬等重修
  清鹹豐元年(1851)翼經堂恭訂寫本 四冊
  日本 美國
  註:版心作《潤城胡氏宗譜》。

  5032【江蘇鎮江】潤南官塘橋胡氏重修宗譜四卷
  (清)蔣茂柚纂修 胡名士倡修
  清光緒三十年(1904)活字本 四冊

  5033【江蘇】丹徒胡氏支譜四卷
  (民國)胡煜續輯 胡炘協修。
  民國十年(1921)安定堂活字本 四冊
  歷史所 吉林大學 江蘇鎮江市博
  美國

  5034【江蘇常州】安定胡氏宗譜二十八卷
  (清)胡耀 胡榮庭纂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思貽堂木活字本
  江蘇常州市圖(缺卷25)
  民國間刻本
  上海圖

  5035【江蘇常州】胡氏宗譜十二卷
  (清)胡英續修
  清光緒二年(1876)樂善堂刊本 十二冊
  南開大學
  註:譜始修於清嘉慶二十五年,此為三修。

  5036【江蘇常州】毘陵胡氏宗譜十二卷
  (清)胡焜主修
  清光緒三十年(1904)樂善堂活字本 十二冊
  歷史所
  註:宋元祐四年胡宗愈始修。

  5037【江蘇常州】毘陵修善裡胡氏宗譜五卷
  (清)胡伯良修
  清光緒五年(1879)敦本堂刊本 六冊
  南開大學
  註:始修於清嘉慶二十年,此為三修。

  5038【江蘇常州】胡氏宗譜八卷
  (民國)胡紹璦纂修
  民國五年(1916)大雅堂鉛印本
  江蘇常州市圖

  5039【江蘇常州】東安胡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胡玉霖 胡生奎等纂修
  民國十年(1921)世德堂木刻本 十二冊
  河北大學

  5040【江蘇武進】毘陵山東橋胡氏宗譜六卷
  (清)胡雅堂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序木活字本 六冊
  日本 美國

  5041【江蘇武進】毘陵胡氏世牒十卷
  胡裕清等修
  民國七年(1918)木活字本 十冊
  江蘇常州市圖(存卷2) 美國

  5042【江蘇武進】毘陵胡氏重修宗譜六卷
  (民國)胡福留纂修
  民國十六年(1927)敦本堂活字本 六冊
  歷史所
  註:清羸慶二十年孔昭始修。

  5043【江蘇武進】石安胡氏宗譜八卷
  (民國)胡紀榮等修
  民國十七年(1928)慶宜堂活字刊本 八冊
  美國

  5044【江蘇無錫】安定胡民宗譜不分卷
  民國七年(1928)思貽堂刊本 三十八冊
  南開大學
  註:始修於明嘉靖間,此為五修。

  5045【江蘇江陰】澄江香山胡氏宗譜四十二卷首一卷
  (清)胡景堂等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榮壽堂木活字本 二十冊
  美國

  5046【江蘇江陰】澄江香山胡氏宗譜五十卷首一卷
  (清)胡本坤等續修
  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榮壽堂木活字本
  三十四冊
  日本 美國

  5047【江蘇】崑山安定胡氏世譜十一卷
  (清)胡口時修輯
  清嘉慶中刊本 十冊
  上海圖

  5048【浙江寧波】蛟東胡氏重宗譜四卷
  (清)胡丹書 王予藩纂修
  清宣統三年(1911)敬愛堂木活字木 二冊
  天一閣

  5049【浙江寧波】慈東田湖村胡氏宗譜十卷首一卷
  (清)朱宗燮 胡開科等纂修
  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永言堂木活字本
  十冊
  天一閣

  5050【浙江寧波)慈谿田湖胡氏宗譜十三卷首一卷
  (民國)胡昌龍 胡方鍔等纂修
  民國十七年(1928)永言堂木活字本 十四冊
  天一閣

  5051【浙江寧波】鑑橋胡氏宗譜七卷首一卷
  (民國)董祖義 陳師蕃等纂修
  民國七年(1918)立愛堂木活字本 五冊
  天一閣

  5052【浙江餘姚】蜀溪胡氏宗譜□□卷
  (清)胡啟俊撰
  清嘉慶十七年(1822)繼亭堂刻本
  浙江餘姚縣文(存卷1、2)

  5053【浙江餘姚】蜀溪胡氏宗譜六卷
  (清)胡林垣纂輯
  清光緒二十四年(1908)繼序堂活字本 六冊
  北圖 歷史所 河北大學
  註:清嘉慶十七年胡啟俊始修。

  5054【浙江餘姚】蜀溪胡氏宗譜八卷
  (清)胡乃誠 胡丹耀等修
  清光緒二十年(1894)念祖堂木刻本 八冊
  河北大學

  5055【浙江餘姚】柏山胡氏宗譜二卷末一卷
  (民國)胡臨川等修
  民國三年(1914)享裕堂木活字本 十二冊
  美國

  5056【浙江】餘姚南門清風裡胡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末一卷
  (民國)楊蔭寰 胡聚星纂修
  民國九年(1920)豫萃堂活字本 四冊
  北圖

  5057【浙江鄞縣】文山胡氏宗譜不分卷
  (清)胡祿滄 胡仍霖等纂修
  清道光二十年(1840)宋敕忠義堂木活字本
  九冊
  天一閣(存八冊)

  5058【浙江奉化】鮚埼胡氏宗譜四卷首一卷
  清乾隆鈔本 一冊
  天一閣

  5059【浙江奉化】鮚埼胡氏下宅房宗譜二卷
  (清)馬元度 胡世治纂修
  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鈔本 一冊
  天一閣

  5060【浙江奉化】鮚埼胡氏宗譜□□卷
  清道光鈔本
  天一閣(存卷2、4)

  5061【浙江奉化】鮚埼胡氏思議公下下宅開四公派
  世傳不分卷
  清同治鈔本 一冊(殘)
  天一閣

  5062【浙江奉化】重修胡氏龔原西岙派宗譜不分卷
  (清)周南性纂修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鈔本 一冊
  浙江奉化縣文管

  5063【浙江奉化】重修胡氏西溪宗譜四卷首一卷
  (民國)嚴澄卿纂修
  民國十三年(1924)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縣文管
  註:譜始修於清乾隆四十一年周性和。

  5064【浙江奉化】蓬島胡氏大房譜
  (民國)董舒文修
  民國二十二年(1933)手鈔本 一冊
  浙江奉化縣文管(共二部)
  註:譜始修於清道光三十年孫煥堂。

  5065【浙江奉化】蓬島胡氏西族房譜
  (清)胡山隍 胡馬元輯
  手寫本 一冊
  浙江奉化縣文管
  註:譜始修於清乾隆四十年周南性。

  5066【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譜三卷
  (清)胡經邦纂
  清道光十二年(1832)木刻本
  浙江象山縣文管

  5067【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譜八卷
  (清)胡日灌重修
  清同治六年(1867)木刻本
  浙江象山縣文管

  5068【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宗譜六卷
  (清)黃和 重修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木刻本
  浙江象山縣文管

  5069【浙江象山】田洋湖胡氏族譜六卷
  (民國)秦英鑑重修
  民國二十二年(1933)鉛印本
  浙江象山縣文管

  5070【浙江象山】象西胡氏宗譜二卷
  (民國)陳壽齡重修
  民國二年(1913)鈔本
  浙江象山縣文管

  5071【浙江象山】象西胡氏宗譜□□卷
  (民國)葉華重修
  民國三十八年(1949)鈔本
  浙江象山縣文管(存卷1)

  5072【浙江象山】茅沿胡氏宗譜□□卷
  民國五年(1916)石印本
  浙江象山縣文管(存卷l)

  5073【浙江平湖】胡氏宗支記略不分卷
  (清)胡家相等纂
  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鉛印本 一冊
  北圖

  5074【浙江德清】武康胡氏宗譜□□
  木刻本
  浙江德清縣清退辦
  註:胡氏明正德間由歙縣遷。

  5075【浙江長興】安定胡氏宗譜□□卷
  (民國)胡玉庭纂
  民國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長興縣博(存一博)

  5076【浙江紹興】山陰張川胡氏宗譜二十四卷首一卷
  胡以謙 (清)胡光文等修
  清嘉慶十七年(1812)刊本 十六冊
  日本 美國

  5077【浙江紹興】山陰張川胡氏宗譜二十六卷
  (清)胡光文纂修
  清道光十年(1830)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冊
  科圖 歷史所 人民大學 日本 美國
  註:明天順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為五修。

  5078【浙江紹興】續修山陰張川胡民宗譜三十卷首
  一卷
  (清)胡廣慈輯
  清光緒十二年(1886)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四冊
  北圖 日本 美國
  註:明天順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為六修。

  5079【浙江紹興】張川胡氏宗譜四十卷
  (清)胡鍾生等修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敦睦堂活字本 二十六冊
  北圖 歷史所 日本 美國
  註:明天順元年胡遐胡暹始修,此為七修。

  5080【浙江紹興】山陰胡民族譜不分卷
  (清)胡焴草輯
  清道光九年(1829)鉛印本 二冊
  美國

  5081【浙江紹興】山陰江塘胡氏宗譜四卷
  (清)胡啟賢等修
  清光緒六年(1880)聯桂堂活字本 四冊
  美國

  5082【浙江紹興】山陰江塘胡氏宗譜四卷
  (民國)胡錦奎等續修
  民國十七年(1928)聊桂堂活字本 四冊
  北圖 河北大學

  5083【浙江紹興】胡氏家譜二十六卷首一卷
  (清)胡裕燕修
  清光緒十四年(1888)鉛印本 十冊
  北圖 哈爾濱師大(缺二卷) 日本 美國
  註:題籤作《胡氏省元公宗譜》。明成化八年胡智創修。

  5084【浙江】諸暨上金胡氏宗譜不分卷
  (清)周鈞纂輯
  清乾隆九年(1884)清潤堂木活字本
  浙江圖(存一卷)

  5085【浙江諸暨】暨陽上金胡氏宗譜五卷
  (清)胡鵬起總理
  清鹹豐十年(1861)清潤堂活字本 五冊
  歷史所
  註:胡嘉靖二十八年始修。

  5086【浙江新昌】胡氏宗譜六卷
  (清)胡忠諒纂(序)
  清嘉慶十二年(1808)木刻本
  浙江新昌縣文管
  註:此譜初修於宋嘉熙四年。

  5087【浙江新昌】胡氏宗譜八卷
  (清)胡夢麟 胡知人 胡亮工等撰
  清道光二十年(1840)垂裕堂木刻本
  浙江新昌縣文管
  註:本書初纂於宋嘉熙四年。

  5088【浙江新昌】胡氏宗譜八卷
  清同治十一年(1872)木刻本
  浙江新昌縣文管(存卷4-8)

  5089【浙江新昌】胡氏宗譜十卷
  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木活字本
  浙江新昌縣文管(存卷9、10)

  5090【浙江上虞】古虞胡氏長者山支宗譜四卷首一卷
  (清)胡如淇 胡肇彬等重修
  清鹹豐元年(1851)思成堂刻本 四冊
  北圖 南開大學
  註:始修於清康熙四十四年,此為四修。

  5091【浙江】上虞長者山胡氏家譜十卷首一卷末一
  卷徽信錄
  (清)胡舜琴 胡增祥纂修
  清宣統三年(1911)木刻本 十一冊
  南開大學 河北大學 浙江圖
  註:版心作《古虞胡氏長者山支宗譜》,始修於
  清康熙四十四年,此為五修。

  5092【浙江嵊縣】剡北胡氏宗譜四卷
  (清)胡元茂等續修
  清鹹豐四年(1854)五峰堂活字本 四冊
  北圖

  5093【浙江嵊縣】橫路胡氏宗譜四卷
  (民國)劉中喜重修
  民國二十二年(1933)木活字本
  浙江嵊縣明山鄉橫路村
  註:本譜始纂於元大德十年。

  5094【浙江蘭溪】胡氏宗譜□□卷
  民國五年(1916)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高潮鄉黃公埠老應山(存卷3)

  5095【浙江】蘭溪坦峰胡氏宗譜九卷
  民國十年(1921)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殿山鄉張塔頭(不全)

  5096【浙江】蘭溪胡氏宗譜六卷
  民國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巖山鄉

  5097【浙江蘭溪】胡氏宗譜七卷
  民國二十八年(1939)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錢村鄉後胡

  5098【浙江】蘭溪胡氏宗譜十五卷
  (民國)胡繼章增修
  民國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水閣鄉裡胡村
  註:明萬曆十四年初纂。

  5099【浙江蘭溪】青陽胡氏宗譜□□卷
  民國三十四年(1945)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文管(存一冊)

  5100【浙江】蘭溪胡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胡鏡剛 胡文壬重纂
  民國三十七年(1948)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盂湖鄉(不全)

  5101【浙江】蘭溪白山胡氏宗譜四卷
  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汪高鄉

  5102【浙江蘭溪】胡氏宗譜四卷
  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汪高鄉

  5103【浙江蘭溪】胡氏宗譜四卷
  木刻本
  浙江蘭溪縣登勝鄉胡店村

  5104【浙江武義】安定胡氏宗譜三卷
  (民國)何元順纂修
  民國三十七年(1948)重修木刻本 二冊
  浙江金華市文管

  5105【浙江東陽】蘭岑胡氏宗譜二十八卷
  (清)張振坷纂
  清光緒十四年(1888)木活字本
  浙江東陽縣虎鹿鄉大路(存卷1)
  註:譜始修於宋寶佑四年。

  5106【浙江義烏】尚湖胡氏宗譜十二卷
  (民國)胡廷楨 胡和學等纂修
  民國二十九年(1940)排印本 十二冊
  河北大學

  5107【浙江常山】胡氏宗譜二卷
  (清)吳樹筠重修
  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閣底螂山頭村

  5108【浙江常山】胡氏宗譜十二卷
  (清)陳修重修
  清宣統三年(1911)木刻本
  浙江常山縣大橋頭鄉濛圩村流泉塢
  註:始修於清光緒七年。

  5109【浙江常山】田村胡氏宗譜四卷
  (民國)胡大龍續修
  民國二年(1913)木刻本(序)
  浙江常山縣湖東鄉朱家塢田村
  註:首修於清乾隆五年。

相關焦點

  • 熱烈祝賀涪陵胡氏家族與九親文化籤訂族譜印刷服務合同!
    籤訂家譜編修合作協議2020年7月27日,北京九親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市場經理郎鳳受邀前往重慶市涪陵區,與涪陵胡氏族譜負責人胡曉建交流網際網路家譜編修事宜並籤訂了家譜編修合作協議。籤訂家譜編修合作協議雙方就現代化家譜編修方式以及現代化家譜編修的意義等問題進行了交流與探討。
  • 胡氏圖騰,寓意深遠!願胡氏家族興旺發達
    胡氏家族有確切記載的是西周、春秋的鬍子國。鬍子國有兩個:一為歸姓,位於今天的安徽阜陽,後被楚國所滅;一為姬姓,位於今天的河南郾城,是周王室之後。此外,胡姓與陳姓有著不解之緣,稱陳姓先祖胡公滿為先祖。從此,以白頭翁為圖騰的胡氏部落延續發展開來。圖騰涵義:胡姓是盤古氏(伏羲氏)以葫蘆為圖騰的族稱。胡由古和月組成。
  • 胡氏宗親網 每日新聞
    胡氏宗親網 每日新聞(2020.04.24)http://www.hszqw.com.cn/bbs/index.php胡氏要聞:江西省九江市胡氏宗親會胡杰會長4月18日因病去世,追悼會4月21日舉行,各地胡氏宗親在宗親網微信平臺留言數過百,表達哀思和懷念(胡南山);
  • 胡氏初心不改 宗親傾情助學
    2018年8月19日,桂平市胡氏宗親會2018年工作會議暨胡氏學子表彰大會於2018年8月19日在西山假日大酒店舉行。此次活動會議主持人由桂平市胡氏宗親會常務副會長胡國林擔任。會議對今年考入高校的2名研究生,2名一本生,7名二本生,共計11名優秀學子進行了表彰和獎勵,獎勵金額共計16000元。
  • 河南省鄭州市胡氏宗親在滑縣隆重舉行祭祖大典
    日河南滑縣胡氏宗親在鄭州高新區科學大道金橋商務酒店聚會,24日(正月初九)上午在滑縣上官胡氏宗祠隆重舉行祭祖活動(胡鳳齋)。這次活動邀請了多個省市的胡氏宗親嘉賓出席。據報導,河南鄭州市胡氏宗親聯誼會已經成立。
  • 家譜中的精華——談名人的家譜
    名人家譜是家譜中的精華,也是研究名人家世、生平事跡的重要歷史文獻資料。      怎樣判定一部家譜為名人家譜      名人家譜,簡單地說就是記載了本族中一個或數個大名鼎鼎的人物的家譜。試想,一部假定首次修纂於明末清初的家譜以五百年前的名人作為自己的祖宗,所憑又有何據?故判定一部家譜是否為名人家譜,應以名人的產生與家譜的修纂時間相距不遠為準繩,再參考其它資料而確定。筆者業餘時間在整理、研究家譜的同時,陸續收藏了一些名人家譜,今擇其要而羅列之。
  • 華林胡氏:一門三刺史,四代五尚書
    地處北方的安定胡氏,在經歷兩漢、魏晉南北朝的興盛發展後,進入唐朝後日漸式微。南方的胡氏則開始慢慢崛起,其中以江西的華林胡氏最為典型。華林胡氏源自安定胡氏,可以說是安定胡氏的一個分支。  華林胡氏是發源於今江西奉新縣的一個江右民系家族,最早可追溯到南朝劉宋政權時的壯侯胡藩,他被華林胡氏尊為開基祖先。後又經過25代到胡城,胡城被尊為華林胡氏一世祖。
  • 南北朝時 安定胡氏成為超級大望族
    進入南北朝後,作為一直生活在北方的安定胡氏大家族,迎來了發展史上的頂峰時期。在南北朝300多年裡,安定胡氏先後有8人封王,5人封公爵,20多人為將軍、太守、刺史、三公九卿,還有4個皇后和太后、兩個嬪妃、4個王妃等,趕超當時的清河崔氏、範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等幾個大姓,成為全國有名的超級大望族,當時的山東望族王氏、崔氏、盧氏,都非常樂意與安定胡氏家族結親。
  • 《我的尋根/家譜情結》——《家譜與尋根》代序
    我常常在想,一個家族在國家滅亡,朝代更替,家破人亡,甚至滅門滅族之際,為什麼還有人撰修家譜並傳承下去?歷朝歷代為何都很重視家譜撰修和傳承?這其實也是一種責任。因此,我下定決心去修家譜。據清朝乾隆年間活字印刷的延安富縣《柳氏家譜》記載:「相傳始祖全公自關中華園遷居於鄜……」也提到了唐代柳公權的居住地,關中華園,應是華原之誤。華原,即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而《陝北柳氏族譜》又據家譜等資料考其先祖又從安徽遷徙而來,對比安徽等地家譜與藍田本支疑似太多。而陝北譜內與藍田類似的名字又太多,可惜的是世系斷斷續續,且家譜並無字輩,只能存疑待考。
  • 東漢末三國時 安定胡氏家族嶄露頭角
    胡質畫像。(資料圖片)   在胡姓發展史上,有「天下胡氏出安定」的說法。安定胡氏得名於安定郡(郡治臨涇縣,即今甘肅鎮原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門閥世族之一,「安定」是胡姓最為普遍、最為響亮的郡望、堂號。安定胡氏作為西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等皇室的功臣與外戚,保持門閥族望長達近800年時間。
  • 家譜的大用途
    家譜可以給人們帶來許多重要的信息,並且家譜包含的人數越多,就越有價值。孔子的家譜流傳數千年,價值不可估量。它上至孔子47世祖(軒轅黃帝),下至80世嫡孫,前後跨越大約4600多年。2006年元旦,孔佑仁出生,他就是孔子第80世嫡長孫,目前在孔氏家譜排名最末端的一個人,而且相信這個家譜還會繼續排下去。
  • 世界胡氏宗親聯合總會捐助我省扶貧教育文化事業
    8月27日,世界胡氏宗親聯合總會向我省扶貧教育文化事業捐款儀式在合肥舉行。中國僑聯副主席兼秘書長喬衛,省委常委、副省長餘欣榮出席並講話。喬衛對中國華僑公益基金會副理事長、世界胡氏宗親聯合總會會長胡國贊先生長期關注支持扶貧教育事業發展表示感謝,對安徽省近年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顯著成就表示祝賀,對中國僑聯與安徽省在各方面合作所取得的豐碩成果給予了高度評價。
  • 湯和家譜現揚州
    本報訊 曾經輔佐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因戰功顯赫被封為「東甌王」的大將湯和的完整家譜「現身」揚州!昨日,湯和的後人揚州市區八旬老翁湯志安將祖傳家譜無償捐贈給了揚州市檔案館。  昨日記者翻閱家譜複印件時看到,一冊冊家譜不僅詳細記載了湯氏家族的歷代世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跡,還記載了很多名人寫給湯氏重要人物的贊語。
  • 家譜三識:起源、格式、印刷!
    對家族來說,家譜記載的是一個家族的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跡的書,它既是姓氏的歷史讀本,又是姓氏的文化讀本;對國家來說,家譜也是一種特殊的文獻,和國史、地址並稱為中華民族的三大文獻。周代時期,家譜就已經以文字的形式出現了,並且家譜只存在於世族之間,平民是無法擁有家譜的,一直到唐朝的時候,家譜還在被官府所壟斷。到了宋代時期,官方的修譜傳統禁例才被打破,民間編撰家譜風氣開始興盛。家譜對中國各個朝代都有著不可忽視的價值。1、 歷史價值家譜,人稱「私家史記」。
  • 遍訪威海收錄畢氏家譜 退休夫婦十年編出萬人家譜
    畢吉琛向記者展示在電腦上記錄的畢氏家譜  文/片本報記者 林丹丹 馮硯農  在高區昌鴻生活小區有對姓畢的退休夫婦,在本該享受天倫之樂的年紀裡,老兩口卻為了大哥「老畢家該有頭有尾」一句話,毅然開啟了整理畢氏家譜的旅途,並且一幹就是10年。10年間,他們自己出資四處走訪,付出了常人難以想像的艱辛。12月20日,這本歷時10年,記錄上萬畢家後人姓名,足足500多頁的畢氏家譜被印刷裝訂成冊,發放到畢氏後人手中。
  • 家譜並不是僅記載姓氏,完整的家譜有二十四項內容,你知道幾項?
    在人口急速膨脹的階段,保證宗族延綿不絕成為首要任務,此時出現的最重要的維繫工具就是我們所知的「家譜」,而時代發展之下,家譜也成為我們認宗尋源的重要依據。「國家修史,地方修志,家族修譜」,家譜承載的是一個家族的生命線索。其中最基本構成單位就是我們個人。中國人重視傳統道德,以孝為尊。
  • 常州彭氏家族從美國請回「家譜」
    原標題:常州彭氏家族從美國請回「家譜」 歷史上流傳下來的各種彭氏家譜。檔案局提供流傳下來的彭氏家譜。  中國素有「盛世修譜」的文化傳統,而家譜也被世界稱為「穿越時空的家族聚會」。近年來,興修家譜熱悄然升溫,僅常州就有400多個家族修了家譜,其中80%都是近5年修撰的。記者在溧陽市檔案館查閱資料時了解到,在這些家譜修撰過程中,還有很多有意思的尋脈插曲。
  • 【家譜知識】|家譜中一定不能缺的兩個東西,你知道是什麼嗎?
    在編修家譜中, 有一部分很重要的內容,那就是家訓和堂號。 家 訓 家訓是家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傳統宗族教育起了很大的作用。
  • 高淳楊姓後裔頒家譜傳家訓
    2019年2月16日,南京市高淳區椏溪街道新牆社區花牆門村楊氏宗祠內格熱鬧,伴隨著鞭炮聲和鑼鼓聲,在宗祠的戲樓上,楊姓後裔正在隆重舉辦頒發家譜活動。 據了解,花牆門村是一個300多戶村民的古村落,村裡楊姓村民悠悠傳承。今年74歲的楊永生老人顯得格外忙碌,作為楊氏家譜主編的他,今天這樣隆重的活動很開心。
  • 決定家譜質量高低的四大因素是什麼?(上)
    編修出一部高質量的家譜,是我輩修譜人的追求,但什麼樣的家譜才是高質量的呢?首先我們要知道家譜是記載家族世系繁衍和家族重要人物事跡記載的書籍,家譜需要具有時代性、真實性、可傳承性。所以決定家譜質量高低的因素有以下四點:文字一部完整的家譜所包含的內容十分廣泛,是一個較大的人口資料庫。雖然說古代的家譜「秘不示人」,但隨著社會的發展,現今,家譜也是可以公開的出版物了(有的家族會把 新編修完成的家譜送到知名和當地的博物館進行收藏)。所以這就要求我們在編修新家譜時,要做好文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