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準不準?——關於概率預測

2020-12-06 淺字淡墨

我總覺得小時候的天氣預報比較科學,該說啥說啥,明天中到大雨三級風,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至於下不下那再說。現在可好,降水概率60%,這叫啥態度,報不準你可以說不一定,啥叫60%?那到底是下雨還是不下雨?

有沒有人也這樣質疑過?

那為啥科技先進了,技術進步了,天氣預報反而說不準了呢?

其實,這是我們對於一些複雜系統的複雜程度認識不足。我們根據常識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既然是預測,要麼要麼,要麼要麼白,說不準還叫啥預測。然而這裡有一個誤區,就是在現實世界中,對於複雜系統的預測沒有百分之百,原因是之所以稱其為複雜系統,就是因為能對其產生影響的因素太多,沒人能把握所有這些因素,進而窮盡所有的可能。所以在這方面的預測,只能是概率性預測。就像前面說的天氣預報,60%降水概率已經是相當精確的預測。也就是說,在天氣預報說有60%概率下雨的那些天裡,確實會有60%的日子裡下了雨,精度已經非常高了。這裡不要把概率等同於精度,它們在這裡完全是兩種概念。

這就是我們總覺得天氣預報是在胡說八道的原因。

那麼這種基於概率的預測到底對我們有沒有用呢?

答案當然是肯定的。雖然概率並不會確鑿地告訴我們將會發生什麼,但是我們可以通過計算概率知道接下來很有可能發生什麼,不太可能發生什麼。然後我們只需要根據概率,持續去做那些大概率向好的事情,避免對小概率事件的投入。

不確定未來和未來本身的不確定性兩者之間是有區別的。前者只是缺少信息,即我們不知道的內容,而後者則意味著信息本來就是不可知的。前者是完美的有序世界,只要我們足夠努力、足夠聰明,就可以預測未來;而後者本質上是一個隨機的世界,我們能期望的最好結果就是,把對各種結果的預測用概率形式表示出來。

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本身就具有複雜的隨機性,所以最好的選擇,不是去追求不可能實現的百分之百的確定,而是把那些不確定用概率的形式計算出來,然後像巴菲特和芒格說得那樣,對大概率事件持續下注。

相關焦點

  • 你知道為什麼我們的手機天氣預報不準嗎?
    所以,天氣預報準不準主要看天氣系統的運動是不是按照原來規律發展,預報員的判斷是否正確和經驗是不是豐富等。現在圖是計算機完成,但是,判斷還是需要人來完成。我們手機上看到的天氣預報主要是短時預報和短期預報,有時也有周預報。此外,天氣預報指的某地也是一個寬泛的地域概念,它涵蓋的可能是一個縣,甚至一個市的範圍。民用天氣預報並不是、也不可能是點對點的預報。所以,天氣預報準只能是相對的準,是在一定範圍內的準。
  • 中央氣象臺自嘲「天氣預報是不準的!」明兒北京最高溫28℃,會準嗎
    今天官方承認了中央氣象臺正式回復大家:天氣預報就是不準的中央氣象臺微博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中央氣象臺科普時間第一,首先要明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嗯,不是百分百保準那種。雖然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是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僅供大家參考。
  • 為什麼現在手機上的很多天氣預報都不準?
    不得不說,現在天氣預報的作用對我們的生活提供了不少便利。對於個人,相信大家安排出行的時候肯定會或多或少的關注一下天氣。但是有時候天氣預報並不是很準,導致錯過了外出的機會或者被困在戶外引起麻煩。
  • 經常吐槽天氣預報?天氣預報真的沒有以前準了嗎?
    天氣預報與生活密切相關。老百姓通常依據氣象臺預報的陰晴冷暖計劃穿衣和出行。天氣預報的準確程度成為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關於天氣預報的笑話和疑問也不少,「天氣預報怎麼越來越不準了?」「為什麼一開運動會就下雨?」「局部地區是什麼地方,怎麼老下雨?」……實際上,這些常見的和看似簡單的問題裡面涉及到很多科學問題和天氣預報的實踐問題。1.
  • 天氣預報APP數據常「打架」 預測不準還有廣告陷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氣象APP 顯示10 分鐘後會下小雨,真的有這麼準?」合肥市民張先生是一名氣象愛好者,他發現氣象APP 如雨後春筍般湧出,這些APP 預報天氣看上去非常精確,可長期用下來,卻發現並不是那麼回事。「這些APP 有時會在同一時刻出現數據『打架』情況,使用過程中還存在很多廣告陷阱。」
  • 天氣預報為啥不準?背後的有趣原理
    天氣就是一個例子。人類曾花費大量精力,試圖作出準確的長期天氣預報,結果卻是一敗塗地。在走了很多彎路之後,科學家們提出一種新觀點,即,與人類或自然有關的任何中長期活動本身都是不可預測的。這成為混沌理論的基礎。
  • 別再吐槽天氣預報不準了!這次,AI將帶來氣象預測服務進階
    強對流天氣多發,一直是天氣預報的一大難點,尤其是對於地處大灣區的深圳。如果天氣預報不準,對於走在大街上的深圳人來說,可只是半路淋溼、行程耽擱,但對於特定場景下的一些人來說,卻會給一些人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很大的改變,比如出海漁民、戶外工作人員等等。
  • 「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原標題:「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問:在缺乏天氣預報設備的古代,人們根據云的形狀、來向、顏色等變化,總結出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氣象規律,變成氣象諺語口口相傳。直到今天,不少天氣諺語還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預報未來天氣變化,比如「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東虹日頭西虹雨」等等。
  • 現在手機上的很多天氣預報都不準?這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目前大家用的手機天氣app,安卓機主要是手機原裝以及第三方商城下載的,所有的氣象資料全部來自中國氣象局,也就是說,要準都準,要不準都不準;對於蘋果手機來說,系統自帶的app是美國氣象頻道的數據,屬國外數據,這個本身是違反氣象法的,但蘋果是大公司,所以也成既成事實了,從appstore上下載的墨跡天氣、天氣通、myweather等
  • 天氣預報為何不準?是你的感覺出了錯
    △視頻:如何看待天氣預報的準確性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馬學款表示,所謂預報是對未來天氣現象的一種預測,那預測肯定不是百分之百準確的,而且永遠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的準確。隨著預報時效的延長,預報的不確定性會逐漸提高,或預報準確率會逐漸下降。降雨強度越強,它的預報難度也會越大。預報準確率24小時比48小時略高,72小時要更低一些。時效每增加一天,準確率會大概下降1-2個百分點。天氣預報為何不準?為了回應公眾「天氣預報不準」的抱怨,中國天氣網曾經製作了一組圖解報導「天氣預報為何不準?」
  • 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不如學看氣象雷達圖
    今天早上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的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居然官方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編輯部的同事也經常吐槽說我寫的天氣預報不準,「說下雨又不下雨,騙子!但是,網友並沒有因此放過氣象臺,紛紛舉例,你家天氣預報就是不準的!然後就有今天上午這一幕,中央氣象臺髮長文怒回: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是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僅供大家參考。
  • 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這番操作……驚呆
    今天早上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的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居然官方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編輯部的同事也經常吐槽說我寫的天氣預報不準,「說下雨又不下雨,騙子!說天晴又下雨,我再也不相信了你!」但這樣官方明確說自己不準,還是頭回見。我花了一點時間研究了下來龍去脈,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 天氣預報為什麼不準?看看背後的原因你會理解的!
    天氣預報為什麼不準?看看背後的原因你會理解的!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天空,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模型,但是今天要講的這個模型並不是我們平時見到的模型,而是天氣模型,我們會知道很多種現象,比如天氣就算是精心設計的模型,也沒法得到準確的結果,這是複雜性科學的一個特徵。天氣預報為什麼不準?這個問題簡單回答就是因為天氣預報模型實在太複雜了,對微小變動太敏感,沒有辦法準確預報,而且日常生活中預報準確的時候往往又被我們忽略,所以最終留下了一個天氣預報老是遇到不準的印象。
  • 天氣預報為何有時不準 專家:四大原因引發偏差
    「幾乎每一次重大天氣過程發生,我們都會接到這樣的電話。有的態度非常嚴厲。」楊貴名對記者說。打電話者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的口音各異、身份不同,但抱怨的主題卻一致:天氣預報「不準」。預報員的個人經驗也在複雜天氣的預報和綜合決策中起著重要作用。  天氣預報是很複雜的系統工程。實際上,在發達國家,天氣預報不準的現象也經常出現。2005年,美國暴雨預報準確率也只有22%,颱風路徑預報誤差是103公裡。宋英傑說,他曾經在國外同行那裡看到過一本小冊子,內容是提醒氣象工作人員面對公眾嘲諷,如何保持心理平衡。
  • 楊丹回答個別網友抱怨天氣預報不準確的問題
    楊丹回答個別網友抱怨天氣預報不準確的問題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5-04-02 10:49 來源: 中國政府網    《天氣預報》是中央電視臺一檔基礎預報服務性節目。節目用通俗的語言,豐富的圖文解讀天氣,以最快的速度發布最權威的天氣預報和預警信息。
  • 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
    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官宣:天氣預報是不準的!當時,就把@中央氣象臺給嚇到了:來「颱風」我居然沒有預測到,這是重大失職啊!結果一查,並不是颱風……只是一種強對流天氣。
  • 男演員出海玩帆板突遇颱風,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不準!
    今天早上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的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居然官方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編輯部的同事也經常吐槽說我寫的天氣預報不準,「說下雨又不下雨,騙子!說天晴又下雨,我再也不相信了你!」但這樣官方明確說自己不準,還是頭回見。我花了一點時間研究了下來龍去脈,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 天氣預報到底準不準?氣象專家有話說
    想要正確應對變化莫測的天氣,少不了要關注天氣預報。但人們常常會發現,好像自己感受到的氣溫,和氣象局對外公布的數據不一樣。  難道,是天氣預報真的不準嗎?  「當然不是!」5月7日,天眼新聞記者來到貴陽市氣象局地面觀測場,看到了「天氣預報」的真容。
  • 連中央氣象臺都吐嘈預報「不準」,天氣預報還能信嗎?
    昨日,@中央氣象臺發布了一條微博,公開吐嘈「天氣預報是不準的」,一時間刷爆了朋友圈。事情原來是這樣的:一位演員發微博說自己出海玩帆板遭遇颱風遇險,還好人沒事。沒想到一下就上了熱搜。當時就把俺們萌臺給嚇到了,來「颱風」居然沒有預測到,這是重大失職啊!
  • 中央氣象臺官微吐槽「天氣預報不準!」 看到後面笑出聲...
    23日,中央氣象臺官方微博的一番「神操作」驚呆網友中央氣象臺發文公開「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這是咋回事?網友衝浪突遇「颱風」?天氣預報沒說啊!22日,一位演員發文表示自己出海玩帆板遭遇颱風過程驚險,幸好人沒事這位演員的遭遇立刻引發關注這可把中央氣象臺給嚇到了來「颱風」居然沒預測這是重大失職啊然而,根據中國天氣網的統計颱風通常在6月至9月才會光顧中國仔細一查這並不是颱風,只是強對流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