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預報到底準不準?氣象專家有話說

2020-12-06 天眼新聞

想要正確應對變化莫測的天氣,少不了要關注天氣預報。但人們常常會發現,好像自己感受到的氣溫,和氣象局對外公布的數據不一樣。  難道,是天氣預報真的不準嗎?  「當然不是!」貴陽市氣象臺正研級高工姚正蘭告訴記者,市民會覺得數據有所偏差,完全是因為客觀因素造成的。

5月7日,天眼新聞記者來到貴陽市氣象局地面觀測場,看到了「天氣預報」的真容。  陽光下,4個百葉箱均勻的分布在東山頂上的貴陽氣象站地面觀測場內,佔地面積750㎡,每個箱體裡面分別裝載著自動站主站的溫溼度傳感器、人工站乾濕球溫度表及最高最低溫度表、備份自動站溫溼度傳感器、人工站溫度及溼度自記儀。  「該觀測點是按照全國統一標準建造的,百葉箱全面通風,底部為草地,周邊空曠無遮擋,溫度探頭放在離地面1.5米的百葉箱中,不會被太陽直射,所測量出來的就是實打實數據,也就是氣象局對外公布的實際氣溫。」姚正蘭告訴記者,人們平日裡生活在市區,周邊環境複雜,不論是水泥地、汽車尾氣、玻璃反射還是海拔不一,都會產生熱島效應,同時還有風速等因素,使得人體所感受到的氣溫往往與實際溫度有所偏差。  姚正蘭表示,氣象部門不僅僅是為公眾提供穿衣、出行氣象指數預報,更重要是的為服務防災減災、地方經濟建設、生態文明城市建設等諸多工作提供氣象數據支撐。所以,市民們在出行前除了及時關注當地氣象部門發布的預報預警信息外,參考實際情況也很有必要。通訊員 石奎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王穎編輯 任詩音編審 李劼

相關焦點

  • 衛星氣象專家詳解:天氣預報為何經常不準?
    天氣預報是我們最熟悉的日常信息。它告訴我們一個地區或城市未來一段時期內的陰晴雨雪、最高最低氣溫、風向和風力及特殊的災害性天氣。天氣預報是怎樣測定的?為什麼有時會報不準呢?最近一期首都科學講堂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衛星氣象專家許建民介紹了天氣預報的相關知識。  許建民說,為天氣預報提供信息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氣象衛星。
  • 天氣預報是個啥?憑啥說預報不準?氣象局有話說!
    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那幾個APP違法了知道不,有時間要找他們喝喝茶了。&nbsp&nbsp&nbsp&nbsp第三,說說從哪兒看預報——&nbsp&nbsp&nbsp&nbsp咱們的電視、廣播、膠東在線報等媒體,那聲音都是相當準確的,因為都是氣象局實時提供的。天氣預報集散地中國天氣網,不僅有最新權威預報,還有實況可查。
  • 天氣預報準不準?——關於概率預測
    我總覺得小時候的天氣預報比較科學,該說啥說啥,明天中到大雨三級風,鏗鏘有力,擲地有聲,至於下不下那再說。現在可好,降水概率60%,這叫啥態度,報不準你可以說不一定,啥叫60%?那到底是下雨還是不下雨?有沒有人也這樣質疑過?
  • 中央氣象臺自嘲「天氣預報是不準的!」明兒北京最高溫28℃,會準嗎
    今天官方承認了中央氣象臺正式回復大家:天氣預報就是不準的中央氣象臺微博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中央氣象臺科普時間第一,首先要明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嗯,不是百分百保準那種。雖然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是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僅供大家參考。
  • 氣象專家釋疑五大氣象熱點:天氣預報不準很正常(圖)
    為什麼科技這麼發達了,天氣預報還常常報不準?昨天,記者帶著這些問題採訪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多位氣象研究專家,聽聽他們的看法及分析。  今夏會不會成為史上最熱  [現象回放]世界氣象組織(WMO)根據英國氣象局的預測,說2007年全球氣溫將可能打破高溫的歷史紀錄。地球長年平均氣溫是攝氏14℃。
  • 「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原標題:「看雲識天氣」諺語準不準?   問:在缺乏天氣預報設備的古代,人們根據云的形狀、來向、顏色等變化,總結出了豐富的看雲識天氣的氣象規律,變成氣象諺語口口相傳。直到今天,不少天氣諺語還廣泛使用於日常生活中,預報未來天氣變化,比如「早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東虹日頭西虹雨」等等。
  • 為什麼現在手機上的很多天氣預報都不準?
    其實不只是會有手機上的天氣預報不準的情況的出現,其他媒介上的天氣預報都是一樣的,數據來源都是氣象局但是大家可能會更加迷信於電視,廣播中的天氣預報,因為看起來似乎更加權威,其實不然,使用相同的數據預報出來的自然是一樣的。   天氣預報只是一個對天氣的預測,根據現在的天氣狀態,雲層,風力,溫度等等因素對接下來的時間的天氣狀態做出一個預判,更多的時候也是比較準的。
  • 你知道為什麼我們的手機天氣預報不準嗎?
    現在大家出門之前都會習慣的看一下天氣預報,大致感知一下當天的溫度及天氣,以便出行。但是小編卻覺得天氣預報員是「最不靠譜的人」,說多雲卻下雨,說大雪卻沒見著雪花……那為什麼,天氣預報總讓人覺得不準呢?各地氣象相關部門根據不同高度和地面上各因素的變化規律進行分析,由專門人員分析判斷:什麼地方可能有雨、雨量大概多大、可能什麼時候發生等等。再發送給新聞媒體,由新聞媒體發布給廣大受眾。所以,天氣預報準不準主要看天氣系統的運動是不是按照原來規律發展,預報員的判斷是否正確和經驗是不是豐富等。
  • 天氣預報為何有時不準?四川省氣象局副局長:有三大原因
    《天氣預報》節目演播室也向市民開放,家長帶著孩子與氣象主播零距離交流,了解節目製作過程。  通過一系列參觀和講解,天氣預報不再神秘。市民李先生告訴記者:體驗式的氣象科普活動,讓全家老小增長了見識,更感受到保護自然、保護氣候的重要性,要從自身做起。
  • 在冰島體驗天氣預報之準,冰島人像氣象專家
    在南部小城維克才算真正遇到惡劣天氣。酒店前臺提前貼出天氣預報:次日有暴風雪,絕無旅行條件。我們猜想這是酒店保障客人安全的保守舉措——誇張天氣的惡劣程度。屏幕上是天氣預報,顯示冰島全境籠罩在暴風雪中。不同地區的顏色和圖案並不一樣,預報可以細緻到公路某一段的風力、溫度、降雪量、公路積雪、是否有浮冰,以及每個小時某區域的天氣會好轉或變惡劣。這些色塊和線條過於抽象,並沒有說服我們。當時維克陰沉且下著雨,但無論如何沒有到難以出行的程度。況且在我看來天氣預報僅僅是參考,我早已習慣這種預測的不準確性。
  • 天氣預報為何不準?是你的感覺出了錯
    今年入汛以來,強降雨天氣頻繁影響我國多地。在暴雨天氣來臨前,氣象部門會通過各種途徑發布氣象預報和預警信息,有時碰到一些預報與公眾實際感受偏差的時候,又免不了受到吐槽。國外天氣預報員甚至有「面對公眾嘲諷,氣象人員如何保持心理平衡」的小冊子。
  • 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不如學看氣象雷達圖
    今天早上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的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居然官方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編輯部的同事也經常吐槽說我寫的天氣預報不準,「說下雨又不下雨,騙子!然後就有今天上午這一幕,中央氣象臺髮長文怒回: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是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僅供大家參考。原文如下:第一,首先要明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嗯,不是百分百保準那種。
  • 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這番操作……驚呆
    今天早上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的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居然官方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編輯部的同事也經常吐槽說我寫的天氣預報不準,「說下雨又不下雨,騙子!說天晴又下雨,我再也不相信了你!」但這樣官方明確說自己不準,還是頭回見。我花了一點時間研究了下來龍去脈,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 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是不準的!
    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官宣:天氣預報是不準的!中央氣象臺髮長文怒回: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原文如下:第一,首先要明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嗯,不是百分百保準那種。雖然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是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僅供大家參考。第二,不管你們是從什麼平臺獲取天氣預報,一般能看到的都是基於地理信息的城市預報。也就是明天多少度啊,會不會下雨,是大雨還是小雨,屬於常規天氣預報。
  • 中央氣象臺官微吐槽「天氣預報不準!」 看到後面笑出聲...
    官博發文「吐槽」「你說不準就不準嘍」然而,網友並沒有因此放過中央氣象臺大家紛紛舉例「你家天氣預報就是不準」↓↓↓看過網友的親身經歷中央氣象臺官博髮長文回復「天氣預報大部分時候還是靠譜的,但你們能記住的都是不準的時候,所以,就當不準吧。」
  • 現在手機上的很多天氣預報都不準?這可能是最好的答案!
    目前大家用的手機天氣app,安卓機主要是手機原裝以及第三方商城下載的,所有的氣象資料全部來自中國氣象局,也就是說,要準都準,要不準都不準;對於蘋果手機來說,系統自帶的app是美國氣象頻道的數據,屬國外數據,這個本身是違反氣象法的,但蘋果是大公司,所以也成既成事實了,從appstore上下載的墨跡天氣、天氣通、myweather等
  • 男演員出海玩帆板突遇颱風,中央氣象臺官方吐槽:天氣預報不準!
    今天早上如常刷天氣預報,結果被中央氣象臺的一番操作驚呆了!中央氣象臺居然官方明確表示:「天氣預報是不準的!」雖然編輯部的同事也經常吐槽說我寫的天氣預報不準,「說下雨又不下雨,騙子!說天晴又下雨,我再也不相信了你!」但這樣官方明確說自己不準,還是頭回見。我花了一點時間研究了下來龍去脈,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 最近的天氣預報有點不準啊!都怪它……
    好消息是,從下周二(19日)開始,雨水遠離,天氣轉好,最高氣溫在21日前都較為平穩,在30℃左右,最低氣溫也在20℃上下。 最近的天氣預報為什麼不準? 昨天,不少讀者都在問,為什麼最近天氣預報都不準的,說好下雨,結果從早上等到下午都是烈日當空?
  • 天氣預報為何有時不準 專家:四大原因引發偏差
    「幾乎每一次重大天氣過程發生,我們都會接到這樣的電話。有的態度非常嚴厲。」楊貴名對記者說。打電話者來自全國各地,他們的口音各異、身份不同,但抱怨的主題卻一致:天氣預報「不準」。  道是無晴卻有晴  北京幾次漏報、空報,或造成交通大癱瘓,或導致迎戰「十年不遇的暴雨」落了空  在中央氣象臺所處的北京,天氣預報「不準」的例子就有不少。3月18日至20日,北京市氣象臺發布的24小時最高氣溫預報與實際情況出現較大偏差,實際最高氣溫比前一天的預報值偏低5℃—6℃。
  • 天氣預報為什麼不準?看看背後的原因你會理解的!
    天氣預報為什麼不準?看看背後的原因你會理解的!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天空,為了展現科技的魅力,以後的每一天我都將為大家放送最幹的貨,希望你們會喜歡。今天我們來說一說模型,但是今天要講的這個模型並不是我們平時見到的模型,而是天氣模型,我們會知道很多種現象,比如天氣就算是精心設計的模型,也沒法得到準確的結果,這是複雜性科學的一個特徵。天氣預報為什麼不準?這個問題簡單回答就是因為天氣預報模型實在太複雜了,對微小變動太敏感,沒有辦法準確預報,而且日常生活中預報準確的時候往往又被我們忽略,所以最終留下了一個天氣預報老是遇到不準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