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7月7日訊(記者 辛中欣 通訊員 郭磊)每逢天氣預報要下雨,各種群必調侃氣象局,想必各位是看到了他們的預報,但是真的看懂了嗎?會正確的打開方式嗎?
    晚上要下暴雨了,哇有的聊啦。來來,看一下手機,一個辦公室5個手機APP出來3種結果,這是腫麼個情況,誰說的對?
    首先,說說究竟誰能發布天氣預報——
    氣象法規定「各級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應當按照職責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並根據天氣變化情況及時補充或者訂正。其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向社會發布公眾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那幾個APP違法了知道不,有時間要找他們喝喝茶了。
    其次,說說應該看誰的預報——
    氣象法規定「廣播、電視、報紙、電信等媒體向社會傳播氣象預報和災害性天氣警報,必須使用氣象主管機構所屬的氣象臺站提供的適時氣象信息,並標明發布時間和氣象臺站的名稱。」中央氣象臺、山東省氣象臺都做預報,但人家報的是全國全省的,具體到市、縣,當然是看咱們當地氣象臺的最準確。還有個重點是適時的預報信息,昨天報的有雨,第二天大晴天,許多人就認為氣象局又調皮了,其實是下半夜悄沒聲地下完了,如果沒失眠又怎麼會知道呢?
    第三,說說從哪兒看預報——
    咱們的電視、廣播、膠東在線報等媒體,那聲音都是相當準確的,因為都是氣象局實時提供的。天氣預報集散地中國天氣網,不僅有最新權威預報,還有實況可查。但是仍有許多山寨的,比如天氣網,二級頁面都打不開,他們的預報就比較隨意了,有時間也要找他們喝喝茶了。
    第四,說說降水時段——
    明明是夜間到第二天上午的過程,受不了有個別人天一黑就開始叫:雨呢?半道又去辦理進城證了吧?
    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有人連等待幾個小時的耐心都消失殆盡了。拜託!天一黑萊陽、萊州就開始下了好吧,過程移動總得需要時間的吧,難不成派人到天上端著臉盆,喊著號子一起倒嗎?拿7月6日至7日的過程來說:「預報6夜間到7日上午,我市有中到大雨,西部地區有暴雨」。天一黑南部就開始下了,由於自轉原因,天氣過程大部分是由西南向東北方向移動的,凌晨2點多煙臺市區才開始下雨,東西南北能分清的都應該明白這個理兒吧。
    第五,說說降水量——
    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分別是多少毫米,能說清楚的舉一下手來。那位說「暴雨就是預報有雨,大雨就是大約有雨「的同學可以解釋一下降水時段是怎麼劃分的嗎?嘛都不懂,還BB啥,憑什麼說人家報的不準。
    再回到這次降水過程,預報中到大雨局地暴雨,實況為:平均降水量27.8mm,招遠蓬萊大於50mm是暴雨,全市10個作業點打了68枚增雨火箭彈。實況這麼給預報面子,氣象局能做的真的只有這麼多了。
    第六,說說氣象局在幹啥——
    7月6日晚,全市氣象部門從分管局領導、業務科室、氣象臺、專業臺、保障部、11個縣市區局都增加了應急夜班值守人員,全程盯著這次過程,既想多下點雨,還要防局地的洪澇災害。全市60多名增雨作業人員,昨天下午就在各炮點蹲守,有的現在還沒撤回來呢,這些,親,你都知道麼?
    敲黑板,劃重點:
    1.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了解最新的天氣預報信息。
    2.雨還沒下,要有耐心,正在趕來的路上。
    3.沒事多了解下氣象知識,淋啦1天的小雨只要到了50毫米,那也叫暴雨。瞬間把人澆成落湯雞的只要1天沒超過10毫米,也得乖乖叫小雨。雨強不代表雨量。
    4.感謝這麼多人天天關注著氣象局,連續一個月沒報有雨,半滴都沒下,也沒見得有人誇誇他們報的準。下雨時哪怕晚2個小時,就有人喊著辦進城證,搞得都想拿臉盆潑他一身了,要不您先涼快著?
    5.天氣預報是有不準的時候,但不是越來越準了嗎,大家想準的心情可以理解,氣象局始終堅持「百分之百的準確難以達到,百分之百的努力必須做到」,他們比誰都想報得準。
    6.每個工作都有人從事,每個行業都有人奉獻。每個人、每個行業都值得也應該得到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