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B:揭示機體NK細胞破壞疾病細胞降低不必要損傷的分子機理

2020-11-28 生物谷

圖片摘自:technical.sanguinebio.com

2016年12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當機體NK細胞遇到癌細胞或受病毒感染的細胞時,其就會吸附到這些細胞上,並且在與疾病細胞接觸的位置快速聚集破壞性的顆粒,這些顆粒包含能夠破壞細胞的特殊分子,隨後這些顆粒就會釋放到靶向細胞上並且殺滅疾病的細胞;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貝勒醫學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在特殊顆粒釋放到靶向細胞之前,如果其被聚集就能夠改善NK細胞攻擊疾病細胞的能力,同時還能夠降低對附近健康細胞的影響。

研究者Jordan Orange教授說道,儘管顆粒聚集的過程能夠自我建立,但通過NK細胞促成的細胞破壞卻並不能夠完成,在其它諸如淋巴細胞、巨大細胞和黑色素細胞等細胞中,其有著同NK細胞分泌顆粒結構相似的結構,然而在這些細胞中當顆粒被釋放之前,其會被分散到各個方向,而並不是聚集在某一個位置,因此本文中研究者就調查了特殊位置中顆粒聚集對於NK細胞殺細胞活性的能力。

文章中,研究者結合先進的顯微鏡成像技術來研究在實驗室培養條件下人類NK細胞和靶向細胞間的相互作用,以及NK細胞中顆粒位置和靶向細胞死亡之間的關聯;研究者利用了一種名為超聲引導下的聲學「陷阱」顯微鏡(UGATm)進行研究;他們對NK細胞進行了一系列操作,從而使得NK細胞在攻擊靶向細胞之前無法釋放所聚集的顆粒,如果沒有顆粒的聚集,NK細胞就會持續釋放顆粒,但這些顆粒並不能夠有效殺滅靶向細胞,而且還會損傷附近更多健康的細胞,因此研究者認為,顆粒的聚集能夠促進NK細胞將顆粒釋放到靶向細胞上,從而就減少了對附近細胞的損傷,當NK細胞發揮正常功能時這項策略就顯得非常有效。

治療的可能性

研究者非常高興,因為他們發現了在已經確定疾病的背景下控制聚集性顆粒位置的可能性,比如在機體癌症發生的位置;因此一旦NK細胞進入到腫瘤中,其就能夠實現對疾病細胞的精準攻擊,從而就降低了對癌變附近健康細胞的損傷效應。Orange表示,如果我們能夠促進NK細胞殺滅周圍一切細胞的話,一旦當其進入到腫瘤中就能夠改善對更多癌細胞的摧毀作用,本文研究或將用於細胞治療中,從而實現對癌症患者患病部位的精準作用和治療。(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NK cells converge lytic granules to promote cytotoxicity and prevent bystander killing

Hsiang-Ting Hsu, Emily M. Mace, Alexandre F. Carisey, Dixita I. Viswanath, Athanasia E. Christakou, Martin Wiklund, Björn Önfelt, Jordan S. Orange

相關會議推薦

2017第三方檢驗實驗室發展論壇

會議時間:2017.03.30-2017.03.31     會議地點:上海

會議詳情: http://www.bioon.com/z/2017cl/

相關焦點

  • 多篇文章解析NK細胞在抵禦多種疾病中扮演的關鍵角色!
    自然殺傷細胞(natural killer cell,NK)是機體免疫系統中重要的細胞,其不僅與抗腫瘤、 抗病毒感染和免疫調節有關,而且在某些情況下還能參與超敏反應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生。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共同解讀NK細胞在抵禦多種疾病中扮演的關鍵角色,與大家一起學習!
  • 細胞「門神」抵抗病毒感染調控機理揭示
    對機體抗病毒機理的深刻認識是抵抗病毒感染,應對重大疫情防控的關鍵所在。記者24日獲悉,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李濤博士和張學敏院士團隊成功發現細胞「門神」——環鳥腺苷酸合成酶(cGAS)抵抗病毒感染重要調控機理。國際頂級學術期刊《Cell》(《細胞》)日前在線發表了相關研究論文。
  • Nat Commun:科學家揭示細胞間交流的分子機理
    2015年1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在脊柱動物胚胎發育期間,特殊的信號分子會告知配一個細胞其所處的位置在哪兒,因此細胞就會以這種方式來形成自身獨特的結構和功能。近日,一項發表於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首次揭示了,這些信號分子可以通過長絲狀的細胞突出物被成捆地進行傳輸。文章中,研究人員對斑馬魚研究揭示了信號分子的傳輸影響細胞間信號特性的分子機制。
  • 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很樂觀,有望治療更多的癌症患者
    人體好比一個戰場,nk細胞就像駐紮在身體內的軍隊,奮勇抵禦外界襲來的病毒與細菌。正因為nk細胞晝夜不停的保護著體內的「和平」,被生物學家研究開展到醫學治療上,目前在大型疾病的治療上面,都能見證到nk細胞免疫療法現狀的安全有效。
  •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
    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分子機理揭示2017-06-06 18:24 來源: 科技日報 山東農業大學張憲省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在植物幹細胞領域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揭示了激素調控植物幹細胞活動的分子機理。6月2日,國際植物學領域頂級學術期刊《植物細胞》發表了這項研究成果。該成果為推動更大範圍植物離體快繁、生物育種和基因工程奠定了重要的理論基礎。植物幹細胞主要存在於莖端、根端和形成層,莖端幹細胞通過不斷分裂與分化形成植物的地上部分;根端幹細胞形成植物的地下部分。外源施加細胞分裂素和生長素能夠在體外培養條件下誘導植株再生,是德國科學家Skoog和Miller在1957年的重大研究發現。
  • Nat Commun:揭示調節機體免疫系統「崗哨」細胞的新型分子機制 有...
    2020年4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馬德裡的國立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了一種細胞核受體介導的新型分子機制,其或能幫助確定巨噬細胞的識別和擴張,巨噬細胞在機體中扮演著「免疫崗哨」的角色,這種新型機制或能特異性地影響漿膜腔(serous cavities
  • JCB:細胞核內鈣信號可改變T細胞應答有助開發免疫抑制療法
    2016年11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組成免疫系統的免疫細胞可以區分「自己」和「非己」的蛋白分子。比如,如果我們暴露於細菌或病毒等病原體,而這些病原體表面帶有外來分子,機體就會做出免疫應答。相比之下,免疫細胞會對機體自身的分子產生耐受。這種不應答狀態或者稱為無反應性受到一個鈣控開關的調節,之前研究報導這種鈣信號開關參與許多腦部功能的調控。來自海德堡大學的神經科學家和免疫學家共同發現了該信號。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JCB上。
  • 揭示機體產生記憶B細胞並維持長效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
    ,機體對感染再次產生反應的能力需要一種名為Bach2的蛋白,Bach2能調節特殊的基因的表達,而這些特殊基因則能指導活化的B細胞在選擇條件下轉變成為記憶B細胞。圖片來源:Osaka University與機體很多生物學過程一樣,免疫反應的發生也是非常複雜的,其主要涉及多種類型的細胞和蛋白質,這些細胞和蛋白質能執行一步一步精確的過程,而且大多數過程都是未知的。比如,記憶B細胞就是一種在感染期間源於淋巴結或脾臟的白細胞,其能在體內停留多年,當機體遭遇相同的病毒或細菌攻擊時記憶B細胞就會產生快速強烈的抗體相關反應來應對再次感染。
  • 免疫治療癌症的成功率-北聯nk免疫細胞
    近年來伴隨腫瘤分子機制深入研究,NK細胞免疫療法幹預癌症作用研究獲得重大突破。  免疫治療癌症的成功率-北聯nk免疫細胞  北聯nk免疫細胞療法具體方法是:通過提取患者體內不成熟的免疫細胞(採血),在實驗室中進行活化培養,使其具有高效識別和殺滅腫瘤細胞的能力後,再回輸患者體內。
  • JCB:巨噬細胞可「趕走」中性粒細胞促進機體炎症修復
    2014年12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巨噬細胞是我們機體中強大的「吃豆小精靈」,其可以吞咽細胞殘渣及病原體來保護機體健康,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論文中,來自威斯康辛-邁迪遜大學大學的研究人員揭示了巨噬細胞如何通過誘導中性白細胞,使其離開機體損傷的組織進而幫助治療炎症。
  • 中國科學院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B類)「細胞命運可塑性的分子基礎與...
    本項目重點研究細胞增殖、分化、死亡及其可塑性的調節機理,擬設立以下3個課題:   課題1:細胞增殖與分化的轉換與維持   研究具有多功能調控作用的重要信號通路參與高等動物細胞增殖與分化的協調控制,揭示組織細胞對稱與不對稱分裂的調節、特定細胞身份的形成、維持和改變、及重要功能細胞特化結構形成的分子機理,闡明轉錄蛋白質複合物、非編碼RNA、細胞信號通路等在調控成體幹細胞乾性維持及分化中的分子機制
  • 中外科學家揭示人類幹細胞衰老機理
    近日,來自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劉光慧實驗室、美國索爾克研究所等機構的中外科學家,首次揭示了異染色質的高級結構失序是人類幹細胞衰老的驅動力之一,為延緩衰老和防治衰老相關疾病提供了新的潛在靶點。
  • 科學家揭示加速多發性硬化症疾病進程的關鍵分子機制
    多發性硬化症是一種機體中樞神經系統慢性炎性疾病,同時也是引發神經功能性損傷的主要原因;這種疾病好發於20-30歲的人群中,其會引發嚴重的神經性症狀,包括失去知覺、顫抖、行走及保持平衡困難、記憶力衰退和視覺障礙等;同時該病還是一種症狀會隨著時間不斷惡化的終身性疾病。
  • Mol Cell:揭示細胞收集並丟棄損傷蛋白質的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1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Molecular Cell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麻薩諸塞大學阿默斯特分校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UCH37酶類調節細胞廢物處理系統的分子機制;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科學家們尋找新方法和工具來理解該酶類的特性及作用方式。
  • 機體中「殭屍細胞」的積累或會促進機體衰老及多種相關疾病的發生
    2019年5月18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梅奧診所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發現,殭屍細胞(zombie cells)在體內的積累會促進衰老及其伴隨疾病的發生,比如骨質疏鬆症和阿爾茲海默病等,同時研究人員還研究了能夠殺滅這些殭屍細胞及其所引發的疾病的新型藥物。
  • JEM:揭示機體產生記憶B細胞並維持長效免疫反應的分子機制
    ,機體對感染再次產生反應的能力需要一種名為Bach2的蛋白,Bach2能調節特殊的基因的表達,而這些特殊基因則能指導活化的B細胞在選擇條件下轉變成為記憶B細胞。相比之下,機體中的漿細胞的數量就要多很多,其能通過產生抗體來在最初感染過程中保護機體,儘管其也能在體內存活很長時間,這項研究中,研究者Kurosaki及其同事重點分析了激活生發中心B細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s)轉化為記憶B細胞、漿細胞的分子機制。
  • JCB:細胞中心體的擴增效應或能開啟癌症
    2018年5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葡萄牙的科學家們通過對巴雷特食管患者進行研究發現,當細胞開始轉化成為癌細胞之前,細胞或許就開始已經積累中心體了,中心體是一種在細胞分裂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的細胞器,巴雷特食管是一種與食管癌相關的疾病,研究者指出
  • 四、NK細胞的功能
    NK細胞的靶細胞主要有某些腫瘤細胞(包括部分細胞系)、病毒感染細胞、某些自身組織細胞(如血細胞)、寄生蟲等,因此NK細胞是機體抗腫瘤、抗感染的重要免疫因素,也參與第Ⅱ型超敏反應和移植物抗宿主反應。   1.識別靶細胞 NK細胞識別靶細胞是非特異性的,這與CTL識別靶細胞機理不同,但確切的機理尚未明了。
  • 揭示DNA去甲基化與DNA損傷修復之間的調控作用—新聞—科學網
    中科院昆明動物所
  • 2020年治癌重大突破-北聯生物nk免疫細胞
    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通過北聯生物nk免疫細胞治療,癌症患者的生存率與治療率都會得到進一步提升。  癌症的治療現狀?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導,當前全世界每年新發現癌症病人為1270萬,癌症導致的死亡人數為760萬;預計到2030年,全球新增的癌症病例將達到2600萬,死亡人數將超過170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