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時如何做到氣定神閒?不慌不忙,才是人生的最佳狀態

2020-12-06 能量時光

這是一個忙碌的時代。我們發現身邊的大部分人都在忙,也都很忙。但我們到底有多忙呢?如果用數據來衡量我們忙碌的程度,會是一個什麼樣的數據呢?得益於今天這樣一個大數據時代,讓我們可以通過一些數據的量化,來直觀了解。

2019-2020年的《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結果顯示,過去一年裡,中國人確實比以前更忙了。我們每天的平均休閒時間是2.42小時,比2018年的2.84小時少了25分鐘。其中,每天休閒時間在1-3小時的人最多,佔了四成。同時,這份調查數據顯示,在最忙碌的人群中,「80後」壓力最大,其次是「70後」和「90後」。

雖然忙碌是常態,但是不同的人效率不一樣,結果也不一樣,收入也不一樣。有人工作忙碌,感覺幸福充實;有人感覺壓力山大,想逃避。這需要生活的智慧。

有一位剛剛參加工作沒多久的男孩,他的綜合素質很強,卻很容易把一些事情辦砸。主要原因就是他遇到很多事情的時候,會手忙腳亂,顧此失彼。什麼都想做好,最終沒有一樣能做好。

有一次,領導讓他參與一個比較著急的項目,當時他手裡還有其它工作要處理,結果這個男孩一下子抓這裡,一下子抓那裡,眼看時間過半,那個著急的項目計劃書還是沒有出來。領導催得很著急了,他就通宵趕製了一份,結果漏洞百出,很多地方都不能自圓其說,領導問起來,他就說太忙了,手上工作太多,忙不過來。

他也確實很忙,工作很勤奮,任勞任怨地加班加點,常常加班到深夜,甚至凌晨、通宵。然而,就算這麼勤奮,效率卻非常低,原因是他在一些可有可無的事情上耗費了太多精力,比如接待、閒談,在一些無關痛癢的事情上耗費了大量時間。

再者,事有輕重緩急,原本可以往後安排的工作,他也鬍子眉毛一把抓,結果耽誤了緊急處理的事情,打亂了節奏。

我們在工作中,有多少這樣的事情發生呢?很多時候都是跟這位男孩一樣,越忙,越容易亂,越容易出錯,心就越浮躁,事情就越難做好。

同一件事情,做得好的人不一定是能力最強的,但一定是遇事不慌不忙,忙中有閒,這個閒,就是淡定、坦然自若。英國文藝評論家海斯利特更直接地說:「工作,越做越會工作;越是忙碌,就越會有閒暇。」

再分享一個故事。有一位明星被媒體曝光負面新聞,引發其經紀公司的公關危機。公司必須在2個小時內召集相關部門負責人開會,通報事件並討論應對策略,以及部署下一步工作,以挽回公司可能造成的巨大損失。

這種突發性的公關危機事件,很容易造成公司內部的混亂,甚至是動蕩,而在2個小時內就要做出應變處理,對於絕大數人來說,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大家都愁容滿面,帶著亂糟糟的心情參加會議的時候,公司領導卻不慌不忙,淡定地指揮著所有工作。

領導把每個部門需要做的工作逐一細化,一項一項地分解到了具體崗位上,還明確了一條,為節省時間,重大事項可以直接向他請示。新聞發布會要向記者發布希麼內容,電視媒體、網絡媒體、官方媒體、個人大V,以及公司自己的新媒體等等,每一個渠道要發表什麼文章,分別傳遞什麼信息,篇幅多長,重點突出什麼,領導都進行了明確性地安排。

任務的部門和崗位甚至比平時更快地投入到工作中,以確保在第一時間內進行危機處理。而在這個部署期間,領導除了要審核內部各個環節是否存在瑕疵,還要進行對外的談判。他的這種不慌不忙的應急能力,心平氣和、鎮定自如的處世態度,讓大家無不佩服,換了其他人,遇到這種突發事件,早就火冒三丈,急成熱鍋上的螞蟻了。

你看,有的人在忙碌中,手忙腳亂,做事毫無章法;而有的人在忙亂中卻能夠保持泰然自若、氣定神閒。兩種完全不同的處事風格,表現出來兩種完全不同的能量。那麼,我們應該怎樣培養這種能量,讓我們在忙碌中做到氣定神閒地應對呢?其實啊,這反映的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是需要平時不斷地學習和積累,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在此給大家兩個方法,一個是多讀書學習,二是勞逸結合,多運動。

為什麼說讀書有用呢?

首先,讀書可以讓人馬上靜下來,讓人不再恐懼。這是讀書培養我們的第一個能量。當我們打開一本書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從外部世界抽離出來,回歸到內在。我們可以讀的書很多,比如歷史類的,我們可以從歷史事件中總結出來經驗,指導我們今天的生活;我們可以讀名人傳記,從他人的榮辱得失中,來思考自己當下的處境,我們去經曆書中的人物、事件,我們的內心也會被洗滌一遍,從而變得從容不迫、榮辱不驚、寧靜致遠。

其次,讀書可以使我們的內在變得很豐富,書中的觀點會幫助我們在忙碌的時候做出選擇。我們的能量裡,一般都藏著我們曾經讀過的書,也就是說,我們讀的書越多,我們內在的能量也就越大。通常情況下,我們的價值觀、人生態度,都會受到書中人物或者觀點的影響,在未來某一個時間點,當我們忙碌的時候,面臨著選擇的時候,書中人物的選擇、書中的觀點,都會幫助我們選擇。這種情況往往是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悄悄」發生的。幾年前王琨老師寫過一本書叫《做企業受歡迎的人》,寫到這樣六句話:提出問題帶答案、匯報工作說結果、總結工作按流程、回憶工作談感受、執行任務做成果、受命復命不逃命。如果每個職場人能學會這六條,那麼無論是工作效率還是成就肯定比一般情況好很多。

第三,要勞逸結合,多運動。運動本身是「動」的狀態,人在運動後,大汗淋漓,身體內會釋放出更多的多巴胺和內啡肽等的神經遞質,這些神經遞質可以讓人輕鬆、愉悅。所以人在運動後,往往會感覺身心輕鬆,心情也很舒暢。運動能量的訓練和儲存,經過長時間的積累,當我們遇到忙碌的時候,這股運動的能量就會從我們的內在自然地調節我們的狀態,讓我們保持閒暇的狀態、氣定神閒的精神面貌。像我自己講課忙碌之餘,去健身房或者邀朋友打一場籃球,都是放鬆的方式。

各位朋友,關於怎麼樣在忙碌的時候做到氣定神閒,您有什麼感受或收穫呢?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哦!

相關焦點

  • 充滿高檔感的衣服,非常的有氣質,有一種氣定神閒的姿態
    讓人賞心悅目的打扮,一眼就愛上了,看起來神秘而且優雅,穿上這樣的衣服,不拘於時的挑戰全新的自我,展現更出眾的自己,這種色系的服裝充滿了詩意,感覺比較獨特,而且具有很強的個人風格,高貴的單品能夠有著無窮的可能,不管是怎麼搭配,總能夠很時髦。整身搭配都給人一種非常乾淨的感覺,尤其是上半身皮草的設計。
  • 造型看起來一點都不單調,有一種氣定神閒的姿態,很有趣
    散發優雅迷人的氣質,展現自信低調的風格,強調了獨特的個性,神秘而且低調的版型,搭配上精緻的妝容,有一種氣定神閒的姿態。很明顯我們能夠感受的出來,一個人的膚色對於整個人的顏值並不能產生很大的影響。不管是從外觀上來講,還是從舒適度上來講,都是比較有看頭的。喜歡這種服裝的人,應該是很熱愛生活的,此衣的確值得購入。
  • 模特更加的靚麗,細節中的時尚感真的很強,有一種氣定神閒的姿態
    神秘而且低調的版型,搭配上精緻的妝容,有一種氣定神閒的姿態。對於這件蕾絲裙,她特意在胳膊的地方設置上了透明蕾絲,看上去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高貴的顏色和面料,有一種潮流感,讓人覺得眼前一亮,有質感的面料感覺很大氣,與各種時尚元素結合,奏響美妙的時尚樂章。造型看起來一點都不單調,舒服的面料很有檔次,復古而且迷人。華麗復古的設計演繹出了獨特的風格,模特的氣質很棒,值得點讚!
  • 設計師用精緻的細節,來符合大眾的品味,有一種氣定神閒的姿態
    高品質的衣服會讓人很喜歡,模特的亮相很驚豔,整體設計都很完美,神秘而且低調的版型,搭配上精緻的妝容,有一種氣定神閒的姿態。裡面腿部鏤空的設計和襪子的。彩色特殊設計顯得非常俏皮可愛。穿搭是自由的,能夠優質的選擇合適的單品,是很不容易的,有質感的面料感覺很大氣,與各種時尚元素結合,奏響美妙的時尚樂章。
  • 「內捲化」的時代,我們該如何實現人生躍遷?
    工作也越來越忙碌,996隨處可見,每天早出晚歸,天天都很忙,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結果黃金年齡一過,如果沒有上升到一個不可或缺的位置上,絕大部分人會迅速進入下行通道,似乎越忙越努力掉得越深。這就是一個存量博弈的時代,個人被鎖死在一個低水平的狀態中,在社會的某個圈層裡周而復始地循環,人生的躍遷可望不可及。
  • 人生最好的狀態:不需要有過多的擔憂和焦慮,多訓練思考力
    我們很多時候總是被當下的誘惑所迷惑,總是被當下的狀態所遷移,簡稱目光短淺。只關注當下的情緒狀態,而沒有去過多思考長遠的理想狀態。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有年少輕狂的狀態體驗。生命的體驗是怎樣的?就是在那一刻自己感覺非常不錯,甚至自己都會覺得時間就應該這樣去度過。
  • 人生曲線低谷時,如何逆襲上揚
    人生曲線低谷時,如何逆襲上揚?那麼,人生曲線處於低谷時,如何逆襲上揚?人生曲線低谷時,如何逆襲上揚?人生極度的低落感發生在哪些時候呢?其實各方面都可能會有。但你可曾想過,人來到這個世間時,本來就無一物,什麼榮譽,什麼財富那都只是人生路上的一道過往的風景而已。如果你氣壞了健康的體魄,以後怎麼再去欣賞,體驗人生路上的其他風景。如果說是失去了心愛的人,所以失魂落魄!那你又可曾想過,如果他(她)真的愛你,他(她)肯定不希望你就此墮落。如果他(她)不是真的愛你,你又何必自甘墮落,算算帳,值嗎!
  • 如何快速進入最佳的腦波狀態,讓學習變得更加高效呢?
    我們應該如何開啟右腦的最佳狀態呢?我們來回顧一些名人與靈感的故事,阿基米德是在洗澡時發現浮力定律的,愛因斯坦是在病床上做白日夢想到相對論的,凱庫勒是在半眠半夢狀態中想出苯環的結構的………他們都不是在實驗室裡埋頭苦思出這些理論的,而是在「白日夢」「半眠半夢」,或是很放鬆的「洗澡」狀態下靈光閃現,而這些狀態就是我們所說的右腦狀態,但凡是有創造力的人,都是右腦發達的人。
  • 《小王子》讓我們如何定義佛系人生,現實的狼性人生
    修行無處不在,人生不過就是如何在鬧市中能夠保持一刻的清淨。在《小王子》看到對愛情唯美的理解。隨著成長,當初的初心早已遺忘,變得渾渾噩噩,就那樣度著杞人憂天的生活。生活的重擔,讓他們忘記,還有佛系人生的思考,修身養性的寧靜,生活有時候眷顧我們這些平凡忙碌的人,會給一塊糖,我們也會欣喜。活著也許就這麼簡單。
  • 人生並不是隨機的,人生是由思想決定的
    一、人這一輩子,其實做不了幾件事,所以想做的事就趕緊去做,並且儘量把它做到最好,這樣才不會留下太多的遺憾和悔恨。人生,總會有不期而遇的溫暖,和生生不息的希望。不管前方的路有多苦,只要走的方向正確,不管多麼崎嶇不平,都比站在原地更接近幸福。
  • 現代男女交往禁忌 恰到好處的「分寸」才是最佳狀態
    現代男女交往禁忌 恰到好處的「分寸」才是最佳狀態時間:2019-05-25 14:59   來源:今日頭條 有趣青年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現代男女交往禁忌 恰到好處的分寸才是最佳狀態 成年人之間的交往,最講究分寸感。 而所謂分寸,就是要恰到好處,才是最佳狀態。
  • 忙碌才有意義
    生活就是要動起來才更生動!既然生而為人,雖不見得一定要開天闢地開創新紀元,但一定要有所作為,碌碌為為平淡無奇過一生豈不是辜負了大好時光?想想家人的期待、可愛的孩子,又平添了無窮的動力,不敢說為祖國為人民做出多大貢獻,只要獨善其身維護好自己的小家,就是為整個社會盡到了義務,如果再有能力,也許能兼濟天下。
  • 如何告別忙碌且擁擠不堪的生活?你只需要這四個字就夠了
    要告別忙碌且擁擠不堪的生活,我們需要做到四個字——精要主義。精要主義強調的是「更少,但更好」,即如何做好對的事情,而不是如何完成更多的事情。精要主義提倡只做必做的事情,儘可能把時間和精力投資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從而獲得更大的價值。《精要主義》這本書告訴我們,其實我們每天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瑣碎的,我們要把時間和精力真正花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 人生的贏家,都懂得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
    老師是如何想到的? 如何才能讓自己在面對類似問題的時候做出和老師類似的思考? 看起來學習只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上課好好聽講,課後好好練習就行了,但是真的和那些把事情做到極致的人比起來,自己往往就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 不止是敗於懶惰,或是輸給了忙碌
    其實仔細想一想,很多人忙碌了一輩子,大多數時候,並不是在忙於什麼很重要的事情,反而是在為了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奔波。到頭來一事未成,自己不是敗於懶惰,而是輸給了忙碌。那麼當自己心如野馬,無法自控時,該如何收住自己這忙碌不堪的心呢?王陽明給出的方法就是兩個字:精一。何為精一?王陽明在《傳習錄》中這樣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 如何在忙碌時也保持超高學習效率!
    對於已經步入社會的成年人們,忙碌生活或許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主旋律,每天上班的時候需要應付工作,下班的時候可能還需要應付一些人際社交,好不容易有了一點空閒時間想要好好的學習一番,以提升自己的時候。往往在那一瞬間,卻不知道自己該學習些什麼才好 ?這一個情境很熟悉,對吧!我一年要讀一百本書!
  • Pi項目方正在忙碌測試節點為主網做準備,你卻在想著如何變現?
    而測試網時期,便是在啟航前對這艘軍艦進行反覆的校驗,更換上最好的零件、將其調整到最佳出戰狀態。 主網上線意味著項目生態啟動,後續的商業行為才有意義。比如大量的DAPP可以在上面開發,不同公鏈在白皮書中描述的美好願景真正開始接受用戶的檢驗,如何讓更多的技術開發者、礦工(採用POW機制的項目)、coin持有者參與進來,讓不同行業的企業和機構認可,這將會對項目的技術和運營能力帶來極大考驗。
  • α波的狀態,你的頭腦的最佳狀態
    科學工作者多年來從事腦波的研究,分析數人的腦波,其結果能在此斬釘截鐵地說的,是我們的頭腦在保持最佳狀態,將能力做最大限度的發揮時,腦波所呈現的是處於阿法爾波(以下稱為α波)的狀態。  那麼,何謂α波?相信很多從不管看了多少書仍不知所云吧!我希望藉此從最基本的觀念開始談起。
  • 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
    人生遇到困境時,不妨讀讀蘇軾這首詩:讓人豁達開朗,釋然人生蘇軾愛寫的詞牌名《定風波》,這定風波最早來自唐代教坊曲,最初是文官和武官的對詞,也能叫互懟詞,武官寫了一首詞,主要是彰顯功夫和武器裝備精良,結尾是:四塞忽聞狼煙起,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波?
  • 人生遇到苦難,牢記鬼谷子這3句名言,助你走出困境
    遇橫逆之來而不怒在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挫折與失敗,但是總有些人會消極面對,遇到挫折時不想怎樣克服,而是怨天尤人,大發雷霆。覺得失敗一次就沒辦法站起來了然後就開始自暴自棄,對自己和對生活失去了信心。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可笑的這樣不僅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給自己和自己身邊的朋友家人帶來傷害。損人不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