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條》有哪些讓你疑惑的地方

2020-12-05 嗨24號

日前科幻大作《信條》於九月四日正式在國內上映相信已經有許多小夥伴已經去影院觀看了這部科幻大作,但小夥伴可能對劇中某些劇情很疑惑那麼小編就來盤點一下小夥伴們的疑惑。

疑惑點一

電影推薦高中物理物理學習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作品電影電視 - 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作品

《信條》裡向人們展現了多少物理知識?

眾所周知每一補科幻大片的背後都有強大的物理學的支撐《信條》同樣也不例外,那麼《信條》裡到底有多少物理知識呢

熵 -

片中出現的那些神秘的逆向武器,其運行軌跡與正常武器相反,子彈可以從彈孔裡自動回到槍膛。據說它們是由核裂變的反向輻射物製成的,熵也是的

那麼熵是什麼呢?

熵是德國物理學家魯道夫·克勞修斯在1854年提出的概念,是從熱力學第二定律中引入的一個參量。

用最通俗的話來講,熵就是用來代表一個系統混亂程度的。熵越高,說明系統越混亂,反之則表示系統越有序。

熱力學第二定律定義了熱量不能從低溫的物體自發地轉移到高溫的物體,之於熵來說就等於世界上的事物都無法自發地趨於有序,而是越來越混亂,

時間鉗行運動 -

男主角通過旋轉閘門回到過去時,身邊的人提醒他注意「時間鉗行運動」。在結尾那場大戰中,紅藍兩隊也採用時間鉗行運動進行作戰。

- 鈽 -

反派薩塔爾苦心孤詣要尋找能夠改變世界的9種算法,其中一個就是鈽元素,尤其是鈽241。在他小時候曾經撿拾過散落的鈽,其他人都為此喪命,唯獨他活了下來。

疑惑點二

《信條》中結尾尼爾如何進入地下的疑問?

《信條》裡有一個轉換門,我稱之為「U型門」,像U型磁鐵一樣,角色從一端進去,另一端出來,就可以逆行時間。

其實這是一種形象設計,因為角色逆行「往回走」,只是一個比喻,U型門的原理是讓時間逆行,而不是讓角色逆行,角色始終是在向前進的。如此設計,是導演為了方便大家理解。

由於是逆行時間,為了避免出門的時候,與進門的自己撞門滿懷,才設置了這種「U型結構」,門的出入口之間安置了一個玻璃牆,這是一個獨立的隔離空間,一牆之隔同一空間兩個時間。尾尼爾是這樣進入地下的吧。

疑惑點三

《信條》是否違背電影自身的設定?

答案是沒有,雖然電影票房艱難突破兩億,諾蘭在電影裡植入任何設定都是可以的,這是做電影和看電影的常識,那怕他植入了一個子虛烏有的物理學猜想,都完全可行,他可以這麼做,可是他把它僅僅做成了一套快餐,即便是他絞盡腦汁想出來了,他自己卻沒有認真對待,他把創意誤解為深度。用了一系列的場景將這個設定搭建了起來,做成了創意大廈,只是這個大廈裡,沒有人。

諾蘭的電影與其他難懂的藝術片、文藝片不同,他喜歡在電影裡暗藏許多解謎線索。他一邊用深刻的劇情、炫麗的畫面和出彩的配樂為觀眾編織謎面,一邊又在顯而易見的地方書寫謎題的答案。在《盜夢空間》裡,女主角艾倫·佩吉飾演的艾裡阿德妮是一位「造夢師」,為團隊打造夢境迷宮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艾裡阿德妮(Ariadne)這個名字取自於希臘神話裡一位國王的女兒,她愛上了要去迷宮裡斬殺牛頭人的忒修斯,於是交給忒修斯一個線團,幫助忒修斯順利走出迷宮。因此,在希臘神話中,艾裡阿德妮也被稱為「迷宮的主人」。諾蘭在《盜夢空間》裡還特地為艾裡阿德妮安排了一場手繪迷宮的戲,用一根線描出了紙上迷宮的出口,和她在希臘神話中的形象不謀而合。

疑惑點四

《信條》的觀影體驗

《信條》的觀影體驗不太好,從多個方面可以看出來.例如豆瓣評分僅為7.9分票房也才艱難破兩億。《信條》作為諾蘭的最新作品,可以說是將這種觀影體驗發揮到了極致,讓人驚嘆於他對於電影細節的考究。在整部電影裡,任何諾蘭鏡頭中故意讓觀眾看見的、故意重複多次的臺詞和人物名字,那些著重拍攝的宏大場景和藝術作品、符號,都是諾蘭為觀眾布下的謎底。

但是奈何觀眾看不懂吶這也導致了《信條》豆瓣評分低的一大原因。所以面對諾蘭的電影「一定要二刷、三刷」「諾蘭電影裡的一切細節都是有意為之」、「一定要二刷、三刷」。他在電影裡建構的一切巧思和暗示,都能讓觀眾在走出電影院後、回家路上的時候、洗澡的時候、吃飯的時候反覆回味和思考。這種通過電影餘震帶來的觀影體驗,正是諾蘭電影的魅力所在。

因為疫情關係許久沒有踏入影院的朋友們,可以像我一樣把《信條》當作是擁抱影院的契機。「一定要二刷、三刷」諾蘭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在影院觀看優秀電影的體驗是無論如何也無法被流媒體取代的。他的電影足夠精彩到讓人無法快進、讓人不想錯過畫面中眼睛能夠捕捉到的任何一個細節、讓人駐留在漆黑的影院裡看上兩遍、三遍,讓人逐字逐句逐幀地感受關於電影的一切。

疑惑點五

諾蘭新作 《信條》有原著嗎?

必須有原著呀《信條》是根據科幻小說改編而來的但是原著小說只是被用來參考而已。劇中更多劇情來自於導演的構想。

而到了中段尼爾進入空港倉庫聽導遊介紹藝術品區的安保系統時,本應匹配緊張情節的電子配樂卻在此處無故加強,甚至蓋過了導遊的說話聲音,完全不匹配的配樂成就了尷尬的節奏。當然你也可以反問,憑什麼說這首配樂就是用來匹配緊張情節的?對不起,不是我說的,是諾蘭就是這麼幹的。Freeport這首配樂,最早並不是在這裡出現,而是在男主與尼爾潛入軍火販的豪宅時最先響起的,那是一個典型的間諜類型片執行任務的橋段,氛圍與旋律的對位讓觀眾加深了對這首/這類電子樂的固有印象——它就適合配這種情節。

想要看懂《信條》得看懂這五個問題。

問題一:銀色車爆炸了的後續(前情)是什麼?在正序時間線上,我們可以往後擬追溯銀色車的動線,那往前呢?這個翻倒爆炸的銀色車殘骸,在正序時間線上,從什麼時候開始就在高速公路上存在了?

問題二:銀色車裂開的後視鏡,在正序時間線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裂了?

問題三:最後坑洞裡,在正序時間線上,尼爾的屍體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躺在門後的?

問題四:最後大戰中,被紅藍兩支部隊炸過兩次的大樓,真的存在過嗎?

問題五:奧斯陸紅藍廳的搏鬥中,玻璃牆上的子彈洞,在正序時間線上,最早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存在的?

不知各位看官對《信條》怎麼看

本文屬於原創

相關焦點

  • 刺客信條4黑旗挑戰內容有哪些?挑戰內容一覽
    4黑旗挑戰內容有哪些?挑戰內容有刺客、海盜、探險者、鬥士、獵人、金童等,下文為你一一解析。請看刺客信條4黑旗挑戰內容一覽。 刺客信條4黑旗挑戰內容 刺客信條4黑旗挑戰內容:   刺客:   同步五個俯瞰點;執行十次暗殺;執行十次空中暗殺;從隱蔽處刺殺十名敵人;完成三項暗殺契約;
  • 《刺客信條:英靈殿》跟前幾部比都有哪些不同?又能不能被接受?
    這在刺客的情懷、信條上根本就立不住。好了,說了這麼多鋪墊的話,那今年這部《刺客信條:英靈殿》跟之前的作品相比,都有哪些異同點呢?首先,相同的地方很好概述,英靈殿其實就是奧德賽的「換皮遊戲」,從所用的引擎、場景設置、遊戲玩法、界面設置、戰鬥模式、戰鬥系統都大同小異。
  • 深度解讀:諾蘭新作《信條》,有哪些建築密碼?
    諾蘭新作《信條》正在熱映,在此之前這位擅長燒腦電影的英國導演帶來過很多佳作,《蝙蝠俠:黑暗騎士》,《盜夢空間》,《星際穿越》,《敦刻爾克》等,這次的《信條》在開拍時就引起多方關注,後疫情原因電影院關閉,但官方仍然表示決不推遲上映。
  • 《刺客信條奧德賽》各神話生物位置介紹 有哪些神話生物
    導 讀 刺客信條奧德賽神話生物在什麼地方?
  • 關於《信條》的4大熵腦筋迷思
    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事物會自發地從有序走向無序,所以你疊好的襪子總會自發地被你穿臭後扔一地。從微觀理解,熵描述的其實是微觀原子排列狀態的可能性。舉個例子,你有4個球,放進一個箱子裡搖勻,打開箱子數一數左半邊和右半邊各有幾個球。根據簡單的排列組合易得,球的分布有左4右0、左3右1、左2右2、左1右3、左0右4等五種情況顯然,球均勻分散的概率更大,熵更高。
  • 刺客信條起源之後,細說奧德賽最成功地方
    兩個主角都有完整的全套配音,而且相當優秀,尤其是卡珊德拉的配音,聽起來非常有味道。順帶一提,雖然選擇哪個主角在遊戲中是隨玩家的愛好,但是在刺客信條官方小說中,卡珊德拉是被欽定的正史當中的主角。換句話說,卡珊德拉也是刺客信條正作中第一個作為真正主角的女性,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 諾蘭導演作品《信條》,你看懂了嗎?
    電影院看了一遍,B站看了一遍,各種解析看了個遍,明白了一個道理:果然《信條》不是那種多看幾遍就能懂的電影。相信還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朋友。看了很多遍,還是看不懂《信條》,但是仍舊覺得一定不是導演的問題,一定是我太笨太膚淺。畢竟導演是諾蘭。諾蘭是誰?
  • 12 款「刺客信條」系列優秀佳作排行榜 你玩過哪些?
    編者按:「刺客信條」系列自 2007 年面世,就一度成為熱門遊戲,並在連續幾年內都維持著每年至少一部新作的發售頻率。雖然現在新作周期比之前稍有延長,但「刺客信條」作為長壽系列,的確給玩家帶來了不少愉快的遊戲體驗。那麼,如果將同系列作品做個橫向比較,能得到怎樣的結果呢?
  • 《刺客信條:起源》每周挑戰怎麼領取獎勵?無法獲取獎勵原因詳解
    為此小編為大家帶來由熱心的網友「皮皮果」分享的刺客信條起源領取獎勵方式詳解的內容,需要了解的朋友們不要錯過... 刺客信條起源社區每周挑戰怎麼領取獎勵?許多新人玩家可能對這個不大了解,總是無法得到發放的獎勵。
  • 萬眾期待的《信條》,諾蘭時空三部曲的壓軸之作,終於來了
    >信條的劇本他已經醞釀了六七年了,是三部曲中的壓軸之作第二:這是他目前為止拍攝規模最大,也是野心最大的電影所以信條會有多誇張呢?>諾神有個外號,大家不知道有沒有聽說過實拍狂魔,那是專挑貴的幹啊就比如前兩天剛剛復映的盜墓空間還記得那段爆破巴黎街道的畫面嗎哎,對這些都是實拍據說當時小李子就在爆破區中間這段戲拍完諾神很高興啊
  • 看不懂《信條》?你需要的是這份「時間指南」
    《信條》又是如何實現「時空逆轉」的? 本文,我們和你一同打開時間的大門,開啟一段「腦洞大開」的探索之旅。越接近引力大的地方,比如黑洞,時間流逝越慢。《三體》中科學家白ice掉進了黑洞。多年以後,程心去事故遺址,好像看到了一個小小的人影依然在事件視界裡活著,無盡地墜落。 人類關於時間的想像,有著巨大的創造力。它們互相纏繞、伴生、難以窮盡。關於時間幻想的豐盈,也讓科幻電影的創新與呈現顯得更難。諾蘭卻做到了。
  • 細解《信條》整體脈絡,核心概念是熱力學第二定律
    (辣個男人)儘管心裡早有準備,看完後仍然被《信條》超大的信息量幹懵了,電影的每一幀都在那清清楚楚,出了影院也自覺能把情節捋順:但出來和小夥伴一交流:啥?我看的時候覺得是要這樣的啊!我:不對不對,應該是這樣的,你看他們......唉,臥槽!確實有問題啊!
  • 《刺客信條:英靈殿》放空蛭血有什麼技巧 是刺客信條系列的 作
    《刺客信條:英靈殿》放空蛭血有什麼技巧 是刺客信條系列的 作時間:2020-12-03 14:28   來源:中華網娛樂   責任編輯:凌君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刺客信條:英靈殿》放空蛭血有什麼技巧 是刺客信條系列的 作 《刺客信條:英靈殿》是刺客信條系列的 作,玩家將會在遊戲中體驗到信奉北歐神系的維京人的故事
  • 《刺客信條奧德賽》不建議做的任務介紹 哪些任務不建議做
    刺客信條奧德賽不建議做的任務有哪些?很多玩家可能還不太清楚,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刺客信條奧德賽不建議做的任務詳細介紹,還在等什麼?感興趣的玩家一起來看看吧!刺客信條奧德賽不建議做的任務詳細介紹:首先建議用修改器倍速、秒殺和瞬移節省時間,目前快50小時限時任務以外的任務做光(遊戲內顯示時間100多小時,因為倍速)。還差海底撈沒做。不修改達成同等進度保守估計200小時就問你累不累。
  • 影評|諾蘭就是為了讓你去影院,才把《信條》拍得這麼難懂
    解讀《信條》,除了敘事結構,還需弄懂諾蘭獨創的「時間宇宙」。這是一部類似回形針一樣的電影,頭尾相連,中間又可以相互對照。和《信條》英文片名《TENET》一樣,順著和倒著拼讀都一樣。電影開頭基鋪劇院的反恐行動和最後的時空混戰,都發生在過去的同一天,首尾銜接。
  • 《刺客信條:起源》隱藏任務地點及獎勵圖文攻略
    導 讀 刺客信條起源莎草紙在哪?
  • 《信條》時間逆轉機器的奧秘 燒腦電影《信條》到底講了個啥
    如果你願意花時間,去琢磨諾蘭在影片裡,埋下的所有伏筆和深意。你就會不由自主愛上他,大讚一句:這個男人的腦子,實在太牛逼了!9月初的《信條》,剛上映就直接破億。雖然在評分評價上,觀眾褒貶不一。愛的人誇它牛逼,不愛的人吐槽它亂炫技。
  • 愛因斯坦的這10個信條,很經典,看看哪一個是最適合你的?
    人們稱他為天才,因為他很聰明,在物理學領域,做出了許多卓越的貢獻,當然,最著名的就是「相對論」了,除此之外,愛因斯坦很清楚一個人的成功法則,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他的這10個人生信條,它們很經典,看看哪一個是最適合你的?值得一提的是,要明白為什麼一個人會成功,它是有原因的,而且這10個信條會讓我們受益匪淺,指引我們前進的方向,你可以每天用它們。
  • 《刺客信條:英靈殿》材質製作流程
    這就是我的職業生涯開始的方式,並且我至今仍在這裡工作,已經有13年了。我有最好的機會來培養我認為是該行業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即可以自己學習的能力,尤其是在項目進行中。諸如新軟體,工作流程和技術之類的東西。無論你是學習速度慢還是快的人,堅持下去都是很重要的。
  • 關於史上最強沙盒《刺客信條:起源》這裡有你想知道的一切
    堆沙堡一定是人類最古老的遊戲之一,想像你還是個孩童的時候,面前有一盒沙子,你伸出一隻手,在裡面堆出叢山峻岭,挖出江海湖泊,再拿出你珍藏的玩具,擺上高樓大廈,各式玩偶。這就是一個由你創造的世界。而現在,創世的工具,由簡單的沙子,變成了功能強大的遊戲引擎。這一次,育碧為我們帶來了一個堪稱真實的公元前的古埃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