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畫筆代替火箭,遨遊星辰大海——航天主題紀念票獲獎作品賞析

2020-08-29 中國航天文創

航天文創與京港地鐵聯合發起的《中國航天系列「星辰大海」紀念票》票面設計有獎徵集活動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我們收到了來自各行各業的航天愛好者們投稿作品,今天為大家解讀第四套優秀作品《星辰大海》。


票面以藍紫色為基調,象徵無邊無際的太空,漩渦狀圖形與星系圖案展現出宇宙的浩瀚無比。畫面中東方紅一號衛星圖案寓意五十年前,它的成功發射開創了我國航天史的新紀元,長徵五號火箭發射圖案則比喻搭載著航天人的精神繼續前進探索。火箭噴出的煙霧比喻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絢麗篇章及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奉獻。天宮一號、北鬥導航衛星系統、長徵系列火箭代表著幾十年來中國航天發展的成果。月球探測、中國空間站、火星探測器、航天員、行星等代表著仍在不斷探索的航天事業。


作者簡介


周琦,33歲,來自北京航科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傳媒事業部,從事VR虛擬實境美術相關工作。


「我從6歲開始學習美術,從小就喜歡畫些宇宙太空之類的東西,小時候的夢想是當一個航天員,上學期間獲得過幾次國家及北京市的美術比賽獎項,大學也是美術相關設計專業,就這麼進入了現在這家單位了!」

為什麼想到參與此次設計投稿?周琦說,今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看到很多的同齡人為國家為人民付出奉獻,自己很是感動,受到鼓舞。在這一年的航天日,作為一個航天人,我想以這樣的方式為國家為航天事業做點事情,也祝福我們國家航天事業更加輝煌!

相關焦點

  • 《中國航天系列「星辰大海」紀念票》票面設計有獎徵集活動開始啦
    徵集信息徵集內容:《中國航天系列「星辰大海」紀念票》票面設計 徵集時間:截止至2020年4月24日24時 設計主題: 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 主題說明:2020年「中國航天日」的活動主題為「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旨在紀念「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0周年,弘揚「兩彈一星」精神等航天精神,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在開啟星辰大海的徵途上,與世界各國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 日出東方,皓然星辰——航天主題紀念票獲獎作品賞析之《鏡面》
    大家還記得去年中國航天日那張驚豔大眾,成功破圈的宣傳海報嗎,它的作者楊權是一位自由插畫師。也是從那時候起,大家對中國航天的審美水平有了歷史性的扭轉。 畫面中的嫦娥單手伸向太空人,從天壇長城到鵲橋月球,從絲綢之路到衛星火箭
  • 兩岸青少年童「畫」航天夢 展出276幅獲獎作品
    昨天上午,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在誠毅科技探索中心舉行頒獎儀式,並展出276幅獲獎作品。本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作為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主題活動系列活動之一,自6月15日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大陸和臺灣的4000多幅繪畫作品,通過專家評選、網絡評選等環節選出965幅獲獎作品,網絡評選吸引256萬人次參與投票,創下了活動舉辦以來的新紀錄。
  • 大師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王天晞作品賞析
    ,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青少年畫筆描繪海底世界獲獎作品在上海開展
    通過他們手中的畫筆,或許我們能夠感受得到。今天上午,2019年上海市浦東新區「全國科普日」系列活動——第二屆「彩虹魚-深淵極客」杯國際青少年繪畫比賽頒獎典禮暨畫展啟動儀式在上海兒童博物館舉行。現場展出的40多幅獲獎作品向觀眾呈現了一個想像力豐富的深海世界。
  • 畫啦啦小燈塔全網首發航天科普課程《我們的星辰大海》
    當孩子提前掌握了航天科技的前沿知識,在未來的學習和成長道路上,將至少領跑同齡人三倍!因此,這趟以揭秘中國航天為名的科技啟蒙之旅,將勢在必行。近日,國內新創網際網路少兒素質教育嚴選課平臺畫啦啦小燈塔與芒果TV、中國航天文創(CASCI)強強聯手,震撼推出專屬於中國孩子的航天科普課——《我們的星辰大海》 !
  • 南通開發區實驗小學教育集團:將航天精神融入愛國主義教育
    有的班級組織學生尋訪爺爺奶奶、爸爸媽媽,了解老一輩記憶中的「東方紅一號」故事;有的班級組織學生用畫筆設計自己心中的太空梭、衛星和火箭,表達自己對我國航天人最崇高的敬意;有的班級讓學生用稚嫩的文字,寫信致敬航天前輩。還有的班級組建航模小隊,開展「航天」項目式研究學習,還親手拼裝了火箭、衛星等模型。一些孩子還通過錄音或錄製微視頻的方式,講述科學家的故事,表達了對航天英雄的敬意。
  • 關於徵集2020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的通知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今年的「中國航天日」活動以「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為配合「中國航天日」系列活動開展,現面向社會廣泛徵集2020年「中國航天日」宣傳海報,歡迎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
  •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2020-12-0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兩岸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頒獎 童「畫」航天夢
    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的獲獎作品吸引眾人駐足欣賞。  本屆大賽九位特等獎獲得者展示共同創作的主題作品。本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創意繪畫大賽作為第二屆海峽兩岸(廈門)青少年航天夢主題活動系列活動之一,自6月15日啟動以來,共徵集到來自大陸和臺灣的4000多幅繪畫作品,通過專家評選、網絡評選等環節選出965幅獲獎作品,網絡評選吸引256萬人次參與投票,創下了活動舉辦以來的新紀錄。
  • 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
    參觀者在拍攝火箭發射模擬場景。新華社發南方日報訊 (特派記者/王詩堃)18日上午,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部長王巍在發布儀式上表示,航天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一,為人類社會進步提供了重要動力。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是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動力源,在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進程中,不斷提出、判別重大的科技問題及其優先級是解決問題、難題,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畫家張峰濤的作品賞析
    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省市書畫展覽並獲獎,多幅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友人收藏。【作品賞析】
  • 2020年Sigma Awards數據新聞獎入圍及獲獎作品賞析
    上觀數據將帶領大家一起賞析入圍作品~(未包含「Young Journalist」板塊)最佳數據驅動作品(大型編輯室)1.世上汙染最嚴重的空氣與你所在城市的空氣(獲獎作品)組織:紐約時報(美國)PM2.5的微觀顆粒汙染,對人類健康造成了嚴重破壞。從灣區到新德裡,本作品幫助你比較世界上汙染最嚴重的城市與你所在城市的空氣。
  • 藝術風範、國學經典——中國航天藝術家管慧麟作品賞析
    ,開啟了我國邁向航天大國的徵程。為生動展現「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年來,中國航天事業走過的不平凡歷程和取得的成就,弘揚「兩彈一星」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探月精神、北鬥導航精神,激發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探索浩瀚宇宙、學習太空科學知識、增加對航天事業的熱情,激勵航天人為建設航天強國而加倍努力。
  • 航天人打贏「翻身仗」,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12月27日20時45分,暱稱「胖五」的長徵五號遙三火箭發射成功,標誌中國航天正式開啟「超級2020」。舉國沸騰的時刻,發射指揮大廳內,一位女性工作人員「笑著笑著就哭了」的場景令不少網友動容。事非親歷不知難,科學探索的道路從來就不平坦,「胖五」亦不是「一飛沖天」。
  • 性能世界領先,中國航天神器終獲突破,星辰大海已不再遙遠
    ,試驗完美成功,它就是新型大推力霍爾推進器,這款裝置研發成功的消息讓航天專家們很是激動,有專家表示這款發動機不用火箭就能推動衛星,在它投入使用後中國就將開啟大航海時代,星辰大海已不再遙遠。 圖為啟動的霍爾推進器 航天事業的發展往往離不開火箭,任何飛船或者衛星的發射都需要火箭作為其動力源
  • 執著「天問」,擁抱星辰大海 ——2020年「中國航天日」啟動儀式側記
    「東方紅一號」讓我們叩響了太空的大門,載人航天把我們的足跡帶進了太空,探月工程使我們第一次與地外天體親密接觸……在走向星辰大海的偉大徵程上,一代代航天人敢於追夢,勇於探索。  啟動儀式上,中國航天三大裡程碑事件的三位傑出代表——「東方紅一號」衛星技術負責人之一、神舟飛船總設計師戚發軔院士,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院士,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劉洋,被國家航天局聘為「中國航天公益形象大使」。
  • ...是航天技術的勝利,也是航天人文精神的勝利」——2020年中國...
    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  今年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也是全面啟動航天強國建設的關鍵之年。9月18日至21日,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州市召開。大會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依託學術、產業、科普、文創四大活動體系,全面展示宇航前沿技術,深入探討航天未來願景,廣泛推動世界航天領域的深度合作。
  • 歡迎搭乘夢想遨遊太空火箭
    在中國航天50周年之際,直上青穹,助力武漢重啟。 有機會讓你的心願跟隨「快舟·傳祺GS4號」遨遊太空,讓夢想離您更近。 祺心護航 見證美好未來 作為本次快舟火箭試驗隊官方合作用車,第二代傳祺GS4將在這次發射活動中保駕護航,彰顯中國製造非凡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