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
南方日報訊 (特派記者/王詩堃)18日上午,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部長王巍在發布儀式上表示,航天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一,為人類社會進步提供了重要動力。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是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動力源,在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進程中,不斷提出、判別重大的科技問題及其優先級是解決問題、難題,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弘揚航天精神 擁抱星辰大海
新華社發南方日報訊 (特派記者/王詩堃)18日上午,以「弘揚航天精神,擁抱星辰大海」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航天大會在福建省福州市召開。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究發展部部長王巍在發布儀式上表示,航天是當今世界最具挑戰性和廣泛帶動性的高科技領域之一,為人類社會進步提供了重要動力。科學問題和技術難題是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的出發點和動力源,在推進航天強國建設的進程中,不斷提出、判別重大的科技問題及其優先級是解決問題、難題,取得科技突破的關鍵一步,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中國航天自主創新的重大突破
本報特約評論員今日社評從「嫦娥」奔月到「天問」探火,從「北鬥」造福人類到空間站開門納客,中國航天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在一些前沿領域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甚至「領跑」的跨越。嫦娥五號一次次精準入微的操作,創造了我國深空探測任務領域新的技術高度,標誌著我國科學技術水平跨入了世界先進行列,並在一些尖端科學領域取得了領先優勢。
-
突破!中國掌控航天發動機研發技術,成為世界領先地位
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如果人類的成就現在提出說,相信空間必須有一個大說的事情,畢竟,在這方面進行了人類活動區域外這麼大的空間區域,讓大家有更多的了解未知的世界,宇宙的我們也有了新的認識。其中,目前航天工業的發展很大,但在這方面發展得很好的兩個國家是美國和俄羅斯。但隨著時局的變化和這些年的努力,這種格局已經發生了一些變化,其中中國的地位逐年上升。俄羅斯一直依託前蘇聯,具有很好的科技研發能力和技術控制能力,在航天發動機方面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
日本航天獲重大突破,有一技術已領先中美俄,應該提高警惕嗎?
大國競爭在幾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世界發展的主旋律。進入21世紀後,世界各國的競爭,演變為了經濟、軍事、科技、人才等綜合實力的較量。如今,隨著人類不再滿足於只在地球上活動,於是航空航天也成為了大國競爭的其中一個方面。
-
航天領域取得新突破,中國版「旅行者」號將誕生?徵途是星辰大海
最近,中國航天在一關鍵技術上取得了新突破,為長時間、遠距離的太空探索提供了可能性。 據報導,近日,航天科技集團六院801所研製的中國首款20千瓦大功率霍爾推力器成功完成點火試驗,點火時間累計達8小時,點火次數超過30次。該推力器的成功研發,實現了中國霍爾電推力器推力從毫牛級向牛級的跨越。
-
中國航天日|目標星辰大海,出發!
1970年4月24日,《東方紅》悠揚的曲調第一次在寂靜的宇宙中響起,拉開了中國人進入太空、探索宇宙奧秘的序幕,是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第一個裡程碑。因此,中國航天日被定在4月24日。回首過去幾十年的航天曆程,從「兩彈一星」到神舟飛船,從東方紅一號到嫦娥飛天,從無人飛行到太空行走……風雲、神舟、天宮、長徵、北鬥,每一個名稱背後都是一代代中國航天人的奮鬥史。正如航天人入隊誓詞所說的那樣:「我自願從事載人航天事業……英勇無畏,無私奉獻,不怕犧牲,甘願為載人航天事業奮鬥終身!」
-
綜述:深空探測 世界各國放眼「星辰大海」
從美國「旅行者1號」飛船進入星際空間,到歐洲「羅塞塔」探測器登臨彗星;從印度「曼加裡安」飛船進入火星軌道,到中國「嫦娥四號」計劃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著陸巡視探測……近年來,航天大國和新興國家放眼「星辰大海」,制定多樣的深空探測計劃。
-
畫啦啦小燈塔全網首發航天科普課程《我們的星辰大海》
1883年,人們首次提出發射太空飛船的構想;1957年,蘇聯發射了世界上第一顆人造衛星,標緻著航天時代的開始;1969年,美國"阿波羅11號"成功發射,開啟了人類登月的徵程……百餘年來,人類對廣袤無垠的宇宙星空,從未停止過探索的腳步。隨著科技對社會的影響越來越深遠,科學也對中國孩子的升學發揮著越發重要的作用。
-
《中國航天系列「星辰大海」紀念票》票面設計有獎徵集活動開始啦
2020年4月24日是第五個中國航天日,也是「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紀念日,在迎接第五個&34;之際,中國航天文創(CASCI)將與京港地鐵聯合推出《中國航天系列「星辰大海」紀念票》紀念「東方紅一號」衛星成功發射50周年,現面向大眾公開徵集「地鐵單程紀念票」票面設計。
-
我國在航天發動機領域取得重大突破,已全球領先
就在今年年初的時候,航天科技801所,成功完成了20千瓦霍爾發動機的第一次點火實驗。總點火時間長達8小時,連續點火次數超過30次。就在世界各國都在為等離子推力器研究攻關時,我國卻在大功率霍爾發動機領域率先取得突破。從以前「毫牛級」的小功率邁進了「牛級」的大功率大門。霍爾發動機是未來太空飛行器的推力器,是目前最先進的電推進發動機。主要用在長期執行太空任務的太空飛船或是太空衛星的推進調控。因為霍爾發動機不需要消耗任何的固體或液體燃料,主要的推進劑就是氙氣。
-
微暖│世界航天日,向星辰大海出發,擁抱星空浩渺
銀河璀璨航天窮宇世界航天日微暖 帶你向星辰大海出發 擁抱星空浩渺 4月12日,是「世界航天日」,也稱「載人空間飛行國際日」 今天跟隨我們對國內外航天領域進行一個簡單的了解。一部紀錄片:《當我們離開地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太空行動》 "前所未見的太空探索"!
-
火星或不再遙遠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將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發射升空,飛行2000多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新華社記者 才揚 攝 在「毅力號」之前,阿聯的第一個火星探測器「希望號」已於7月20日先行一步;中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則於7月23日升空,成功進入飛往火星的軌道,開始7個月的星際航程。「希望」「天問」和「毅力」是今年火星探索「窗口期」幾乎並行的三次發射任務,如果旅途順利,三枚探測器都將於2021年2月抵達目標位置。
-
空天飛機獲重大突破,中國不再擔心被卡脖子,國產發動機試驗成功
不得不說,該試驗的成功就是一大突破,當然,對我們國家來說也是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有專家直言:中國將走在世界的前列。國產動力發動組合機成功首飛的這一消息傳出後,很多網友紛紛評論:再也不擔心被美國「卡脖子」了,我們又領先美國了!要知道,這是我們國家繼超燃發動機之後,又一次領先美國。空天飛機究竟有什麼用?
-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致敬中國航天人|我們的徵途是星辰大海 2020-12-04 16: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航天再次突破,「永不著陸」的彩虹飛機,領先世界
如今,我們中國的鐵路網絡是世界上最複雜的,據相關統計,到2007年底,我國高鐵總裡程已達25000公裡,在所有國家中,我國高鐵總裡程居世界首位。如今,我國的高鐵已走向國際,世界四大洲,以及二十多個國家都有我國高鐵的身影。高速鐵路在世界舞臺上給每個人的態度一直是快速而穩定的。但是大家都知道嗎?除了高鐵的巨大貢獻外,我國在航空領域也取得了不少成績。
-
中國航天大會召開:公布很多航天黑科技,世界領先?
中國航天大會,第20屆中國航天大會,於7月在福建省舉行,主題是弘揚中國航天精神,仰望星辰星海!遙想我們當初發射的第一顆衛星東方紅一號,現在距離發射東方紅已經過了50周年了,整整50周年呀,這是多麼讓人激動,我國的航空實現了質的飛躍!
-
星辰大海,才是它的徵途——「中國天眼」通過國家驗收正式開放運行
電波環境保護等驗收意見,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沈竹林宣布「中國天眼」各項指標均達到或優於批覆的驗收指標,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具備了開放運行條件。 從世界最大到世界最靈敏,正是「中國天眼」3年來一刻不停調試和試觀測的目標和成果。它的觀測範圍能企及河外星系甚至百億光年之外的宇宙邊緣。 靈敏度和解析度是射電望遠鏡的兩大核心指標。由於星體距離地球十分遙遠,到達地球時能量微弱,靈敏度是科學家發現暗弱天體的能力,而要想進一步看清遙遠天體的真實面貌,就要依靠解析度。
-
航天夢不再遙遠,全區首家「中國航空運動協會航空飛行營地」揭牌
讓航天夢不再遙遠,10月10日,全區首家「中國航空運動協會航空飛行營地」在紫荊小學揭牌,國內的現役航模運動員在C919中型客機飛行模擬艙內,專業老師坐在一旁,按照「中國機長」的標準,手把手地訓練孩子們的飛行技巧。這是紫荊小學全新打造的「飛行創想體驗」實驗室,C919中型客機飛行模擬艙是最受學生歡迎的體驗項目之一。據介紹,該設備採用先進的飛行控制軟體、圖形圖像系統和機電集成系統,並基於科普教育的特性和需求對設備進行了適當的調整,提供逼真的視覺和聽覺效果,可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的模擬飛行體驗。
-
星辰大海,中國航天的高光時刻
已在軌飛行60天的它,距離地球約1900萬千米,飛行路程約1.6億公裡,探測器各系統狀態良好。於2020年7月下旬實施的中國火星探測任務舉世關注,不過,「十三五」期間,中國航天的亮點遠不僅如此。從2016年至2020年9月27日,我國共實施140次宇航發射任務,2018年和2019年航天發射次數連續居於世界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