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員猝死,快遞員罷工:龍頭企業越做越大,難道就沒打工人啥事?

2021-01-21 騰訊網

如今,網上購物成為了許多人的首選,特別是疫情期間,人們不願意去人多的地方,他們希望能夠在家中就購買到自己需要的東西,因為這樣很方便,也很節省時間,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網購,這也帶動了物流業的發展。但是,最近有一家物流公司的快遞員罷工了,他們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做?

事件發生在石家莊的一個快遞站點,這裡的快遞員全部都罷工了,滯留了成千上萬的快遞。這還要從網友的爆料說起,有人曝光自己的快遞運送了十幾天,還沒到特別奇怪,而後來他們才發現原來是快遞員集體罷工了,才會讓快遞物流都顯示異常了。買家覺得很氣憤,認為快遞員的行為影響到了自己的利益,而賣家也十分無奈,他們表示不會再選擇這家快遞物流了,否則就會虧損很多錢。

為了弄清楚事情真相,有人來到物流點詢問,這才發現原來是快遞員自發的罷工,而且是集體罷工,他們的內心很堅決,為什麼會這樣呢?他們的行為已經嚴重的影響到了其他人,領導也不去進行管束嗎?讓這麼多的網友焦急地等待著自己的快遞,實在是難以想像的一件事。

根據現場的採訪,員工表示自己的老闆特別不好,工資也不準時發,他們已經跟老闆說了好幾次了,都沒有收到工資。他們這才想到了這個方法,罷工。即使現在的快遞已經堆成為了一座小山,他們也沒什麼辦法。由於疫情問題,他們沒辦法到處走,他們決定在疫情控制好後,才去勞動監察大隊讓他們把這個欠工資的問題給解決掉。

現在有很多的物流公司已經上市了,卻仍然會出現這樣的問題,拖欠快遞員工資,使得員工不得不罷工。他們工作的強度很大,每天都要送幾百個快遞,卻也沒有很高的收入,甚至有的快遞公司還把員工工資給下調了,真是幹最累的活,拿不多的工資。

除了快遞員,前段時間就有外賣員猝死的新聞,同時一些外賣員也受到了龍頭公司的壓榨,他們每天需要送很多外賣,不管什麼原因。一旦超時就會扣工資,他們也是一個普通的人,每天穿梭在車流中,也是很危險的。不停的奔跑,努力的揮灑汗水,卻換來了一個猝死!公司還推卸責任,不願意承擔自己的責任。實在是讓人難受,無論如何,公司也不能讓一個員工沒有休息的時間,一直從事高強度的工作,這是很不人性化的。

如果這些龍頭企業能夠讓員工放心,獎懲制度合理,工作強度適中,比較人性化,有一定的假期。最重要的是,準時發工資!那外賣員和快遞員,也就不會這麼心累了,他們會工作的更出色,效率更高,身體更好!唯有關心每一個基層員工,把員工當成家人,才能夠團結一致,在市場中有一席地位。對此,大家怎麼看?

相關焦點

  • 996社畜、外賣員、快遞員,誰不是「系統中的人」
    一時間,似乎每個人都是系統算法裡的外賣員,都在如他們一樣爭分奪秒,搶紅燈、逆行,與時間賽跑;給顧客畫小豬佩奇,否則就要差評;隨時隨地的「微笑行動」。每個行業都難以避免原文中提到的問題「一個在某個領域製造了巨大價值的行業,為什麼同時也是一個社會問題的製造者?」
  • 快遞倉庫爆倉,快遞員卻越幹越心酸,無奈上演「大逃亡」
    快遞倉庫爆倉,快遞員卻越幹越心酸,無奈上演「大逃亡」推薦語:近年來,我國電商行業迎來了全面的爆發,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此前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佔網民整體的78.6%
  • 報導翻番、頻登負面熱搜……雙十一前快遞行業深陷罷工輿情
    「寄快遞的快遞費也沒降啊,快遞員的派送費還要減?」,負面高頻詞中出現「剝削」「貪婪」「難看」等詞語。來源:知微傳播分析據統計,2019年9-10月,有關「快遞罷工/跑路/倒閉」等的媒體報導超百篇。其中,報導快遞員主動辭職的文章佔比達52.9%,辭職原因多為「工作強度大/時間長」;因經營方問題導致快遞停運的相關報導佔比達46.3%,包括公司解散、站點倒閉/老闆跑路、經營權變更/整頓等。相關報導的高頻詞中,「快遞員」「員工」「快遞小哥」是媒體關注的重點人群;「解散」「跑路」「裁員」等詞則多指向經營方,這也是導致「快遞停運」的重要因素。
  • 快遞員上演行業「大逃亡」,包裹堆積如山,「罷工潮」下無人送貨
    然而,雖然訂單很多,包裹也很多,也許很多人會認為,物流企業也是大賺特賺,那麼自己的包裹應該很快就送到了吧。但是結果卻是,很多人的包裹左等右等的等不到貨,導致很多人憤而退貨,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根據報導,今年的包裹遠超以往的狀態下,很多快遞站居然面臨包裹無人配送。
  • 東莞一女子給外賣員差評,次日外賣員找上門開罵:跟癩蛤蟆一樣
    據報導,廣東東莞一女子給外賣員差評被對方罵癩蛤蟆。近期,該事件的相關視頻被曝光在網上,引起眾多網友關注,而且從視頻拍攝的角度來看,應該是外賣員自己拍的,視頻顯示外賣員走進一個房間,進門後直接對著一個女子開始罵:「昨天是不是你給我的差評」但是女子當時正在忙,並沒有搭理外賣員。
  • 雙十一背後的「打工人」:一天140元,00後大學生兼職快遞分揀工
    河南商報見習記者 曾令統/文 記者 左冬辰/圖隨著「雙11」到來,城市快遞站點迎來一批又一批的貨物,一年一度的緊張時刻已經到來。為防止爆倉,快遞公司紛紛增人備貨。一批初入社會的00後,在招工大潮的影響下,紛紛參與其中。
  • 石家莊快遞員拒送上門,辭職,怒批上門派送一單要10分鐘
    石家莊快遞員拒絕送上門,直接辭職,怒批上門派送一單要10分鐘。有次我也收到到付,快遞員一直打我電話要我現場籤收,我說我沒買東西啊,籤收啥,快遞員還很生氣的說,你不要了是吧,我說是的,哪裡來的你給我退哪裡去。李小姐吐槽,打工的不容易,但我藉機會問一下,顯示派送了或直接不問放驛站,豐巢是什麼原因,你有困難今天送不了電話講一聲也辦不到?
  • 快遞員吐槽加盟模式:送1單賺1元 罰款1次幾百元
    對於快遞人員流失,黃良認為,「直營快遞員待遇高一些,相對人員流失就會少,如果順豐有離職的,會馬上有新人補充。快遞業招不到人的大都是加盟店,網絡銷售量與派送人員不成正比也有一部分原因。」據他的經驗,當加盟模式的快遞公司招不到人時,快遞公司對快遞員的年齡要求也放鬆了標準,「有的站點老闆親自上,七大姑八大姨全上,有的找不到人退休老頭老太太上。」
  • 豫論場丨拿命換錢不該是「打工魂」
    □馮軍福這兩天,「拼多多22歲女員工猝死」一事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女孩離世的原因與自身工作究竟有無關聯,還需權威醫療機構認定。但該事件之所以能夠迅速引爆輿論,顯然是擊中了不少「打工人」內心的痛點——生活不易,加班不止。在網際網路行業,加班早已不是什麼「潛規則」。
  • 顧客要求外賣放酒店大廳,晚上送到早上拿沒了,投訴外賣員沒送
    俗話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做外賣員的都深有體會,總會碰上一些奇葩顧客,不管是商家,還是自身的原因,都要算到外賣員身上,在杭州的一位外賣員就碰上了這麼一件事,晚上送外賣被要求放酒店大廳,顧客直到早上才去拿沒了,卻投訴外賣員沒送到,我們一起來看看。
  • 株洲圓通快遞員哭訴,當天件送不完罰款,顧客仍要送上門沒同情心
    據了解,株洲圓通快遞員哭訴,當天件送不完要罰款,顧客仍要送上門沒同情心。快遞員每天都是要先把件從貨車上下下來,然後在分件在分區域分好後才開始派件,當天的件要送完不然要罰款,大家都是不容易互相理解包容一下。
  • 40歲沒學歷、沒技術,除了進廠工作,還可以做這幾份工作,自由掙錢多
    我們不可否認學歷的重要性,但是這個現實的社會,對於40歲的人來說,大部分人都沒有高學歷。那對既沒學歷,又沒技術的人來說,是不是除了蹉跎一生,進廠打工以外,就沒有其它路可走了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需要學歷和技術的工作崗位門檻確實比較高,但門檻低的卻絕不僅僅只有進廠一條途徑。
  • 快遞被籤收卻未收到包裹,詢問快遞員時發生毛骨悚然一幕
    從東莞發到大連的快遞,被籤收後卻遲遲未能收到包裹。收貨人是19歲的女孩小班,她向快遞員詢問原因時,卻發生了毛骨悚然的一幕:快遞員發來了一張「水龍頭衝血」的圖片,並暗示見面「聊一聊」。小班嚇了一跳,認為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隨後向百世快遞客服反映了情況,並撥打電話報警。
  • 外賣員亂停車位上,業主讓保安鎖2小時,外賣員崩潰大哭
    眾所周知,現代人都是比較懶的,許多人到飯點都喜歡點外賣吃,特別是一些年輕的群體,而外賣員在接單送餐時,平臺也會給出一定的期限,一旦出現超時就會被處罰,有些外賣員在送餐時,就會只圖自己方便,而不考慮別人的情況。
  • 如何暢通快遞配送最後幾百米?
    「『雙11』的快遞全部被放在了驛站和快遞櫃,包括幾袋20公斤的狗糧。」這幾天,北京市民劉先生作為「尾款人」,本以為可以等著購物節「戰利品」挨個送上門,卻遇到了這件鬧心事。近日,有媒體對超過3000名網友調查發現,其中半數以上的人經常遇到快遞員未經同意就把包裹放在驛站或快遞櫃的情況。有網友對此評論:「快遞解決了最後一公裡,沒解決最後幾層樓。」2018年5月正式施行的《快遞暫行條例》明確規定,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應當將快件投遞到約定的收件地址、收件人或者收件人指定的代收人,並告知收件人或者代收人當面驗收。
  • 從打工人到小丑人,為什麼我們越活越卑微了?
    打工人」但朝陽的回應卻如此微弱,甚至無法讓我凍木的手有一絲知覺,是的,我麻了。再後來,大人們告訴我:原來打工人的意思並不是頹喪,而是每個人都奮力堅守自己的工作,所以打工人民最光榮。我本想試著解釋什麼,結果發現熱搜早已從打工人變成了最美打工人,我沉默了。
  • 電動車充電爆炸,快遞小哥命垂危
    9月14日,江蘇蘇州快遞員石哄龍在家午睡期間,他租賃的電動車鋰電池在充電時突然發生爆炸,造成其全身燒傷面積達98%,目前仍在醫院接受治療,病情危急,巨額的醫療費讓石哄龍一家無力承受。快遞員不是在接送訂單過程中發生意外,平臺有無責任,保險如何認定?租借電池的商家、電池的生產廠家該承擔怎樣的責任?
  • 快遞單易洩露信息 個別快遞員私賣快遞單0.4至1元錢
    「賣」隱私   出售快遞單信息網站成行成市,每個單號賣0.4至1元,收寄人姓名、地址、電話等隱私隨之洩露   記者暗訪快遞網點,有快遞員願意以每個五毛售賣快遞電子版面單   你在網上交易的每一張訂單快遞號,有可能被人以四毛錢掛上網出售,你的隱私正成為別人斂財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