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倉庫爆倉,快遞員卻越幹越心酸,無奈上演「大逃亡」

2020-12-04 時事新論

快遞倉庫爆倉,快遞員卻越幹越心酸,無奈上演「大逃亡」

推薦語:近年來,我國電商行業迎來了全面的爆發,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此前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7.10億,佔網民整體的78.6%;電商直播用戶規模達2.65億,佔網購用戶的37.2%。

而支撐起如此龐大電商購物體系的,自然就是站點遍布全國各大中小城市的快遞企業,如果沒有它們在背後的支持,人們就很可能就會因為收貨慢而放棄網購。

目前來看,我國快遞行業已經形成了比較穩定的市場格局,目前國內最知名的快遞企業就包括順豐、京東、圓通、申通、韻達、中通、百世快遞等等。但是,格局穩定並不意味著企業之間就能「友好共存」,多年來快遞企業之間的「價格戰」卻仍然是行業發展的主旋律。

惡性競爭下,快遞企業的日子都不太好過

根據A股四大快遞公司此前相繼發布的2020年前三季度業績報告顯示,受行業價格戰影響,前三季度只有順豐控股和圓通速遞實現了淨利潤增長,但淨利潤增幅均不及營收增幅;韻達股份和申通快遞則出現了大幅虧損。

因快遞員罷工、包裹無人配送,不少快遞企業也隨之被推上了輿論投訴的風口浪尖。

按正常邏輯來說,做快遞員最開心的就是「多派件」,畢竟他們的收入是以多勞多得的形式計算的,所以趕上雙十一、雙十二這樣的購物節日,就意味著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的收入。

但事實卻和預想的完全相反。

2020年雙11,僅僅天貓物流快遞訂單總量就達到23.21億單,這還沒算上其他電商平臺的包裹量。

但就在一片繁榮的「盛況」之下,快遞員們卻越幹越心酸,那麼為什麼會這樣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受到價格戰帶來的影響,快遞員也迎來了又一輪的「降薪潮」。本來,一般快遞快遞員派件一個就能獲得1元的收益,但現在呢?因為價格戰帶來的利潤下降,同大戲快遞員派件每單的收益大都變成了0.8元,甚至0.7元。快遞員幹的越拼命,收益卻反而下降,換做誰不心酸呢。

而且,如果快遞員要和第三方驛站產生合作的話,那麼就又要再支出一筆費用,這樣七七八八的扣下來,收益確實是一天不如一天。

所以,很多快遞員考慮到工作辛苦程度和收益不成正比,最終也無奈選擇離職。

而在網上,我們經常能看到很多人說快遞員這行隨隨便便「月入過萬」,這樣的言論其實是很不負責任的,要知道每一個高收入工作的背後,都可能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心酸。

對於目前快遞員上演「大逃亡」的現象,大家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快遞公司》:在都市送快遞,有的快遞都堆成山!
    這款遊戲滿足你送快遞的想法,很多人對於穿梭大街小巷送快遞的小哥並不陌生,但是藏在背後的運輸鏈各位粉絲應該並不知道,在這款遊戲中將會根據現實情況,從主要點出發,讓你體會到送快遞也不容易!代表明顯遊戲剛開始,就會給玩家們提供一個快遞大倉庫和快遞的代理點,接下來會有快遞送來,快遞究竟送給誰,就是玩家們的任務啦。每一種顏色的小包裹,代表送達的目的地,黃色的包裹是居民包裹,紅色的包裹是車輛包裹,中間的線路則是運輸線。
  • 快遞員上演行業「大逃亡」,包裹堆積如山,「罷工潮」下無人送貨
    雖然說近年來,「快遞罷工」的事件幾乎每年都會出現,但是到如今快遞員直接逃離快遞站還是不常見的,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為什麼作為快遞員的他們最後不願意再去做這個職業了?近年來,隨著物流行業的見頂,很多快遞公司想要爭奪更多的市場份額,就比如要在對方的手裡「搶肉吃」,而也因此各大快遞公司都開始打起了「價格戰」,很多包裹幾乎都是用成本價在接單。然而,看似成本的背後,背負這個結果的卻是「快遞員」。
  • 點讚「小蜜蜂」——尋找最美快遞員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跟我們一樣年紀起早貪黑、風雨無阻往返於倉庫、網店、收件地他們是城市的「活地圖」用腳步丈量城市的角落只希望用準時送達交換「五星好評」他們的臉被頭盔遮蓋你只能看到眼睛微笑的弧度我們幾乎每天都跟他們接觸卻很少交流
  • 圓通快遞變慢遞 客服:只能等,投訴也沒用
    昨日,記者來到了朝陽區亞運村圓通速遞公司,發現倉庫、院內貨物堆積如山,不少市民無奈自己親自來找包裹。客服稱,自「雙十一」以後各公司都存在貨物積壓的情況,亞運村公司尤為嚴重,「沒辦法,只能等」。不僅如此,心急如焚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快遞員,配送點,包括圓通的客服電話都打不通,我寄了價值好幾千塊的進口化妝品,這要丟了損失很大」。  家住來廣營水岸中街的劉先生也稱,自己的快遞信息在11月20日更新到「北京市朝陽區亞運村公司已收入」就停滯了,其間他多次撥打客服電話催單未果,「前幾天我還著急呢,現在反而不急了,買了保質期只有30天的鳳梨酥,估計等送到家也快過期了。」
  • 快遞員吐槽加盟模式:送1單賺1元 罰款1次幾百元
    2月18日,新京報記者在一個「快遞員之家」的微信群裡看到,一位備註北京北苑中通的快遞員說:「圓通爆倉,現在快遞沒人送,好多過年的人沒有回來,現在我這還缺人呢,一個頂倆,倆頂仨用。」2月16日,劉強東在微博將矛頭也直指加盟制快遞公司,他說:「這幾天看到有快遞公司停擺的新聞!說實話這就是電商十幾年高增長隱藏起來的毒瘤。」
  • 雙11爆倉日提前 快遞小哥披星戴月一天只睡5小時
    金剛 攝「雙十一」買買買後,「剁手族」們開始坐等快遞上門。但是您知道嗎?這背後是物流快遞的「人仰馬翻」——根據往年慣例,11月11日後3天左右,快遞業進入「爆倉日」(指日均包裹進出量最多的時日)。今年雙十一迎來「七年之癢」,「爆倉日」的忙碌有無改觀?揚子晚報記者13日探訪發現:由於快遞絕對數量的上升,今年「爆倉日」有所提前。
  • 外賣員猝死,快遞員罷工:龍頭企業越做越大,難道就沒打工人啥事?
    但是,最近有一家物流公司的快遞員罷工了,他們究竟為什麼會這樣做? 事件發生在石家莊的一個快遞站點,這裡的快遞員全部都罷工了,滯留了成千上萬的快遞。
  • 菜鳥裹裹發布 2020 年快遞員報告:新增 3 萬快遞員崗位,女快遞員...
    今日菜鳥裹裹發布的 2020 年快遞員報告數據顯示,2020 年新增 3 萬快遞員就業,日均服務寄件量增長 20%,每月平均增收超 3000 元。從地域看,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等 5 城菜鳥裹裹快遞員人數最多,90 後超越 80 後成為寄快遞服務主力。性別方面,2020 年,菜鳥裹裹女快遞員數量較 2019 年增長超過 20%。
  • 「尾款人」,你的快遞到了!實探正參加「雙11」大考的快遞分撥中心
    據媒體報導,2010年「雙11」,部分快遞網點就出現了快遞件來不及處理,導致爆倉;2011年「雙11」,全國各地出現大面積爆倉,引發了社會性關注。在與三家快遞公司轉運中心的一線主管交流中,記者發現,隨著自動化流程逐步完善,他們對爆倉的擔憂也小了很多。
  • 快遞單易洩露信息 個別快遞員私賣快遞單0.4至1元錢
    根據網站說明,「已掃描單號」是指快遞單信息已經錄入快遞公司的官網,上網即可查到;而「未掃描單號」是指快遞員已經取件在手,還沒有將單號信息錄入快遞公司網站。   註冊後,記者按照網站提示步驟,從「淘單114」上買了一個從廣州發到昆明未掃描的單號。但記者在購買單號三個小時後,仍未在訂單所屬的圓通官網上查到單號行蹤。
  • 兩位快遞員的雙11首日——他從不網購,卻是網購重要一環
    清晨,快遞員田鵬從宿舍跑到倉庫,大貨車星夜兼程,早已等在倉庫門口。貨箱門打開,傳送帶開始運轉,如山堆積的快遞被化整為零,一件件分揀入筐。整個倉庫裡沒什麼人說話,大家都低頭忙碌著……田鵬在小區門口卸載快遞這是「雙11」首日京城一個快遞站點的畫面。
  • 996社畜、外賣員、快遞員,誰不是「系統中的人」
    快遞員一單只掙兩毛五 看似表面風平浪靜的快遞行業也同樣「困在系統中」。 一方面「基層快遞員每單只賺兩毛五」的報導層出不窮。日前《21世紀商業評論》就報導了快遞員群體的箇中心酸,其中援引行業人士的消息稱,快遞加盟網點的收入主要來自收件與派件兩方面,其中真正賺錢的是收件,例如「一般一公斤以內的快遞運費10元,會給快遞員3元提成」。但伴隨著企業之間持續的價格戰,快遞收件價與派送費一降再降,這篇報導中顯示,「加盟商的利潤空間被擠壓,只能在後端壓縮快遞員的派費」。
  • 快遞員腳被絞進傳動帶 潮州消防緊急救援
    到場後,消防隊員發現,現場為快遞倉庫,一名快遞員的腳部被絞進傳送帶兩轉軸的間隙中,動彈不得,並有骨折現象,且傳送帶的支架為堅硬厚實的鋼製材料。了解情況後,中隊指揮員立即命令消防隊員利用扳手工具對支架兩邊的固定螺絲進行摘除,並運用液壓擴張器從轉軸間隙進行擴張,為救援提供有效空間。經過近5分鐘的緊張救援,被困快遞員的腳被成功取出,消防隊員合力將快遞員小心翼翼的送上救護車,交由醫護人員救治。
  • 尾款人,你的快遞到了嗎?
    搶購下單靠手速,收取快遞靠緣分?多年前的雙十一,會聽到人們吐槽,雙十一下的訂單,到了雙十二還沒收到,甚至已經忘記自己買過某件東西了。近幾年,這些聲音似乎消失了,甚至有網友爆料,昨天晚上下的單,今天一早,就已經收到了快遞。
  • 前瞻快遞產業全球周報第54期:德邦重獎207位「金星快遞員」 人均10...
    據介紹,「金星快遞員」是指連續12個月績效考核都能達到德邦快遞五星級標準的快遞員,其考核指標包括零投訴、時效快、運費合理,包裝合格等20餘項。今年德邦快遞在績效獎勵的基礎上,又增加了綜合素質的考量,注重物質與精神多方面的激勵,目的是展現快遞員的整體面貌,促進快遞員的全面發展。
  • 快遞被籤收卻未收到包裹,詢問快遞員時發生毛骨悚然一幕
    從東莞發到大連的快遞,被籤收後卻遲遲未能收到包裹。收貨人是19歲的女孩小班,她向快遞員詢問原因時,卻發生了毛骨悚然的一幕:快遞員發來了一張「水龍頭衝血」的圖片,並暗示見面「聊一聊」。小班嚇了一跳,認為人身安全受到了威脅,隨後向百世快遞客服反映了情況,並撥打電話報警。
  • 新疆快遞員雪地騎馬送快遞,策馬奔騰像王子,網友直呼太帥了
    11月19日, 新疆哈巴河縣白哈巴村出現持續降雪天氣,導致了道路結冰,物流快遞通行不暢。哈巴河縣快遞員再次騎馬硬核送快遞,確保包裹準時送到村民家裡。原來,騎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有可能是快遞員。網友紛紛表示:太帥了。同樣情況下,東北一外賣小哥在雪中開著拖拉機送外賣,中途拖拉機還被卡在了雪裡,隨後小哥借用鐵鍬鏟雪後才得以「脫險」。
  • 男子同城快遞寄20天未到 多次電話催促無果
    根據以往的寄件經驗,同城快遞將在第二天送達,由於對方公司沒有打來電話催促,唐先生就以為快遞早已經送到了。然而,11月28日,天天快遞打來電話詢問,由於包裹上原先的條形碼掃描不上,是否可以重新換個封套。此時,唐先生才知道,快遞竟還未發出。不過,既然快遞公司來了電話,應該換了封套就能很快送到了。
  • 快遞員忙得吃不上飯 網購狂歡快遞忙
    要發送的貨物堆積成山;因為取貨,物流基地周邊的交通也比平日裡繁忙了許多;快遞員們左奔右跑,一天要完成兩天的工作量,忙得連午飯都顧不上吃……  親,你今天收了幾個快件啊?這或許是昨天很多網民見面說得最多的一句話了。
  • 黨員快遞員付豪:從地質學跨界快遞業 黨員精神引領我前進
    「我除了是快遞員,更是一名黨員。一個團隊需要有人付出,有人被他人的付出感動,然後也慢慢加入進來……」1993年出生的付豪,畢業於中國地質大學。去年畢業之後,付豪選擇跨界加入了德邦快遞,並投身一線快遞員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