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出現珍稀動物海豬群 曾被稱為渤海河神

2020-12-05 搜狐網

  黃河出現珍稀動物海豬群 曾被稱為渤海河神

  《長城在線》 2007-4-30 10:33:19

  (記者劉寶森)位於黃河入海口地區的山東省利津縣刁口港的漁民連日來不斷在近海發現海豬群的身影,這些珍稀水生動物不時地竄出海面,相互追逐,如同海洋館裡的海豚正在演出。

據刁口港管理站觀察,今年海豬比去年提前20多天到來,數量也有所增加。海豬學名江豚,屬國家二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海豬通常棲於鹹淡水交界的近海,其生活習性和體態特徵在仿生學、軍事科學以及醫學等領域都有重要的科研價值,在渤海灣被漁民稱為「渤海河神」。漁業專家表示,前些年,由於海水汙染、黃河水斷流等原因,海豬在黃河口幾乎絕跡。現在,海豬重新出現,並且數量逐年增多,主要得益於當地的生態護養和富有成效的環境汙染治理工作。近年來,黃河口地區積極實施生態採捕和汙染綜合治理戰略,採取休漁期與捕撈期交替運作、不同海域交替輪捕等護養方式,推廣了「以養為主、養捕結合」的生態採捕模式。同時,這一地區還嚴格治理近海汙染物的排放和禁止電拖網的使用,由海監部門進行定期巡航,加強水域保護。據當地漁業部門監測,目前,除海豬群外,黃河口消失多年的開凌梭、黃河刀魚等珍稀水生生物也紛紛現身。

相關焦點

  • 黃河出現珍稀動物海豬群(圖)
    新華社訊位於黃河入海口地區的山東省利津縣刁口港的漁民連日來不斷在近海發現海豬群的身影,這些珍稀水生動物不時地竄出海面,相互追逐,如同海洋館裡的海豚正在演出。據刁口港管理站觀察,今年海豬比去年提前20多天到來,數量也有所增加。
  • 「渤海河神」再現黃河口 山東出現成群海豬
    新華網山東頻道電(記者劉寶森)位於黃河入海口地區的山東利津縣刁口港的漁民連日來不斷在近海發現海豬群的身影,這些成批珍稀水生動物不時地竄出海面,相互追逐,如同海洋館裡的海豚正在演出。據刁口漁港管理站副站長蔣加鑫觀察,今年海豬比去年提前20多天到來,數量也有所增加。     海豬學名江豚,屬國家二級水生野生保護動物。
  • 「渤海河神」再現黃河口 山東利津刁口港出現成群海豬(圖)
    新華網山東頻道4月27日電(記者劉寶森)位於黃河入海口地區的山東利津縣刁口港的漁民連日來不斷在近海發現海豬群的身影,這些成批珍稀水生動物不時地竄出海面,相互追逐,如同海洋館裡的海豚正在演出。據刁口漁港管理站副站長蔣加鑫觀察,今年海豬比去年提前20多天到來,數量也有所增加。
  • 海豚和海豬有什麼區別?被稱為渤海河神的海豬有什麼特別之處
    現在海洋裡也生存著這麼一種生物,名叫海豬,主要分布在熱帶至暖溫帶海域,在我國主要見於渤海、黃海、長江等地區,分布還是比較廣泛的。豬這種動物向來是主要的人們做肉食的動物,名字加上豬這個字的,一般也都是有豬的特徵,最明顯的一般都是長得像豬。而且可能是因為人類食用豬的歷史已經有上千年了,所以每每聽到下一個「什麼什麼豬」,下意識地就想問一句:能吃嗎?
  • 屬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煙臺動物園相關負責人表示,這應該是海豬,學名江豚,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喜歡生活在近岸淺水域及鹹淡水交匯水域,北方主要分布於渤、黃海區。在渤海灣被漁民稱為「渤海河神」。  此前,煙臺境內已有多地發現受傷或死亡海豬。  煙臺漁政部門表示,江豚的經濟價值很低,「這隻江豚有可能不小心觸網死掉,也有可能因體弱在海中死亡,後被海浪推倒岸上。」
  • 黃河注入渤海,形成黃河三角洲,會有什麼利與弊出現?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側,總體流向自西向東流動,黃河主幹呈一個巨大的「幾」字型,全長約為5464千米,是我國第二長河,也是世界第六長河,黃河最終在山東省東營市注入渤海,並形成了巨大的黃河三角洲。
  • 黃河會把「渤海」填平嗎?觀察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
    黃河會把「渤海」填平嗎?觀察海岸線有史以來的變化!說起來黃河,我們都會覺得很親切,黃河養育了華夏兒女,每年會有不少人前去觀摩,表達內心的尊敬,黃河這個名字怎麼來的大家很清楚,它的裡面包含的不止是水,還有好多的泥土和沙子,水和他們摻雜在一起,表現出來的顏色就是黃色,也就被親切的稱為黃河。
  • 黃河的泥沙遲早會填平渤海,能不能將黃河改道解決這一問題?
    黃河是中國的第二大長河,雖然水量不大,但由於途徑黃土高原而攜帶了大量泥沙,因此黃河的造地能力絕對是世界第一。目前位於黃河入海口的東營市面積每年都在擴大,而接納黃河的渤海面積則每年都在減小,如此下去,渤海遲早會被黃河填平,這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 黃河才是世界最大的填海工程,看看它的攜沙量,就知道渤海危險了
    黃河才是世界最大的填海工程,看看它的攜沙量,多年後能填平渤海嗎?改道能否擴大國土面積?不得不說這個問題問得好,很顯然如果黃河改道外海,既可以免費的填海造陸,而且還能保持我國最大的內海之渤海的海域規模,真是一舉兩得,但實際上卻並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
  • 渤海會被黃河攜帶的泥沙填滿嗎?為什麼會這樣?
    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其長度約為5464千米,在國內僅次於長江(約6300千米),而在世界上則排名第五位,排在尼羅河(約6670千米,流經非洲東部與北部)、亞馬遜河(約6400千米,流經南美洲北部熱帶雨林地區)、長江(自西向東流經中國14個省級行政區劃)、密西西比河(約3767
  • 黃河含沙量世界最大,為啥沒填平渤海?它填平的海域比渤海大多了
    其實這個問題實際上是不成立的,因為之前的黃河就曾經填平了大面積的海域,我們的華北大平原就是依靠黃河填海而來的。,因此海岸線也不斷的向東延伸,正是因為黃河含沙量太大,所以黃河的河道也經常淤積,所以黃河也曾不斷的改道。
  • 黃河每年攜帶16億噸泥沙流入渤海,渤海會被它填平嗎?
    黃河是我國的第二長河,全長5464公裡,因中華文明主要發源於此,故被譽為我們的母親河。它發源於青藏高原的巴顏喀拉山脈,流經九個省份後最終流入渤海。眾所周知,黃河還以攜帶大量泥沙而聞名,古人云「黃河鬥水,泥居其七」,主要原因在於黃河流經黃土高原時,黃土土質非常鬆散,很容易被雨水和洪水衝刷,而且,當地的植被破壞嚴重,很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現象。每年,黃河都會攜帶近16億噸的泥沙匯入渤海。理論上,黃河攜帶的泥沙早應該把渤海填平了才對,為什麼渤海依然波濤洶湧呢?這就要從幾百萬年前說起了。
  • 黃渤海溼地已成世界遺產,以前卻沒聽說過它,它有啥重大生態價值
    黃渤海溼地已成世界遺產,以前卻沒聽說過它,它有啥重大生態價值,黃(渤海溼地),如果昨天世界遺產大會上沒有宣布黃渤海溼地已成為世界自然遺產,也許很多朋友都不會關注,實際上,這是世界上候鳥移動路線的重要場所,主要位於中國的黃海渤海沿岸,這裡有世界最大規模的海灘,從亞洲最危險的物種物種轉移到亞洲最重要的物種
  • 黃河泥沙含量每年約16億噸,注入渤海,幾百年後渤海會被填平嗎?
    在海河、灤河、凌河、遼河等河流匯聚渤海的同時,另一條不容忽視的河流也出現在了人們的視野中:黃河。提起黃河,人們的第一印象便是泥沙。與其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填充面積為7.7萬平方公裡的土地,不如不費吹灰之力,利用黃河帶來的泥沙坐享其成。黃河最終的入海口位於渤海海灣,也正是在這個地方,黃河將其攜帶的大量的泥沙注入了渤海。
  • 科普:東亞江豚,「不好吃」也「不能吃」的瀕危二級保護動物
    原標題:「不好吃」+「不能吃」的瀕危二級保護動物今天要和大家一起尬聊的這種海洋生物,有一個大名鼎鼎的遠親「長江江豚」,可自己卻一點兒不被人所知,海豬、豬魚、江豬是民間對它的叫法。它又被稱作「東亞江豚」,俗稱也叫海水江豚,是種國家瀕危二級野生水生保護動物,在IUCN物種名錄中被列為瀕危(En),數量呈下降趨勢。
  • 海豬是啥?還真的有這種生物存在啊!
    而且在這一區域,海豬算得上是佔主導地位的大型動物了,在深海海底,它們的重量可以佔到海底所有生物重量的95%。這些小動物喜歡吃的食物大多是不需要費力去捕獲的,主要是上層海水沉降下來的由有機物組成的碎屑(被稱為「海洋雪」)以及微生物和海洋動物的屍體等。雖然聽上去它們好像很懶的樣子,但其實它們是在為海洋生態系統做著一項偉大的清潔服務,像吸塵器一樣不辭辛苦地清理著海洋的海床。
  • 比國寶還珍稀的動物,曾一度消失數十年,如今呼籲為它成立保護區
    眾所周知,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已經存在了46億年的時間了,在這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上,必然也是適合其他生物生存,這個世界的物種是多樣性的,至今光是人類已知的動物就達到了150多萬種,並不斷的有生物出現和消亡。
  • 黃渤海溼地憑啥能成世界遺產?那裡光這種珍稀動物就生活著數千頭
    2019年7月5日,我國的黃(渤)海溼地(第1期)成為世界自然遺產,很多朋友都對這片地方比較陌生,其實它是全球候鳥遷徙路線的關鍵地點,主要位於我國黃海渤海沿岸,是丹頂鶴的重要越冬地點,同時也是珍稀動物麋鹿的主要集聚地,另外還有勺嘴鷸、震旦雅雀等珍稀鳥類生活在這裡。
  • 國寶大熊貓曾是七星巖「常住居民」,還有這些珍稀動物也是……
    原來我們七星巖以前也曾出現過「國寶」——大熊貓!不信?來星湖博物館看一下,你就知道!除了大熊貓,還有過這些珍稀動物....這些牙齒化石有的表面略有泛黃,有的帶有缺角,但是生物學家很容易就可以從牙齒的形狀、大小、肌理,辨別出屬於什麼動物。 據資料記載,20世紀70年代,在獅崗山腳下發現一個溶洞,並挖掘出大量動物化石。據專家鑑定,此為華南第四紀洞穴堆積「大熊貓——劍齒象」動物群,並發現哺乳動物化石共計7目、27屬、32種。其中劍齒象、巨獏等物種已經滅絕。
  • 黃河仍在製造陸地:再過2個世紀,渤海會被填平嗎?
    積沙填海,黃河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世界範圍內還沒有像黃河這樣,塑造陸地能力這麼大的河流。這可能顛覆了我們一直以來的看法。但黃河誇張的幾字形流向,就算是當時的黃土高原也能衝出數量不少的泥沙,更何況是現在。黃河用了幾千萬年衝積出現在的華北平原,而現在黃河的泥沙含量應該是歷史最高水平,所以黃河製造陸地的能力也大大提高了。現如今,黃河每年有12億噸泥沙被衝入大海,就算黃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成功,這依然無法阻擋黃河製造陸地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