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鞋文化就是個笑話?nice不同意

2021-01-11 金融界

來源:時刻頭條

今天借著鞋圈最近很熱的兩件事來聊一個實際上我也不是很想談的話題,球鞋文化。畢竟只有外行人才關心這個問題,懂的人不會糾結。

到底有沒有球鞋文化?球鞋文化到底是什麼?球鞋文化就是炒鞋嗎?

其實能夠問出這些問題的人,就已經說明他完全不懂球鞋、不懂球鞋文化,更談不上是sneakerhead。真正的球鞋玩家根本不會糾結這三個問題,「球鞋文化」從來都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存在於每個球鞋玩家心中那些無法取代的故事。

就像左述曾在微博上說過:「你覺得球鞋沒有文化。那是因為你還沒遇到那個會跟你講故事的人~」。

知乎上有一個關於球鞋文化的回覆點讚很高,「其實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都能找到三井的影子,『科學家』、『工程師』、『運動員』、『設計師』... 在很早以前這些都是屬於我們的夢,但我們卻都在現實社會的打磨中逐漸地走向了平凡,球鞋也成了我們作為情感寄託的載體。」

懂的人自然會懂。

如果不懂,那就看看網飛製作的美劇《SNEAKER HEADS》,也是最近鞋圈的第一個熱點。劇情可以簡單地理解為,主角壓抑不住對球鞋的喜愛重新回到了球鞋圈子,並且希望通過球鞋賺錢來提高生活水平,和他的朋友們在球鞋市場中經歷的一場又一場「奇遇」。

拋開劇集製作水平不談,仔細去看美劇《SNEAKER HEADS》就能發現,整部劇還是很完整的呈現出當下鞋迷的生活以及與球鞋的故事,能找到所有 Sneakerhead 的影子。

即使有網友說,這部劇明明應該叫「鞋販子的一生「,但誰又能否認,導演不是藉此希望純粹的球鞋文化回歸?

畢竟除了加價買鞋、鞋販子投機抬價,整部劇融梗無數。隱退江湖的OG瞞著家人到處排隊抽籤、看似一無是處滿嘴跑火車的球鞋老炮卻對經典版復刻版限量版背後每一場比賽娓娓道來,更能看鞋識碼、深諳潮流之道,劇集最後還引入了當今非常熱門的球鞋清潔的元素……可以說非常專業了,想必引起不少鞋迷的共鳴。

關於球鞋文化,我想說的是,球鞋文化是文化的一種,對任何文化沒有深入了解其中,都無權發言。球鞋文化也一樣。

但是,球鞋文化又很特殊,大量新生代的加入讓這個圈子越來越大,人員越來越混雜。如果我不說,你不說,大家都不說,那麼球鞋文化真的要被炒鞋淹沒了。而且,越是頭部的玩家越應該站出來,保護整個行業。

這部劇出來以後,nice app在站內banner位直接上了一篇對這部劇的影評,微信公眾號也推了。要知道,廣告位賣貨為主,很少有平臺會拿出輪播圖和公眾號的資源推廣關於球鞋文化的內容。

但nice就這麼做了,而且旗幟鮮明,直接否認了球鞋文化是個笑話。這麼看,nice骨子裡是有球鞋文化的。作為一個商業平臺,我們接受平臺的商業行為,所以這次周老闆的表現值得點個讚,可以稱得上球鞋轉賣圈最有球鞋文化和情懷的老闆了。

真正熱愛球鞋文化的人,為了收集幾雙鞋,願意跑遍大半個地球;為了說服球鞋收藏家出售一雙鞋,可以默默等待好多年。為了保護球鞋文化,即使不想羅嗦,也不得不站出來說。他們願意相信,跟風、浮躁並不是真正的球鞋文化,投機者沒有能力讓球鞋文化變味,最多只是製造了一些眼球罷了。

買鞋是熱愛,賣鞋也無可厚非,把球鞋轉賣給更喜歡的,自己再去入手其他喜愛的,有何不可?

球鞋二級市場長久以來就是這麼運轉的,有球鞋買手第一時間將首發球鞋帶到國內;有熱愛球鞋的玩家在線上、線下交易、交流;有專業的鞋頭辨析流行趨勢與潮流熱點,洞察大眾品味與市場契機,結合自己的經驗、資金、人脈,苦心經營,把球鞋做成事業。

當然,也有惡意投機者的加入,這些人把球鞋僅僅當作一個載體,是他們炒作的對象,鎖單、內部交易是他們的慣用手段,只為抬高球鞋價格從中牟利。這些惡意投機者的加入只是帶來了一些雜音。鞋販子受到關注,是因為外界對真正球鞋市場的不了解。蹭熱點的行為在任何領域都有,不能因為旁的,否認了主流。

第二件事就是,今年國內還舉辦了首個超限量頂級球員版典藏球鞋專場拍賣會。作為北京保利拍賣十五周年慶典的專場,拍賣會共拍出376雙鞋,總成交額達到718.405萬元人民幣,平均每雙鞋約1.9萬元。

央視財經對此次拍賣會進行了直播,很多媒體也對活動進行了報導。這是對球鞋文化的正名。不管是在二手球鞋交易市場還是球鞋拍賣會上,真正懂得和喜愛球鞋文化的買家,最看重的是球鞋背後所蘊藏的情感價值,這也是他們願意以高出市場價數十倍甚至上百倍的價格將這些球鞋收入囊中的原因。

球鞋文化在sneakerhead的保護下,越來越回到本源,依然是鞋狗們情感的寄託、情緒的載體、文化的濃縮。

在《SNEAKER HEADS》的結尾,OG回歸了家庭,對妻子說「我知道你覺得這就是雙鞋而已,但它的意義遠不止於此。這鞋為什麼重要?因為這是我愛上你那天,所穿的鞋。」

所以,球鞋文化究竟是什麼?相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都與球鞋的故事密不可分。

相關焦點

  • 競品分析——得物 VS Nice、識貨
    同時,中國新說唱、這就是街舞等彰顯潮流個性節目的爆紅,各大IP頂流明星的效益傳播(餘文樂、陳冠希、吳亦凡等)進一步將潮流文化帶入到大眾的視野中來。 3、商業模式 c2b2c:現階段,國內潮牌二級交易平臺類app的盈利模式多為c2b2c(如:得物、nice、有貨),賣方將產品寄送至第三方平臺,平臺鑑定後再轉發給客戶,中間產生的服務費用為產品的主要盈利收入(查驗費、包裝費、鑑定費等);這類平臺不需要堆積庫存、不需要承擔球鞋的市場風險,面臨的市場風險較小。
  • 95後引爆球鞋市場,購物中心如何抓住這波商機?
    近幾日,很多商業地產人的朋友圈都在被一個消息刷屏:「球鞋生意爆了。」  剛剛過去的7月末,全球球鞋、潮流單品交易頭部平臺GOAT在上海宣布進軍中國市場,而今年上半年,中國本土潮流鞋線上代銷平臺「毒」、nice相繼獲得新一輪融資。
  • 球鞋文化消費主義是如何蔓延到主機領域的?
    我們曾在另一個產業中見過同樣的趨勢,而且更有規律:每當 Nike 或 Air Jordan 發售限量款球鞋時,二手市場都會出現類似情況。「這個類比很恰當。」詹森 C 史密斯大學英語系助理教授 Jemayne Lavar King 說,他同時也是《Sole Food:簡述球鞋文化》一書的作者。
  • 【特寫】奢侈的球鞋
    但在他追了十餘年球鞋的過程中,卻鮮少入手時裝品牌推出的球鞋款。「當時Balenciaga推出Triple S的時候,我確實想過要買,但時裝品牌出的鞋,最大的問題就是不會多好穿,再加上沒幾天大街上就都是這款鞋了,我就放棄了。」他說。Jerry的考量同樣也是很多球鞋發燒友的顧慮。當奢侈品牌逐漸開始入局運動球鞋的遊戲場,帶來的可能不全然是鞋迷的狂歡。
  • 笑話或幽默,是一種特定的「文化分享」,華人黃西用英語講笑話
    笑話或幽默,是一種特定的「文化分享」,華人黃西用英語講笑話我始終覺得,如果一個人能隨便用英語給英美國家的人講笑話,而且把他們逗樂,那其英語交流能力絕對沒問題。以前在國內看過些「英語幽默」之類的中譯故事或書,總感覺不出其中的好笑或幽默之處,發現不了「笑點」。
  • 對男生來說,到底是球鞋重要,還是對象重要?
    剛巧我們兌獎點的邊上,就是今天我們採訪的主角——上饒第一家做球鞋定製的幾位哥們,在聽說當晚的大獎還有他們贈送的AF1和免費定製服務後,這幾位中了口紅的迷茫男朋友立馬精神了起來,對抽獎的熱情和之前女朋友抽口紅時一模一樣… 當然啦,如今的年代口紅或球鞋早就不是某個性別的專屬符號,
  • 相較於我國傳統文化星象學,就是個笑話!第二拳
    星座性格、速配,本月運勢,林林總總數不勝數…… 但是,星座說在中國傳統文化星象學面前,小Babby而已啦。 本文為第二篇討論,查看第一篇論點,請關注我查詢! 而中國傳統星象學說,反倒是太較真了,我舉個簡單的例子:真太陽時說。 what do you say?
  • 起底移動網際網路圖片社區:7個案例,4大趨勢
    以下就是《創業家》i黑馬總結的,中國近年兩湧現有代表性的圖片社區案例,以及趨勢:一、中國版Instagram:nice從年輕與潮流美圖切入,為圖片「打標籤」i黑馬註:Instagram在中國有著眾多的「模仿者」,但最成功的恐怕就是nice了。
  • 圖片社交正當時:in & nice 史上最詳細產品分析報告(中)
    而微信朋友圈熟人較多,不便於分享大量的日常,微博在功能上又缺乏對女性在視覺感性上的支持以及趣味的增添。而nice瞄準的是時尚潮人都渴望曬出自己的個性,並且在日常生活中同好不多,希望能夠更廣泛的結識與自己有著相同生活品味和態度的新朋友。目前的社交軟體都缺乏專注於潮流、品牌的個性表達,也缺少結構化的信息將用戶歸類與連接。
  • 潮流大展INNERSECT現場打成一團,買個球鞋還要拼力氣
    此外,現場還有民眾拍到使用信號屏蔽器的的球鞋販子,試圖用儀器蓋頻影響其他人掃碼,或是黑客現場打開電腦使用BOT惡意搶鞋。這些球鞋販賣者事後表示,這是他們的獨門技術,仿佛一切合法合理。可見,如今的球鞋市場正在悄然發生變化。
  • 只是個笑話(6~11歲)
    只是個笑話(6~11歲)你的孩子喜歡什麼笑話?下面講的是一個5歲孩子喜歡的笑話:問:「這顆葡萄跟其他葡萄在說什麼?」答:「什麼也沒說,你真蠢,葡萄根本不會說話。」學習的行動、所有的創造性及文化,都有助於人類腦部連接的建立。因此,我們會因為聽了一個笑話而發笑,也會因解決一個難題而開心。
  • 你想要的袋鼠皮球鞋也許就是傳奇7這個樣子!
    你想要的袋鼠皮球鞋也許就是傳奇7這個樣子!這雙將袋鼠皮和Flyknit飛織材料合二為一的球鞋值不值得嘗試?適不適合你的雙腳?答案就在今天的評測裡!評測的球鞋是全黑學院配色傳奇7代,後跟外側定製了「ENJOYZ」ID,測試尺碼EU42.5(JP270),FG版本(為了更好的體驗全新Hyperstability
  • 啊這...這就是羅斯12?|戰靴|球鞋|愛戴|rose_網易訂閱
    狀元年年有,水貨並不多。  而拿到MVP的狀元,更不可能和水貨一詞沾邊。    今天上腳木板路配色D Rose 11的羅斯,已經不需要再向大眾證明什麼了。  關注和愛戴他的球迷不會離棄,這就是一種認可。
  • 穿名牌球鞋的,都是窮人嗎?
    事實上,許多穿 AJ 的人,家裡真的不富裕,父母也不支持,於是大家會來這種「 跳蚤市場 」交換球鞋,或換點零花錢。其實這種操作,和國內的隱形貧困人口無異。已經成家立業的@biga3guy,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住在德克薩斯,是個鞋頭父親,昂貴的球鞋收藏,存放了一整個房間。
  • 球鞋成為時尚圈的統領者,球鞋博主扎堆出現,怪獸鞋鬼你最pick誰
    現在做球鞋博主的人簡直是太多了,相信喜歡球鞋的人們關注幾個博主或者周圍有其他喜歡球鞋的去了上海或者北京三裡屯,你就會發現那幾天的各大社交平臺基本上都是一樣的內容。各種合影和打卡。就連一些不怎麼懂球鞋的時尚類博主也出於某種目的吧,去湊了熱鬧。
  • 球鞋加穿搭,潮玩人士還有新玩法,618新裝備詮釋時尚個性
    在國內的球鞋圈子裡,相信大部分人都知道廣州的XH55球鞋店,作為一個專為球鞋愛好者而設的球鞋天堂,一直是各位發燒友的好去處。傑凸凸作為XH55裡的「球鞋插畫師」,認為對於球鞋文化的表達理解應該是多種多樣的,而畫畫就是他的方式。曾經用球鞋的鞋底作畫筆的他,印出了喬丹和蒙娜麗莎的畫像,而這次他也嘗試著用ROG 幻14找到一種球鞋文化的全新表達。
  • 計算機可分辨笑話好不好笑
    原標題:計算機可分辨笑話好不好笑   本報訊「我的電池發生了鹼性問題,所以它們AA制了。」你覺得這好笑嗎?別埋怨我,計算機模型會告訴你這個雙關語的笑點,它同時為賦予機器人幽默感帶來了一絲希望。無論是為了緩解緊張感,還是為了讓一些人形成浪漫關係,人們每天都會使用幽默用語。
  • 越來越倒退的球鞋?Nike PG 4 保羅喬治4代籃球鞋「首發色」開箱
    耐克Nike Paul George PG 4 保羅四代官方同步球鞋,耐磨緩震組合底,保羅喬治系列的籃球鞋一直以來都是高性價比的籃球鞋首選,不管是外觀上還是實戰性能上,Nike都給出了足夠的誠意,這也是保羅喬治系列籃球鞋一直都很暢銷的原因之一吧。
  • 三原康裕 & 尾花大輔|爆款球鞋背後的創意者
    當你討論「街頭文化」時,就不得不提及孕育其中的sneaker culture。這種從大洋彼岸傳至亞洲的「舶來品」,經歷數回井噴式爆發,在眾多潮流刊物的助推下,過渡成為嶄新的流行符號。日本,正是受它波及最深的國家。
  • 「好哥哥」定了球鞋沒要,「好兄弟」扣了定金被封號?
    小陸是一位球鞋玩家,自己也在做一些球鞋生意,他說有一位網友在他這裡定了五萬多塊錢的球鞋,結果不要了,他就扣下了定金,但自己的支付寶帳號被封禁了。10月29號,小陸和這位網友在微信上確定好了價格和發貨時間,小陸說,五萬多的貨款他希望有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