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打造「金課」 到明年將有3000門精品網絡課程

2020-11-29 新華網客戶端

  隨著5G通訊技術應用的加速推進,網絡高速公路暢通無阻,視頻課堂將迅速普及。在線課程成為優化教育資源,提升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和國民科學素養的主要抓手。近日,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發布《關於開展2019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動我國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共享。很顯然,今年的認定工作將成為視頻課堂優化教育資源的拐點。

  「大力推動在線開放課程建、用、學,是實現中國高等教育質量特別是人才培養質量『變軌超車』的關鍵一招。」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說。

  我國慕課數量和應用規模位居世界第一

  《通知》明確,鼓勵體現多學科思維融合、產業技術與學科理論融合、跨專業能力融合、多學科項目實踐融合的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等高水平課程申報;鼓勵有利於對外傳播的雙語課程申報。

  教育部日前表示,截至目前,共有12500門慕課上線,超過2億人次學習者,我國慕課的數量和應用規模位居世界第一,並成為提高教育質量、推進教育公平的重要戰略舉措。

  慕課也叫大型開放式網絡課程,依託網際網路,它能讓不同地區每一個熱愛學習的人享受到優質課程資源。

  「中國慕課建設自2013年起步,經過6年的快速發展,形成了『大帶小、強帶弱、同心同向、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數據顯示,國內高校和機構陸續建成10餘個各具特色的慕課平臺,截至目前已有1000餘所高校在網上開設慕課,44000人次的西部高校教師接受了慕課應用培訓。來自國內19所高校的200餘門優質慕課先後登陸美國、英國、法國、西班牙、韓國等國家的著名課程平臺。」吳巖表示。

  我國很早就開始推動在線開放課程建設與應用。

  2012年是世界慕課元年,教育部於當年8月派出了考察團赴美國、日本進行考察。2013年4月,中國多所高水平大學,包括北大、清華,開始在國際著名的課程平臺上開課。2013年5月,教育部召開了網絡開放教育與高等教育改革研討會,在頂層設計方面做了制度安排。2013年10月,中國第一個慕課平臺上線。2014年4月,教育部在清華大學成立了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多家慕課平臺也開始上線服務。

  用2萬門精品課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一系列政策和指導性文件也促進了慕課的開展。

  2015年,《教育部關於加強高等學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應用與管理的意見》提出慕課建設要以「高校主體、政府支持、社會參與」為方針,加強應用共享,加強規範建設。2016年6月的《關於中央部門所屬高校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部屬高校大力推進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並提供專項資金和政策保障。2016年9月的《關於推進高等教育學分認定和轉換工作的意見》提出要將學生有組織地學習在線開放課程納入學分管理。

  2017年,首批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工作啟動。2018年1月,教育部發布了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高巖說,我國的慕課建設從一起步開始就明確了要促進高校的教學改革,因此其主要定位於大學內的教育,在此基礎上兼顧社會學習者,跟國際上發達國家慕課主要應用於社會學習者不一樣。考慮到我國區域發展水平差異大,不宜採取統一的模式,因此中國的慕課既借鑑發達國家慕課「大規模」的特點,也採取大規模開放和小規模定製並重多種模式建設。

  「專業是人才培養的基本單元,課程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高巖表示,到2020年,教育部要認定300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再認定7000門線下精品課程,合計推出1萬門國家級的一流精品課程。同時推動各地因地制宜,推出1萬門線上線下省級一流的精品課程,用這兩個1萬門,來推動我國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躍上新的臺階。

  有挑戰性、前沿性的課才是最好的課

  《通知》明確了課程要求,提出課程教學設計,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體現現代教育思想,符合《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等要求,具有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教學特徵。注重以學生為中心建立教與學新型關係,注重學生批判性思維、合作能力、複雜問題解決能力的培育,構建體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課程結構和教學組織模式,課程知識體系科學,資源配置、考核評價方式合理,適合在線學習和混合式教學。

  「我們集中了中國最好的大學、最好的團隊、最好的教師製作出最好的課,我們形象地把它稱為這是中國的『金課』。」吳巖說。

  什麼是「金課」?吳巖說,可以歸結為「兩性一度」: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

  「高階性,就是知識、能力、素質有機融合,培養學生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課程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傳授,是知識、能力、素質的結合。對本科生畢業認證的一個關鍵要求,就是畢業生解決複雜問題的綜合能力和高級思維。教學過程中沒有標準答案,更多的是能力和思維的訓練。」吳巖說,創新性體現在三個方面,課程內容有前沿性和時代性;教學形式體現先進性和互動性;學習結果具有探究性和個性化。挑戰度是指課程要有一定難度,需要學生和老師一起,跳一跳才能夠得著,老師要認真花時間花精力花情感備課講課,學生課上課下要有較多的學習時間和思考做保障。

  吳巖表示:「這個『最好』不是說一定要是研究型大學,一定是985、211大學,而是指學校在這方面有很好的教學團隊,有非常棒的老師。不是說高水平大學就一定有高水平的課,新建本科院校或者地方大學的課就不好。我們要的是老師用心的課,有挑戰性的課,有前沿性的課,符合這些的課就是我們所說的『最好的課』。」

  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慕課大國,正在用中國方案參與並主導國際慕課標準的制訂。

  「慕課實現了時時、處處、人人都可以享受這樣的共享資源。我們建慕課就是要把最好的資源、最好的課、最好老師的課,讓全中國的人民分享、全中國的大學分享,乃至讓全世界的學習者分享。」吳巖說。(記者 馬愛平)

相關焦點

  • 重慶高校84門"金課"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重慶各高校有哪些「金課」?近日,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共計5118門,其中,重慶高校85門課程入選。據了解,這是教育部明確提出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
  • 99門高職類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名單公布!在家也能聽精品課!
    教育部在本月3日公布了一組《2020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高職)認定結果》進行了公示。在名單上共有99門高職類精品課入圍。 一,99門國家精品課開課平臺分布圖
  • 金課,10門!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11月30日,教育部發布《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採油工程在獲批「國家級精品課」和「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的基礎上,將信息化技術與工具融入慕課建設中,運用知識點重構、動畫視頻製作、客觀型測試題庫建設等手段打造《採油工程》慕課。運用信息技術豐富了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採用「PPT+屏幕板書」的授課模式,最大程度還原真實課堂的授課場景。
  • 大學的課怎麼上? 教育部發文推進一流本科課程建設
    《教育部關於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日前發布,要求高校全面開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並提出淘汰「水課」、打造「金課」、教授上課等「硬」規矩。    大學課程如何擠「水」添「金」?記者前往省內多所高校進行了採訪。
  • ...網絡課程 美劇 精品課程建設 邏輯思想 大學的使命 例題分析...
    「我們很早就注意到了開放課程在網上很受歡迎,」新浪教育頻道總監梅景松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到今年8月20日,我們在教育頻道裡正式放上了第一個開放課程的視頻,哈佛大學的哲學課《正義》。」這個視頻的點擊量約有3萬多。在此之前,實際上早在3月就有網友將這門課上傳到新浪,在8月20日之後,仍有網友自發地上傳這門課的內容。
  • 北京大學102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北京大學在五類一流本科課程中均有課程獲得認定,總共有102門課程入選,其中線上一流課程72門(含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51門),線下一流課程20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4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5門(含2017年、2018年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2項),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門。
  • 南開大學31門課程入選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
    日前,教育部印發《教育部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了來自639所本科院校的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金課」,南開大學此次共有31門課程入選,其中新認定課程22門,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課程9門。
  • 快看有你上過的課嗎? 電子科大中山學院七門課程成為「省一流」
    課程遵循「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將學習者為中心的元素(熱愛、好奇心、挑戰、選擇、吸引力、控制、新穎性、樂趣、幻想、協作和項目任務等)納入到線上線下課程的設計中,全面考慮課程在學生知識  課程按照「立德樹人,全面發展」的理念,將課堂打造成學生全面發展的小型平臺。以「學習」為中心設計教學活動,將學生轉變成課堂的主人翁。
  • 大連理工大學教師利用暑期全力打造一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大連理工大學教師利用暑期全力打造一流精品在線開放課程 2018-08-07 22: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武漢大學:淘汰水課 打造金課
    用注重體驗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黏度、拓展課程深度、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把課堂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是武大近年來教學改革的大方向,呈現出「金課」自發驅逐「水課」的良性循環。他一身戎裝走上講臺,溶一生經歷於講稿,給大一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思政課,學生們紛紛表示「內心受到震動」。  這是武大思政課教學改革的一個縮影。思政課教學團隊堅持「內容為王」,持續創新教學方式,豐富教學內容,整合教學資源,戮力打造集課堂教學、實踐教學、網絡教學三位一體的多元立體教學模式。
  • 網絡教學公約、課程反饋QQ群、全英文操作指南…浙師「網絡金課...
    為了對我們的學習提供支持老師們從「學習助攻」秒變「網紅主播」與大家「面對面」從詩詞歌賦談到人生哲學從天南海北聊到家國情懷在線教學首日就推出了230門在線課程下面且看浙師教師如何帶你在家「學到飛起」~網課≠輕輕鬆鬆的水課他們制定「網絡教學公約」開展多平臺、多手段的高質教學數計學院副院長鄭忠龍老師上的是研究生課程《模式識別與機器學習》,他用騰訊會議的方式進行課堂直播,並借用中國大學MOOC平臺「浙師研究生院雲」上的資源進行課堂串講,藉助班級QQ群將精選的優質資源推送給學生,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同濟54門課程上榜!
    《關於公布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的通知》,認定5118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含原2017年、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和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其中線上一流課程1875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728門、線下一流課程1463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868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184門。我校《基礎工程設計原理》《建築評論》《創業修煉》等54門課程榜上有名,其中包括27門線上一流課程、17門線下一流課程、2門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7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和1門社會實踐一流課程,一流本科課程數量在全國高校位列第11。
  • 東莞理工學院2門課程入選國家級本科一流課程
    東莞理工學院2門課程入選國家級本科一流課程!日前,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結果,東莞理工學院《工程力學》、《微機原理與單片機技術》2門本科課程入選。這是教育部在2018年新時代中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 「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啟動一流本科課程建設「雙萬計劃」以來,國家級五大「金課」首次一併亮相。
  • 國家一流課程,華師入選24門!
    》,我校有《教學設計原理與方法》等24門本科課程成功入選其中,入選總數在廣東省屬高校中排名第一。》(教高司函〔2019〕32號)、《關於開展2019年度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9〕33號)和《關於開展2019年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社會實踐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認定工作的通知》(教高廳函〔2019〕44號)的有關要求,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申報推薦,教育部組織了網絡評審和會議評審,擬認定3560門課程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其中線上一流課程717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 教育部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認定結果—新聞—科學網
    並經專家評議與公示,教育部決定認定北京大學「慕課問道」等801門課程為2018年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現予以公布(名單見附件)。,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推進教育公平的重要行動,也是打造「金課」,實施一流課程「雙萬計劃」的重要內容。
  • 以心觀星、錘鍊「金課」, 南大李向東教授央媒傳「金」話宇宙
    人氣爆棚的「金課」是怎樣煉成的?《課程思政面對面》今起解鎖答案聽李向東教授解讀如鹽在水的育人哲理實事求是、以人為本、融合創新科學精神和宇宙之美人文關懷與培根塑魂從來都是「天人合一」
  • 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公布,主要有這些特點……
    日前,教育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共計5118門。在推出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後,教育部對認定課程有什麼後續要求?下一步還有哪些工作舉措?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負責人就有關問題進行了解讀,一起來看——問: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的整體情況是怎麼樣的?
  • 喜訊:大連海事大學103門課程入選省級一流本科課程!
    近日,遼寧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公布2020年省級一流本科課程名單的通知」(遼教辦〔2021〕5號),我校103門課程成功入選,獲批數量位列全省第三位。這是繼獲批18門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後,學校在課程建設成果方面實現的又一次突破,也是一流本科建設成效的充分顯現。
  • 華師喜增53門省級一流課程!
    而在 8月份廣東省教育廳公布的首批省級系列在線開放課程立項課程驗收結果中,我校有《移動學習的理論、技術與實踐》等15門課程驗收通過。據此,我校2020年度獲得省級一流認定的課程數為53門,入選總數在廣東高校中排名第二。
  • ...美劇 精品課程建設 邏輯思想 大學的使命 例題分析 CiCistudy...
    「我們很早就注意到了開放課程在網上很受歡迎,」新浪教育頻道總監梅景松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說,「到今年8月20日,我們在教育頻道裡正式放上了第一個開放課程的視頻,哈佛大學的哲學課《正義》。」這個視頻的點擊量約有3萬多。在此之前,實際上早在3月就有網友將這門課上傳到新浪,在8月20日之後,仍有網友自發地上傳這門課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