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處理設備由焚燒系統,垃圾前處理系統,煤氣發生爐及煙霧生化除塵系統四大系統組成。集自動送料、分篩、烘乾、焚燒、清灰、除塵、自動化控制於一體,採用高溫燃燒,二次加氧,自動卸渣的高新技術措施,達到排汙的監控要求。
我國多數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仍然採用的是傳統的填埋和極少數城市採用很不成熟的生化堆肥處理方式。這些城市生活垃圾處理方式存在很多的不足,同樣已經面臨許多困難。如填埋場地選擇的限制,就是有了合適的場地也容易造成場地周圍的地下水資源二次汙染和周圍環境的汙染,垃圾的填埋產生沼氣並給大氣造成十分嚴重的汙染等。就我們所知目前我國境內採用的垃圾生化堆肥來處理城市生活垃圾規模和真正意義上成功的項目幾乎沒有。
國內生活垃圾處理模式呈現出三大特點:一是垃圾量大,生活垃圾產量據不完全統計已超過1.5億噸,隨著我國持續的經濟高速發展,城市人口的快速的增加,城市生活垃圾的產量也在較大量的產生增加;二是垃圾組分複雜,其主要組成分為幾大類,即可腐有機物、可燃有機物、無機物、不可燃物(如金屬、陶瓷)等;三是地域性垃圾的熱值差別大。它與這個城市地區主要的民用燃料、經濟發展和生活水平有著密切關係。
國外垃圾焚燒處理技術起步較早,已發展了近百年,生活垃圾處理技術工藝和設備已較為成熟。目前國外普遍流行的焚燒方式主要有三種形式:層燃方式、流化懸浮燃燒方式和沸騰懸浮燃燒方式。用於垃圾焚燒處理的常見焚燒爐型有:機械爐排焚燒爐,熱解焚燒爐,旋轉窯焚燒爐和流化床焚燒爐等。從焚燒方式看循環流化床有很多優點,但在用於處理我國低熱值城市生活垃圾時存在不少問題。
採用「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垃圾焚燒爐+發電」 的處理方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和經濟綜合效益,使當地城市的生活垃圾的環境汙染得到比較好的解決,並利用國家鼓勵的相關政策,保證了垃圾處理企業有一定經濟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