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薩斜塔傾倒危機,頂級專家毫無辦法,卻被一小孩輕鬆解決

2020-12-05 小奇探秘

比薩斜塔傾倒危機,頂級專家毫無辦法,卻被一小孩輕鬆解決

大家都知道,義大利的"比薩斜塔"是一處非常著名的旅遊景點,這座斜塔修建於1173年,是用來作為比薩大教堂的鐘樓而存在的,這斜塔先後兩次斷工,經歷了200多年才徹底的建築完成,其實很多人都認為"比薩斜塔"是故意被設計成為傾斜的,其實不是,根據比薩斜塔的設計圖來看,當時設計的是垂直豎立的。

而一開修建這一座鐘樓的時候,倒也是比較的正常,但是在修建了數年之後,整個鐘樓就從第3層開始,不斷的傾斜了,直到最後完工的時候,整整傾斜了3.5米,而傾斜的主要原因,是地基的不均勻已經當地土層的鬆軟造成的,這也導致了比薩斜塔上面雖然懸掛了7口大鐘,但是從懸掛至今,卻從來沒有敲響過。

從徹底完工到現在,比薩斜塔一直都在緩慢的傾斜,但是卻沒有倒塌,即使是經歷幾次大的地震,也沒有如此,而隨著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的進行,也使得比薩斜塔聞名於世,而比薩斜塔之所以斜而不倒的原因,至今還是一個謎團。

當然,因為比薩斜塔的不斷傾斜,必然還是會到達一個徹底坍塌的臨界值,對此當地的有關部門進行了一定的維護,但是數次維護本沒有取得太大的效果,甚至出現了反面效果,比如在1934年,使用了大量的水泥給地基加固了一下,但是卻使得比薩斜塔的傾斜速度加快了。

而1990年的時候,比薩斜塔終於還是迎來它建成以來最大的危機,因為傾斜已經達到了一個危險值了,再繼續傾斜的話,就會徹底的坍塌,於是在1990年,比薩斜塔被暫時封了起來,並開始向全世界的建築專家尋找拯救比薩斜塔的方法,甚至為了加大力度,在1992年的時候,還成立了一個"比薩斜塔拯救委員會",但是卻一直沒有想出比較好的辦法。

直到1999年,委員會當中的一位建築學家在一個小孩的繪畫當中尋找到了啟發,最終形成了一個"地基應力解除法"的方法來拯救比薩斜塔,其實原理非常的簡單,那就是在比薩斜塔傾斜的另外一個方向的地基下面,挖出一些土來,利用地基的沉降使得整個比薩斜塔的重心往後面移動,這就使得比薩斜塔有了一個牽引力,這樣可以減少比薩斜塔的傾斜幅度,這個方法最終花費了2500萬美元,拯救了這一座塔。

而遭到拯救的比薩斜塔比徹底拉回來了38釐米,在2001年的時候,再一次的重新對外開放,而現在的比薩斜塔正在漸漸的變直,也許用不了多久,比薩斜塔可能就是直得了,而根據一些建築專家的預測,以目前比薩斜塔的不同方向之間的傾斜,很有可能在兩百多年之後,比薩斜塔的重心會徹底超出地基的承受範圍,從而車的的倒塌!

相關焦點

  • 著名比薩斜塔傾倒危機,專家多年束手無策,卻被一小男孩實力打臉
    但是還有很多神奇的現象沒有被解決,反而被更多的人關注,這時就出現了一大批感興趣的知識分子對焦點進行研究,可他們這些人的資質水平怎麼會勝過專家們呢,但真實的很多例子證明,他們的水平並不比專家差,因為專家沒有解決的問題他們卻給出答案。世界著名的比薩斜塔,位於義大利境內,它的建築過程長達200年,建成以後成為一個享譽世界的奇蹟。
  • 如何解決比薩斜塔傾倒危機?頂尖學者束手無策,卻被一小男孩解決
    提起比薩斜塔,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它是義大利的地標之一,也是建築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築。伽利略的「兩個小球同時落地」實驗,便是在比薩斜塔進行的。不少人以為比薩斜塔是故意修成了這樣,但事實上,比薩斜塔在初建時是一座筆直的建築,是因為修的過程中出現偏差,導致比薩斜塔不斷傾斜。
  • 世界上最斜的塔根本不是比薩斜塔,綏中縣一塔斜度是比薩斜塔三倍
    事實上,伽利略是否真的在比薩斜塔做過鐵球實驗是飽受爭議的事情,德國學者沃爾維爾表示,「伽利略從未在比薩時的著作中寫過這件事,在後來的著作中也未提到」。後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更相信伽利略沒有在比薩斜塔做過鐵球實驗這一方面內容。不管怎樣,比薩斜塔因「兩個鐵球同時著地」實驗而火卻是不爭的事實。
  • 比薩斜塔
    在實際工作中,許多有關專家對比薩斜塔的全部歷史以及塔的建築材料、結構、地質、水源等方面進行充分的研究,並採用各種先進的儀器設備進行測試。比薩中古史學家皮洛迪教授研究後認為,建造塔身的每一塊石磚都是一塊石雕佳品,石磚與石磚間的粘合極為巧妙,有效地防止了塔身傾斜引起的斷裂,成為斜塔斜而不倒的一個因素。但他仍強調指出,現在當務之急是弄清比薩斜塔斜而不倒的奧妙。      從事觀測該塔的專家蓋裡教授根據比薩斜塔近幾年來傾斜的速度推測出,斜塔將於250年後因塔身的重心超出塔基外緣而傾倒。
  • 比薩斜塔為什麼是斜的?中國鄭州版比薩斜塔
    在義大利奇蹟廣場上有一座著名的比薩斜塔,身處在比薩大教堂後面,每年都有許多遊客到奇蹟廣場去目睹比薩斜塔的奇特,那麼比薩斜塔為什麼會傾斜呢?下面小編將給大家介紹一下比薩斜塔的許多故事,順便看看我們中國的「比薩斜塔」。
  • 義大利比薩斜塔即將變成比薩直塔?是瘋了嗎?
    相信我們大部分的90後甚至是80後對比薩斜塔的第一印象都是來源於此。從那次實驗以後,比薩斜塔開始聲名鵲起,它一度成為了比薩城的標誌性建築物,讓這個默默無聞的小城迅速晉升為義大利甚至是整個歐洲的熱門旅遊城市。大家來到這裡總是樂於用各種姿勢,把這個歪歪的塔推回去。凡是來過義大利的,都想來這裡和它合個影。
  • 《義大利遊記》比薩斜塔
    一切都要從這個實驗說起,那麼多年了我記得比薩斜塔,都因這個實驗而起。至今仍然不知道這是故事還是實驗,我其實鍾情比薩斜塔。毫無疑問的是,伽利略選擇這座中世紀的古城作為他實驗的場所:一是用以吸引民眾的眼球,這是在向權威亞里斯多德挑戰;二是比薩斜塔的「斜」,一定不同凡響。比薩斜塔適合鐵球墜落時的觀察角度,我大概還惡意地想像,那種斜拉橋狀的古塔,三角形一樣的弧度。
  • 不應叫虎丘塔為「東方比薩斜塔」,比薩斜塔應該叫「西方虎丘塔」
    又一說為「丘如蹲虎」,以形為名。虎丘已經有2500多年的悠久歷史,有「吳中第一名勝」、「吳中第一山」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曾寫下「嘗言過姑蘇不遊虎丘,不謁閭丘,乃二欠事」的千古名言。來虎丘遊玩,除了觀賞劍池就是虎丘塔。虎丘塔始建於五代後周顯德六年(959年),落成於北宋建隆二年(961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 重慶清代舍利塔傾斜百年不倒 斜度超比薩斜塔
    榮昌斜塔百年不倒  一座神秘的清代舍利塔,不知從何時開始傾斜至今,其約30度的傾斜程度遠遠超過著名的義大利比薩斜塔(比薩斜塔高55米,目前傾斜約5.5度)。 當地相傳,宋代一皇帝巡視南方時因飢餓得到河包當地百姓的幫助,皇帝為報恩便在河包鎮修建寺廟及白塔(始建於公元1132年),後人稱寺為報恩寺(大部分毀於文革時期)、塔為報恩塔(至今仍聳立鎮郊)。至清代中期,該寺一高僧修成正果圓寂後,將其骨骸葬於舍利塔,也就是眼前這座斜塔之下。  百多年來,這座默默聳立山腰的斜塔是小鎮居民茶餘飯後的最大談資。
  • 世界第一斜塔,傾斜度是比薩斜塔的3倍,建造年代也比它早數百年
    導語:世界第一斜塔,傾斜度是比薩斜塔的3倍,建造年代也比它早數百年。緊跟大腳丫,世界在腳下,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提起斜塔,大家最先想到的應該是比薩斜塔。大家去義大利旅遊,幾乎都要去拍一張借位的手扶比薩斜塔的照片,但它其實並不是世界上傾斜度最高的塔。世界第一斜塔,傾斜度是比薩斜塔的3倍,建造年代也比它早數百年,就在我國東北。
  • 日本學者:伽利略沒在比薩斜塔做自由落體實驗
    資料圖片  義大利比薩斜塔是舉世聞名的建築。四百年前,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的自由落體實驗,更讓這座斜塔聲名遠播。數百年來,人們一直把這作為科學史上的重大事件,也從來沒人懷疑過這個事實。但不久前,一位日本科學史研究家市場泰男對此提出了質疑,他認為:伽利略根本沒有在比薩斜塔上做過自由落體的實驗。  伽利略在比薩斜塔做實驗?
  • 上海世界第一斜塔斜度增加 幾乎是兩個比薩
    義大利比薩斜塔因為「斜而不倒」(約3.99°)聞名於世,但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在上海其實有一座比它更加傾斜的古塔,那就是天馬山護珠寶光塔(以下簡稱「天馬山斜塔」),這座建於北宋的古塔距今已經有近千年歷史。
  • 比薩斜塔斜度減少,但 4000 年裡它可能都不會被拉直
    義大利工程師最近宣布,比薩斜塔不僅結構健康,傾斜程度也有所下降。負責監看比薩斜塔修復過程的監督小組在聲明中表示,經過 17 年觀察,這座地標建築「很穩定」,並且「正在非常緩慢地減少傾斜」。研究小組稱,這座 57 米高的中世紀遺蹟在過去 20 年裡被拉直了 4 釐米。
  • 伽利略比薩斜塔實驗真實性存疑:科學故事非事實
    新浪科技訊 8月5日消息,被譽為人類歷史上最重要的十大科學實驗之一的「自由落體」實驗,在大眾認知裡普遍與伽利略、比薩斜塔這些關鍵詞捆綁在一起
  • 被「扶正」了4釐米的比薩斜塔登頂到底斜不斜?
    她就是比薩(Pisa),只因為一座斜塔而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比薩斜塔(Leaning Tower of Pisa/Torre di Pisa),修建於1173年,由當時著名建築師那諾·皮薩諾(Nano Pisano)主持修建。
  • 因地基塌陷形成的世界奇觀——比薩斜塔,還能堅持多久矗立不倒?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歡迎來到科學大白的世界,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比薩斜塔,探索它隱藏的奧秘吧。比薩斜塔因為傾斜而備受關注,我們平時看到的建築全都是筆直矗立的,因為這樣才處於受力平衡的狀態,讓建築物更長久地存在。
  • 「自由落體」發現之地,比薩斜塔為何會傾斜至今未解
    比薩斜塔建造於1173年8月,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奇蹟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築,它們是大教堂(建造於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於1153年—14世紀)、鐘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於1174年),它們的外牆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築風格。比薩斜塔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
  • 比薩斜塔:自由落體實驗地,比薩城乃至義大利的標誌性建築!
    比薩斜塔是義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世界著名的景觀,也是義大利標誌之一。位於比薩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蹟廣場的三大建築之一。 鐘樓始建於1173年,設計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開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勻和土層鬆軟而傾斜,1372年完工,塔身傾斜向東南。
  • 揭秘「比薩斜塔實驗」,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
    「比薩斜塔實驗」,這個聞名世界的實驗,也因為它的盛名,讓被譽為中古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比薩斜塔再次收穫一大批「鐵粉」,每天來此參觀的遊客數不勝數!「比薩斜塔實驗」講述的是著名物理界大佬伽利略,曾在著名建築比薩斜塔上做過的一個著名的實驗,從而證明了一個著名的定則,留下了著名的影響!(多次用著名,渲染一下重要性,哈哈!)拿著兩個重量不一樣的球,來到比薩斜塔上。塔下面已經有很多人在圍觀。
  • 比薩斜塔為什麼不會倒?結果令人敬佩
    比薩斜塔的建造比薩斜塔其實當時的建築商造比薩斜塔的時候是按垂直型設計的,只不過選的那個地方是由泥土沙子和黏土組成的軟土地,地基下的地下水位也非常淺,深度只有大約1米。最新的地質勘探發現,比薩斜塔的選址位於古代的海岸線上,也就是說,在建造之時地基土壤就早已沙化。如此一來,這座塔的命運在剛一建造就註定:它很快將產生不均勻沉降和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