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體入坑 短視頻社交戰局還有翻身希望?

2020-11-27 億邦動力網

抖音是當下短視頻市場當之無愧的霸主,快手靠著自家產品的高粘度也牢牢把著市場一隅,看起來市場已經沒有其他短視頻產品的生存空間了。抖音快手兩家也開始調準槍口,瞄向更廣闊的社交市場。

據說,頭條今年以來一直在看houseparty類項目,前員工開發的類似產品音遇正在國內社交市場爆火。另一邊,快拍、飛聊以及科技新知之前曝光的臉拍,都在攻向即時通訊領域。

行業前兩名都不care其他競爭對手開始向新方向擴張時,這個市場還能有什麼變局?

不過市場其他玩家不會這麼想,短視頻市場是必須切的!

騰訊的14路大軍包括微信剛推出的時刻視頻,正在從各種產品形態攻伐短視頻市場。大眾點評一個LBS社區軟體,也要通過短視頻改造,加重社交功能。陌陌今年實踐過的「誰說」,意圖以houseparty+問答的產品形態做短視頻。還有阿里內測的鹿刻,玩的是知乎產品邏輯的短視頻。最近知乎又突然「開竅」,做了款獨立短視頻產品即影,用的是微博+圖片社交的套路。以及一大批學習趣頭條模式的短視頻產品……

短視頻熱的背後邏輯

整個網際網路市場熱衷於布局短視頻市場,背後的邏輯也不難理解。

首先,短視頻是當下發展潛力最大熱度最高的市場,短視頻是網際網路行業基礎的媒介形態,各家網際網路公司無論如何也要在自家產品內加入短視頻功能。

其次,短視頻產品偏向於社交媒體形態,國外的Twitter、Instagram、Facebook、Medium多個社交媒體產品並存,國內的微博、微信公眾號、今日頭條乃至於內涵段子同樣各有各的長處。短視頻既然偏向於社交媒體平臺,就有其他不同形態細分領域產品的生存空間。

最後,短視頻這種媒介體驗簡單直接,要遠優於圖文內容形式,還能直接打通音樂、綜藝、電商等不同市場,商業潛力不俗。就算不想做大,做精一塊市場也是必須的。

面對這樣的優質市場進行猛攻,還算有依有據。畢竟在騰訊強勢掌控的即時通訊市場領域,還有大把的公司就靠著一句「不服」,常年死磕。

其實放眼下來,當下新推出的短視頻產品已經改換花樣,都在思考將短視頻作為基礎底層的產品技術,來重塑當下常見的網際網路產品。

算下來當下的短視頻熱潮,可以視為一輪網際網路技術升級潮。今天小新就著重從知乎內測的即影切入,來看看市場的心態。

知乎有多想成為微博,才做出了即影?

知乎還在內測中的即影,已經上線至少三個月時間。小新體驗過程中,看到最早發布的一條視頻是在9月29日。

雖然目前即影APP還未在各家Android應用商店上線,但在搜尋引擎裡很容易就能搜索下載,iOS端更是早以個人開發者名義上線。想體驗到這款APP,並不難。

奇怪的是,即影的信息發布界面直接是一個照片拍攝界面,短視頻拍攝功能隱藏較深,而且還是以倒計時15秒拍攝的模式,用起來非常複雜。拍完照片的編輯頁面,隨便一點就進入文字編輯,上滑則是貼圖界面,雙指捏合則是圖片剪裁。

從產品邏輯來看,即影更想讓你發一個圖文內容,只不過文字是P在圖片或視頻上的。設計上也吸收了國內圖片社交產品in的玩法。

所以,從核心上來看,即影就是一個採用全新圖文展示模式的微博。特別是加上那個功能跟微博熱搜一模一樣的發現tab,簡直就是微博本博。

至於所謂的短視頻,只是每條「微博」自動展示15秒而已。當然,用戶如果想在一條「微博」裡發布更多的文字內容,就需要打磨剪輯能力好好做短視頻PPT了。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進軍短視頻市場的玩法,讓人費解。

不過知乎確實一直想收割微博的高知用戶,但苦於草根大V對知乎社區內氛圍的控制,特色的抱團玩法又受到高知們排斥,這一夢想一直無法實現。

草根大V生產的內容質量參差不齊,抱團的機制無法形成優質內容篩選機制,就連知乎高管都看不起自家平臺的大V。

前一段時間,知乎創始人張亮在自家產品裡吐槽知乎大V華而不實。

經歷過一系列的實踐後,去年8月底知乎上線類似微博產品形態的「想法」,以此來籠絡微博上的高知用戶。

現在,知乎用獨立短視頻產品的形式,做了一個另類的「微博」,也是有意思。

大家都用超級APP治療生態缺陷

以前網際網路巨頭們想豐富自家產品生態,都是以推出新產品的方式達成的。百度那一串長的放不下的垂直搜索,阿里一次次推社交產品,頭條名震行業的APP矩陣,騰訊就更不用說了。

但現在不一樣了,網際網路公司發展越來越大越來越成熟,公司基因成為一個影響自家產品生態的決定性因素。如何改變這一問題?成為全行業痛苦的事情。

當年的騰訊,因為QQ集中在學生用戶群,一直難以改變鄉村非主流的內容生態,難以進入更高端白領高知市場。直到精煉不花哨的微信出現,靠著朋友圈流量和微信公眾號生態,破解了這一難題。

現在的騰訊還在面臨沒有電商、搜索基因的問題,現在微信正在通過公眾號、小程序、看一看,來搭建全新的電商平臺。新加入的好看社區功能,更是盤活微信電商廣告平臺的重點。

張小龍這種產品改造功力,引得產品經理們集體眼熱。

微博面對的則是流量長期被頭部大V掌控、社區生態話語權旁落的問題,社交屬性太弱又帶來用戶粘性問題。為此,微博在發現頁加入熱搜、同城、文章、問答等功能,增加產品的媒體屬性來提高用戶粘度活躍度。

微博熱搜功能大火,其他功能卻不溫不熱,導致微博過度娛樂化,幾乎成為明星粉絲社交產品。現在微博又在押注文章、問答等產品生態,希望深度長內容的爆發,繼續優化社區生態。

同樣的,今日頭條則面臨平臺用戶素質不高粘度過低、導致平臺作者收益差產出內容質量差的惡性循環。通過廣告分成計劃、優質內容扶持、標題黨治理之後,還是指標不治本。

去年開始,今日頭條引入微頭條、悟空問答這樣的智能社交產品後,平臺生態才有明顯改善。大批專業媒體開始將頭條號列為重點運營對象。

微頭條的產品形態帶來了大量高知群體,今年崔永元轉戰微頭條就是其中代表。而悟空問答這樣的產品形態,具有較強的社區氛圍控制能力,在粉絲轉化率上表現出色,明顯提高了用戶粘度。

到了知乎這裡,一直面對的問題就是草根大V對社區氛圍的控制上。知乎大V的抱團行為,對知乎新人具有明顯的排斥行為,無論這些新人是所謂的「天龍人」還是其他平臺的高知大V,只要不遵守抱團的玩法,一律遭受排擠。

但知乎為了提高內容質量,必須通過運營手段引入高知用戶。可無論怎麼運營,不喜背後抱團的大V們在知乎平臺都難以活躍起來。最終,浮誇風格的內容生態成為知乎怎麼都洗刷不掉的汙點。

到這裡,微博這種鬆散的用戶關係、靠內容質量取勝的產品優勢,成為知乎必須借鑑的對象。去年8月類似微博的「想法」功能上線之後,原來只發專欄文章的知乎用戶,終於開始活躍起來。

微博產品的優質內容篩選機制,問答產品對社區氛圍的調控能力和較高的社交粘度,資訊產品能夠對PGC生態進行正向激勵和,達到價值內容的深度沉澱……

不同產品類型,所起到的功效各不相同。在同一個產品內引入多種產能形態,調整自家的產品生態,甚至重塑公司基因,是一條可行之路。

所以在未來,網際網路公司們跨界各種不同產品將是必走之路,特別是還在火爆中的短視頻產品。

各家公司既想通過短視頻治療自家產品缺陷,又想同時治療自己沒有短視頻生態的缺陷。胃口不是一般的大。

面對異化的短視頻,該怎麼看?

現在市場流行的是,通過短視頻的產品模式來改造自家既有的產品形態,以符合用戶的新需求。到今天連微信都開始跟進這種趨勢,微信7.0已經全面重構產品邏輯,加入了大量短視頻入口。

在這一系列改造中,微博是動作最快的也是最積極的。2013年微博就開始準備加入短視頻功能,投資一下科技,整合秒拍內容推出小咖秀。但微博的短視頻沒有持續火爆下來。

頭條也早早的發現用戶的短視頻需求,2016年開始改造今日頭條豐富短視頻形態。隨後火爆的抖音,雖然跟快手打得難捨難分,但兩家的產品核心其實有根本性不同。抖音就是短視頻形態的今日頭條,更偏重社交媒體方向。而快手是一款純粹的社區社交產品。

陌陌是最激進的,2015年直播火的時候,唐巖從頭到尾重構了陌陌,直播成為當時的核心。2017年短視頻火了,陌陌有換了層皮,變成了以短視頻為核心。但陌生人社交一直是陌陌的主線。

今年大改版的淘寶,雖然引入直播、短視頻功能,但不會有人稱之為短視頻社交產品,他還是一款電商產品。

同樣還有改版後的大眾點評,無論主頁上的短視頻再多,他還是一款LBS社交推薦產品。

在眼花繚亂的短視頻社交大潮中,短視頻其實只是基礎的媒介形式。以短視頻社交為核心的產品,最終只會有一家勝出。目前來看,這一家只能從抖音快手中間選擇。

其他家的產品只能視為:根據短視頻的產品特色,重構自家的產品設計。

結語

真正的短視頻社交,其核心是文娛產業,跟專業的影視文化產業接近。未來的發展方向應該是促進行業交流,打造出優質的視聽內容、潛力從業者的篩選機制。甚至不局限於視頻內容的長短,只在乎質量。

但糅合短視頻技術的產品,則是一個完全不同的市場。

做點評的,只用表達出商戶的服務好菜品好吃,通過短視頻給出顯性的篩選機制。做電商的,只要讓你看到商品質量合格設計好,以此製造爆款就可以了。像知乎即影這種短視頻形式的微博,準確表達出個人感受觀點,幫忙篩選出優質話題觀點才是走上正道……

其他新晉短視頻社交平臺想要後來者居上,則只能像當初頭條肢解微博一樣,在每一個細分市場進行針對性運營打出APP矩陣,以期出現爆款產品。然後再像今日頭條推出微頭條悟空問答一樣,逐步修正社區生態。

這樣的翻身路線,實在是難。不過對廣大從業者來說,一個好消息是,頭條曾經在這條路上成功過。

最後,大家還是擔心一下,所有APP引用短視頻的產品形態重構之後,你的手機存儲夠不夠用。

相關焦點

  • 短視頻減肥博主們,力薦的能量棒你「入坑」了?
    現在的短視頻平臺都開始通過帶貨變現了,其中商品可謂琳琅滿目,不免有很多「坑」。或許是因為喜歡看運動健身和營養類的科普,所以最近刷短視頻的時候,總是會推薦很多減肥健身博主力薦「能量棒」的帶貨視頻。才發現,其實很多減肥的人已經「入坑」了。
  • 短視頻大戰!抖音快手誰更出眾?|精品研究院短視頻APP熱度榜
    有趣的是一些社會新聞類短視頻分享平臺在榜單中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比如動新聞APP還有齊魯壹點,算是眾多以搞笑娛樂類為主的短視頻平臺中的一股清流。風口之下,短視頻APP競爭日趨激烈,能夠獨佔鰲頭的抖音實力不容小覷。抖音在去年冠名《中國有嘻哈》後一夜爆紅,背後資金鍊強大。
  • 谷歌內部創業項目ShopLoop:瞄準短視頻帶貨,與Youtube協同
    ShopLoop的短視頻與TikTok和Instagram平臺的短視頻較為相似,消費者可以將視頻收藏,也可以直接通過所附連結直接購買同款商品,還可以對博主進行關注、分享等操作。當時,他看到一位年輕姑娘拿著手機在一個社交軟體、YouTube和某購物APP之間來回切換,好奇之下,他詢問了原因,姑娘解釋道,當她在社交軟體上偶然發現了某位博主在推薦一款產品時,她通常要去YouTube看一下這款產品的測評、是否流行,決定後再去官網購買。 這樣下來,普通用戶往往需要至少在3個平臺之間來回跳轉才能最終購買到自己心儀的產品。
  • 微信視頻號的社交內涵
    對於目前的內容歡迎,短視頻領域最為火熱的應該是抖音,而微信以及整個騰訊公司,和字節跳動公司,屬於是一個「競爭關係」。在獨立短視頻產品裡,微信擁有「騰訊微視」,但是,目前從整體品牌和用戶規模來說,還有就是用戶接受度來說,抖音依然是更多人的青睞。
  • 社交網絡,短視頻,沒有圖你還能讀完麼?
    15秒短視頻,CNN假新聞我現在總是做不到專注,這都怪手機上的APP,他們已經把我的注意力訓練的像金魚記憶力一樣,推送的標題和內容都是優化我在看到後3秒鐘打開,然後分享的概率。在最短的時間展現給用戶最能抓住眼球的內容,這是每一個內容平臺的奧義,早在n年前就被廣告商熟練使用。你可以做一個測試,在觀看廣告的時候,默數幾秒之後會切換畫面,你最多能數到幾?
  • 有人因一個小細節,還有人因張藝興粉絲而入坑
    張藝興的火不是一夜成名那種,而是細水長流那般起來的,就是你越了解他這個人就會越被他深深的吸引住,現在小編就要給大家盤點,一些路人粉是怎樣入張藝興的坑的?當張藝興的重心開始往國內移動的時候,回國之後的藝興參加了《極限挑戰》,參加了一些影視劇,那個時候也被很多人質疑謾罵。雖然那個時間很黑暗,但是圈粉的時候慢慢也來了。
  • 「知識+短視頻」助推 「硬核」科普走向全民時代
    業內人士指出,短視頻形式打破知識傳播和理解的壁壘,同時以社交為紐帶進行共享,讓知識可以觸達更多的人。短視頻平臺有望成為推動實現知識「普及」和「惠及」的助推器,推動全民科普時代的到來。  寓教於樂成新潮流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動物學博士陳睿是中國石探記科學團隊負責人,在他的抖音帳號「動物學博士」上,記錄了他和團隊踏遍世界的科學考察足跡。
  • 買了愛奇藝會員還有廣告 視頻網站會員的坑有多深?
    原標題:買了愛奇藝會員還有廣告,視頻網站會員的坑有多深?   人民日報海外版消息,「買了視頻會員,還有15秒電影推薦
  • 火燒雲數據:短視頻營銷時代已來,品牌商該如何抓住機會?
    隨著短視頻平臺產品、功能的不斷完善,短視頻流量價值升級裂變:從純娛樂流量轉化為了種草、帶貨流量,基於此,短視頻平臺商業價值也得以指數級擴容。 可以預見的是:2020年,短視頻將繼續高光,其營收變現的兩駕馬車——「廣告「和「電商」,也將拉動著短視頻往一個更高的臺階上狂奔。無論從用戶基數來看,還是從用戶的使用時長來看,短視頻新內容營銷在今天的優勢地位價值愈發凸顯。
  • 在線音樂內卷,短視頻破局?
    在FYP(For You Page)算法下,TikTok成為一個可伸縮的娛樂網絡,將視頻與目標觀眾聯繫起來而無須任何清晰的粉絲數據圖。相比之下,不論是微博上的樂評人還是音樂平臺打造的音樂社區,以社交圖譜來做興趣圖譜顯得沒那麼高效。而且問題在於,你不可能對一個人的所有內容都感興趣,當社交網絡達到一定規模時,勢必會產生消極的社交壓力。
  • 自媒體是這麼給短視頻批量添加漸入和光暈效果的
    很多自媒體從業者因為工作的需要的批量為視頻添加漸入和光暈等效果,那你們知道視頻剪輯高手是如何實現批量剪輯短視頻的效果嗎?下面小編就以漸入和光暈效果為例,給大家介紹操作過程。打開電腦的瀏覽器,搜索欄中輸入一個叫「視頻剪輯高手」並下載運行視頻剪輯高手,進入主界面視頻剪輯功能選擇「批量剪輯視頻」功能,導入視頻
  • 短視頻時代的鞋頭: 不靠賣鞋也能年入百萬
    隨著短視頻火熱和一眾國貨的蓬勃發展,球鞋資深愛好者們被賦予更高的關注度和更多的可能性,線上平臺和線下店鋪深諳其潛在流量價值,鞋頭們無需售賣球鞋也有實現商業轉化的可能。如何在平臺、品牌、粉絲的推動下起勢,又能保持一定獨立性,不為短期商業利益所挾裹,這決定了鞋頭們究竟能走多遠。
  • 最全手機最火的短視頻剪輯教程來了!
    短視頻!繼電腦、英語成為必備職場技能之後,一種新的技能被全民所需要,那就是:視頻剪輯。其實,不需要電腦和專業的拍攝設備,一部手機,現在已經可以輕鬆完成短視頻拍攝、剪輯、發布。許多人已經成為了手機短視頻拍攝剪輯高手。那麼,要說手機端最火的剪輯軟體是哪個?
  • 短視頻+社交,有望助力金融布局
    中信證券指出, 此次收購前,包括今日頭條、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等多個字節系平臺已使用合眾易寶支付渠道(如,「歲歲通」、「多閃」產品)。此次100%持股合眾易寶,未來有助於字節跳動在體內開展支付業務,從而積累金融帳戶基礎、客戶基礎和數據基礎。合眾易寶是啥?
  • 短視頻下半場怎麼玩?技術與內容雙創新IP「曲大師」了解一下
    《曲大師情感課堂》是網易新聞以「曲藝」IP為基礎推出的兩檔原創短視頻欄目之一,以虛擬場景課堂形式,立足於情感知識輸出,在兩性、職場及社交領域彌補用戶情感知識的缺陷。另一檔欄目《曲大師情感診所》則採用豎屏交互對話形式,讓「曲大師「更有針對性地解答青年人的情感困惑。
  • 短視頻市場調研報告
    隨著大量的資本湧入,更多的短視頻平臺誕生並活躍在市場上形成激烈的競爭,倒逼各企業設計出更優秀的產品和服務。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和成熟,人民的消費需求也逐步升級,傳統的圖文形式不再滿足消費者的內容消費需求,而更加生動直觀的視頻形式逐漸成為流行的信息傳播形式。然而移動網際網路時代掀起了碎片化時代,短視頻提供碎片化信息,加持社交互動功能,增強了分享性和可玩性,能滿足用戶的社交需求。
  • 浮漂的翻身(立水)速度,取決於四個環節
    浮漂的相對的好與壞取決於很多因素,今天就談談浮漂的翻身速度問題。浮漂他翻身的速度也就是說立水的速度與漂有什麼關係呢,什麼浮漂翻身快,什麼樣的浮漂翻身慢?釣友們尤其是在釣快魚的時候,都希望浮漂翻身快,從而可以使釣餌及時到位,可以提高中魚的速度。
  • 短視頻平臺發展優勢,短視頻系統開發需要考慮的細節問題
    隨著直播的發展進入行業的成熟期,很多產業不能及時地參與進來,此時更多商家便會尋找新的投資方向,因此短視頻APP的誕生,豐富了直播內容,增強了平臺的趣味性,加強了與用戶之間的互動性,從而帶動了短視頻的發展。
  • 揭秘爆款短視頻傳播規律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短視頻用戶人數已達6.48億。政企機構如何利用短視頻平臺發布權威信息、回應公眾關切、塑造品牌形象?
  • 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人年入百萬 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首例短視頻模版著作權案背後:有模版師年入百萬,或涉平臺不正當競爭為方便用戶製作「大咖」同款短視頻,一些社交平臺提供可以替換內容的短視頻模板,用戶只需替換視頻主角即可獲得專屬自己的「網紅」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