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標清)
在一批美國費城醫生的幫助下,一頭早產羊羔成功地在充滿模擬羊水的袋子裡生活了幾個星期。 根據他們的報告,這種體外子宮環境模擬技術有望在三年之內實現在人類早產兒治療方面的應用。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除了堅硬的溫箱之外,全球千萬提前來到世界的寶寶們可以獲得像是在媽媽子宮內一樣的呵護。
費城兒童醫院的研究人員將現有早產兒孵化器進行了極大的改進,使用無菌,控溫的液體填充材料充當了哺乳動物子宮內的羊水。研究人員將胎兒羔羊放入盛滿模擬羊水的透明袋中,將其臍帶連接到血液充氧裝置上,以羔羊自體心臟的血壓實現血液的輸氧循環。
與4周前相比(左),同一隻小羊在人造子宮中發育良好(右)
研究人員讓總共八隻羊羔在這個設備中生活了長達四周的時間,這些羊羔的胎齡相當於22或23周的人類胎兒,22至23周則大約是人類最早可以出生並預期在子宮外存活的嬰兒胎齡。正常狀況下,一個足月寶寶的出生胎齡為40周。
生活在人造子宮中的羊羔能夠像正常生活在子宮中的羊羔一樣睜開眼睛與正常吞咽。當研究人員將其從人造子宮中取出時,他們會發生與正常狀況下別無差異的出生反應。
研究人的負責人之一,費城兒童醫院研究員Emily Partridge表示,出生後的各項測試表明這些羊羔在人造子宮中發育正常,其肺功能基本上與成熟嬰兒相似。該研究對應的文章則發表在最新上線的Nature Communication上。
同時,這項研究也引發了美國社會關於是否可以使用人造子宮來提高胎兒生存能力的討論,即是否可以使用這種裝置孕育更為早期的胚胎。 目前,全美共有43個州立法禁止墮胎或相關的醫學實驗。
費城醫院兒科外科學研究所主任Alan Flake表示,事實上該裝置目前還無法孵育一個孩子長達九個月的時間。目前尚沒有任何技術可以完全模最早期的胚胎生活環境。「妊娠早期的子宮環境雖然對於胎兒至關重要,但我們仍然沒有技術能夠將之完全模擬,我們調試不當的早期子宮可能會使發育於其中的胎兒出現各種異常。」 Alan Flake表示。
根據現有的研究,這種裝置目前只能拯救胎齡在22周以上的早產兒。
在美國,大約有十分之一的人過早的出生,提前三周以上出生的嬰兒極為常見。胎齡26周以下的早產兒每年則將近有3萬人。寶寶早產的多種風險則主要包括肺部感染,身體發育遲緩以及學習障礙。
目前,早產兒通常會被放置在溫箱孵化器中以保護它們免受細菌侵害。而將嬰兒置於模仿女人子宮的新裝置中,可以讓嬰兒更好地完成發育並降低多種因素引起的死亡風險甚至出生之後相對更為長遠的其他問題。
根據相關報導,研究人員多年來一直致力於製造人造子宮或在體外實現胎兒發育。1996年,日本Juntendo大學的Yoshinori Kuwabara團隊成功在模擬子宮中培養了幼體山羊,但由於依賴機械的血液供給裝置,過去的研究一直會對動物造成極大的傷害。
Flake表示,他的團隊目前一直在與FDA進行討論,力求該設備可以在三到五年內能夠在新生兒病房中得到測試。
(原標題:打破「十月懷胎」定律,人造子宮「呵護」早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