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也有一口天線,你也許能接收到來自嫦娥5號的信號

2020-12-03 圈圈BG3MDO

我是一個業餘無線電愛好者,當然我也是一個科研院所搬磚的。雖然航天跟我不相關,但是我還是很感興趣這些科學, 科研圈的事情。

最近在某社交網站趴著看外國愛好者,大佬用自製設備接收嫦娥測控信號。這個頻率在 8GHz左右,也就是 X 波段。大佬們表示信號質量非常不錯。

發射當天位於美國的 Brad Young 就觀測到了火箭和嫦娥。據說這些數據對演算嫦娥的 TLE 軌道數據,以便愛好者進行無線電觀測,提供很多幫助。

藉助這些數據推演,基本能繁衍出軌道數據。

大家一番掃描,找到了軌道器 A/B 和登陸器的工作頻率。

據說物理層數據是以 BPSK 方式進行調製的,採用的協議是 CCSDS。這個協議是公開的。在男性社交網站 Github 上, 我也找到很多關於 CCSDS 相關的解調代碼和工程。假如你能獲得下行信號,理論上你也可以實際上去解調接收到的遙測信號。

當然也能通過接收場強,推算出航空器的一些事件,比如下面這些圖猜測太空飛行器是不是從MGA(中增益天線)天線切換到了 LGA (低增益)天線。

r00t 就成功的解調了來自高速鏈路的數據。並解調了傳送的實時畫面。

從接收的信號可以看到,我估計他們是從 X 波段用變頻器下變頻到了 70 釐米 UHF 波段的。接收機估計是 SDR。解調到的視頻信號是這樣的 - 一側的太陽帆板視頻,還有一些塵埃飄過。

當然也有一些有趣的信號被得到。比如說被解調的加速度數據。

其實從上可以看出來,如果我有一個可以跟蹤的的天線系統,可能天線不需要太大,2-3 米,一套變頻器,和 SDR 接收機,接收和解調探測器的下行數據是不難的 - 當然這些協議等都是開放的。

(以上圖片均來自社交網絡)

相關焦點

  • 代表人類離開太陽系的旅行者號,人類為什麼能接收到它的信號?
    距離超過200億公裡,旅行者號是怎麼發消息給人類的?眾所周知,旅行者號離我們很遠很遠,距離超過200億公裡,那它是怎麼能發出這麼強的信號讓我們接收呢?而在它上市20多年後,它又怎麼能有這樣的能力呢?因此為了接收到較弱的信號,我們必須使用強大的信號塔來接收,這就要講到深空網絡(DSN)。
  • 四地天線將接收「嫦娥一號」回傳月球照片(圖)
    嫦娥一號計劃近期發射將傳回月球照片 地面如何進行接收 本報記者探訪雲南天文臺  四大天線接收「嫦娥」回傳照片  除雲南天文臺外上海、烏魯木齊以及國家天文臺也將加入 四地天線將組成一個「超級望遠鏡」
  • 他在自家後院建了個接收深空衛星信號的天線系統,愛好小眾又冷門
    DSN的三個國際設施中的每一個都容納著數個巨大的碟形天線,這些碟形天線旨在捕獲來自大氣層之外的這些耳語,但是,David能夠在他的後院接收信號。他於2020年5月聽到了第一返回信號來自Bepi-Colombo深空探測器,此後他還在不斷改進天線設備。接下來,他希望找到朱諾號,並對接收到的信號進行解碼,以查看從太空傳回的數據。
  • 科普 | 天線是如何接收到電磁波的?
    重點只談接收天線。其實,天線接收電磁波信號完全可以依照法拉第的切割磁力線原理和電場空間電勢差感應原理兩類來分析和理解。電磁波可以看做空間交變的電磁場,因此具有電場和磁場兩種交替變化的存在形式。磁感應天即磁場天線,比如中波收音機的磁棒天線,依靠鐵氧體磁矩單元參與電磁波磁場分量導致的磁化。
  • 嫦娥5號發射前出動3艘測量船,比美國差在哪?
    留意新聞的朋友一定注意到,在長徵5號運載火箭發射前,我們已經連續派出了遠望5號、6號和遠望3號航天測量船奔赴大洋,為此次嫦娥5號任務提供遙測和通信支持有朋友會問,我們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經組網成功,利用北鬥可以精確定位;同時我們的天鏈系統可以實現星地間通信,它們可以實現對嫦娥5號的測控和信號傳輸嗎?答案是否定的。
  • 美國「新視野」號探測器發出的信號是如何被我們接收到的
    NASA的探測器都會使用高增益天線,「新視野」號也不例外。高增益天線簡單的說就是增強其信號的強度,以便於可以有效的抵達地球而不衰減或消失。地球上接受「新視野」號的「大鍋」是NASA的深空網絡。這是NASA設置的一個用以聯絡太空船的全球網絡設施。
  • 12月4號至7號國際空間站將發送SSTV,附詳細接收方式
    12月4號至7號國際空間站將進行發送SSTV活動,屆時使用普通對講機即可接收信號,通過手機或電腦可解碼為圖片。具體頻率為145.800MHz,請注意都卜勒效應。使用FM模式發送,SSTV具體模式為PD120。
  • 「嫦娥四號」展開單極子射電天線成為距地球最遠空間射電天文臺
    日前,嫦娥四號任務工程團隊展開了中-荷低頻射電探測儀載荷實施了載荷單極子射電天線,採取時變信息和頻譜信息兩種探測方式,將從宇宙空間中所獲取的電場強度及其變化特徵進行研究,從而了解空間環境電場強度變化的天然誘因。三根單極子射電天線將於載荷低噪聲放大器、電子學箱組件構成中-荷低頻射電探測儀整體。
  • 嫦娥五號探測器 地球上有隻「大眼睛」在看你!
    (什麼中繼終端、相控陣天線啊,看不太懂,別著急,讓我幫你翻譯翻譯)說白了,就是嫦娥五號探測器飛得多遠,都能通過運載火箭上的「外掛設備」來看的一清二楚。這次,中電天奧一共啟用了多套測控通信系統。佳木斯66米深空測控站 魯如鵬 攝 佳木斯66米深空測控站 魯如鵬 攝 據悉,這是佳木斯66米深空測控站繼嫦娥2號、3號、4號、5號T1和天問一號探火後,再次「扛大梁」。
  • 天線的原理是什麼!?它到底是怎麼接收信號的?
    所有通過電磁波傳輸信號的設備都得帶著天線。 我們的手機,也是要有天線,才能接打電話的。於是有小夥伴好奇,為啥我的手機沒有帶著杆子呢?實際上最初的老式的手機,大都頂著一根天線。後來隨著技術的演進,天線藏進手機裡面了。
  • 衛星接收天線調整的三大參數
    衛星接收天線調整的三大參數2008/8/26/10:56來源:衛視中文站    衛星廣播電視從模擬到數字,從C波段到Ku波段,從傳輸到直播的發展非常迅速,我國有線電視的信源多數來自於衛星。利用衛星傳送技術進行覆蓋是我國廣播電視傳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村村通廣播電視工程中利用衛星信號進行覆蓋的就佔了很大的比例。為此,衛星接收是廣電機構技術人員所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術。     要進行衛星接收,關鍵點是衛星接收天線的定位,它包括:天線的方位角、仰角和饋源的極化角這三大參數。
  • 在行動電話中的接收和發射FM信號的內置天線
    問題的提出這幾年來,多數行動電話中都使用了無線調頻(FM)信號接收組件。由于波長長(λ~3m),佔調頻頻帶較大(帶寬是FM調頻頻帶76~108MHz的35%),免提耳機的連接線常被當作天線使用,而電話的底板(也許還有使用者)則當作地線,於是在收聽時需要連接免提耳機。這種做法的缺點是不能使用藍牙免提耳機,也不能使用音頻揚聲器。
  • 嫦娥四號登月後都做了啥?
    因此嫦娥四號的成功著落,讓中國成為全球首個實現在月球背面著陸的國家。「嫦娥四號」著陸器而之所以要抵達月球背面,是因為背面受電磁波幹擾較小,其地質情況也與正面有所不同,能監聽到地球上無法獲取的微弱宇宙信號,利於進行宇宙輻射探測、宇宙起源探索等科學研究。
  • 嫦娥四號登月後都做了啥?
    而之所以要抵達月球背面,是因為背面受電磁波幹擾較小,其地質情況也與正面有所不同,能監聽到地球上無法獲取的微弱宇宙信號,利於進行宇宙輻射探測、宇宙起源探索等科學研究。同時對探索月球土壤成分、小行星活動乃至月球的形成都有重要輔助意義,未來的星際探索中轉基地或許能在這裡站腳。2020年9月25日,嫦娥四號和其搭載的月球車玉兔二號進入月夜休眠,那麼已經在月球背面工作22月晝的它到底有哪些新發現?
  • 人類首個在月球神秘背面著陸的探測器——嫦娥四號
    月球的背面一直背對著地球,關於月背的傳說有很多,比如上面有外星人、有納粹黨……在嫦娥四號著陸前,還沒有一臺人類的探測器在月球背面工作過。2018年5月21日,清晨要想在月背著陸,首先就要解決通訊問題,月球自身完美的屏蔽了所有來自地球的電磁信號。
  • 你知道天線增益是什麼意思嗎?天線增益與信號傳播的關係
    對於無線路由器我們再熟悉不過了,除個別路由器外,大部分無線路由器都有一根甚至兩根及以上的天線。可是你知道天線的內部構造嗎?你了解天線的也有一個描述其性能的物理參數——天線增益嗎?下面我們簡單來了解一下,什麼是天線增益,增益高低與無線信號傳播的關係。先來了解一下天線的內部構造,天線有兩根引線,一根是地線接天線的外套屏蔽層,另一根接天線內部發射部分。
  • 玉兔二號與著陸器玩互拍 帶你看嫦娥四號在月背做的三件大事
    從1月3日22:22分到1月4日晚17:00,嫦娥四號已完成:著陸器與玉兔二號巡視器(月球車)分離△嫦娥三號釋放月球車玉兔號(左)和嫦娥四號釋放月球車玉兔2號(右),由各自的監視相機C拍攝。這是當年嫦娥三號的著陸器地形地貌相機在2013年12月20日拍攝的全景照片拼接圖,可以看到自己的太陽能板和一部分組件、遠處的月球車玉兔,以及玉兔留下的車轍。2019年1月11日,嫦娥四號的地形地貌相機也給我們帶來這樣壯觀的景色。
  • 我國四大天文臺、站相繼跟蹤到嫦娥一號衛星信號
    新華社上海10月25日電(記者 王蔚)我國上海佘山、北京密雲、雲南昆明和烏魯木齊南山四臺大型射電望遠鏡,通過VLBI聯網技術,25日凌晨相繼跟蹤到嫦娥一號衛星信號。    25日,上海天文臺臺長、VLBI測軌分系統總指揮洪曉瑜接受新華社記者獨家採訪時說,上海、北京、昆明、烏魯木齊四地的射電望遠鏡先後在25日4時32分、5時05分、6時47分和7時28分跟蹤接收到嫦娥一號衛星發射信號,信號很強且穩定,說明衛星按預報軌道運行,狀態一切正常。
  • 假如接收到外星人的信息...
    既然外星人的「好壞」未卜,那假如接收到他們的信息,人類該怎麼辦呢?這個問題引起過很多人的思考。20世紀90年代,由著名科學家馮·卡門「領銜」創立的國際宇航科學院提出了一系列應對原則,其中包括: 啟動國際磋商,研究是否回復及如何回復的問題。
  • 天線越多越長,信號就越穩定?
    他們的理由很簡單:天線是路由器傳輸信號的喇叭,之前的天線相當於只有 50% 的音量,我給你換成 80% 音量的,信號自然就好了。 這段話的前半部分沒說錯,換更高增益的天線的確能提升路由器的信號強度,但換完之後信號可不一定會變好。 甚至手機收到的信號反而會更差。 具體的原理咱們就不講了,說多了容易讓人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