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人類離開太陽系的旅行者號,人類為什麼能接收到它的信號?

2020-10-11 超弦

距離超過200億公裡,旅行者號是怎麼發消息給人類的?

眾所周知,旅行者號離我們很遠很遠,距離超過200億公裡,那它是怎麼能發出這麼強的信號讓我們接收呢?而在它上市20多年後,它又怎麼能有這樣的能力呢?

其實我們可以把問題反過來想,而不是問旅行者如何能發出足夠強的信號,而是問地球如何能接收到如此微弱的信號,因為離開旅行者號的信號只有普通手機信號的6倍左右。當它到達地球時,它會變得越來越弱。因此為了接收到較弱的信號,我們必須使用強大的信號塔來接收,這就要講到深空網絡(DSN)。

深空網絡(Deep Space Network, DSN),由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建立和維持,由位於加利福尼亞、西班牙和澳大利亞的天線點組成(每個天線點相距120度,以便覆蓋整個地球)。現在已經成為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一部分。在這些地方有巨大的碟形天線,直徑從85英尺到230英尺不等。天線是拋物線形的(碗狀的)——這意味著它們被設計成每一個擊中它們的信號都會從曲線上反射到它們組合的中心,從而使信號更強。簡單來講,它是一個支持星際任務、無線電通信以及利用射電天文學觀察探測太陽系和宇宙的國際天線網絡,這個網絡同樣也支持某些特定的地球軌道任務,它是地球上最大也是最敏感的科學研究用途的通信系統。

這些巨大的天線會設法接收到最微弱的信號,當時間到了2025年時,旅行者號的電力供應會很弱。旅行者號的動力來自放射性衰變產生的熱量,當它離開地球時,這個系統的輸出功率約為450瓦,但是到今天它已經降到了250瓦以下。

當旅行者號從其指向地球的高增益天線發射信號時,信號功率約為19瓦,但隨著它以光速飛行約16小時到達地球,信號功率變得越來越弱。當它擊中其中一個DSN天線時,它的功率約為10E-16瓦。幸運的是,旅行者號以非常高的頻率進行傳輸,這並不常用於陸地目的,因此信號不會在手機、電視和GPS等設備的幹擾中丟失。

不幸的是,DSN資金不足,而且大部分設備都很舊,因此有時會發生中斷,我們會丟失數據。即便是輕微地振動也足以使我們失去信號。

旅行者1號和2號都有一個巨大的無線電天線,它不斷地指向地球,與地面控制系統保持著連續的數據連接,由於無線電波的移動速度與光速非常接近,一個信號從旅行者1號到達地球需要20個小時。這兩艘航行者飛船使用大型定向天線,這有助於將輸出功率和接收能力集中在狹窄的區域內。全向天線在任何地方都能發射,所以離你越遠,接收天線的功率就越小。但是對於定向天線來說,損耗只取決於它的方向性有多好,以及其間散射或吸收了多少。在這種情況下,旅行者能夠以23瓦的功率傳輸1.4kbps的驚人距離。就規模而言,一部手機通常為2-3瓦,而一個典型的調頻廣播電臺通常以千瓦為單位。

不過,與我們手機不同的是,旅行者1號和2號使用的是核電池,在1977年發射升空後,預計在2023年至2025年之間的某個時候,它們將耗盡足夠的電力來維持探測器的功能。

旅行者號的動力來自RTGs,無線電同位素熱電發電機。其中的放射性物質(鈽)是用來製造熱量的,熱量在一個類似於珀爾帖的系統中轉化為電能。隨著這些RTG的退化,它們產生的能量越來越少,隨著時間的推移,必須關閉飛船上的系統,才能使其繼續運行。當飛船將到達一個無法再進行科學研究或無法控制其方向的時候,它將迷失方向。據估計,這種情況將在2025年左右發生。


相關焦點

  • 當年的「旅行者號」,現在到了哪裡?人類真的無法離開太陽系嗎?
    要知道,一旦穿過這個「過渡區」,就意味著旅行者1號進入了星際介質。也就是說,旅行者1號很快就可以進入星際空間了。可能很多人都會好奇,為什麼旅行者1號能續航如此之久,難道它是採用了什麼特殊的燃料作動力嗎?其實旅行者1號的燃料並不特殊,只不過,旅行者1號在太空飛行的途中採用了一種特殊的飛行方式,這種方式也被科學家稱為「彈弓方式」。
  • 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人類是如何與它保持聯繫的?
    旅行者1號已經飛行了43年,由於距離遙遠,目前沒有技術能夠監視它的飛行畫面,只能通過無線電波與它保持聯繫。人類與它最後一次互動,是在2017年11月28日,工程師下達指令,修正了它的航線。旅行者1號利用引力彈弓效應成功加速至第三宇宙速度(16.3千米每秒),比旅行者2號快10%,成為人類歷史上飛行速度最快的探測器之一,。它於2014年穿越了太陽風層頂,成功飛出了太陽系,但還在太陽引力的控制範圍之內。即使這樣,它仍然是人類有史以來飛得最遠的探測器。
  • 旅行者1號飛出太陽系,其中還有人類的定位信號
    人類對宇宙一直非常好奇,總希望能更加深入了解它,同時也希望能找到外星文明的線索。在幾十年前,美國NASA發射了旅行者1號宇宙探測衛星,目的是更進一步探索宇宙。如今,旅行者1號已經飛出了太陽系,向著宇宙的更深處航行。雖然這是人類宇宙探索歷史的裡程碑,但是這其中也包含隱患。
  • 200億公裡外的旅行者1號,人類是如何與它保持聯繫的?
    ,還有一個空間站,它們都與地球保持著聯繫,所以近距離的通訊技術難不倒人類科學家,對於旅行者1號來說,它的難點在於遠距離通訊,因為遠距離通訊存在多個問題,比如如何讓旅行者1號瞄準地球發射信號、如何讓旅行者1號在很遠的地方準確地接收人類的信號、如何避免通訊延遲等。
  • 人類走不出太陽系?旅行者2號在178億公裡處,遭到「火牆」阻隔?
    旅行者2號在1977年的時候,旅行者2號帶著全人類的希望踏上了探索宇宙的旅程,自從旅行者2號升空以來,它也成功去到了多顆行星,正是經過了這幾大行星,旅行者2號才擺脫了太陽的引力,所以才能夠衝出太陽系。本來以為旅行者2號會帶著人類的希望衝出太陽系,進入到更遙遠的地方,但是沒想到它在到達太陽系邊緣的時候,卻遭遇了一堵高溫的火牆。宇宙中為什麼會出現一堵火牆呢?這堵火牆會阻礙旅行者2號的腳步嗎?在2018年的時候,旅行者2號就已經進入到了太陽風的層頂,那個時候的旅行者2號距離地球178億公裡,由於太陽的活動釋放出了大量的高能粒子流,太陽風便由此形成。
  • 為什麼旅行者1號飛離了太陽系,還能與我們保持聯絡的?
    ,所以近距離的通訊技術難不倒人類科學家,對於旅行者1號來說,它的難點在於遠距離通訊,因為遠距離通訊存在多個問題,比如如何讓旅行者1號瞄準地球發射信號、如何讓旅行者1號在很遠的地方準確地接收人類的信號、如何避免通訊延遲等。
  • 飛了43年後,旅行者號距地球227億公裡,人類是如何與它通訊的?
    20世紀人類經歷了兩次世界大戰,後來還被冷戰的陰影所籠罩。這也使得軍事、航天技術得到了蓬勃的發展。在人類航天領域,兩枚無人探測器旅行者號從上世紀70年代發射,至今已經43年零3月,它仍然還在運轉,而且正在儘可能地突破人類的探索邊際。
  • 旅行者2號成功抵達太陽系邊緣,卻對人類指令說不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都是如今距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按照科學家的推測,它們如今都飛出了太陽系。首先看旅行者1號,當它接近太陽系邊緣的時候,它突然開始莫名其妙的減速,而且要比科學家預估的時間晚了很多,才最終離開了太陽系;其次是旅行者2號,我們都知道,旅行者2號自從發射了,就一直沒有旅行者1號那麼「聽話」,不過,它仍然可以接收到地球對它發出的指令信號。
  • 旅行者2號成功抵達太陽系邊緣,卻對人類指令說不
    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都是如今距離地球最遠的探測器,按照科學家的推測,它們如今都飛出了太陽系。不過,當它們抵達太陽系邊緣的時候,卻發生了很多不可思議的事情,這讓著名的物理學家霍金,都表示或許宇宙正在被監督。
  • 旅行者2號已失控7個月,飛行了188億公裡後,給人類傳回兩個字!
    在1997年的時候,旅行者1號與旅行者2號先後離開地球,旅行者1號首先離開了太陽系正駛向銀河系中心,旅行者2號的速度現在正在減慢,但是也飛出了太陽系,希望可以給人類帶回有價值的信息。其實這與他們的兩口巨大圓鍋有很大關係,這兩艘飛船上都有著兩個巨大的衛星鍋,這便是用來接收和傳送信號的。在美國,西班牙和澳大利亞分別有三個天文臺,這三個天文臺就是負責接收旅行者號的數據的。
  • 旅行者2號為人類傳回了太陽系邊緣的數據,科學家看到後高興不已
    搜尋外星文明是否存在主要有兩個方法,一個是通過射電望遠鏡搜尋宇宙中可能存在的外星文明信號,如果我們能夠搜尋到這裡的信號,並將其破解,那麼外星文明存在的證據也就找到了。另一個方法就是派出探測器前往太陽系外,如果運氣足夠好,或許也能夠發現外星文明。
  • 旅行者1號品嘗太陽系外味道
    去年8月25日旅行者1號探測器接收到的宇宙射線發生劇烈變化,通常存在於太陽系外層的相關種類射線大幅下跌,同時來自太陽系外部的宇宙射線則大大增加,這說明探測器已脫離太陽系。隨後NASA稱這一說法不準確,但不管如何,這都表明人類正迎來人造物體飛出太陽系的歷史性時刻。
  • 旅行者號攜帶人類信息,若被地外文明發現,人類命運會怎麼樣?
    據說「旅行者1號」飛向太空,帶給人類信息和地球坐標,暴露了我們的位置,將受到外星文明的攻擊,並希望能夠回憶起來。簡直是胡說八道。雖然美國航空航天局仍在監控旅行者1號的飛行數據,但已經放棄命令和遙控。在這一姿態調整後,旅行者1號可以自行飛行。在太空旅行了40多年的人類使者,在完成人類所賦予的各種任務時,承受了太多的負擔,忠誠。累壞了。每一項工作接踵而至,電力就會耗盡,再也不能忍受超過40小時的人聲信號。
  • 旅行者1號拍到的暗淡藍點,它是什麼?人類看後陷入深思!
    一直以來,人類發射過多個宇宙探測器,例如先驅者11號、旅行者1號、旅行者2號等等,在眾多的探測器中,唯獨旅行者1號作出的貢獻最大,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它創造有史以來的多個第一,不僅是飛行距離最遠的探測器,同時也是速度最快的探測器。
  • 旅行者號飛船有可能在未來給人類引來禍端,這是怎麼回事?
    可以說,它們就是人類文明的信號飛船,只要外星文明捕獲了旅行者號,根據上面留下的地球定位坐標,就可以輕鬆找到太陽系,來到地球。這樣的搜尋地外文明的壯舉在上個世紀受到了人們的支持和歡迎,很多人都期望著有一天外星文明能夠根據旅行者號留下的信息來到地球。
  • 離開太陽系的旅行者2號突發狀況!快沒電了!
    旅行者2號是NASA研發的第二艘飛往太陽系外的探測器。2018年12月10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已飛離太陽風層,證據以及被發現,它成為了第二個進入星際空間的探測器。第一個自然是旅行者1號。不過事情發生後,美國航天局的工程師們仍在與飛船通信並接收遙測數據。故障保護源於1月25日的一次演習。
  • 為什麼說兩架旅行者號撞上任何東西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所以它們能...
    旅行者1號 旅行者1號其實比2號還晚發射了一個月,離開了地球之後,它先後拜訪了木星和土星,航行了35年之後終於到達了太陽系的邊緣。到2014年,NASA正式宣布「旅行者一號」駛出了太陽系,飛往了廣闊的星際空間。儘管如此,以旅行者1號目前的速度來說,飛往離地球最近的恆星比鄰星還要花上7萬3千6百年。
  • 旅行者1號或為人類引來禍端!如果後悔,現在能將它摧毀嗎?
    ,並且還有太陽系中地球的位置,其實這是畫蛇添足,如果有文明能截獲這艘探測器,那麼他們必定能找到太陽系,必定能分析出地球才適合生命生存。綠色圓框內為旅行者1號,它當前距離已經超過148天文單位所以準確的說在旅行者一號之前,已經有三艘探測器攜帶了地球的位置標識牌飛離了地球,只是旅行者1號速度最快,因此到現在為止,它已經在距離地球大約
  • 旅行者2號在太陽系邊緣傳來信號,科學家無能為力
    隨著人類科技的不斷發展,人類對太空也有了很多探索,並且也取得了很多科研成果,但是以人類當前的技術來看,人類目前還沒有飛出太陽系外,因此人類想要探索太陽系外的事物也是比較艱難的。年至今,旅行者1號還沒有飛出太陽系外,而旅行者1號的「壽命」也是有限的,大約在2025年就會徹底與地球失去聯繫,成為一艘「流浪探測器」。
  • 旅行者1號是如何飛出太陽系的?它離我們有多遠?
    旅行者1號(Voyager I) 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1977年9月發射的一枚重722公斤的太空探測器,它被送往太空研究太陽系的外層和星際空間。據推測,旅行者1號已經越過日光層進入了星際空間,它是人類歷史上運行時間最長的宇宙飛船,通過接收常規指令和向地球發送信息及數據進行通信。旅行者1號在太空中遨遊並不斷拓展,按照計劃於1980年結束了第一階段的運行,它被分配的任務是探索太陽系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