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新聞】美國產業界氫能經濟路線圖

2020-12-08 騰訊網

導讀:2019年11月6日,美國燃料電池和氫能協會(FCHEA)在2019燃料電池國際研討會暨能源展上發布了《美國氫能經濟路線圖——減排及驅動氫能在全美實現增長》。該路線圖根據20家公司和組織的意見編寫而成。路線圖期望美國的決策者和工業界共同努力並採取正確步驟,在氫能經濟的迅速興起和發展進程中,不斷壯大相關產業活動,從而鞏固美國在全球能源領域的領導地位。

一、長期掌握全球能源技術領導地位的戰略意圖

《美國氫能經濟路線圖——減排及驅動氫能在全美實現增長》從產業界視角出發,在共享和開發經濟模型以及有關未來能源需求和環境期望的數據基礎上,勾畫的「建立跨市場和應用的夥伴關係,長久把持全球能源技術主導權」的發展圖景。路線圖的編製成員主要為20家能源、運輸、燃料電池製造和電力行業的全球領先公司。同時,麥肯錫公司為之提供了分析支持,美國電力研究院(EPRI)提供了科學觀察和技術支持。美國能源部國家實驗室和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的技術專家提供了分析和審查支持。

二、美國的氫能經濟願景

根據估算,到2050年,氫能將滿足美國終端能源需求的14%,相當於每年超過2468太瓦時。

競爭激烈的氫工業將加強美國在能源方面的領導地位。美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和石油生產國,出口到超過35個國家。隨著世界各國尋求發展氫能從而減少碳排放,美國有機會加強和發展其能源領導地位並在該領域創造就業機會。

強勁的氫工業將增強美國經濟。氫工業的不斷發展,為美國公民創造了就業機會,為美國企業創造了收入。通過向希望發展氫能基礎設施的地區出口技術,例如歐洲、中國、日本、韓國和澳大利亞,這些在氫價值鏈中運營的業務也將得到增長。到2030年,美國氫能經濟每年可產生約1400億美元的收入,並在整個氫價值鏈中提供70萬個工作崗位。到2050年,它可以通過每年創造約7500億美元的收入和累計340萬個就業機會來推動經濟增長。

通過利用國內能源資源和提高能源彈性,氫能將有助於維護美國的國家能源安全。氫生產將利用豐富的可再生資源、天然氣和碳儲備,並使核工業具有競爭力。

氫能帶來重大的環境和健康效益。除了降低碳排放量之外,用作車用燃料的氫還完全消除了排氣管微粒、氮氧化物和硫氧化物的排放,改善了區域空氣品質,同時減少了溫室氣體排放。

氫能更好地整合低碳電力資源。隨著氫能在交通運輸、工業原料、備用電源及電力系統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全美氫需求量將快速拉升。所有這些應用所需的氫到2030年可能達到1700萬噸,到2050年達到6300萬噸。

三、美國氫能經濟的實現路線

美國將需要迅速採取行動,必須通過進一步投資和減少監管壁壘,促進研究與開發的公共政策來提高競爭力,以繼續在這個不斷發展的行業中保持領先地位。美國氫能經濟發展路線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一)2020年至2022年:立即採取後續措施

在最初的兩到三年中,目的是在更多的州和聯邦一級確定可靠且技術中立的脫碳目標。這些目標將作為具體政策和監管行動的指南,包括更新法規和標準。公眾激勵措施和標準可以消解初期市場啟動時的壁壘,將更成熟的氫解決方案推向市場,提高公眾意識和接受度,並繼續試點氫的其他用途。該階段專注於在前期用戶市場中的早期商業可行應用,例如在全美範圍內推廣燃料電池叉車,在加利福尼亞州進一步部署輕型和重型車輛。這些早期應用要求採取多種激勵措施來減少進入壁壘,並通過市場機制來擴大規模。

在此階段,不斷擴大成熟的應用領域(例如叉車)和接近收支平衡的應用領域(例如備用電源解決方案)。在運輸業中,將重點發展燃料補給基礎設施,以支持推廣燃料電池電動汽車(FCEV),並開始在乘用車和燃料補給站看到第二代產品。推動市場需求的增長,使之匹配運輸業中既有的氫生產設施的產能和分銷能級。其他應用的試點,例如燃氣網絡中使用混合氣體,則為廣泛利用氫能做準備。

目前,美國的氫需求總量約為1100萬噸,道路上的FCEV只有7600輛。到2022年底,美國所有細分市場的氫需求總量將增長到1200萬噸。全美的道路上行駛FCEV約3萬輛。此外,在有足夠的市場需求的情況下,還將會有5萬輛FCEV物料搬運工具。

(二)2023年至2025年:規模化的早期階段

到2025年,實現氫的大規模生產,在成本降低的同時,使用氫能的地域範圍也不斷擴大,不再局限於起步較早的州。這需要明確的監管準則來協調市場參與者並吸引投資。早期市場的政策激勵措施開始從直接支持過渡到可擴展的市場機制。

在此階段,建設首批大規模製氫設施。這些設施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進行水電解、可再生天然氣或碳捕捉與儲存技術來實現氫的製取。隨著制氫規模的擴大,與氫有關的設備(尤其是汽車燃料電池生產和燃料站設備)同步擴大規模,從而降低成本、提升性能。中型和重型燃料電池電動卡車以及新型輕型FCEV品牌和型號將投放市場。服務於中型和重型車輛的第二代高通量加氫站,提高了初期市場用戶對氫動力商用車的接受度和利用率。

對於建築物供暖,起步較早的州開始將少量的氫氣混合到供暖管道中,從而推動氫的大規模生產。在運輸方面,這些州將在現有車隊和試驗站的基礎上擴大輕型乘用車加氫基礎設施的覆蓋面和容量。在其他州跟進的過程中,制定加氫基礎設施的推廣計劃。在需求密集的頻繁路線上,部署中長途卡車所需的加氫設施。此外,氫燃料電池的用途從新建的數據中心和電信塔擴展到建築物的備用發電。此時的氫能市場開始轉為使用低碳氫作為工業原料。

到2025年,全美各種應用的氫總需求量將達到1300萬噸,道路上行駛共計15萬輛輕、中、重型FCEV,同時還有12.5萬輛FCEV物料搬運工具。

(三)2026年至2030年:多元化

2026年至2030年階段的發展特點在於多樣化,在全美範圍內擴大基礎設施。各種制氫途徑被廣泛使用,電解氫生產的規模持續擴大,開始與電網和可再生能源生產建立密切關聯。建立第一條氫氣傳輸管道,通過季節性併網和存儲進一步降低成本。

在運輸領域,隨著重型、高通量的加氫站基礎設施聯結成區域網絡進而覆蓋全美,中長途氫動力卡車的運輸規模將不斷擴大。此時,美國大多數州都已落實了氫經濟路線圖,建立布局廣泛的加氫基礎設施,激活整個FCEV市場。

在產業領域,氨、甲醇和石化產品的生產已過渡到使用低碳氫的模式。通過大規模製氫,降低了所有部門的生產成本。航空業和航運業對脫碳型燃料的需求不斷增長,氫基合成燃料在這兩個產業中的供應規模持續擴大。

到2030年底,全美各種應用的氫總需求量將突破1700萬噸,售出的FCEV將達到120萬輛,在物料搬運中有30萬輛FCEV搬運工具。同時,全美有4300個加氫站投入運營。隨著制氫成本的降低和基礎設施的到位,各類制氫解決方案開始競爭。氫經濟吸引投資,進一步用於氫能的開發和推廣。到2030年,年度投資額預計達到80億美元。

(四)2030年後:在美國廣泛推廣

2030年之後,氫能將在美國各地區、各行業大規模部署。在大多數的應用中,通過充分的外部性定價,讓氫能與化石燃料替代品實現成本均等,之後讓此前的支持性政策逐步退出。

利用碳捕捉與儲存技術對基於化石燃料的制氫設備進行改進,讓各種低成本的低碳制氫方式開展公開競爭。跨行業擴大氫能的使用,在進一步降低成本、改善性能的同時,激發行業間的協同效應。低碳制氫設施的全美廣泛布局,氫氣輸送管道網絡和大型加氫設施網絡的成型,鞏固了美國氫經濟的骨幹基礎設施網絡。推出不同型號的FCEV來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從而讓原本難以實現脫碳的工業部門顯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建築也廣泛實現低碳化乃至脫碳,有更多的零排放汽車上路。

除了為本國市場製造和生產外,向歐洲和亞洲出口氫和技術,同樣也為美國經濟增添了活力。到2050年,美國氫能行業的總收入每年可能達到7500億美元,包括了FCEV在內的所有設備的銷售和6300萬噸的氫需求量。

四、氫能經濟的前進之路

實現此路線圖,需要產業部門、投資者和政策制定者的共同努力。要釋放美國氫工業的潛力,需採取以下九項行動:

(1)設定可靠的、技術中立的脫碳目標;

(2)建立公共激勵機制,以消弭初期市場啟動中的障礙;

(3)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4)跨部門擴大氫能的使用,實現規模經濟;

(5)在政府採購中添加基於氫能的選擇;

(6)支持研究、開發、示範和部署;

(7)協調技術規範和安全標準;

(8)支持外展和員工發展;

(9)審查能源部門法規,以確保兼顧氫能。

相關焦點

  • 韓國氫能經濟,一場生死未卜的政府「賭局」
    文在寅總統在蔚山市政府大樓發布「氫能經濟發展路線圖」時就明確表示,氫能經濟將為韓國帶來發展新機遇,政府建立氫能經濟的決心是堅定的。其中,《氫能經濟發展路線圖》綜合多方面,對韓國的氫能經濟發展路徑做出了詳細的謀劃。  接下來,我們將以《氫能經濟發展路線圖》為基礎,剖析韓國氫能經濟的發展思路。自身優勢切入,定製突圍道路  世界各國氫能發展路線都是基於自身特點量身定製的,並沒有統一的模型。
  • 美國能源部擬斥資1億美元建立國家氫能實驗室研發聯盟
    氫能首席觀察按:2020年以來,從發布燃料電池重卡技術路線圖,到斥資近2億美元支持產業鏈重點技術研發和商業化,美國能源部在推動氫能及燃料電池產業方面顯著提速。 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有潛力實現多個部門的脫碳、靈活性、能源安全和經濟增長。
  • 氫能源行業深度報告:「氫能時代」大幕拉開
    預計 2050 年氫能將承擔全球 18%的能源需求,氫 能產業將創造 3000 萬個工作崗位,減少 60 億噸 CO2排放,創造 2.5 萬億美元的市 場價值。日本、美國、歐洲等主要工業國家均將氫能列入國家能源發展戰略,氫能產 業的發展已初具規模,但發展重點有所不同。
  • 明天氫能董事長王朝雲:氫能產業面臨「三高三低」不利因素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明天氫能董事長王朝雲 圖片來源:每經記者 歐陽凱 攝自今年「兩會」期間氫能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到3月26日四部委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政策層面頻頻釋放積極信號,把氫能從產業低谷推向風口浪尖。
  • 韓國氫能發電遇挑戰:存在技術差距 研發投入不足
    今年,韓國提出了「活用氫能源經濟路線圖」,旨在發展氫能源相關新興產業,確保技術優勢,同時推動環保事業發展。其中,氫能發電是重要組成部分。韓國準備大力推動氫能發電,從而進一步推動以清潔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發電。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2020年底,日本政府公布了脫碳路線圖草案。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總綱領綠色投資為第一要務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發布的路線圖草案,綠色投資被視為日本疫後重塑經濟的重點,以及引領日本遠離化石燃料、加速清潔能源轉型的關鍵。日本政府將投入大量資金,鼓勵14個行業的技術創新和潛在增長,包括海上風電、氫氨燃料、核能、汽車、海運、農業、碳循環等。
  • 日本實現全球首次遠洋氫能運輸
    AHEAD指出,這標誌著日本首次使用外國生產的氫氣發電,對電力行業大規模氫氣消費產生了重大影響。AHEAD表示,給燃氣輪機供氫標誌著日本首次將進口氫氣用於發電,電力行業在氫發電上邁出了重要一步。AHEAD計劃將國際氫供應鏈商業化,包括從汶萊生產甲基環己烷、經由遠洋運輸至日本、再在日本甲基環己烷中分離氫氣,並將這種從國外運輸來的氫氣作為發電燃料。
  • 全球經濟總量75%國家涉氫,超20個國家級氫能規劃匯總
    全球經濟總量75%國家涉氫,超20個國家級氫能規劃匯總 2020-11-21 00: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氫能列入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南理工質子交換膜材料獲進展
    「熱點新聞」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包含國內外上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最新新聞信息,地方政策,技術革新等,每天一期。相關研究成果以「Perfluoroalkyl-functionalized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 with Superhydrophobicity for Anhydrous Proton Conduction」為題,發表在國際化學頂級期刊《美國化學會志》(J. Am. Chem. Soc.)上。
  • 《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年)》發布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為深入落實十九大報告精神,加快建設製造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通過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助推形成新動能,針對光電子器件產業發展現狀和趨勢,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委託相關行業協會並組織骨幹企業、研究機構、大專院校、行業專家等共同編制了《中國光電子器件產業技術發展路線圖(2018-2022)》(以下簡稱《路線圖》),已於2017年12月29日正式發布。
  • 2020年中國氫能城市競爭力30強排行榜
    報告目錄:第一章 中國新能源行業發展環境綜述第一節 新能源行業的定義一、能源的定義二、新能源的定義第二節 新能源發展的必要性第三節 新能源行業政策環境一、行業主要法律法規(一)《可再生能源法》(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三)國家能源局關於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
  • 熱點新聞:車用IV型氫氣瓶標準徵求意見,嶽陽加快氫能建設
    熱點新聞:車用IV型氫氣瓶標準徵求意見,嶽陽加快氫能建設 2020-07-07 15: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日本氫能鏈技術研究合作組(AHEAD)實現全球首次遠洋氫能運輸
    AHEAD指出,這標誌著日本首次使用外國生產的氫氣發電,對電力行業大規模氫氣消費產生了重大影響。AHEAD表示,給燃氣輪機供氫標誌著日本首次將進口氫氣用於發電,電力行業在氫發電上邁出了重要一步。AHEAD計劃將國際氫供應鏈商業化,包括從汶萊生產甲基環己烷、經由遠洋運輸至日本、再在日本甲基環己烷中分離氫氣,並將這種從國外運輸來的氫氣作為發電燃料。
  • 市場丨100000億氫能時代大幕拉開
    日本經濟產業省(METI)2019 年提出了《氫 能與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其目標是:第一階段創造需求,到 2025 年加速推廣和 普及氫能交通、民用市場;第二階段解決供應問題,到 2030 年實現氫燃料發電和通 過擴大氫能進口解決大規模供給;到 2040 年,建立起零碳排放的供氫體系,使氫加 入傳統的「電、熱」系統構建全新的二次能源結構。
  • 將氫能進行到底!日本制定氫/燃料電池戰略技術發展戰略
    近日,日本修訂了《氫/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以下簡稱《路線圖》),同時制定了「氫/燃料電池戰略技術發展戰略」,不僅規定了具體的技術發展項目,還定下了符合《路線圖》中每個領域設定的目標。自此,從國家到行業,再到企業層面,全日本都開始不遺餘力地推進氫能源社會的早日實現。2014年,日本修訂了《日本在復興戰略》,發出建設「氫能源社會」的呼籲,同時在第四次《能源基本計劃》中,將氫能源定位為與電力和熱能並列的核心二次能源,提出建設「氫能源社會」。同年,《日本氫和燃料電池戰略路線圖》正式發布。
  •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
    日本「碳中和」路線圖出爐 綠色投資超2.33萬億美元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20年底,日本政府公布了脫碳路線圖草案。其中不僅書面確認了「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還為海上風電、電動汽車等14個領域設定了不同的發展時間表,旨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綠色投資的方式加速向低碳社會轉型。
  •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
    中國光伏產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日前,工信部電子信息司發布《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路線圖》(2016年版),(以下簡稱《路線圖》),《路線圖》涵蓋了光伏產業鏈各環節,涉及多晶矽、矽棒/矽錠/矽片、電池、組件、平衡部件、系統等各環節的62項關鍵指標
  • 利用氫能攻克「難以減排領域」,助力實現「碳中和」
    因此,需要在實現「碳中和」目標的約束下,逐一探討氫能助推「難以減排領域」深度脫碳的技術路徑及潛力,進而討對氫能發展定位、作用和意義進行重新思考。一,氫能如何攻克「難以減排領域」工業領域:氫能可應用於鋼鐵、化工等行業,實現原料用能、高品位熱源等難以減排領域深度脫碳。
  • 中船重工氫能項目入選湖北省重點,先導智能終止出售氫能資產
    「熱點新聞」是氫雲鏈旗下的全新欄目,主要包含國內外上針對氫能、燃料電池等內容方面最新新聞信息,地方政策,技術革新等,每天一期。在這裡,你可以全面了解全球氫能發展的最新動態。
  • 發展氫能與燃料電池汽車,如何「叫好又叫座」?
    會上,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圍繞氫能燃料電池技術市場化應用、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等熱點話題進行交流探討。發展氫能及燃料電池汽車已成為全球共識本屆大會上,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亞洲及太平洋區域高級經濟顧問、一帶一路戰略顧問郝博霖先生介紹道,「當前中國的氫能和燃料電池產業已經形成了覆蓋四大產業集群,擁有超過33家上市公司,以及40家汽車製造商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