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經濟總量75%國家涉氫,超20個國家級氫能源戰略規劃匯總
能源革命、氫能社會屬於未來產業,屬於未來大國博弈新焦點。許多國家與地區都在未雨綢繆,紛紛將氫能納入國家能源戰略規劃。據國際能源署不久前發布的《全球氫能源進展》報告顯示,氫能源技術在2019年保持強勁發展勢頭,投入運營的電解氫容量創下新紀錄。2020年儘管受疫情影響,除韓國以外,全球的氫能產業市場推廣速度放慢,但商業化應用案例、示範項目品類大幅增加。
-
【行業新聞】美國產業界氫能經濟路線圖
路線圖期望美國的決策者和工業界共同努力並採取正確步驟,在氫能經濟的迅速興起和發展進程中,不斷壯大相關產業活動,從而鞏固美國在全球能源領域的領導地位。《美國氫能經濟路線圖——減排及驅動氫能在全美實現增長》從產業界視角出發,在共享和開發經濟模型以及有關未來能源需求和環境期望的數據基礎上,勾畫的「建立跨市場和應用的夥伴關係,長久把持全球能源技術主導權」的發展圖景。
-
氫將定義成能源品種,氫能頂層設計呼之欲出
氫能被視為21世紀的終極能源,歐美日韓正以空前力度推動氫能發展,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制氫國,如何舉措全球矚目。全球以及中國的氫能發展規劃均著眼於提高氫能消費量,並逐步將制氫渠道由化石能源為主轉變為以可再生能源為主。中國2018年氫氣產量約2100萬噸,佔全球總產量的比例超過30%。目前全球氫氣產量裡,90%以上來源於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制氫。
-
韓國氫能經濟,一場生死未卜的政府「賭局」
資源富足的國家,將氫能發展的重點放在制氫產業。澳大利亞煤炭、天然氣儲量位居世界前列,是全球第四大煤炭出口國及第二大液化天然氣出口國。理論上,無論是化石能源重整還是可再生能源制氫,澳大利亞都擁有大規模製氫所需的一切資源。因此,澳大利亞《國家氫能戰略》發力上遊制氫產業,系統化、理想化展開全面布局。 氫能技術初步成熟的國家,重在降低成本。
-
【杜科新材料•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
與此同時,2020年以來,北京、廣東、上海、山東、河北等省市紛紛發布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加快氫能產業布局及發展,氫能產業有望成為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動能。中短期來看,政策鼓勵和財政補貼是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除了中央財政獎勵,張家口等部分地方政府通過發行專項債券,搶抓氫能產業發展歷史性機遇,進行各類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示範推廣。
-
【杜科新材料 聚焦】2021年中國氫能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十大預測
與此同時,2020年以來,北京、廣東、上海、山東、河北等省市紛紛發布氫能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及實施方案,加快氫能產業布局及發展,氫能產業有望成為地方經濟增長的新動能。 中短期來看,政策鼓勵和財政補貼是中國氫能產業發展的最大驅動力。
-
「水氫車」背後:中國尚無大規模電解水制氫項目真正投產
這款 「全球首輛水氫燃料汽車」號稱可以通過一種特殊的催化劑將水轉換成為氫氣,在不加油、不充電、只加水的情況下,實現水氫燃料汽車續航裡程超過500公裡、轎車超1000公裡。報導刊發後,諸多專家和業內人士提出質疑,認為「水變氫」違背能量守恆定律,更有人直指「水氫車」是一場不折不扣的騙局。
-
全球氫燃料電池市場深度解析
中國燃料電池 發展初期以商用車為主,目前燃料電池車保有量超 4500 輛,加氫站超 20 座。規劃 2030 年燃料電池車 100 萬輛,加氫站 1000 座。日本:政府將氫能上升為國家戰略。產業鏈成熟,技術、商業化領先, 豐田 Mirai 產量超萬臺,Ene-farm 熱電聯產系統數量超過 30 萬套,加氫站超過 100 座。
-
「氫」匯蓉城 這場全國峰會為你「解碼」氫能產業未來
以四川為例,《車用氫能產業藍皮書(2020)》現場發布人舉例說:「四川立足本地優勢和特色推進氫能產業發展,在龍頭企業的帶動下,已形成了完整的產業鏈。」實際上,四川省氫能產業發展歷程,早2017年就啟動了率先培育工作,西部第一個開通氫燃料電池公交線路,也是西部首個建成加氫站的省份。
-
"水氫車"背後:制氫過程"不夠綠" 氫能產業落地難
目前,實事求是,它就是個樣車。南陽市政府是否參與「水氫車」項目?據南陽市工信委消息,2018年12月28日,南陽高新區·金華青年汽車氫能源整車項目籤約,該項目建成後可實現產值300億元。龐青年介紹了項目概況,該項目規劃產能為:單班10萬臺/年,三班30萬臺/年新能源乘用車,預計2020年建成投產,利稅超百億,可增加1000多個就業崗位。
-
衝擊科創板的9個氫能「種子」企業
過去幾年,國內出臺的一些相關涉氫政策以及從國外刮來的「氫能旋風」導致國內曾不止一次出現「迎來發展元年」的說法,也一度吹暖了A股市場上的眾多氫燃料電池概念股,但二級市場的好景並不持續,波動性較大。導致這種現象的核心原因用四個字來描述就是:不確定性。但進入2020年,一切都不一樣了。
-
氫能發展戰略研討會解構氫產業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路徑越探越明
7月24日,以「解構氫產業,謀劃氫未來」為主題的氫能發展戰略研討會在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召開,與會人員圍繞氫能技術、氫能經濟、氫能產業鏈等重大技術產業問題進行研討,更好地謀劃氫能產業未來發展。唐山要求『汽改鐵』,但是修鐵路也不是最好的辦法,超短途運輸可以通過鐵路,最終解決還是要『柴改氫』。」今年7月6日,現代汽車打造的全球首款量產燃料電池重卡——XCIENT,首批10輛車已啟程運往瑞士。按計劃,現代汽車將於今年9月起,陸續交付50輛氫燃料電池重卡。豐田則計劃今年四季度生產10輛氫燃料電池重卡。
-
水氫汽車是氫能應用的重要載體
日本為「氫能社會」建設規劃了3個階段,提出到2040年建成零碳氫燃料供給體系。2016年,又在《氫能與燃料電池電池戰略路線圖》修訂版中,增加了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家用燃料電池供給系統的量化目標。目前,豐田等日本車企已售出燃料電池汽車10000多輛,配套的加氫站有100多座。家用燃料電池供給系統也在普及,20多萬套氫能熱電聯產設備進入了日本家庭。
-
躍升為世界第一產氫大國 我國氫能產業初具雛形
自我國將氫能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以來,氫能產業已經成為資本市場和產業經濟關注的重點。武漢計劃到2020年建設5座至20座加氫站,燃料電池車示範運行規模達到2000輛至3000輛……產業鏈條構建完整發展氫能是我國能源轉型的重要路徑,各地布局相關產業也是在為能源轉型提前鋪路。
-
氫能版圖再擴大!金旅氫燃料電池公交車批量交付山西及浙江
氫能產業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標誌性方向,是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也是培育發展新動能,帶動經濟結構向中高端邁進,引領發展方式轉變的未來重要產業。2020年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正式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被重點提及,成為各地地方政府和產業資本爭先擁抱的 「風口」。
-
氫「火」了!20天內3次爆炸,氫能安全性到底如何?
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氫能看上去都「火」了。一方面,氫能作為一種綠色、高效、安全、可持續的二次能源,被視作21世紀最具發展潛力的清潔能源。各地政府紛紛出臺相關政策,一時間,打造「中國氫都」、「中國氫谷」的新聞層出不窮,可謂是能源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
寧波打造全球矚目氫能產業基地 2025年投用1500輛燒氫車
    根據《寧波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到2025年,建成加氫站20至25座,氫燃料電池汽車運行規模力爭突破1500輛,集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氫能裝備企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氫能產業基地。
-
國家氫能產業鏈發展論壇在浙江杭州舉辦
12月4日,國家氫能產業鏈專題論壇在浙江杭州召開。來自中石油、中石化、液化空氣、殼牌、科萊恩、埃克森美孚、沙特基礎工業等海內外知名企業代表和專家齊聚一堂,共同交流氫能產業布局、燃料電池技術、行業發展等重大戰略問題,探討我國氫能產業鏈發展的前景與現實路徑。 氫氣具有清潔環保的特點。
-
「氫」與「青」產生了「化學反應」 上海青浦發布氫能及燃料電池...
今年一季度,國內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超6000輛,已建成或在運營的加氫站共64座。 上海青浦區經濟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朱要武介紹,青浦的總體目標是到2022年,全產業鏈年營收突破70億元;初步完成氫能產業園區核心啟動區的規劃建設;初步構建「5G+氫能」大數據平臺;重點培育企業3~5家;建成加氫站5座以上;氫能運營車輛不少於500輛;氫農學領域進行探索試點與研發。
-
氫能邁入快速發展戰略機遇期 八位院士專家一致為氫能產業站臺
7月24日,中國石化在京舉辦「結構氫產業謀劃氫未來」氫能發展戰略研討會,邀請氫能領域八位頂級院士、行業專家圍繞氫能技術、氫能經濟、氫能產業鏈等問題,展開深入交流。會議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集團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主任蘇義腦致辭,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石化集團公司總經理馬永生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