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2016年十大技術突破:從空氣中汲取能量的電子設備

2020-11-27 中關村在線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3日消息,剛剛過去的2016年,人類在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技術方面取得了諸多重要進展。有些技術進展將直接關係到一些最嚴重疾病的治療,另外一些則將改善我們日常生活的便捷性。這樣的技術與科學進步逐漸累積,便構成了人類未來生活的願景。

一、免疫工程

突破性技術:改造殺手T細胞以治療癌症

重要意義:該療法將有望在癌症、多發性硬化症和愛滋病等病症的治療方面發揮作用

主要研究機構:

-克萊柯蒂斯(Cellectis)

-朱諾醫療(Juno Therapeutics)

-諾華製藥(Novartis)

預計投入應用時間:1~2年內

簡介:

經過基因改造的免疫細胞正在挽救癌症患者的生命。這一切或許還僅僅是一個開始。人體內擁有天然對抗疾病感染的防線,那就是免疫系統。該系統包括多大十幾種不同的細胞,其中就包括數種不同的T細胞。T細胞會攻擊外來病毒並阻止癌變的發生,並且在實現以上這些功能的同時還能確保不會誤傷自身的器官組織。T細胞甚至還有記憶功能,這也是我們注射疫苗來預防疾病的原理基礎。通過TALENs或時興的CRISPR等基因改造技術,對T細胞進行改造之後,便可以讓T細胞去攻擊特定的病變細胞,從而治療某些疾病,如白血病。

 

二、植物的精準基因編輯

突破性技術:

能夠在不引入外來DNA成分的前提下,實現對植物基因便捷而精準的編輯

重要意義:

我們需要更多的糧食產量才能滿足全球不斷增長的人口對食物的需求,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超過100億人

主要研究機構:

-塞恩斯伯裡實驗室和約翰英納斯中心,英國

-國立首爾大學,韓國

-明尼蘇達大學,美國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中國

預計投入應用時間:5~10年內

簡介:

CRISPR提供了一種簡潔而精準的基因編輯工具,從而能夠讓培育更多抗病或抗旱的作物新品種創造便利。就在過去的這一年裡,研究人員們已經證明經過這一技術處理的農作物基因組內不含有外源性基因成分,這一發現使其能夠不受當前多種針對轉基因作物制定的限制性法規規制,並消除消費者們針對轉基因作物所持有的大部分疑慮。

三、語音交互技術

突破性技術:

將語音識別技術與自然語言理解相結合,從而在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市場創建一種有效的語音交互界面

重要意義:

通過打字輸入文字進行交流費時費力,不夠高效,語音技術將改變這一情況

主要研究機構:

- 百度,中國

- Google,美國

- Apple,美國

- Nuance,美國

- Facebook,美國

預計投入應用時間:已經推出

簡介:

百度在語音識別技術上取得重要進展。該公司設立在美國矽谷的實驗室發布了一款名為「深度語音2」(Deep Speech 2)的技術,該技術設置了一種深度神經網絡,其能夠將語音與海量的預先輸入文字和詞彙之間建立起聯繫,從而理解其語義。該款系統對語義的理解達到了令人驚異的程度。實際上,研究人員發現其有時候對於漢語普通話的理解能力甚至超過了人類。這項技術將大大提升人們運用智慧型手機的交流效率,從而將人們從鍵盤和觸屏操作中解放出來。另外,這項技術對於中國中西部農村地區文化程度較低的居民使用智慧型手機也將是一個福音。

 

四、可重複使用的火箭

突破性技術:

火箭將不再是一次性使用的產品。在將載荷送入軌道之後,火箭將能夠安全返回地面並準備用於下一次發射

重要意義:

通過火箭的重複利用,航天發射的成本將會被大大降低,這將極大促進航天領域的大發展

主要研究機構:

- 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美國

- 藍色起源公司(Blue Origin),美國

- 聯合發射聯盟(United Launch Alliance),美國

預計投入應用時間:已經推出

簡介:

人類進入航天時代以來,已經有數以千計的火箭被射向太空,這些火箭從來都是被作為一次性產品來看待的,它們一旦發射就是有去無回。但從2015年開始,這一情況開始改變:火箭發射,並將載荷送入軌道之後將重新返回發射臺,穩穩地停放到它最初起飛的位置上。如果這一技術能夠逐漸成熟並成功應用,那將大大降低航天發射的成本,從而在航天發射領域掀起一場革命。

五、能夠相互學習的機器人

突破性技術:

機器人將能夠學習,並將自己學習到的經驗上傳到雲端,以供其他機器人分享

重要意義:

如果機器人不再需要個別編程,而是可以通過群體力量迅速達成學習和升級,那麼機器人的能力將突飛猛進

主要研究機構:

-Ashutosh Saxena, Brain of Things公司(美國)

- Stefanie Tellex, 布朗大學(美國)

- Pieter Abbeel, Ken Goldberg, and Sergey Levine,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美國)

- Jan Peters, 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德國)

預計投入應用時間:3~5年

簡介:

很多看似簡單的工作,比如在倉庫裡堆放物品,照顧臥床不起的病患或者在前線協助士兵搬運物資等等,仍然沒有辦法完全讓機器人來承擔。原因很簡單,機器人還無法勝任這樣的靈活工作。人類之所以可以勝任,那是因為經過了一段被稱作「童年」的漫長數據積累和學習時期,但機器人沒有。一般的做法是通過編程來「教」機器人學會一些基本技能和方法。但是這樣的效率太低。而現在,一個名為「百萬物品挑戰」(Million Object Challenge)的項目正在醞釀,科學家們希望讓無數單個的機器人們在雲端上傳它們各自的技能,並與其他機器人分享,從而大大提升機器人的能力和進步速度。

 

六、DNA應用商店

突破性技術:

創立一種新的業態,使得DNA測序數據能夠被更廣泛的獲取

重要意義:

人的基因組決定了很多重要信息,包括你一生中可能會患上哪些種類的疾病

主要研究機構:

- Helix(美國)

- Illumina(美國)

- Veritas Genetics(美國)

預計投入應用時間:今年

簡介:

傳統測序技術耗時已經大大縮短,新型設備不斷出現,最新的基因測序技術已經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進行人類基因樣本測試。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昂貴的測試費用和數據利用率不高的問題。這需要一種新的商業模式。以Helix等為代表的幾家公司創建了一種新的業態:一個基於遺傳信息的應用商店。

這些公司的模式是:任何人都可以花費很少的一筆費用購買一份DNA應用,該應用能夠採集用戶的生物學樣本並進行測序分析,最終將測試結果數位化並存儲起來。這樣軟體開發者們便能夠基於這些大數據開發各種應用。比如或許會有人開發一款10美元就可以下載的應用,它可以根據你的基因信息預測你10年後的模樣,等等。Helix稱之為「一次測序,重複利用」。

七、太陽城的「超級電池工廠」

突破性技術:

利用簡化的低成本技術產生高效太陽能板

重要意義:

太陽能面板行業需要更加廉價且高效的產品,以便與化石能源相競爭

主要研究機構:

- SolarCity (美國)

- SunPower (美國)

- Panasonic (日本)

預計投入應用時間:2017年

簡介:

在美國伊利湖畔的一座工業園區內,太陽能工業的未來正展露它的容顏。美國傳奇企業家伊隆·馬斯克旗下的公司「太陽城」(SolarCity)規劃的布法羅工廠正在蓬勃建設中,目前已經快要接近完成了。這裡將生產世界商業市場上能夠購買到的效率最高的太陽能板產品。根據設計,這家工廠每天可以生產1萬塊太陽能板,每年的產量相當於10億瓦特發電量,從而使其成為北美最大的太陽能板工廠,在世界範圍內也是數一數二的,工程總耗資將達到7.5億美元左右。

 

八、Slack軟體

突破性技術:

替代電子郵件,且便於使用的辦公交流工具

重要意義:

在很多工作場合,類似「飲水機效應」那樣,讓同事們相互之間能夠順暢聊天和溝通能夠提升生產效率

主要研究機構:

- Slack

- Quip

- Hipchat

- Microsoft

預計投入應用時間:現在

簡介:

這是一款適應移動通訊時代的軟體,它正在迅速改變西方辦公室的交流模式。這就是Slack,這款軟體從2013年誕生以來,目前每天已經有超過200萬活躍用戶。

Slack能夠讓同事之間收發實時信息並創建聊天室,從而減少了使用電子郵件溝通的時間。不管你使用的是行動裝置還是桌上型電腦,你都可以上傳或下載文件,編輯和存儲信息,或檢索過去的對話。

九、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

突破性技術:

實現汽車在不同道路環境下的安全自動駕駛

重要意義:

每年由於人類操作失誤而導致的車禍造成數以千計的人員傷亡,這項技術將大大降低這類風險

主要研究機構:

-Ford Motor

- General Motors

- Google

- Nissan

- Mercedes

- Tesla Motors

- Toyota

- Uber

- Volvo

預計投入應用時間:現在

簡介:

馬斯克旗下的另外一家公司特斯拉主要致力於電動汽車的研發。而在去年,特斯拉為其產品發布了一款名為「自動駕駛」(Autopilot)的軟體包。

這款軟體包升級之後的特斯拉汽車實際上幾乎實現了類似飛機的那種自動駕駛。汽車將能夠自主掌握行駛速度,調整方向甚至自動變道或停車。這是汽車自動駕駛技術方面的一次重要升級,為未來實現真正的完全自動化駕駛奠定基礎。

 

十、從空氣中汲取能量

突破性技術:

讓無線設備能夠從附近其他電子設備的信號中汲取能量

重要意義:

讓小型無線電子設備擺脫電池和電源線的束縛

主要研究機構:

-華盛頓大學

-德州儀器公司

-麻薩諸塞大學

預計投入應用時間:2~3年

簡介:

即便的最小型的電子設備也需要在內部安裝電池才能工作,這是一種常識。但是這樣的情況將不會持續很久。一項最新技術能夠讓這些小型設備從臨近的一些設備,如電視、收音機、手機或是路由器等設備產生的信號中接收能量的技術正在逐漸接近實用化。美國華盛頓大學的科學家們近期就展示了基於這項技術,因而不需要使用電池的溫控器和運動探測器,甚至還有一臺這樣的相機。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622/6222620.html report 7630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1月3日消息,剛剛過去的2016年,人類在與我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一些技術方面取得了諸多重要進展。有些技術進展將直接關係到一些最嚴重疾病的治療,另外一些則將改善我們日常生活的便捷性。這樣的技術與科學進步逐漸累積,便構成了人類未來生...

相關焦點

  • 從電磁波中汲取能量
    其實,能量無所不在,各種用電設備都被能量包圍著,主要包括光照、溫差、運動或振動、電磁波等。但目前從周圍環境中收集能量,主要存有2個難點:一是如何找到轉化和儲存能量的方法以便持續使用,像太陽能之類的能量並非隨時可用,既需要轉化,又需要貯存;二是如何將相應的集能晶片做得小巧,以便整合到電子設備中。  環境能源利用技術大多圍繞上面的2個難點深入開發。
  • 接近永動機的技術:從室溫石墨烯的熱運動中無限汲取能量
    科學家已經能夠在室溫下從石墨烯的熱運動中汲取能量,從而有可能得到一個清潔的、無限能量的來源。該方法巧妙地利用了納米級的波紋和石墨烯內部的布朗運動(顆粒的隨機運動),產生了可應用的電流。阿肯色大學的物理學家保羅·蒂巴多說:「可以將基於石墨烯的能量收集電路集成到晶片中,為小型設備或傳感器提供乾淨,無限的低壓電源。」新研究借鑑了同一實驗室先前的工作。研究團隊在論文中寫道:「這些納米級波紋的起源仍然是一個懸而未決的問題。」
  • 2016年全國十大燃氣爆炸事故回顧
    慧聰消防網訊    2016中國消防安全產業大會(CFIC2016)網絡直播    消防十大品牌和傑出領袖頒獎現場直擊     2016年全國十大燃氣爆炸事故回顧。    文章摘要:     2016年全國十大燃氣爆炸事故回顧          第十名     浙江寧波:北侖一民房坍塌致2死3傷初步判斷系煤氣瓶爆炸引起     事故發生時間
  • 專家解讀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05年至今已成功舉辦了12屆。基礎研究和前沿探索是國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的關鍵,2016年我國基礎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傑出人才和重大成果不斷湧現,中國科學家為人類的科學創新做出了突出貢獻。2017年1月我們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973計劃顧問和諮詢專家、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等2000餘名專家發送電子選票,邀請他們對30項候選進展進行投票。得票數位居前十位的科學進展即為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 2016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
    「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揭曉活動在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召開。    2016年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十大進展評選結果:    1.單倍體骨髓移植技術體系成為白血病治療的「北京方案」    我國原創的單倍體骨髓移植技術體系,很好地提高了白血病骨髓移植術後的成功率
  • 家用空氣淨化器有用嗎?負離子空氣淨化器十大品牌
    在本次評選中,冰尊被授予「空氣淨化器哪個牌子銷量最好」,「2020年空氣淨化器十大品牌」榮譽稱號!  冰尊空氣淨化器獲得空氣淨化器十大品牌榜首位置,上榜理由:歷史最悠久、資格最老、技術最強。  冰尊空氣淨化器是國際高端空氣淨化器十大品牌領導者,一直專注為全球消費者提供最先進的空氣淨化器技術,最安全的產品質量,最高品質的空氣標準的國際空氣淨化器十大品牌。冰尊空氣淨化器所採用的材料全是經過精挑細選的食品級材料,符合美國食品級材質認證標準FDA和美國國家衛生基金會NSF等標準,比如外殼是用超厚的食品級進口PVC材料,內部結構採用雙層的食品級MKPAN材料。
  • 看了才知道,原來2016年實現了這麼多LED技術突破!
    2016年即將畫上句號,回顧LED行業一整年的發展,在諸多技術難題上獲得了喜人的突破。據在線君不完全統計,2016年到目前為止,LED行業獲得了十餘項突破性LED相關技術。 美研究人員放大招,或可讓LED達到零光衰? 伊利諾大學香檳分校研究人員發展出一種新的方法,提升綠光LED亮度並且提高其效率。
  • 盤點2018年全球電子產業最具代表性的十大「黑科技」
    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重視核「芯」技術,晶片產業涉及材料、設計、製造、封裝、測試等,任何一項技術的突破,都會給整個行業帶來革命性的變革,今年整個產業在技術上也是節節攀升,2018年可以說是產業高速發展的一年,全球電子產業也產生了眾多技術突破,下面是其中最具代表的十大「黑科技」。
  • 攻堅克難:島津儀器2016十大熱點動態回顧
    在島津質譜發展歷史上,無機質譜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1986年第一代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PIMS-3000誕生,經過30年的沉澱,島津在技術更新升級方面做出了很大突破。張新榮在致辭中說:「中國無機質譜市場近幾年發展迅速,現在每年採購量超過600臺,隨著ICPMS的普及,分析工作者對儀器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我們希望儀器的性能更好,操作更簡便,並且成本更低。
  • 2016年全球十大網絡安全事件盤點
    近日,我們收集整理出了全球十大網絡安全事件,回顧這些事件的影響力,或是已經世人皆知,或是已經能夠直接影響到了我們的生活。  我們對這十大網絡安全事件進行盤點,總結髮現以下幾大趨勢:  金融網絡安全引發普遍擔憂。
  • 新型18650鋰電比能量突破306Wh/kg技術揭秘
    打開APP 新型18650鋰電比能量突破306Wh/kg技術揭秘 辰光 發表於 2016-07-27 18:09:12 科技部部長萬鋼於4月26日在2016中國汽車論壇上表示,今後五年要努力把動力電池單位能量密度提高一倍,把製造成本降低50%,使單位電池能量達到300瓦時以上的同時,成本降至1元以下。
  • 2016年中國木門十大品牌震撼揭曉
    歷時兩個多月,經過異常激烈的投票比拼、專業評審團的嚴苛審查及用戶調研分析,2016年中國木門十大品牌終於迎來了懸念揭曉的最後時刻。9月10日,由中華門窗網主辦的「2016年中國木門十大品牌」震撼揭曉,王者榮耀,登頂桂冠。
  • 2016無錫物聯網十大應用案例發布
    11月1日,2016世界物聯網博覽會新技術新產品成果發布暨產業合作洽談會在無錫舉行。在會上,還公布了2016無錫物聯網十大應用案例評選發布活動。  高科「智慧環保系統」:示範構建全方位、全天候、智能化環保監測網  環境監測監控信息化和環境管理智能化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緊迫課題。
  • 2016年中國、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揭曉—新聞—科學網
    年中國十大科技進展新聞、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2016年12月31日在京揭曉。 入選的2016年世界十大科技進展新聞分別是:科學家宣布發現引力波,廣義相對論最後預言獲證;迄今最精確銀河系三維地圖問世,發現銀河系面積大於預期;新技術可讓數據存儲時間逼近「永恆」;碳納米電晶體性能首次超越矽電晶體;3D生物列印新技術向人造器官移植邁出一大步;科學家首次用化合物把皮膚細胞轉化為心腦細胞;科學家首次實現同處兩地的「薛丁格貓」
  • 中鋁集團突破鋁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瓶頸
    日前,記者在十五屆中國國際鋁工業展獲悉,中鋁集團旗下從事金屬空氣電池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寧波烯鋁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烯鋁公司」)突破了鋁燃料電池產業化技術瓶頸,在展會上首次隆重發布了三款產品:鋁燃料通信備用電源、可攜式鋁燃料應急電源、水電熱一體鋁燃料應急保障設備,並即將實現規模化生產。
  • 科技部發布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原標題:科技部發布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月20日,科技部基礎研究司與科技部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聯合召開解讀會,發布「2016年度中國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
  • DNA 應用商店,可以在線獲取基因信息 2016 年十大突破技術
    編者按:近日,MIT 評出了「2016 年十大突破技術」,包括:免疫工程,精確編輯植物基因,語音接口,可回收火箭,知識分享型機器人,DNA應用商店,SolarCity 超級工廠,Slack 協作交流軟體,特斯拉自動駕駛系統,
  • 2016生命科學十大技術/儀器創新 賽默飛兩項上榜
    在人類科學進步的歷程中,新技術的出現是新發明和新思想誕生的基石和前奏。  歲末年初,The Scientist 雜誌照例評選出了2016年生命科學領域的十大技術/儀器創新成果。其中既有足以顛覆基礎生命科學研究、新藥研發和臨床檢驗的新平臺,也有在既有技術基礎上更進一步的重要新產品。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10大創新成果榜單中,出現了更多與臨床相關的發明。
  • 【OFweek年終盤點】2017年雷射領域十大技術進展
    我們都知道,除了在工業應用之外,雷射技術在科研、生物醫療、通信等諸多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對於人類科技發展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為此,OFweek雷射網編輯也為您梳理2017年雷射領域十大技術進展(排名不計先後):
  • 2016「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2016「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項目評選揭曉 原標題:   央視網消息:近日,由教育部科技委員會組織評選的第19屆「中國高等學校十大科技進展」在京揭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