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將「撞擊」一顆小行星以揭示太陽系的秘密

2020-10-22 宇寧語錄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進行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的小行星撞擊試驗。該機構的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將在距離地球約3.34億公裡處接近名為「本努」的深色菱形小行星,目的是觸摸其表面幾秒鐘-時間足夠收集一些灰塵和小卵石。如果成功,太空船將把這種富含碳的瓦礫飛回地球,科學家們可以在那裡探測它,以尋找太陽系歷史的線索。

OSIRIS-REx於2016年發射,耗資8億美元,是NASA的首個小行星採樣任務。這是繼日本航空航天局(JAXA)的兩次任務之後從小行星表面挖出的灰塵-包括去年回收的一些小行星,目前正在返回地球進行分析。在執行JAXA任務之前,科學家們主要是通過研究掉落到地球上的隕石來了解小行星的內容的-這些隕石在穿越大氣層並撞擊地球時會受到汙染。


直接從小行星上挖出樣本,可以窺見45億多年前太陽系形成後遺留下來的巖石。每個小行星都有自己的故事來講述其隨著時間的流逝如何形成和演化。「本努」特別誘人,因為它可能包含在整個太陽系中,包括地球生命中都富含的有機化合物。

剛開始選擇「本努」作為目標時,科學家認為這顆500米寬的小行星會相對平穩並且易於著陸。但是在OSIRIS-REx到達並於2018年開始環繞Bennu繞行之後,飛船仔細觀察並發現了大而危險的巨石。

因此,任務工程師開發了一種自動系統,將太空飛行器引導到地面。它在太空飛行器下降時收集圖像,並將其與先前拍攝的相同目標區域的圖像進行比較。然後,OSIRIS-REx可以跟蹤其是否安全地位於其預選路徑上。它可以自主流產並飛離小行星,等待第二次降落的機會。

OSIRIS-REx的目標是一個名為夜鶯的16米寬的隕石坑,該隕石坑可為登陸提供相對光滑的表面。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的行星科學家埃裡卡·賈溫(Erica Jawin)說,如果您能站在夜鶯中間,就會感到腳下有鵝卵石和細沙。他研究了本努的地質情況。他說厄運峰會籠罩在你的上方,大約是一棟兩層樓高的建築物,「非常令人生畏」。

OSIRIS-REx將伸出3.3米長的機械臂,朝夜鶯行進。當它碰到小行星時,預定於美國東部時間下午6:12完成這一壯舉,它將釋放出一團氮氣,吹到地表,在小行星碎片雲中踢出小顆粒。採樣設備會將其中的一些粒子懸浮起來並存儲。

該過程將僅持續10到15秒,而不僅僅是著陸。一旦太空飛行器完成懸停,它將回到安全距離,科學家將評估它收集了多少材料。NASA希望至少有60克的巖石和塵土-但封閉就足夠了。「如果重量是58克,我們就要收起來回家了,」勞雷塔說。

如果太空飛行器收集的重量不超過40克,那麼科學家很可能將其返回本努的另一個位置,稱為魚鷹,以獲取更多。(Lauretta說,它不能再進行夜鶯採樣,因為最初的氮粉撲將把小塊巖石推向表面的不確定位置,從而造成「雙底」危險。)魚鷹的採樣可能在一月份進行; 無論如何,這艘飛船定於三月離開本努,並將最終以其珍貴的貨物降落在地球上,直到2023年。

Bennu在其一生中經歷了很多事情。它形成於大約1億年至10億年前,當時它是在太陽系小行星帶的宇宙碰撞中從較大的「母體」脫離而來的。但是Bennu保留了其母公司的痕跡。OSIRIS-REx在繞小行星運行時,發現本努(Bennu)上的一些巨石被稱為碳酸鹽的古老富含碳的物質的脈線擊穿。碳可能是在冰融化並滴入母體時形成的,從而在其巖石內部引起水反應。

美國宇航局位於馬裡蘭州格林貝爾特的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行星科學家,宣布這一發現的《科學》論文3的主要作者漢娜·卡普蘭(Hannah Kaplan)說:「看到這些靜脈,我感到很驚訝」 。它們的尺寸為釐米,可以伸展超過一米長,比某些隕石中的碳酸鹽礦脈大得多。根據勞雷塔(Lauretta)的說法,大靜脈表明本努(Bennu)的母體曾經有大量的熱水流過—這意味著它有很多活躍的地質。這些碳酸鹽的一些碎片可能躺在夜鶯的地面上,並被OSIRIS-REx拾取。

科學家還將搜尋本努的巖石,尋找有關如何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影響的線索。Bennu在地球附近危險地繞軌道飛行,在21世紀某個時候撞入地球的可能性很小。研究表明,小行星比堅固的巖石更像是一塊鬆散的碎石堆。通過仔細檢查Bennu巖石的一致性,科學家可以提出偏轉或分裂威脅近地小行星的方法。

相關焦點

  • 美國宇航局周二成功在一顆小行星上降落了一艘太空飛行器
    美國宇航局周二成功在一顆小行星上降落了一艘太空飛行器美國宇航局周二成功在一顆小行星上降落了一艘太空飛行器。在這段時間裡,探測器應該已經收集到了小行星表面的樣本,不過美國宇航局還需要幾天時間才能確認這一操作是否成功。它將在2023年把這些碎片帶回地球。奧西裡斯·雷克斯太空飛行器傳回確認它已經降落在 "貝努 "的表面上,信號在美國東部時間下午6:11到達地球,在實際著陸後約18分鐘後,任務控制中心爆發出歡呼和掌聲。
  • 美國宇航局預測:一顆小行星將在美國總統選舉日前一天飛向地球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在8月22日(周六)報導,在流行病、內亂和分裂的美國大選季中,美國宇航局(NASA)說,一顆小行星將在美國選舉日之前飛向地球的方向。據美國宇航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預測,這顆名為2018VP1的天體將於11月2日靠近地球。
  • 一顆矮行星大小的神秘小行星潛伏在我們的太陽系中
    太陽系的某個地方有一顆巨大的小行星,它向地球投擲了一塊大石頭。 美國宇航局在撞擊前就發現了這顆9噸重(8200公斤)、13英尺(4米)長的流星,研究人員在蘇丹沙漠中發現了異常豐富的遺骸。現在,對其中一顆隕石的新研究表明,這顆隕石可能從一顆巨大的小行星上脫落——一顆大小與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天體穀神星的大小大。
  • 一顆直徑36米的小行星將造訪地球,NASA:鎖定9月8日
    最近這段時間,地球的近地軌道十分「熱鬧」,小行星是一顆接一顆,而且有些體積非常巨大。NASA證實,一顆直徑162米的小行星在今天以40馬赫的速度快速飛過地球,這顆小行星剛走,又一顆太空巖石即將到來,美國宇航局正密切關注下周將掠過地球的小行星,那麼它會撞擊地球嗎?
  • 防止小行星撞擊地球將面臨哪些困難?
    2019年3月4日,一顆編號為2015 EG的近地小行星從距離地球44.1萬公裡的地方以9.6公裡/秒的速度與我們擦身而過,它的大小估計在19到43米之間。一顆20米大小的小行星如果落在地球表面,將給地球帶來多大的影響呢?
  • 9月8日一顆直徑36米的近地小行星將掠地而過
    9月8日,一顆名為2020 PT4的小行星將從地球身邊呼嘯而過,美國宇航局稱之為「潛在危險的小行星」。這顆小行星長達36米,幾乎是一輛18輪卡車長度的兩倍。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表示,這顆小行星將以每秒12.6公裡或每小時45360公裡的速度掠過地球。以這樣的速度,它可以在一個小時內從英國飛到紐約8次以上。
  • 美大選跟小行星誰先到?美宇航局:小行星將在11月2日撞擊地球
    8月25日,美國宇航局稱,一顆危險的小行星可能在美國選舉日前一點點撞擊地球,但又說,可能不會對地球造成重大破壞。如果你認為,2020年不會再有更大的戲劇性事件出現,那就再反思一下吧……8月25日,英國獨立報、美國CNN、美國環境觀察等媒體報導了,來自美國宇航局的消息。NASA剛剛計算了一顆近地小行星的軌道,這顆危險的的天體將在11月2日,也就是美國大選日的前一天,無限接近我們的星球。
  • 美國宇航局稱,一顆小行星將在美國選舉日前飛過地球
    似乎2020年還不夠瘋狂,一顆小行星就要在美國選舉日前向地球飛去。根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NASA JPL)的近地天體研究中心(Center for Near Objects Studies),太空巖石2018VP1將於11月2日飛越地球,也就是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
  • 小行星圍繞地球,美國宇航局追蹤到一顆足以終結人類文明的大傢伙
    據英國媒體LADbible網12月31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在2020年追蹤到了1400多顆小行星,其中一顆大到足以終結人類文明。美國宇航局近地天體中心將研究距離太陽1.3個天文單位以內的小行星,即距離地球4500萬公裡的小行星。
  • 美國宇航局:太陽系一小行星值千億億美元天價,但帶回地球不好
    金屬很值錢,太空中也有這類小行星,價值全球GDP的7萬倍,但美國宇航局NASA相關探索計劃的科學家稱,把上面資源帶回地球不見得是好事。 事實上,早在1853年,義大利天文學家安尼巴萊·德·加斯帕裡斯(Annibale de Gasparis)已經在太陽系的小行星帶觀測到了類似的行星
  • 美國宇航局計劃對價值14000億美元的小行星16 Psyche進行探測任務
    來自哈勃望遠鏡最近數據的證據表明,漂浮在米爾克韋小行星帶中的一顆巨大而密集的小行星實際上可能是一顆原行星的核心,它在幾十億年前被擊碎並暴露出來
  • 美國宇航局將直播OSIRIS-REx探測器在小行星表面收集樣本
    美國航天局宣布,它將於美國東部時間10月20日星期二下午6:12直播OSIRIS-REx試圖從小行星Bennu表面收集樣本的過程。美國宇航局電視臺和美國宇航局網站將對該太空飛行器下降到小行星表面機動進行現場報導。
  • 小行星下周將和地球「擦肩而過」?美國宇航局:可能引起氣候變化
    美國一位著名的陰謀論家,曾預測川普連任之後將會發生世界末日,具體一點說,是會有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這樣的陰謀論當然不值得相信,但最近美國宇航局卻發現,類似的跡象真的出現了:一顆小行星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靠近地球。
  • 在美國大選前一天,一顆小行星將撞擊地球
    根據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歐洲航天局的計算,一顆小行星將進入地球大氣層並於今年11月墜毀的可能性很高,儘管這顆小行星的體積很小,不會造成大的傷害。該小行星被命名為2018VP1,於2018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的
  • 在日本之後,美國航空宇航局探測器今日也成功登錄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今日剛剛將一艘宇宙飛船降落在一顆小行星上,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從小行星表面帶回一些灰塵、泥土和卵石樣本。在2億多英裡外,美國宇航局和它的工程夥伴洛克希德它將把這個行星上的樣本帶回地球。就在周二晚上,它完成了這個「一觸即發」的操作。
  • 有一顆小行星可能撞擊地球?NASA決定先「下手」
    10月20日,在距離地球約3.34億公裡的地方,美國航天局的OSIRIS-REx太空飛行器將接近一顆名為「貝努」(Bennu)的深色菱形小行星,目的是在其表面上停留幾秒鐘——這個時長足夠收集塵埃和卵石。在JAXA任務之前,科學家主要是通過研究墜落到地球上的隕石來了解小行星的組分,而這些隕石在穿越大氣層撞擊地球時可能會受到汙染。直接從小行星上挖取樣本,可以研究45億多年前太陽系形成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巖石。
  • NASA:一顆小行星將飛向地球,而且就在美國總統選舉日前一天
    根據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的近天體研究中心,太空巖石2018VP1將於11月2日,也就是將在美國總統大選的前一天,飛過地球。它直徑近2米,不被認為是「有潛在危險的」近地天體(NEO),儘管如此,美國宇航局仍在密切關注它和其他類似的小行星。
  • 小行星環繞地球,美國宇航局2020年追蹤到一顆足以終結人類文明的大...
    據英國媒體LADbible網12月31日報導,美國宇航局(NASA)在2020年追蹤到了1400多顆小行星,其中一顆大到足以終結人類文明。
  • 美國宇航局正準備降落在一顆可能擁有生命的組成部分小行星上
    隨著美國宇航局(NASA)準備在短短幾天內將一艘太空飛行器降落在小行星Bennu上,這顆神秘的太空巖石已經揭示了它的一些秘密,包括含碳材料的存在。在《科學與科學進展》雜誌上發表了幾項關於這一問題的研究,指出含碳有機物質在小行星表面「廣泛存在」。這包括10月20日美國宇航局的歐西裡斯-雷克斯飛船將從南丁格爾號(Nightingale)獲取第一個樣本的區域。
  • 美國探測器在太陽系小行星上發現海洋,或適宜生命居住
    據中國日報,美國宇航局一份新的研究表明,穀神星表面閃亮的鹽層是其地下滲透水留下的,它的地下深處可能有巨大的海洋,可能曾經有外星生命,或適宜生命居住。2011年,美國黎明號探測器開始對太陽系小行星帶中最大的兩個天體——灶神星和穀神星的觀測,成為首個環繞兩個深空天體的探測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