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連理工大學自主研製出1級精度標準齒輪

2020-11-23 央廣網

大連理工大學自主研製出1級精度標準齒輪

2017-05-19 15:30:00來源:央廣網

  央廣網大連5月19日消息(記者 田彤 賈鐵生 通訊員 龍海波)日前,大連理工大學王立鼎院士團隊成功研製1級精度基準齒輪,齒輪精度指標達到國際領先。該項技術具有全部自主智慧財產權,填補了國內外1級精度齒輪製造工藝與測量方法的空白。

  中國計量測試學會、機械工業聯合會與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分別組織國內權威專家對王立鼎院士團隊研究的「1級精度基準標準齒輪測量技術與儀器」和 「1級精度基準級標準齒輪加工設備精化與工藝技術」項目進行成果鑑定。鑑定結果認為,王立鼎院士團隊研究的1級精度基準齒輪齒廓偏差測量技術居國際領先水平,齒距偏差測量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研製的精化磨齒母機、超精密磨齒工藝,以及研製的1級精度基準級標準齒輪,其綜合技術具有國際前列水平,精度指標國際領先。

  超精密加工與測試技術是一個國家製造工業水平的重要標誌之一,也是先進裝備製造技術的基礎和關鍵。精密齒輪加工技術在工業生產、航空航天及軍用裝備等多個重要領域起到關鍵作用,具有重要的戰略地位,齒輪的精度直接影響著機械工程裝備的整體精度。齒輪的精度分為12個等級,其中7級以上為精度齒輪,主要應用於汽車、工具機等工業場合;5級以上精度的齒輪,主要應用於超精工具機、儀器、船舶、雷達以及航空航天發動機等具有高速高平穩傳動要求的場合;2級精度以上為基準標準齒輪,主要作為國家級或國際齒輪量儀校對和精度傳遞實體基準。目前,國際上最先進國家的齒輪精度達到2級,還未實現1級精度基準標準齒輪的研製與測試。王立鼎院士團隊的科研成果填補了國內外空白,實現了國際領先。

  王立鼎院士是我國著名的精密齒輪專家,長期從事精密機械和微納米技術領域的研究,負責研製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精度標準齒輪。在王立鼎院士的帶領下,團隊攻克了超精密標準齒輪磨床關鍵部位的創新設計、超精密齒輪加工工藝、解決了齒輪量儀與齒輪測試等關鍵技術,完成了標準齒輪磨齒工具機的精化改造,實現了超精密標準齒輪加工精度與精測技術的全面提升,研製出系列1級精度標準齒輪。

  目前,1級精度基準標準齒輪已作為實物標準器,被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省部級計量部門及企業用於高精度齒輪量儀的校對與量值傳遞,產生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編輯: 劉拓拓

關鍵詞: 大連

相關焦點

  • 王立鼎院士團隊自主研製出1級精度標準齒輪—新聞—科學網
    5月16日,大連理工大學王立鼎院士團隊成功研製1級精度基準齒輪,齒輪精度指標達到國際領先。
  • 我國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1級精度基準齒輪研製成功
    日前,由大連理工大學承擔的「十一五」國家863計劃重點項目課題「高精度標準齒輪及齒輪刀具製造技術」通過了課題驗收。    在學術帶頭人王立鼎院士的帶領下,課題組攻克了超精密標準齒輪磨床設計、超精密齒輪加工工藝、基準級標準齒輪測試等關鍵技術,完成了標準齒輪磨齒工具機的精化改造,實現了超精密標準齒輪加工精度的全面提升。經德國技術物理研究院和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測試,利用該技術加工的模數2和模數4標準齒輪達到ISO 1級精度,模數6標準齒輪達到2級精度。
  • 王立鼎的齒輪人生
    在精密齒輪工藝和測試技術方面,近年研製成功1級精度基準標準齒輪,居國際領先地位,其科研成果推廣到若干單位。1990年,他組織百名科技人員設計研製出中國第一臺光碟伺服槽及預製格式刻劃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1992年,他組建中國第一個微機械工程研究室,是中國微納米技術的開拓者之一。他主持的科研項目先後獲得科技獎勵20次,包括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全國科學大會獎1項。
  • 電機製造業:如何設計出高精度等級的小模數齒輪?
    操作條件包括齒輪殼體和軸在載荷下的撓度,環境溫度引起的齒輪傳動部件熱膨脹或收縮(特別是對於不同材料)以及影響塑料件的溼度範圍。對於給定的齒輪精度等級,與大節距齒輪相比,小節距齒輪相對於齒尺寸的公差要小得多。例如,精度標準AGMA 2000-A88,0.3模數、30齒齒輪的Q8級總單齒齒面公差(aka-TTE)為0.036。但對於3.0模塊、30齒齒輪為0.110。
  • 大連理工大學首顆衛星即將發射,成世界首顆!
    Small Bright Eye飛行任務(衛星正式名稱將會面向大連理工大學全校師生以及校友進行徵集)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該衛星採用12U立方星結構,體積為20釐米×20釐米×30釐米,重量為21公斤。
  • 我國即將發射世界首顆亞米級遙感衛星,期待!
    在這個非常有意義的日子,大連理工大學傳來捷報,宣布首顆科學衛星項目正式啟動,並且將於明年完成發射,我國航天事業又迎來閃亮的高光時刻!據了解,該星是世界首顆20kg量級亞米級高解析度遙感衛星,目前全世界的遙感衛星中,沒有一顆能在它之上。這科衛星重量僅有21kg,卻能夠達到優於1m的解析度,這個實力放眼全球是同重量級別的遙感衛星中當之無愧的第一!
  • 大國工匠徐強:「徐強精度」帶領中國齒輪走向世界
    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群 攝  2004年,客戶要求生產一個精度為5級的大型齒輪,齒輪加工有12個精度等級,1級最高。齒面寬模數小的大型齒輪要達到5級精度,難度相當大。「稍有疏忽,編錯一個程序,摁錯一個按鈕,都會導致齒輪報廢,不僅會損失幾十萬元,更會損害企業信譽,辜負用戶的信任。」在加工過程中,徐強時刻提醒自己要細心、要專注。
  • 大連理工大學研發出防幹擾微納仿生偏振導航器
    大連理工大學研發出防幹擾微納仿生偏振導航器 2017-07-20 11:13:00來源:央廣網
  • 大連理工大學3位教授同時登上中央電視臺,首顆衛星即將發射!
    日前,中央電視臺國防軍事頻道(CCTV-7)軍事科技欄目聚焦"飛向深空——衛星",大連理工大學微納衛星總設計師、航空航天學院院長夏廣慶,國際宇航聯合會空間大學聯盟副主席、大連理工大學航空航天學院教授於曉洲,大連理工大學兼職教授、"
  • 行星齒輪減速器原理-原理圖
    1、本系列產品是按照國家專業標準 JB / T6502–93設計生產的;   2、初次選擇本產品時,請詳細進行選型計算,或向本公司諮詢;   3、公司積累了多年行星減速器製造技術,自主設計和製造了多品種、重載非標行星傳動齒輪箱。
  • 北車承擔國家兆瓦級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標準制訂
    北車永濟廠承擔國家兆瓦級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標準制訂  日前,我國兆瓦級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標準草案在北車集團永濟電機廠制訂完成,在徵得全國風力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專家意見後永濟廠在2005年自主研製成功國內目前功率最大、技術最先進的1.5兆瓦水冷式雙饋異步風力發電機,填補了我國風電兆瓦級雙饋風力發電機的空白。首颱風力發電機已交付大連重工用戶,近日又同東方汽輪機廠籤訂了33臺的該電機合同。  隨著我國風電產業化步伐的加快,國產兆瓦級以上風力發電機越來越受到風電主機廠的青睞。
  • 「齒輪」轉動中國高鐵
    齒輪傳動系統是高鐵能量轉換與傳遞的核心部件,其工作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高鐵列車運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也是高鐵列車跑出「世界速度」的關鍵所在。   有這樣一支項目團隊,通過自主技術創新,為高鐵跑出「世界速度」真正保駕護航——他們就是由王文虎作為項目負責人帶領的中車戚墅堰機車車輛工藝研究所有限公司。
  • 第十七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在大連理工大學召開
    2014年9月27日至28日由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生物力學分會主辦,大連理工大學體育教學部和瀋陽體育學院共同承辦的第十七屆全國運動生物力學學術交流大會在大連理工大學隆重召開大會主席由大連理工大學體教部主任元文學教授擔任。 27日開幕式上,大連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李成恩出席會議並致歡迎詞。
  • 大連技術攻克燃料電池金屬極板高精密加工技術瓶頸
    然而,如何在毫米級的金屬薄板上精密加工出微米級精度的流場,是制約其應用的技術難題。大連化物所2001年在國內率先實現了基於複合雙極板燃料電池電堆技術的產業化。為攻克金屬板高精密加工工藝,大連化物所與大連神通模具公司企業開展了緊密的產學研合作。
  • 我國第二代數控螺旋錐齒輪磨齒機研製成功
    由中國工程院院士周勤之和中國工具機工具工業協會常務副理事長於成廷、中國齒輪專業協會秘書長王聲堂等著名國內齒輪行業專家組成的鑑定委員會一致認為,這種型號為H350G的我國第二代數控磨齒機的精度指標和技術水平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以廣泛應用於螺旋錐齒輪磨齒,特別是汽車後橋齒輪的工業化生產,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大連理工大學最新研究成果被國際頂級期刊錄用!
    近期,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王清教授及團隊成員在模擬計算和機器學習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王清,大連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主要從事發展合金設計方法和研發先進工程合金材料的研究工作,涉及的合金體系主要有高性能鈦/鋯合金、導電銅合金、核電反應堆用特種不鏽鋼、高熵合金等。
  • 大連理工大學發明醫療影像3D列印軟體可量身訂製器官模型
    龍海波 攝中新網大連4月19日電 (記者 楊毅)大連理工大學19日對外宣布,該校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部生物醫學工程系副教授王洪凱率領學生團隊發明醫療影像3D列印建模軟體,將最新的醫學影像處理技術與3D列印技術相結合,為病人量身訂製器官模型,用於外科手術計劃的制定。
  • 大連理工大學學子雪地作畫「中國加油」
    大連理工大學師生們在雪地上「繪」出的巨幅畫作——「中國加油」。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呂文正 攝 本報訊(於舒雯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謝小芳)「我們雖然不能去一線,但我們會用自己的方式為抗疫助力!」日前,在大連理工大學七七足球場,兩幅佔地共1250平方米巨型畫作震撼呈現。這是上個周末,大連理工大學的學子們歷時12個小時,在雪地上創作畫作,為中國抗疫點讚,為大連和母校加油。
  • 蘭州理工大學研製的不鏽鋼和低碳鋼A-TIG焊活性劑成為機械行業標準
    蘭州理工大學研製的不鏽鋼和低碳鋼A-TIG焊活性劑成為機械行業標準  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第24號公告,蘭州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牽頭,中國鋼研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東方鍋爐集團有限公司,蘇州華焊科技有限公司,青海林德工業自動化有限公司參與制定的機械行業標準:不鏽鋼和低碳鋼A-TIG焊活性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