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魚沒頭、沒心臟,味道還極其鮮美,憑什麼能夠生存5億年?

2020-11-22 小眼晴觀世界

文昌魚沒頭、沒心臟,味道還極其鮮美,憑什麼能夠生存5億年?

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面生存著許許多多非常奇怪的生物,這也是大自然不斷演化的結果,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種生物,在沒有頭、沒有心臟,甚至沒有骨頭的,味道還極其鮮美的情況之下,居然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5億年的時間了,這就是被稱之為活化石的文昌魚。

文昌魚雖然名字當中帶有魚字,看起來也非常像魚類,但是實際上卻不是魚類,這是一種非常原始的脊索動物,是比較低級的無脊椎動物像高級一點的脊椎動物進化過程當中的一個過渡的生物,所以這也就是文昌魚之所以被稱之為"活化石"的原因之一,整個脊索動物主要有頭索動物、脊椎動物和尾索動物組成,而文昌魚就是頭索動物。

整個脊索動物們一共有將近7萬種動物,而其中脊椎動物佔據大多數,其次就是尾索動物,最少的是頭索動物,目前已經被發現的只有30種左右,從中我們也是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越是走在演化道路最前面的生物,佔據生存的優勢就更加的大。

而像文昌魚這樣的脊索動物,往往有一根脊索支撐著整個身體,但是這一根脊索也不是骨質的,是一種比較軟化的物質構成的,就一般的脊索動物來說,這樣的脊索往往只有幼年期的時候會存在,但是文昌魚不一樣,會終身保留起來,成為身體的一部分,而且文昌魚是沒有頭部的,這也就表明了文昌魚缺乏視覺、聽覺等等感官的器官。

所以對於文昌魚來說,脊索其實是非常的重要的,這不僅能夠作為它們身體的支撐,還能夠作為它們身體的一個信息傳播工具,而且文昌魚也沒有心臟部位,僅僅依靠身體當中的一些小血管進行血液的輸送,文昌魚沒有頭部,也就沒有大腦,但是在所謂的頭部位置,也有這一個連結脊索的腦泡,這個腦泡指揮著文昌魚的整個身體系統。

而文昌魚的感覺器官主要是長在魚嘴巴附近的口須,能夠感受到四周的環境,也能夠用來過濾海水,而這種生物也是一種典型的海洋生物,在5億年前,就已經開始出現了,但是經歷了5億年的演化,文昌魚依舊是如今這個星座,主要以浮遊生物為食物。

文昌魚主要生活在海洋的淺水區,往往都比較靠近大陸,而且文昌魚的味道也是極其的鮮美,整體的營養價值也是非常的高,所以在整個亞洲地區,這種文昌魚都是非常不錯的食材,目前來說,因為對於文昌魚的捕撈過度,已經有走向滅絕的趨向了,我們國家已經將這種文昌魚定位國家的保護動物了。

文昌魚除了有著非常高的食用價值之外,其實也還有著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畢竟被稱之為活化石,對於研究地球生物的演化過程,可以起到很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文昌魚沒頭、沒心臟,味道還極其鮮美,憑什麼能夠生存5億年?
    文昌魚沒頭、沒心臟,味道還極其鮮美,憑什麼能夠生存5億年?大家都知道,地球上面生存著許許多多非常奇怪的生物,這也是大自然不斷演化的結果,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一種生物,在沒有頭、沒有心臟,甚至沒有骨頭的,味道還極其鮮美的情況之下,居然在地球上已經生存了5億年的時間了,這就是被稱之為活化石的文昌魚。
  • 沒頭,沒心臟,沒骨頭,味道還鮮美,文昌魚是怎樣活5億年的?
    ,沒有骨頭仍然活得鶯歌燕舞,而且從5億年前就繁衍至今,是我們人類所在的脊椎動物門的表親。你現在在這個星球上放眼一望,能夠看到的,大抵都是一種叫脊椎動物的傢伙,比如馬牛羊雞鴨鵝獅虎豹魚龜鱉什麼的,當然最多的是我們人類,地球上唯一的霸主,驕傲的智慧生命。文昌魚是頭索動物,和脊椎動物,後索動物一起,構成了脊索動物門。
  • 文昌魚憑什麼在地球上生存數億年?
    文昌魚憑什麼在地球上生存數億年?但作為低等生物的文昌魚,不但與人類無法「對話」,而且它們個頭袖珍,通常只有3到5釐米左右,除了覓食和繁殖時間外,喜歡鑽進厚實的海砂層中長時間一動不動。項先堯說,他們的鏡頭能夠捕捉它的一舉一動,很多時候靠的是運氣,「追蹤文昌魚,比的就是耐心和恆心。」  為了拍攝文昌魚受精卵發育的鏡頭,整個攝製組常對著水族箱一夜一夜枯坐。
  • 沒頭,沒心臟,沒骨頭,味道還鮮美,文昌魚是怎樣活5億年的?
  • 情竇未開的文昌魚最好吃
    本報訊 (記者 陳進容 實習生侯垠伃)本報獨家披露省水產研究所專家林學欽提出對文昌魚適度捕撈更有利於其生存的觀點後,在學術界和市民中都引起關注。昨日,國家海洋局第三研究所方永強教授也提出他的見解。  方永強教授從1979年就開始從事文昌魚研究,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文昌魚研究專家之一。
  • 廈門的傳統名貴特產——歐厝文昌魚
    歐厝海邊的文昌魚保護區文昌魚,不是魚   文昌魚是廈門的傳統名貴特產,俗名鱷魚蟲,又名蛞蝓魚,以鮮美著稱。5億年前,地球上最早的由無脊椎到脊椎的過渡——脊索動物在海洋出現,這就是文昌魚。經過了漫長的歲月,脊索動物演化為各種脊椎動物,其中包括類人猿,因此文昌魚在物種起源方面具有世界意義。文昌魚沒有脊椎骨,不容易留下化石的遺蹟,但神跡般沒有滅絕,成為了歷史見證者般的「活化石」。8世紀以前,這種生物是以名貴食材的方式被人們所認知。
  • 4億多年前,文昌魚進化成原始魚類,人類的祖先也有機會誕生
    原始魚類的祖先在成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之前,文昌魚一直都是非常受歡迎的魚類,因為它營養價值極高,而且肉質鮮美、口感豐富。不過,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文昌魚還是一種古老的活化石,至少在4億多年前,文昌魚就已經出現了,現代研究也表明,文昌魚是脊椎動物的祖先,它屬於無脊椎動物向著脊椎動物過渡的中間環節,同時,文昌魚也是原始魚類的祖先。
  • 同安風味美食之——文昌魚
    同安劉五店一帶淺海出產的文昌魚,是中外聞名的珍品。早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英、美等國的許多學者曾多次遠涉重洋。途經廈門到同安採集文昌魚標本和從事文昌魚研究。廈門也因同安出產文昌魚,在世界出了名。文昌魚的名稱,來源於「文昌帝君」。據縣誌記載「文昌魚,似鰻而細如絲,產西溪近海處,俗謂文昌誕辰方有,故名」。
  • 生物動態:海中細小的文昌魚是什麼樣的?
    在我國的廈門、青島、煙臺等地的海泥沙中,生活著一種世界著名的稀有「魚」類——文昌魚。據記載,文昌魚最早是在福建的郡城文昌閣前方的海水裡發現的,因此而得名。因其數量少而古老,被學術界譽為「海中大熊貓」。當達爾文的進化論為學術界公認後,人類不斷發現動物進化在各階段上的證據,但從無脊椎到脊椎這個進化過程一直沒發現實證物種,成為懸案。19世紀,俄國人柯瓦列夫斯基研究了文昌魚的胚胎發育,這才找到了無脊椎動物和脊椎動物之間的失落的進化環節。柯瓦列夫斯基發現,支撐文昌魚全身的是一條原始的、尚未分解的脊索。要知道,脊索是脊椎的前身,脊椎動物在胚胎時期都出現過脊索。
  • 不屬於魚類的文昌魚
    以下為轉載內容:文昌魚,屬於頭索動物亞門鰓口科,沒有脊椎骨,不屬於魚類。文昌魚是生物演化研究中的模式生物,它揭示了現存脊椎動物的起源。文昌魚成熟個體平均體長大約5釐米左右,壽命約2年8個月左右。身體半透明。同脊椎動物一樣,文昌魚具有一條沿背部下行的神經索,並具有呈條帶狀的肌節。
  • 我國最好吃的5種「另類」淡水魚,長相兇猛還醜陋,味道卻很鮮美
    淡水魚是我們平日裡沒少吃的一種魚類,在我國,淡水魚的種類大約有八百餘種,其分布的範圍很廣,幾乎到處都可以見到一些不同種類的淡水魚,不過,偏向南邊這一塊的,見到的大多數為溫帶性魚,只有在東北地區,才比較常見那些冷水性的魚,隨著全球變暖,現在的冷水性魚逐漸減少了,有些都不太能見到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我國最好吃的5
  • 沒頭的蟑螂其實還能再活好幾天!
    自從我了解了蟑螂的過人之處後發現,原來「小強」還真不是叫著玩的!一、沒頭的蟑螂怎麼活下來的?大家都知道,蟑螂是一種人人喊打的昆蟲。它在江湖的地位不亞於老鼠。當它被發現出現在家裡時,我相信大家會採取各種措施去消滅它。我們都知道蟑螂生命力非常頑強。那麼,它究竟頑強到什麼地步呢?研究表明沒有頭部的蟑螂最多可以生存9天!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它能活這麼久?
  • 東北農村好吃的10種野生冷水魚,生長緩慢,味道鮮美,價格不菲
    我國是冷水魚品種最多、分布最廣的國家之一,我國的冷水魚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和河北北部地區,冷水魚一般生活在水溫6-20度之間的水溫中,因為水溫過低,因此生長也就緩慢,味道反之細嫩鮮美,再東北的農村,幾乎每個村旁邊都有一條小河,河裡的野生魚也是品種繁多,隨著人們更重視健康的飲食,這種河裡以前都沒人吃的野生魚現在身價倍增
  • 這4種海鮮長相很「醜」的海鮮,讓人看著沒食慾,味道卻很鮮美
    雖然讓人看著沒食慾,但卻是真的好吃。第一種:海腸子學名叫做:單環刺螠。英文名字就更加猥瑣了,文章裡就不提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搜一下,我害怕不過審。外形是長筒形狀,顏值真的說不上好看。活著的時候軟乎乎地在水裡蠕動,真的蠻可怕。這種海鮮只有中國渤海灣出產,季節性超強。
  • 在地球上生存了6億年的水母,卻還沒進化出大腦和心臟
    在我們的印象中,水母是一種小型的海洋無脊椎動物,大多數水母都還沒有人的巴掌大,較小的桃花水母只有小玻璃球那麼大,但是水母是在地球海洋中生活了近6億年的生物,早已經進化出許許多多的種類,所以水母也有一些大個頭的,比如霞水母。
  • 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在我國農村的旁邊幾乎都會有一條河,河裡生長著許多的野生魚,小時候沒人把它們當好東西,逮到往往都是做成飼料味雞鴨了,如今這些野生魚可成了稀罕物,不僅成為了觀賞魚,有些還是餐桌的美味,一斤難求,而且價格還很貴,有些種類品質上乘的野生魚,一條就要幾百元,下面就來看看我國農村河裡常見的10大野生魚,味道鮮美,外觀漂亮,價格不菲!
  • 生長在海裡,外觀噁心,味道卻很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還高
    導語:生長在海裡,外觀噁心,味道卻很鮮美,而且營養價值還高咱們國家雖然不是一個海洋大國,但是海岸線並不短,沿海居民也特別多,生活在海邊的人們吃海鮮很方便也很便宜,而生活在內地的人們想吃海鮮相對來說要貴不少
  • 文昌魚老了乾脆撈起來吃(組圖)
    圖為文昌魚。圖綠色區域為文昌魚保護區。  本報訊(記者 陳進容)「文昌魚活上三四年就差不多快壽終正寢了,與其讓它老死,還不如適度捕撈。」從事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文昌魚多年研究的省水產研究所林學欽副研究員,於近日提出了最新的學術觀點。
  • 廈門文昌魚保護區名存實亡?(圖)
    就備受關注和爭議的「金鳳廈門鱷魚嶼海外傑出華商國際交流中心人工島工程」,廈門市海洋與漁業局藺海清昨天接受早報記者採訪時稱,鱷魚嶼海區曾是文昌魚自然保護區,不過已經細分為保護區的外圍地帶,而且該海區已經連續5年未發現文昌魚。在此海域建人工島,有海洋區劃功能依據,並已通過數字模擬,因此人工島可以建,現在要把關的只是怎麼建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