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發生,倒黴的事總會一連串地來
★某些人的爆脾氣是有特定對象的
★改變有的時候就在一瞬間
……
你以為是命運,其實並不是
阿喻被公司辭退了,原因是她跟客戶大吵一架,她和老闆解釋自己是有原因的,但老闆今天的心情特別不好,根本就不聽她解釋。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阿喻乾脆收拾了自己的辦公用品直接回了家。一推開家門,便看到兒子在盯著電視看動畫片,並且已經看到了三十多集了,昨天才看到十幾集的。
阿喻規定孩子每天只能看三集動畫片,這明顯超出了很多。
心情不大好的阿喻對保姆的態度便有些不大好,並聲稱如果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扣她的工資。
保姆心裡也很鬱悶,不給孩子看動畫片她就又哭又鬧的,自己能有什麼辦法,一個做保姆的,不讓孩子冷著凍著不就可以了嗎?阿喻這個當媽的只知道安排任務,其他的什麼都不管。
下班後,保姆回到家裡,發現兒子居然在玩遊戲,一氣之下,把兒子的手機搶了過來朝地上摔了過去,手機屏頓時四分五裂。
「媽,你幹嘛摔我手機?」兒子驚呆了。
「我在外面辛辛苦苦的,是想讓你好好學習的,你居然來玩遊戲,你對得起我嗎?」保姆衝著兒子吼了起來。
兒子很憤怒。這次他單元測驗不錯,回到家一個人都沒有,因此想要犒勞自己一下玩玩遊戲,沒想到竟然連手機都被摔了。
看到保姆瞪圓了的眼睛,正值青春期的兒子也不想解釋,直接摔了門。
保姆聽到「咚」地一聲,頓時悲中從來,覺得自己命不好,在外面被東家嫌棄,回家被兒子嫌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於是坐在沙發上默默地流淚。
這時保姆的老公回來了,發現保姆情緒不好,不但沒安撫,反而問她:「怎麼還沒做飯?餓死了?」保姆頓時坐沙發上蹦了起來:「我在外面當保姆,回家也要當保姆嗎?」
老公被保姆嗆得也不大冷靜,回了一句:「你在外面可以給別人做飯,怎麼自己老公兒子卻不願意做了?」
保姆聽了更是傷心,直接把老公推到了門外,並且把大門給關上了。
老公愣住了,心裡也窩著火,辛苦一天了,回來連個好臉色都沒有,還莫名其妙地被罵了一頓。
正好想起哥們下午約晚上吃飯,原本拒絕了的保姆老公決定過去,但因為心情不好,開車的時候走神了,帶倒了一個路人。
那個路人正好是阿喻的老闆。
老闆躺在醫院裡,覺得自己這個月特別倒黴,業務業務沒跑到,員工員工不頂事,出個門走路都被車給撞了……
上面這一系列事情的發生,便解釋了什麼叫「踢貓效應」。
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反應。只是我們生活中誰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可能會成為這其中的一環。
文中老闆、阿喻、保姆、保姆兒子和保姆老公都不知道,自己是「踢貓效應」中的一環。
可能就在此刻,情緒不好的自己,也正是這「踢貓效應」中的一環,那我們應該怎樣中止踢貓效應的產生呢?
如果文中的老闆不因為業務跑單,而遷怒阿喻,聽阿喻解釋,她發火是為了給公司要帳,並且把多年的死帳要回來了,就不會辭退阿喻,後面一系列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放在阿喻身上也一樣,如果她冷靜一下,明白真正的教育應該是父母的責任,而不應該一昧地推給保姆,或許她對保姆會多一些理解,那麼保姆家也不會發生那樣的事情。
放在保姆、保姆兒子和保姆老公身上同理,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將「踢貓效應」這個鏈條終結掉。
面對踢貓效應,只有面對事情的發生時,保持冷靜和理智,能接受批評,也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我們才不會成為那個踢貓的人,同樣也不會被當成貓來踢。
踢貓效應原版故事:
一個白領被領導批評最,回到家後,把正在搗亂的兒子罵了一頓。兒子心裡很不舒服,於是又把原本在旁邊跟他玩耍的貓踹了一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