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生活中,「踢貓效應」正在悄悄上演

2020-12-05 蔡源霞的心理時間

★你有沒有發生,倒黴的事總會一連串地來

★某些人的爆脾氣是有特定對象的

★改變有的時候就在一瞬間

……

你以為是命運,其實並不是

阿喻被公司辭退了,原因是她跟客戶大吵一架,她和老闆解釋自己是有原因的,但老闆今天的心情特別不好,根本就不聽她解釋。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阿喻乾脆收拾了自己的辦公用品直接回了家。一推開家門,便看到兒子在盯著電視看動畫片,並且已經看到了三十多集了,昨天才看到十幾集的。

阿喻規定孩子每天只能看三集動畫片,這明顯超出了很多。

心情不大好的阿喻對保姆的態度便有些不大好,並聲稱如果再出現這樣的情況,就扣她的工資。

保姆心裡也很鬱悶,不給孩子看動畫片她就又哭又鬧的,自己能有什麼辦法,一個做保姆的,不讓孩子冷著凍著不就可以了嗎?阿喻這個當媽的只知道安排任務,其他的什麼都不管。

下班後,保姆回到家裡,發現兒子居然在玩遊戲,一氣之下,把兒子的手機搶了過來朝地上摔了過去,手機屏頓時四分五裂。

「媽,你幹嘛摔我手機?」兒子驚呆了。

「我在外面辛辛苦苦的,是想讓你好好學習的,你居然來玩遊戲,你對得起我嗎?」保姆衝著兒子吼了起來。

兒子很憤怒。這次他單元測驗不錯,回到家一個人都沒有,因此想要犒勞自己一下玩玩遊戲,沒想到竟然連手機都被摔了。

看到保姆瞪圓了的眼睛,正值青春期的兒子也不想解釋,直接摔了門。

保姆聽到「咚」地一聲,頓時悲中從來,覺得自己命不好,在外面被東家嫌棄,回家被兒子嫌棄,不知道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於是坐在沙發上默默地流淚。

這時保姆的老公回來了,發現保姆情緒不好,不但沒安撫,反而問她:「怎麼還沒做飯?餓死了?」保姆頓時坐沙發上蹦了起來:「我在外面當保姆,回家也要當保姆嗎?」

老公被保姆嗆得也不大冷靜,回了一句:「你在外面可以給別人做飯,怎麼自己老公兒子卻不願意做了?」

保姆聽了更是傷心,直接把老公推到了門外,並且把大門給關上了。

老公愣住了,心裡也窩著火,辛苦一天了,回來連個好臉色都沒有,還莫名其妙地被罵了一頓。

正好想起哥們下午約晚上吃飯,原本拒絕了的保姆老公決定過去,但因為心情不好,開車的時候走神了,帶倒了一個路人。

那個路人正好是阿喻的老闆。

老闆躺在醫院裡,覺得自己這個月特別倒黴,業務業務沒跑到,員工員工不頂事,出個門走路都被車給撞了……

上面這一系列事情的發生,便解釋了什麼叫「踢貓效應」。

踢貓效應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反應。只是我們生活中誰都不知道,自己有沒有可能會成為這其中的一環。

文中老闆、阿喻、保姆、保姆兒子和保姆老公都不知道,自己是「踢貓效應」中的一環。

可能就在此刻,情緒不好的自己,也正是這「踢貓效應」中的一環,那我們應該怎樣中止踢貓效應的產生呢?

如果文中的老闆不因為業務跑單,而遷怒阿喻,聽阿喻解釋,她發火是為了給公司要帳,並且把多年的死帳要回來了,就不會辭退阿喻,後面一系列的事情都不會發生。

放在阿喻身上也一樣,如果她冷靜一下,明白真正的教育應該是父母的責任,而不應該一昧地推給保姆,或許她對保姆會多一些理解,那麼保姆家也不會發生那樣的事情。

放在保姆、保姆兒子和保姆老公身上同理,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將「踢貓效應」這個鏈條終結掉。

面對踢貓效應,只有面對事情的發生時,保持冷靜和理智,能接受批評,也能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我們才不會成為那個踢貓的人,同樣也不會被當成貓來踢。

踢貓效應原版故事:

一個白領被領導批評最,回到家後,把正在搗亂的兒子罵了一頓。兒子心裡很不舒服,於是又把原本在旁邊跟他玩耍的貓踹了一腳……

相關焦點

  • 踢貓效應:你的壞情緒,正在傳遞給孩子
    在心理學中有一個專門的詞彙來形容這類社會現象,叫踢貓效應。它指的是人的惡劣情緒會沿著強弱組成的社會關係鏈條依次傳遞。情緒傳遞過程中,如果沒有人主動隔離,控制欲望,那麼最後的結果一定是最無辜、最弱小的人受傷最深,因為他處在情緒鏈的末端。
  • 每周心理學|踢貓效應
    每 周 心 理 學 踢貓效應 「踢貓效應」??
  • 踢貓效應:管理好情緒,才能掌控生活
    「踢貓效應」心理學。踢貓效應當中的「踢貓」不算是比喻,在生活很場景中對寵物下手的人比比皆是,這種情況也不是用一句「有病」就能概括的。其中部分原因是別人帶來的,當然也可能是自己對「某件事不能解決」無能的反擊表現。
  • 讓孩子認識「踢貓效應」,心理學家:比說教管用
    其實這個媽媽的舉動讓我突然想起了一個詞叫"踢貓理論",在心理學又被叫做踢貓效應,詞語的由來還要從一個小故事說起。據說:有位父親在公司裡面受到了老闆的批評,回到家後他心情特別不爽,於是就把正在調皮搗蛋的兒子臭罵了一頓。
  • 生氣時,只有截斷「踢貓效應」,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很多人都覺得這是欺軟怕硬的表現,在外唯唯諾諾,不敢發作,卻把最壞的情緒都給了家人,其實這就是典型的「踢貓效應」,就是指人會向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人發洩不滿的情緒。首當其衝的往往就是家人了,因為在潛意識裡,家人是不會輕易離開自己,哪怕自己肆無忌憚的發洩完,事後依舊能夠和好,以至於習慣性地把所有的壞脾氣都給了他們。
  • 心理學「踢貓效應」:父母經常吵架的家庭,孩子容易鬧情緒
    然而這並不是個例,父母吵架的時候,最遭罪的就是孩子,不但給孩子心理造成陰影,還可能導致孩子的性格變得跟父母一樣惡劣。父母在一起幾十年,生活中難免有爭吵,有時候只是因為一些小事情,卻輕易地觸發怒火,造成的後果猶如「踢貓效應」一般,摧毀幸福的家庭,給孩子造成難以抹去的傷害。
  • 「踢貓效應」,高情商職場人要學會避免
    聽完老李的苦訴,我也是很無奈,真是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老李這是典型的中了「踢貓效應」的陷阱,40歲的人了還犯這種職場低級錯誤。 什麼是「踢貓效應」? 「踢貓效應」是職場常見病,是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
  •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戰「疫」心理健康】生活中的心理學現象——羊群效應 2020-03-25 1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穆裡尼奧正在悄悄打造熱刺版本的433狂攻陣型
    穆裡尼奧正在悄悄打造熱刺版本的433狂攻陣型 穆裡尼奧是足壇百曉生,戰術大師,他到了熱刺砍掉了波切蒂諾留下的
  • 生活中常見的六種心理效應
    塔瑪拉效應初入職場時,有沒有人提醒過你,要多做事、少說話?為什麼很多「過來人」都要給新人這樣的忠告呢?這是因為,言多必失,一不小心說錯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當你還沉浸在口吐蓮花的美妙感覺中時,聽者可能已經面露不屑,或是揚長而去。因為你可能說中了人家的隱私,或是觸及別人的禁地;還有可能你只顧說話而忘記了做事,光是紙上談兵,卻沒有腳踏實地的幹勁兒,被領導視為光說不練的假把式標杆。真正聰明的人,能在事業上所有建樹的人,往往都堅持一個原則:多做事,少說話。這就是心理學上的塔瑪拉效應。
  • 廣西男子將小貓當街踢死,老闆娘心疼:「怎麼有這麼狠心的人」
    一位廣西南寧男子晚上路過一家商店,在商店門口連踢四腳,反覆確認小貓已經死了,才離開,老闆娘發現小貓慘狀後,心中不忍:「怎麼會有這麼殘忍的人?再小的貓,終究是一條生命,一個成年人對這樣的小生命下如此狠的手,其心腸的狠毒實在讓人寒心。
  • 除了「薛丁格的貓」,原來還有這麼多與貓相關的科學理論
    開始餓貓無法走出籠子,只是在裡面亂碰亂撞,偶然一次碰到機關打開門便得以逃出吃到魚。經過多次嘗試錯誤,貓學會了碰機關以開籠門的行為。在迷箱實驗中,他創造了15個用來關住貓的「迷箱」——編號A到O,每個箱子都有門,內部附有開門的裝置。在這些迷箱中,A箱是最簡單的,貓按一下機關就能打開逃出來,後面的難度增加,有的需要又拉拉杆又按按鈕。
  • 影響生活的14個心理效應,分享給各位
    2、聚光燈效應 有時我們總不經意地把自己的問題放到無限大,當我們出醜時總以為人家會注意到,其實人家或許當時會注意到,但事後馬上就忘了。 沒有人會像你自己那樣關注自己, 「聚光燈效應 」只存在於你的頭腦中,而非真實情況的反映。試一試轉移自己的注意力會更好。
  • 木桶效應|心理效應
    心理效應  是社會生活當中較常見的心理現象和規律;是某種人物或事物的行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產生相應變化的因果反應或連鎖反應
  • 因感情受挫,傷及二十人,兩起案例的背後,心理學上稱:踢貓效應
    大前天晚上晚,虎門鎮懷德社區一名路人在正常行走過程中被另一名男子猛刺一刀,行兇者立即逃離並繼續行兇,此案件連傷9人,致1人死亡。而同樣在1月18日凌晨,一男子因感情糾紛持刀對無辜路人進行隨機傷害,此案件造成20人受傷,其中1人因傷勢過重搶救無效死亡。目前警方正在全力追捕兩起案件嫌疑人。
  • 心理學的6個經典實用心理效應,讓你的生活事半功倍
    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六條著名的心理學效應歡迎關注點點訂閱一起長知識第一個暈輪效應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在生活中是一種以偏概全的認知方式所以喜歡一個人就會喜歡他的一切其實是你的心理在跟你玩遊戲千萬不要輕易當真第二個歸因偏差兩種常見的歸因偏差
  • 心理學中的鳥籠效應在生活中的運用
    「鳥籠效應」作為一種思維邏輯,它往往會限定人們的想像空間,束縛人的創造力,讓人們形成刻板守舊的思維模式。它至少包含兩種心理現象:其一,是慣常心理,也就是所謂的思維定勢。其二,是從眾心理。
  • 感情最忌「踢貓效應」,聰明的男女都知道,有些話爛在肚子不能說
    人際交往中,我們都喜歡會說話的人,因為會說話,意味著這個人會注意你的敏感地帶,不會給你帶來任何不適,從而讓你覺得如沐春風。其實一段感情的經營也是這樣。我們常常說某人刀子嘴,豆腐心,雖然說出的話狠毒,但心腸很軟。我相信有一部分刀子嘴的人確實心地還蠻善良。
  • 足彩的五大心理效應你中了哪個
    網絡上一直流傳著所謂人類難以避免的十大心理效應,也不知是誰歸納出來的,不過但凡看到十大系列總覺得很牛逼的樣子,上大學那會兒我也學過一些心理學,現在看到這十大心理效應,還是有幾個熟悉的面孔的。
  • 鉑瑞思心理知識大總結:試著認識心理防禦機制,更好面對生活
    首頁 > 傳媒 > 關鍵詞 > 鉑瑞思最新資訊 > 正文 鉑瑞思心理知識大總結:試著認識心理防禦機制,更好面對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