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一大象在垃圾堆覓食,遊客留下垃圾,有大象食物,更會傷害大象
近日在印度西孟加拉邦,攝影師Pranab拍攝到:在遊客留下的一堆垃圾中,一頭瘦弱的成年大象在垃圾堆中翻找食物,大象身上也布滿了垃圾,而且不管垃圾中有什麼,大象都會食用,這會對大象造成非常大傷害。,大象是以樹根、草、水果和樹皮等植物為食,但人類生活垃圾中水果皮、還有些腐爛食物的氣味,都能吸引大象,這些遊客留下的垃圾,都會成為大象的食物來源。
-
大象和海牛竟然有親緣關係?盤點你所不知道的亞洲象
>古老的家族 亞洲象屬於哺乳動物中的長鼻目,廣義上講,長鼻目的所有成員都可以稱為「大象」,在地球歷史上,曾經出現過數百種形形色色的大象。大象早期的祖先化石大多發現於北非,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種被稱為初獸,生活在6000萬年前的摩洛哥,這說明,在恐龍滅絕後不久,甚至可能更早,大象家族就和其他動物分開,走上了獨特的進化道路。 雖然同為食草動物,但是大象和牛、羊、馬、豬等絕大部分食草動物的關係都非常遠。
-
知常識 | 大象和海牛竟然有親緣關係?盤點你所不知道的亞洲象
今天我們一起走進亞洲象共同關注大象的生存與未來古老的家族亞洲象屬於哺乳動物中的大象早期的祖先化石大多發現於北非,目前發現的最早的一種被稱為初獸,生活在6000萬年前的摩洛哥,這說明,在恐龍滅絕後不久,甚至可能更早,大象家族就和其他動物分開,走上了獨特的進化道路。雖然同為食草動物,但是大象和牛、羊、馬、豬等絕大部分食草動物的關係都非常遠。
-
科學家剛剛對全球大象作出了新分類:非洲象是兩種象!
最近,科學家對現今人們熟悉的大象做了新的分類。通過基因分析,我們所知的非洲大象實際上代表了兩個物種,而非一種。也就是說算上亞洲象,當今世界上正漫遊著三種大象。在迄今為止所進行最全面的大象基因組研究中,科學家發現了這三種大象物種及其相關祖先(包括猛獁象和乳齒象)之間複雜的雜交和進化史。由國際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表示,除明確定義了今天的大象物種外,這種研究方法還可以幫助我們繪製未來其他動物的進化譜系。
-
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3)
新華社照片,廣州,2020年5月27日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5月27日,廣州長隆的新生亞洲象寶寶在紅泥堆玩耍,這些泥土可以幫助大象護理皮膚和補充鹽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亞洲象家族迎來兩名新丁。4月30日,亞洲象莉娜產下一頭公象,出生時體重88公斤;5月12日,亞洲象伊拉產下一頭母象,出生體重達108公斤。大象媽媽莉娜和伊拉均為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亞洲象。至此,長隆亞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現共有27頭大象。
-
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8)
新華社照片,廣州,2020年5月27日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5月27日,廣州長隆亞洲象媽媽捲起紅泥撒在身上,這些泥土可以幫助大象護理皮膚和補充鹽分。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亞洲象家族迎來兩名新丁。4月30日,亞洲象莉娜產下一頭公象,出生時體重88公斤;5月12日,亞洲象伊拉產下一頭母象,出生體重達108公斤。大象媽媽莉娜和伊拉均為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亞洲象。至此,長隆亞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現共有27頭大象。
-
被奴役的亞洲象
搜索微信號:dili360或中國國家地理經過馴化的亞洲象在東南亞國家承擔了許多繁重的勞作,除了幫助人們開荒、築路、搬運重物外,還有一些象在每年的旱季被趕到了原始森林深處,成為運送木頭的奴僕。在主人的指令和砍刀背的驅使下,瘦骨嶙峋的大象每天都拖著沉重的鐵鏈,一趟又一趟地把伐掉的木頭運送到河邊。攝影師在雨林深處跟蹤拍攝了數年,用鏡頭呈現了大象的辛酸生活。
-
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6)
新華社照片,廣州,2020年5月27日廣州:亞洲象家族再添新丁5月27日,廣州長隆的新生亞洲象寶寶與媽媽寸步不離。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亞洲象家族迎來兩名新丁。4月30日,亞洲象莉娜產下一頭公象,出生時體重88公斤;5月12日,亞洲象伊拉產下一頭母象,出生體重達108公斤。大象媽媽莉娜和伊拉均為長隆野生動物世界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繁殖的亞洲象。至此,長隆亞洲象家族已繁衍至第三代,現共有27頭大象。
-
中國最大的亞洲象種群繁育基地——長隆迎來亞洲象第三代寶寶
當前全世界的亞洲象保護工作在積極進行中,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的「亞洲象園」中也生活著一個亞洲象家族,他們在動物專家的照顧中過著幸福無憂的生活,安心繁衍下一代。20年的保育大象經驗,讓他與大象家族有著深厚的感情。這20年來,他見證了長隆亞洲象園15頭新生象的誕生。在4月30日的凌晨3點鐘左右,他說「仿佛是有感應,當時莫名其妙就醒來了,然後就接到為大象值班接生的同事報喜電話,莉娜生下娃了。」這種與大象的心意相通,妙不可言。放下電話,鋒哥立即趕回長隆。
-
人與象②|追象廿年:象會記住傷害過它的物種,最大天敵是人
從1998年開始,王巧燕已追蹤研究它們近20年。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巧燕,已跟蹤研究亞洲象近20年。王巧燕清楚地記得她第一次跟亞洲象接觸的場景。2002年,她帶著一個檢測小組翻山越嶺,從勐養保護區沿河而上時,護林員告訴他們這裡有亞洲象活動的痕跡。
-
新奇:騎大象上學?雲南農業大學可以滿足你的想「象」!
它們好像也感知到我們學校已經開學,來到雲南農業大學熱帶作物學院倚象校園附近「遊學」了!就在前幾天,這群大象出現在思茅區倚象鎮大寨村,距離村子直線距離僅百餘米。對,「象」都來了,你還不來嗎?峰巒蔥蘢,遠山含黛,這是倚象風光的最佳寫照。
-
攝影師拍南象海豹交配 四噸大胖壓趴女友(組圖)
38歲的攝影師DavidMerron拍到了一隻體重達到4噸的雄性南象海豹正趴在一隻身材嬌小、僅1噸的雌性南象海豹身上交配。 據悉,在這100頭南象海豹中,僅有一頭為雌性,雄性南象海豹都爭先恐後地與雌海豹進行交配。據了解,為了使大家都能與雌南象海豹交配,雄性南象海豹們把時間掌控的非常好,每頭雄南象海豹的交配時間大約為半小時。
-
給大象建食堂 - 新華社新媒體
(小標題)30年間亞洲象數量翻番據云南大學亞洲象研究中心教授陳明勇主編的《中國野象》介紹,距今6000多萬年前,地球上演化出現的象類,當時有著龐大的家族。已發現的400餘種象化石表明它們曾經在地球上繁盛一時。
-
動物世界也有母系社會,大象的世界更嚴重,公象經常被迫離群
或許是因為能力足夠強,在斑鬣狗家族中,雌性佔主導地位,一位雌性領導者能管理5—90名成員。除了斑鬣狗,還有其他動物奉行母系制度嗎?說到這,很多朋友或許聯想到大象。在我們的印象中,大象群體裡似乎也是母象當首領,母象安排與主導大象們的一切,包括捕食地點、棲息場所、活動時間等,事無巨細。
-
亞洲象出沒」
研究亞洲象的李立立博士說過:「你要注意看的話其實每頭大象跟人真的是一模一樣,有的大象它很大膽,有的大象它很膽小,就各有不同。」當大象遇到困難的時候,它會進到人類的村莊,向人們尋求幫助,所以說大象是很有靈性的動物。
-
建一座大象食堂,讓流浪的亞洲象找到回家的路
西雙版納保護區科研所所長郭賢明在紀錄片開頭便解釋,因為它是「熱帶雨林的工程師」:它們在林中穿行的巨大身軀,開闢出象道。被它們採食的竹叢倒下,形成林窗,讓陽光能夠透過樹冠之間的空隙,灑在鬱閉的雨林中這一小塊略微開闊的地方——這為雨林的健康、新陳代謝和林下植物的更新迭代,以及林中小型動物的活動,創造了條件;大象的腳印形成的小水坑,幫助林間兩棲動物和靠雨水傳播種子的植物生存繁衍;大象的糞便,為種子萌發和土壤微生物生長提供了養分和環境,甚至被昆蟲所利用作為居所。對於豐富區域生物多樣性來說,大象的作用至關重要。
-
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
大象據我們所知是非常大的生物,至少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這樣的,你知道大象的一輩子有多長嗎?什麼時候算是大象的晚年呢?近日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巴 原標題: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
-
非洲草原象在食物鏈處於什麼位置?公象真的是無敵的存在嗎?
在食物鏈中,植物是最底層的,它們有著將無機物轉化為有機物的能力,而且為食草動物的生存提供了必須的營養物質,因此,植物在食物鏈中被稱為「初級生產者」,而以植物為食的動物是食物鏈中地位相對較高的存在,它們就是食草動物,在食物鏈中,它們被稱為「第一級消費者」,這一階層的動物除了都是食草動物外,相差甚遠,小到我們常見的蝗蟲,大到大象。
-
亞洲象殺人事件|溫柔的大象為什麼會變成狂暴的「殺人象」?
>原來,根據數據統計顯示,在2011到2015年間,雲南多地區發生過共計4.8萬多起的野生亞洲象啃食原本在我們印象中非常聰明、溫柔的大象,為什麼會變得這麼狂暴和容易攻擊人類呢?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我們來看看野生象的攻擊性。
-
巴基斯坦唯一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
大象據我們所知是非常大的生物,至少對於我們人類來說是這樣的,你知道大象的一輩子有多長嗎?什麼時候算是大象的晚年呢?近日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巴 原標題:巴基斯坦 亞洲象到柬埔寨養老了 龐大的大象壽命有多長,長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