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X-Test測試32愛馳 U5 PRO純電續航充電測試

2021-01-08 新出行

本次 XCX-Test 我們的測試車是來自愛馳的 U5,愛馳 U5 是基於純電專屬的 MAS 平臺打造,採用了前後獨立懸架、電氣化底盤等,動力上搭載了最大功率為 150kW 的驅動電機,電池能量密度為 172Wh/kg,電量為 63kWh。

愛馳 U5 共有五款車型,售價區間在 16.69-24.99 萬元,五款車型除了最低配和最頂配外均搭載了 63kWh 的電池,新車官方 NEDC 續航為 503km。這一次實測車型是售價 22.99 萬的 PRO 版車型。

一、寫在前面:XCX-Test 續航測試標準

2019 年新出行針對新能源車型測試推出來 XCX-Test 測試標準(專為新能源車打造 詳解新出行 XCX-Test 測試標準),在 XCX-Test 測試標準之下我們將城市續航、高速續航分別進行,並且都跑至趴窩不能動。但隨著時間的推進以及純電動車型的續航提升,消費者對續航的關注度逐漸走低,所以新出行在 2020 年針對續航等測試也有了對應的調整。首先是測試方法,我們更多的會採取將一臺滿電車型的 70% 電量用在城市道路,30% 電量用在高速,最終給出一個綜合的實測續航數據。

其次,結合 2019 年測試經驗,我們對市面上很多純電動車型的續航顯示邏輯都有了比較深刻的認識,也知道大部分車企在儀錶盤顯示到「0」後會有怎樣的表現。所以,接下來我們不會再將測試車開至趴窩,當電量或者續航剩餘為零的時候就會給車輛進行充電。

XCX-Test 續航測試是隸屬於新出行「一大三小」評測體系中的一小,新出行「一大三小」評測體系是基於智能電動車的專屬評測項目。未來所有大家關注的所有重磅新能源車,我們都第一時間會帶來「一大」+「三小」的評測內容。一大三小指的是:

「一大」代表的是新出行綜合評測,也就是我們之前一直堅持的專注於新能源車的深度體驗報告;

XCX-Test 續航測試(點擊查看測試標準);

XCX-IC Test 智能座艙測試( 點擊查看測試標準);

XCX-Pilot Test 自動駕駛測試(點擊查看測試標準)。

二、滿電 503km 出發

此次我們拿到的試駕車總裡程為 6344km。空調設置的是 22°,風量自動。愛馳 U5 共有三種駕駛模式,我們選擇的是節能模式,動能回收調至最高。滿電狀態下愛馳 U5 的純電續航裡程為 503km。

測試當天深圳的氣溫還是比較低的,溫度在 15°-6° 的區間,並且由於冷空氣剛來臨,所以當天的風也是比較大的,對於電動車來說這些都是不利因素。

測試路線方面還是跟以往一樣,從創客小鎮出發,城市道路依舊選擇的是深南大道與北環大道,高速路選擇的是廣深沿江高速。測試時,70% 的電量在城市道路行駛,30% 的電量在廣深沿江高速行駛。在城市道路行駛時,深南大道和北環大道都有比較輕微的擁堵,廣深沿江高速上以 110km/h 左右的速度行駛。

三、城市續航普通 高速表現讓人驚喜

測試當天雖然已經是 10 點左右,但深圳的路況還是一如既往的擁堵,在城市道路中,愛馳 U5 的表現能耗基本維持在 17.5kWh/100km 左右。

城市路況

高速方面,由於沿江高速深圳段基本都在海上,所以會導致橫風和風阻較大,但愛馳 U5 在往廣州方向行駛的平均能耗控制還是不錯的,最高也才到了 18.2kWh/100km。愛馳 U5 在高速上總共行駛了 85km,表顯續航從 339km 降到了 169km,降幅還是有點高的,不過總的來說能耗還是在接受範圍內的,畢竟測試當天的橫風確實挺大。

高速路況

下高速後我們繼續在市區行駛,愛馳 U5 在續航百分比顯示 20% 的時候儀錶盤上電量信息會顯示為橙色,當剩餘續航降至 5% 的時候就不會繼續顯示剩餘的續航裡程了。最後 2% 的電量差不多行駛了有 20km,這點還是很意外的,不過當車輛的電量顯示到 0% 的時候,車輛就直接趴窩了,這點需要注意,車主最好在 5% 左右就去找充電樁,千萬不要跑到 1%。

在 70% 城市道路以及 30% 高速道路下,愛馳 U5 的綜合續航成績為 371.3km,實測 NEDC 的比例為 73%,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

從續航曲線圖來看,愛馳 U5 的掉電還是比較正常的,並沒有在某個階段大幅下降的情況出現。

四、0%-97% 用時 61 分鐘

在充電方面,愛馳 U5 還是有驚喜的。在電量充到 30% 的時候,充電功率達到了最高峰,充電功率為 91kW,之後就有所下降。由於充電站的限制,電量只能充到 97%。

從數據表中可以看到,從 5% 開始,充電功率就達到了 88kW 的功率,不過在充到 30% 之後,功率就開始下降了。愛馳 U5 從 30% 充之 80% 用時 28 分鐘,總的來說是非常快的。

從曲線圖來看,愛馳 U5 的充電功率也是分階段的下滑,30% 是一個下滑點,80% 又是一個下滑點,總體來說,愛馳 U5 的充電速度還是非常快的。

最終,經過我們一天的 XCX-Test 標準續航與充電測試,愛馳 U5 在本次的測試中成績如下。本次續航測試和充電測試成績僅供參考。

從本次測試來看,愛馳 U5 PRO 的續航成績中規中矩,但充電成績有點驚喜。在續航測試的最後愛馳 U5 PRO 的能耗也降到了最低,達到了 16.8kWh/100km 的水平,如果不是高速風阻較大,相信能耗還能有所降低。當然,本次測試的續航是在冬天較低氣溫環境下測試的,如果是夏天,或者溫度稍微高點的情況,愛馳 U5 PRO 的續航成績將更高。

相關焦點

  • 純電平臺是亮點,愛馳U5三電技術解析
    1、純電平臺  愛馳U5基於MAS純電平臺打造而來,早在2018年,愛馳便對外公布了這一先進平臺技術,其特點是「輕量化、靈活、可調整、模塊化」,可以說與目前市面純電平臺相仿。  比如在輕量化方面,MAS平臺車身採用「上鋼下鋁」形式,由此減重50公斤,比傳統全鋼材質汽車減輕20%。
  • 試駕愛馳U5,後來者有什麼新花樣?_易車網
    寧德時代NCM811電芯,NEDC續航503km在動力方面,愛馳U5搭載了一臺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140kW(190Ps),最大扭矩為315Nm。這套動力系統有較高的集成度,電機、電控、減速器實現了三合一。它們通過液壓襯套與車身相連,可以減少震動的傳遞,提升NVH性能。
  • OPPO Reno5 Pro+續航、充電測試簡報
    至於這款的手機的性價比,我就小聲逼逼一句,我們測試的這臺12+256版本是我們3000多收過來的。說了這麼多讓我們進入正題,看一下這款手機的續航、充電測試簡報。 以下是我們進行續航測試時,各機型的系統版本,請大家注意一下。
  • 愛馳U5抵達莫斯科,穿越亞歐徵途已過半_易車網
    近日,備受矚目的愛馳U5亞歐穿越挑戰行程已經過半,於8月7日駛離烏拉爾山脈,越過地理意義上的亞歐分界線,正式進入歐洲路段測試。車隊從車里雅賓斯克一路向西,經由喀山、下諾夫哥羅德等城市,目前已抵達「森林中的首都」——莫斯科。
  • 低調一樣出奇蹟,愛馳U5輕鬆續航503km,挑戰新能源SUV市場
    文/佳說起愛馳這個新能源汽車品牌,想必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從2018年正式推出了第一款概念車至今,愛馳走得是不急不緩,以智能科技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駕乘體驗,愛馳U5是它旗下的一款純電動SUV,它的出現為新能源市場注入了一股新鮮血液。
  • 愛馳U5驚現廣州車展,可能是首款電磁輻射達標電動車
    #廣州車展#說到愛馳這個品牌,你可能會有點蒙圈,但是說到可能是國內首款電磁輻射達標電動車,你就感覺到有點意思了吧。來自愛馳汽車的信息顯示:「針對目前大家最關心的人體防護電磁輻射問題,愛馳汽車採用GB/T37130-2018(車輛電磁場相對於人體曝露的測量方法)進行測試,在ready模式、50km/h行駛模式,同時開啟所有車內用電設備的前提下,在4個座椅的頭部、背部、臀部、腳部分別進行驗證,輻射的最大值在主駕座椅,約為0.25uT(uT 為電磁輻射強度的測量單位,1 uT=
  • 實測續航裡程550+km!深度測試2019款特斯拉Model S長續航版
    最終的效果就是在同樣搭載100kWh電池組的情況下,將NEDC續航裡程由原先的579km提升至660km,那麼其實際續航表現究竟能否達到預期水平呢?在續航測試開始前,我們先來為大家介紹一下E電園的純電動車測試規則。
  • 更親民的選擇 測試比亞迪全新秦EV高續航版
    這裡主要說一下純電動車的最為核心的「三電」技術,在e平臺下,全新秦EV實現了電機、電控、變速器的高效集成,據官方數據顯示,相比上代分體式的結構,體積降幅30%、重量降幅25%、功率密度提升了20%,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全新秦EV的「發動機艙」空了許多。
  • 2019款特斯拉Model X測試
    對於有裡程焦慮的消費者來說,由於純電動車續航能力有限、補充能量時間成本高,會令一些人談「電」色變。這些「標籤」即使貼在一輛再好的車子上時,也會讓它變得暗淡無光。其實,想要擺脫這樣的窘境,無非就是要靠實力說話。今天,這個「大塊頭」或許能讓你對純電動車的看法,有一些轉變。
  • 主流智慧型手機續航測試
    1.充滿電直到用完為止:耗時間傷電池對於手機續航這個問題,我想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個方法是把手機充滿電,然後再通過日常使用直到把所有的電耗完。不可否認,這樣的確能夠清楚地知道手機的續航時間,但是這樣做一是費時費力二是把電池完全耗完對電池本身也是一種傷害。
  • 續航給力制動偏弱 測試2019款奇瑞eQ1
    4、測試車型兩個車門限位器均有問題,正常開啟無法固定車門,會出現車門自動關閉的現象(測試車輛表顯總行駛裡程約為1300km);5、充電時如不主動關閉電源,會出現高壓電自動切斷、車輛短時間無法啟動的情況。
  • 現代推出新型純電平臺,續航達500公裡
    但該平臺實際上是一種折衷方案,旨在與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汽車動力系統兼容。目前,現代汽車正緊跟競爭對手的步伐,比如大眾、通用和福特,它憑藉這套新的電動全球模塊化平臺(Electric-Global Modular Platform,簡稱E-GMP),開發一種結構充分優化的純電動汽車。
  • 馳為7寸V17PRO 299元超低價震撼來襲(全文)_馳為 V17 PRO_平板電腦...
    4、3000mAh續航依舊強悍  V17PRO採用3000mAh容量電池,續航8小時是沒有問題的。馳為採用的電芯乃國際一流電芯,並經過嚴格測試論證,只有滿足至少8小時續航時間的電池。V17PRO的電池雖然看上去只有區區3000mAh容量,但實際續航能力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弱,實打實的電池容量,為優秀的續航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 純電動小型SUV電池容量測試
    我們將對動力電池可用容量進行測量,反應出動力電池容量的變化情況,以及對續航裡程可能存在的影響。為用戶在日常用車、出行、充電等方面,提供更多有價值的參考。以上兩種測試方法,後者相對於前者雖然測試結果會更加精準,不過耗電加充電的時間較長,但為了測試結果更加嚴謹,我們還是儘量會採用深度測試法為主,區間測試法為輔進行數據採集。  參與車型  參加本期測試的均為純電動小型suv,涉及兩個品牌的兩款車型,即比亞迪元ev(以下簡稱為元ev)和廣汽新能源傳祺ge3(以下簡稱為傳祺ge3)。
  • 定義高端智能長續航純電SUV ARCFOX極狐αT蘇州試駕
    在歲末的姑蘇太湖之濱,小編參與了極狐阿爾法T華東站試駕活動,作為定位高端智能長續航SUV的阿爾法T,它究竟有何本領?下面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作為ARCFOX極狐品牌旗下首款量產純電SUV,阿爾法T於10月正式上市,售價24.19-31.99萬。本次試駕活動,歷經靜態(車機體驗)、場地試駕(金卡納賽道體驗)、道路試駕(幽蘭居賽車主題公園-太湖園博園)等全方位體驗。
  • 2020全球純電車型續航裡程排行 TOP10
    NO 2 特斯拉 Model 3NEDC續航裡程:668公裡 自從特斯拉宣布要國產以來,Model 3的國產版本就一直是懸在所有純電自主品牌心中的一柄玄鐵重劍。2020年4月10日,特斯拉正式發布了Model 3長續航版,NEDC續航裡程達到668公裡,補貼後售價在34萬元左右,這款特斯拉Model 3長續航版的出現意味著又有一批產品力不強的純電自主品牌或將埋沒於襁褓之中。這款長續航版Model 3搭載的是一臺永磁同步電機,其最大功率為202千瓦,峰值扭矩為404牛·米,電池類型選用的是三元鋰電池組。
  • iPhone 12電池續航測試出爐,非常滿意!
    iPhone 12系類不送充電頭已經板上釘釘的事情了,很明顯這是蘋果發力無線充電而做的準備,剛好,跳票長達3年之久的AirPower將在今年和iPhone 12一起出現,據說售價99美元,這價格倒是低得讓人沒想到,至於充電功率、充電速度等問題,目前都還不知道,既然蘋果決定讓其上市開售
  • 手機電池續航測試大排名:小米9墊底,第1比紅魔3還強!
    手機電池續航測試大排名:小米9墊底,第1比紅魔3還強!如今手機的外觀設計和性能配置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整改,接下來就是手機的續航問題了,廠商們也一直在極力的打造超強續航的手機,用戶們在選購手機的同時,不再只注重手機的性價比,對手機的續航能力也非常關注。續航能力決定了手機的待機時長,如果玩遊戲的時候續航不給力,很短的時間內就要給手機充電,會影響用戶的體驗。
  • 華為mate40 Pro可以三年不卡嗎?外媒測試成績出爐!
    而在華為mate40的發布會上,餘承東也是自信表示,華為mate40 pro可以做到36個月不卡,果真如此嗎?,要想讓大家認可這臺手機,那麼必須有給到權威測試數據才行。外媒測試成績出爐,根據德國權威評測機構Connect最新的模擬老化測試,舊款的Mate 20 Pro在使用18個月後性能會損失5%,Mate 40 Pro使用長達36個月之後性能只會損失2.5%。
  • 低電量模式續航測試
    於是,我花了一整天的時間進行了測試和數據整理。測試方式還是採用了之前的一小時續航測試。不過與之前不同的是,因為大家會在手機電量低的情況下才會打開低電量模式,因此,我們分別進行了兩次一小時續航測試。我的測試機型是iPhoneSE,系統是最新的iOS11Beta9,開始之前分別將手機電量充到50%,然後關掉所有後臺重啟手機,測試項目包括本地音樂、新聞閱讀、微博、本地視頻、在線視頻以及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