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車網 評測頻道】作為比亞迪王朝系列車型的開山之作,歷經6年終於迎來換代。新車除了內外設計使用了最新的家族設計語言外,還採用了全新的e平臺技術,「三電」技術有了進一步提升。實際表現如何?下面通過實測來尋找答案。
目前比亞迪全新秦EV一共推出了3款車型,其中17.48萬的出行版針對網約車市場,供我們普通消費者選擇的就只有兩款車型了。這次我們拿到的試駕車是補貼後售價為13.99萬元的高續航版尊貴型,也就是頂配車型了,NEDC續航裡程為421公裡。
駕駛:舒適是第一訴求
相信大家對於比亞迪e平臺技術應該比較熟悉了,目前像新一代唐EV、秦Pro EV等車型都來自這個平臺,全新秦EV同樣也是基於e平臺打造而來,實際變化比我們看得到的還要多。這裡主要說一下純電動車的最為核心的「三電」技術,在e平臺下,全新秦EV實現了電機、電控、變速器的高效集成,據官方數據顯示,相比上代分體式的結構,體積降幅30%、重量降幅25%、功率密度提升了20%,最直觀的體現就是全新秦EV的「發動機艙」空了許多。
再來看幾項數據,新車搭載的是能量密度為160Wh/kg的三元鋰電池,電池總容量為53.1kWh,官方NEDC續航裡程為421公裡,最大支持50kW快充,充滿時間為1.5h,而從電量30%-80%時間為30min,便利性無疑更好。實際表現怎樣,接下來我們也會實測。
市區道路通勤的話,相比同價位的燃油車而言,純電動車明顯的優勢就是動力輸出的平順性以及靜謐性,這一點全新秦EV就做得就很到位,動力輸出線性漸進。一來少了傳動變速箱的換擋動作,提速時響應快,隨傳隨到;二來少了發動機拉高轉速時的嚎叫聲,這種工況下車廂明顯更安靜。
電動機有著100kW的最大功率,180N·m的最大扭矩,數據並不算亮眼,我們實測的百公裡加速成績也在12秒出頭,這樣來看的話秦EV的動力性能就比較一般了。不過實際體驗來看,市區工況下(80km/h以下)秦EV的動力提速性能主觀體驗甚至要比那些1.5T的燃油車還要更快。個人覺得主要的原因就是電動機的扭矩輸出特性使然,動力響應快,延遲少,尤其在市區道路穿梭更暢快。所以絕對動力性差的,響應動力性就不一定差。中低速工況下的加速體驗,要比相同絕對動力性的燃油車好太多。不過畢竟功率擺在那裡,後段的加速就比較一般了。
秦EV也提供了運動、經濟以及雪地三種駕駛模式,個人覺得平時實用經濟模式就已經足夠,這種模式下並不會像燃油車那樣的「肉」,動力響應還是比較快的,並不會覺得動力拖沓。運動模式下,動力輸出對於電門的深淺更加敏感,提速明顯更加迅猛些。雪地模式在南方基本不會用到了,北方冬天還是很實用的。
另外,秦EV提供 了「標準」和「較大」兩檔能量回收,主觀感覺在鬆開電門時回收力度不算太大,兩檔差別也不算明顯。不過在踩剎車時,應該是能量回收與機械剎車的控制邏輯優先級問題,制動力要比想像中來得大,有點突兀,一開始需要適應一下。
底盤採用前麥弗遜後扭力梁的組合,動力電池板被布置車身底部,重心比較低,而且整備質量也被控制在1520kg,相比上代接近2000kg的車重,輕量化明顯,無論對操控還是續航都是有正面影響的。底盤調校和預想中一樣,偏軟的懸掛對於路面的細碎震動過濾還是比較乾淨的,主要照顧駕乘舒適性,這方面的表現符合它的定位。
性能測試:加速性能表現一般
0-100km/h百公裡加速測試:
調至運動模式,關掉ESP,全電門起步時,給人的加速感爆發力不算強,前輪也不會出現打滑情況,整個加速過程很平順,後段就比較平淡了。最終我們測得百公裡加速成績為12.19秒,這個加速表現一般。
全力制動過程,偏軟的懸掛設定會帶來一定的點頭情況,不過整個制動力表現比較平穩,沒有出現大的起伏,而且全力制動的腳感比較紮實,最終測得百公裡制動成績為40.42米。
噪音測試:
實際體驗中,市區工況下車廂的靜謐性表現還不錯,對於環境噪音以及路面的噪音抑制不錯,不過在80km/h的速度以上,傳進車廂的風噪逐漸明顯。
續航測試:城市工況符合預期
毫無疑問,純電續航能力是我們評價電動車的一個重要指標,這也是影響消費者購車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更全面地體現它的續航能力,我們進行了兩種工況的續航測試,即城市低速工況續航與高速續航。
前面提到,全新秦EV採用的是能量密度為160Wh/kg的三元鋰電池,電池總容量為53.1kWh,官方NEDC續航裡程為421公裡,最大支持50kW快充,充滿時間為1.5h,而從電量30%-80%時間為30min。不過這一次我們均採用慢充方式(星星充電)將電池充滿。
城市低速工況續航測試:
簡單說一下起始條件,我們使用慢充的方式(星星充電)將電池充滿至100%,這時儀錶盤顯示的續航裡程為421km,與官方標稱一致。然後在中控屏的旅程信息和行車電腦裡的行駛時間、平均時速以及行駛裡程全部清零。另外,駕駛模式調為最經濟的ECO模式,同時能量回收等級為「較大」。此外,空調調至25度,風量自動,車上兩名成年人。
經過約四個多小時,我們一共跑了121.4km,表顯的平均時速為28km/h,近50km平均電耗為13.1kWh/100km,剩餘的續航裡程為296km,按照掉電比例算得城市低速工況續航裡程為408.9km,與官方的421km差別不算大。相對來說,低速工況對電動車來說更友好,畢竟電動機不需要輸出很大功率,還可以充分使用動能回收,在低速工況續航測試環節,全新秦EV表現還不錯。
高速工況續航測試:
高速續航我們安排了第二天,同樣採用慢充將電池充滿至100%,空調設置、駕駛模式等測試條件與城市低速工況續航測試一樣。
經過一個多小時,我們一共行駛了144.2km,這時表顯的續航裡程為208km,平均時速為85km/h,由於一直保持較高的速度行駛,電耗明顯要比低速工況高不少。按照實際行駛裡程以及表現的續航裡程得出掉電比例,最終得出全新秦EV在平均時速85km/h狀態下的高速續航裡程為285km。總體來說,秦EV的續航表現還算不錯,城市工況續航裡程超過400km,城市裡上下班代步基本沒有裡程焦慮,高速續航裡程也接近300km,基本能滿足城際或者城郊的出行需求。
靜態回顧:家族化設計水到渠成
意料之中,全新秦EV也採用了比亞迪最新的家族化設計,相比上一代車型而言明顯更符合現在消費者的口味,同時感官上也顯得更時尚精緻了一些。不過整體造型就沒有秦Pro那種眼前一亮的感覺,還是能明顯區分出它們的區別的,比如沒有使用貫穿式尾燈設計,整體風格是更偏於穩重的家用風格了。
內飾的設計布局相比都很熟悉了,變得相當簡約規整。最搶眼的就是那塊10.1英寸可旋轉觸控屏,而且同樣具備DiLink智能網聯繫統,無論是操作流暢度還是屏幕清晰度都不錯,而且拓展性非常強大,支持百餘種APP下載應用,還支持智能語音控制,可玩性相當高。此外,這套系統同時支持整車OTA在線升級與APP遠程控制。
總結:同一級別車型的雙車戰略,覆蓋面更廣,這是時下不少廠商的打法,比亞迪也不例外。在十到二十萬價格區間的緊湊級純電動車市場,就布局了全新秦EV和秦Pro EV兩款車型,而秦EV面向的就是更務實的家用車市場,12.99-13.99萬元的售價,價格更加親民,還是挺有誘惑力的。
雖然是入門級的定位,不過全新換代後秦EV的綜合實力有了不少的提升,首先是採用最新的家族化設計後,外觀內飾都更符合時下消費者的審美需求,同時在配置層面也更加全面。值得一體的是,應用e平臺後「三電」技術更加進一步,效能更高,只是加速不再是它的強項。從實際兩種工況的續航測試成績來看,全新秦EV完全能滿足日常代步需求了。(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陳啟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