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究竟有多久沒有認真地寫過一些東西了?

2020-12-02 一隻劉阿蛋

我究竟有多久沒有認真地寫過一些東西了?

似乎這並不是我第一次問自己這樣的問題,像我這樣經常內心煩躁的人總是需要依靠寫作和閱讀來緩解內心壓抑的情緒。但是,現實中的自己依然是一個充滿了矛盾的人,每當想提筆抒發一下內心的情緒或者激勵一下躁動不安的自己的時候,卻又總是被更多的煩躁所打斷,書寫出來的文字總有種驢唇不對馬嘴,詞不達意,所書之事非所想之事的感覺,結果就是一次次的不了了之。

寫作是需要安靜下來的,記得好像是某個哲人還是文人曾經說過:語言的表達永遠都與內心所想有一定的距離,語言亦是如此,何況是由語言抽象出來的文字呢?我想內心煩躁時肯定是無法將心中所想說明白的,所以想將煩躁的情緒通過文字宣洩的想法也隨之成為了泡影,不過回到開始的問題上來

我究竟有多久沒有真正的寫過一些東西了。

提及寫作,要從何開始說呢?

我自認為自己是一個與寫作有些緣分但是卻並不堅定的人,何況我的文辭也並不是給人很出彩的感覺。小的時候所寫的作文偶爾也會成為受到老師表揚的範文在同學之間傳閱,但是那已經是很久以前的事了。記憶中最深刻的還是小學升初中的畢業考試,那次用了很大的心力寫了一篇關於早戀的文章,其實只是通過幾百字表達了年幼時對某個異性那種青澀的感情,而寫完那篇作文時內心的忐忑持續了很久,因為心中的小秘密突然公之於眾,一下子變得很難釋懷。不過作文還是受到了閱卷者的好評,最後被打了滿分,我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明白,文字要表達真情實感的重要性。

後來的求學之路讓自己的文辭增色不少,既有老師的點化,也有自身的積累。大家都說,寫作的能力跟閱讀量成正比,若是提起閱讀,很是慚愧,因為我這人讀書很慢,並且強迫症一樣的必須要一個字一個字,一行一行的讀下去,若是遇到了不懂得生字、生詞還要一一去查字典,在那個網際網路還不是很發達的時代,這樣的閱讀效率十分低下。因由此,在那個成長的時代裡,自己的閱讀積累很是有限,眾多名家中還是魯迅先生看的最多。也曾經模仿過他的文風,回頭看看好像如此的兒戲。

高中乃至後來的大學時代,幾乎是我離寫作最遠的時代,青春的叛逆最後轉化成了孤注一擲的放棄,不得不說那是一段極其煩躁的時光,因為自以為是的戀情,因為自以為是的天資,因為自以為是的結果,最後只是換來了自以為是的結局。

那段時光讀了很多韓寒的文章,最喜歡的是那本《像少年啦飛馳》,一本盜版書,竟然看了好幾遍,喜歡那種幽默,喜歡那種荒誕,喜歡那種「ctm」的感覺。那個時代一直把韓寒當做自己的信仰,並希望最終也能成為他那樣的現象。結果是可想而知的,在這裡不想多言。大學時代裡並沒有十分認真的讀過幾本書,不過有幸結實了兩位自己很喜歡的作者——村上先生和王小波先生。

讀村上是因為一個很有才氣的室友收集不少村上先生的書,偶爾翻閱了幾本,第一本當然還是先生的《且聽風吟》,總的來說確實不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小說,不過還是被那樣想不出有什麼主題意義的文字所吸引,單純的似乎只是想說點什麼,或者說只是隱喻的表達一下內心的情緒罷了。然後又讀了《1983年的彈子球》依然是,最心動的當然還是《挪威的森林》,仍然能回憶起那個支著手電看到夜不能寐的深夜,自己在寢室門口到處尋找別人抽剩下的菸蒂的情景,好像突然從書中發現了那個同樣迷失的自己,好像自己也迷失在了挪威那片浩渺的森林中去。

接觸王小波應該也是在那個時候,從《黃金時代》開始,一連看了好幾本,色情卻又純真,文字中是對世俗倫理道德的超脫,仿佛開啟了一個新的世界,開始喜歡那一個個生動卻很遙遠的女子,當然最喜歡的是陳清揚,置於為什麼,有興趣的自己去看吧。

與寫作的結緣應該還是畢業後那兩年的服役時光吧。一直很感謝那一段經歷,在與世隔絕的軍隊中才能真正的安靜下來,將有限的時間投入在了閱讀和寫作上,幾乎看了所有村上先生的書,喜歡的還看了好幾遍,閒來無聊時就用文字來打發時光,訓練之後寫,熄燈後打著手電筒寫,上政治課時邊記筆記邊偷偷地寫,後來還嘗試著寫了兩篇小說,加起來也有幾十萬字,但是最後均是無疾而終。那些一筆一划刻畫出的手稿至今還壓在床底,現在也沒有勇氣翻看,但是那似乎就是一切的開始。

復原後,想過全職投入寫作,但是面對塵世渺渺,最終沒有靜下心來,胡亂的工作了兩年,最終流放到了這個邊陲小城,結婚生子,開始了與世俗永無止境的爭鬥。

幸運的是,現在在一家企業做文案工作,或多或少還是與喜歡的寫作有些聯繫。起初還在業餘寫過一篇網文,前後寫了四五十萬字,就在與網文公司籤了合同,一切蒸蒸日上之時,突然間心力交瘁,無法再提筆訴說那個故事,到現在心中仍有遺憾。

自那時起,就好像真的沒有再真正寫點什麼?固然每天寫這寫那,出產的文字不少,不過更多的是為了工作,所寫之物也是在網絡中翻找出來的再造和組合,總是言不由心,卻無可奈何。日復一日,總感覺丟失了自我,怎麼也找不到,內心之煩躁,溢於言表。

我想我著實是奢望的有點多,既不滿足於自身所會,也不滿足於工作所收,抽出時間也會學這學那,但是著手於現實卻發現與所想之物距離甚遠。

學無止境,寫亦無止境。天色漸晚,胡亂地在電腦上塗抹了這些文字,既不是開始亦不是結束,僅希望在以後能寫下自己希望的文字。

相關焦點

  • 第二課:沒有東西寫?把握這幾個問題,讓你文如泉湧
    尤其是喜歡寫點小文的人,更是憋足了勁,想通過自媒體實現精彩蛻變。可是,自媒體大平臺並不像來此淘金的人們想像的那麼輕而易舉,單單是不間斷的更新,就把很多人搞暈了。拿圖文創作來說,不用說日更了,就是三五天更新一次,很多創作者也感覺很犯愁。有些人整天在琢磨:今天再寫點啥東西?如何才能有用不完的素材,不間斷地寫出文章來呢?
  • 小時候我想過要當科學家給大家發明一些生活中沒有的東西
    小時候好奇的我甚至想過要當科學家,想要給大家發明一些生活中沒有的東西,能讓人刮目相看。可是光說,光夢想,不去行動又有什麼用呢?所以我就去查找或是參加許多有關科技的比賽,增強我對科技的認識。我去了正對大門口的教學樓,發現一樓大廳居然有一臺飲料機,感覺博雅小學很現代!繼續往裡走,我發現有幾位裝修工人在粉刷牆壁,我這才意識到走錯了!於是我跑向左邊的那棟教學樓,發現科技展覽不在一樓,卻在二樓!
  • 如果你給我的只是太多的藉口,我寧願我從來沒有對你認真過
    1.如果有一天,你的記憶中沒有了我,不要忘記我們相遇的每分每秒。當一個人習慣了另一個人存在的時候,即使沒有喜歡和愛,依舊會感到失落,會有點難過。感情的世界裡沒有公平,我不會去計較。我們在一起的日子,會是我今生最美麗的回憶。
  • 諾獎得主本庶佑:不要相信論文裡寫的東西,觀點有九成不正確
    我從沒有感到痛苦而想要放棄研究的時候。不過,不管是誰,或多或少都曾考慮過自己生命的意義。有的人想賺錢,也有的人想把一生傾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人各有所好。因此,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成為研究者就是一件好事。我倒是希望大家不要做出錯誤的選擇。
  • 七等生:我寫的是宇宙,寫的是人類,而不是寫你們要的東西
    代表作品有《我愛黑眼珠》《沙河悲歌》《重回沙河》等。七等生看《削廋的靈魂》裡七等生談自己的作品,我不禁想起他的一個前輩的一句話:「我這個人就是代表真理的。」——老民國的作家廢名,在剃頭的時候突然蹦出來這句話;因為不滿理髮師把肥皂胰子抹了他一臉,廢名生出一首詩和許多道理,詩叫《理髮店》,道理如下:「我還記得那是電燈之下,將要替我刮臉,把胰子沫塗抹我一臉,我忽然向著玻璃看見了,心想,『理髮匠,你為什麼把我塗抹得這個樣子呢?我這個人就是代表真理的,你知道嗎?』連忙自己覺得好笑,這同真理一點關係沒有。
  • 把散文當詩一樣寫,寫出來的東西才有可能自由地走入讀者心靈深處
    棋盤有三百六十一個交叉點,似乎隨便怎樣下子佔地都無不可。但是,要合理而高效率地搶佔地域,要有強大的戰鬥力,那就非常複雜繁難。所以,要初步學會下圍棋是容易的,要棋藝精深就很難。陳毅同志說「圍棋易學難精」,確概括地說明了它的特點。散文和圍棋很有相似之處。常常聽人說不會寫詩,不會寫小說,不會寫劇本,卻很少聽人說不會寫散文。事實上,能執筆為文的人,差不多人人都寫過散文。
  • 「我的天空沒有太陽,只有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
    可是大惡就是惡嗎,善良有多難得,痛苦來源什麼?「我的天空沒有太陽,只有黑夜,但並不暗因為有東西代替了太陽」。這就是在《白夜行》中唐澤雪穗的真實感受吧。寥寥草草的看完了東野圭吾的這本小說,感覺很唏噓。作者很擅長寫推理懸疑小說,在這裡我一開始看的時候以為是一本推理小說,看了幾篇後就發現作者在推理的過程中寫著一篇愛情小說,可是看完後你會發現作者寫的很隱晦,就是你在文章中看不到男女主說過一句話。
  • 認真努力的創作下,毫無奢求下,第七天我轉正了
    曾經很喜歡寫東西,記錄成長中的各種喜怒哀樂!直到我家女兒的到來以後,打斷了我所有生活軌跡,似乎再沒有時間屬於自己了(我的情況比較特殊,老公經常出差,父母都不在身邊,基本一個人帶娃)。緊接著我家老二到來了,這下我更忙了,一個人帶著倆娃,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壓得我喘不過氣來,唯一的堅持就是再苦再累也要給他倆做好吃的,就這樣到了現在,我成了倆娃口中「無所不能」的媽媽,總能聽到他們的炫耀聲「我媽媽做的什麼什麼最好吃了」「這些都沒有我媽媽做的好吃」,孩子的「追捧」,朋友的讚賞讓我迫不及待地想找個平臺來分享我做美食的經驗,於是我百度上搜了一下,看到了百家號這個平臺
  • 誰還沒寫過中二的日記
    等上了高中,學會了為賦新詞強說愁,明媚憂傷地 45 度角仰望天空,給自己編排一些浪漫的事兒。有人說,不敢看自己的青春期日記,因為看了之後就會尷尬地腳趾抓地。但是呢,也正是這些幼稚、尷尬又有點兒可笑的記錄,讓我們完完整整地保留了那些寶貴的回憶。
  • 諾獎得主本庶佑:不要相信論文裡寫的東西,《自然》《科學》這些...
    我從沒有感到痛苦而想要放棄研究的時候。不過,不管是誰,或多或少都曾考慮過自己生命的意義。有的人想賺錢,也有的人想把一生傾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人各有所好。因此,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成為研究者就是一件好事。我倒是希望大家不要做出錯誤的選擇。也就是說,作為一名研究者,你要堅持下去的話,必須有「我很想弄明白……」這樣強烈的原動力。
  • 佛說:人可以真實地活著,但不要太認真,認真其實是一種折磨
    佛說:人可以真實地活著,但不要太認真,認真其實是一種折磨一個人什麼時候是最乾淨的呢?是剛洗完澡的時候嗎?還是心裡有了什麼大徹大悟的東西時呢?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一個人對於自己要求高一點,這並沒有什麼錯誤,但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最大的悲哀就是,太過追求完美,活得太過虛幻,雖然認真,但是一點也不真實,想要的永遠都是甜的東西,喜歡的永遠都是昂貴而又華麗的奢侈品,從來也不願意放低姿態去品味人生中的酸甜苦辣,也不願意去嘗試痛苦和失敗的感覺,所以好像是給自己包了一層虛假的外殼一樣。
  • 男人分手多久過反感期?男人分手後厭煩期多久
    但是分手之後兩個人常常會有一些不能釋懷,那麼男人分手多久過反感期呢?其實在分手之後,每個人的心情都是傷心的,這個時候去跟對方溝通是沒有任何效果的。所以要想跟男生好好的溝通,一定要等到對方冷靜之後再去找對方。男人有時候不善於表達,所以很多事情一時會想不明白,所以要給對方一些空間。
  • 沒有了收入,你還能活多久?
    財富就是支撐一個人生存多長時間的能力,或者說,如果我今天停止工作,我還能活多久?——巴克敏斯特·富勒有多少人,每天拼命工作,卻還是在買東西時三思又三思?有多少人,上班年限已經不短了,銀行卡裡卻還是空空如也?有多少人,明明對目前的工作十分不滿,卻沒有辭職的勇氣?
  • 諾獎得主:不要相信論文裡寫的東西,頂級期刊上的觀點九成不正確
    我從沒有感到痛苦而想要放棄研究的時候。不過,不管是誰,或多或少都曾考慮過自己生命的意義。有的人想賺錢,也有的人想把一生傾注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人各有所好。因此,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成為研究者就是一件好事。我倒是希望大家不要做出錯誤的選擇。
  • 方舟子:我是真誠地認為韓寒的文章是假的
    後來韓寒又是賭咒發誓,又是攻擊麥田,又是懸賞2000萬,這種舉動讓我覺得很奇怪。這好像是一個氣急敗壞的人才會表現出來的舉動。所以我這時才去看麥田的文章。我覺得他的一些說法是有道理的。他不是攻擊,而是在做分析,有根有據地擺一些數據。所以我對韓寒懸賞的舉動就調侃了幾句,沒想到他就寫了一篇長篇文章來攻擊我,攻擊我的時候還捏造了一些我根本沒說過的話。
  • "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 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
    「人的心中總有一些堅硬的東西,也有一些柔軟的東西。如何對待它們,將關係到能否造就和諧的自我。」昨天,上海高考語文卷延續材料作文題形式,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非詩歌文章。  心太軟?心太硬?這道作文題的兩面性模式,已是2011年以來連續第5次採用,被人認為似乎是「五年一貫制」。
  • 【認真科普】類紙膜到底是什麼東西+避坑指南
    這次認真科普以下類紙膜和普通膜的區別,以及類紙膜到底有什麼作用,之前就想寫一篇這樣的文章,但是除了知道書寫比較方便之外,可以說是一無所知,這次是接觸到類一個類紙膜的商家給我發了些文件(主動找我的啊!!!),才整合了一下資料。
  • 情感——你有多久沒有看星星了?
    #情感美文#文 | 利知晚周三美文 | 情感——你有多久沒有看星星了?在陳小熊的歌曲中將星星形容成「他們是來自黑暗的生命,守護著某一顆漂泊的心,卻在每一個日出的時刻,隱藏起自己暗淡的身影……」。那麼我想請我們每個人在生活閒暇之餘都能給自己一個看星星的時間。在十裡長街、華燈璀璨、喧囂的城市裡你是否還記得有多久沒有抬頭看過星空。之身漂泊在陌生城市的你,是不是偶爾也會想念家鄉的那個寂靜、安逸的夜晚,想起小時候和家人一起看到的星空。
  • 如果孩子說:寫作文好難啊!我該怎麼辦?
    今天作文寫景,孩子寫小區,沒寫好,馬上安排晚上散步時和孩子一起去小區轉轉,仔細看看,再回來修改。這是一個負責任家長的做法。而另一位家長,可能也在認真地輔導孩子,給孩子仔細地指導,直接告訴他這裡應該加點什麼內容,那裡應該補點什麼情節,這樣完成的作文,在孩子心中並無收穫,只是在完成任務而已。
  • 很想寫一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兒
    我也不知道。有一點可確認,作者在國內不是很有名氣,沒有出現在熱門的推薦書單裡,也不在拆書稿或書評裡。但作者的小說,風格是我非常喜歡的。不過要我介紹,我實在說不出什麼,很難總結,自己都看得種雲裡霧裡。作者寫的多為些稀奇古怪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