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小國兩百年從不設軍隊,願永為中國屬國,滅國時清朝卻袖手旁觀

2020-12-05 鬼龍看歷史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古代琉球王國的故事。琉球位於中國臺灣島和日本九州島之間,依東北、西南走向依次由奄美諸島、衝繩諸島和先島諸島組成,蜿蜒1000公裡,總面積約4600平方公裡。琉球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作為東北亞和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貿易發達,在古代號稱「萬國津梁」。

元末明初的琉球初步形成為三個王國,即山北國、山南國和中山國。察度是當時中南部「中山國」的統治者,琉球真正的王國歷史也正是從這時開始。

眾所周知,琉球王國曾是明清藩屬國。早在明洪武五年(1372年),琉球中山王察度遣使來明朝朝貢,「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隨載入朝,貢方物。」明朝皇帝則賜以「《大統歷》及文綺、陶鐵器等,後「以陶器七萬、鐵器千就其國市馬」。

1429年,中山王尚巴志徵服南山,形成統一的琉球王國。從此琉球每一代國王都需要接受來自明王朝的冊封。而琉球國則派國人到北京及南京的官方教育機構學習,新王繼位必請明廷冊封,而且還使用明朝皇帝的年號。在明清與琉球王國五百多年的交往之中,兩國就有著極為緊密的聯繫。

前面說過琉球王國所在的位置是「萬國津梁」,並通過發展貿易獲得大量財富,而這一點也被東北方向的日本看重。在明朝冊封后的兩百多時間裡,琉球一直沒有正規軍隊,只有少量的數百人的衛隊。明嘉清三十七年(1609年),日本以武力入侵琉球,國王尚寧被俘,結果琉球被迫為日本薩摩藩的屬國。

1866年,清朝冊封最後一個琉球國王尚泰,當時琉球不僅向清王朝稱臣納貢,而且使用清朝的年號,並常派官生到中國的國子監讀書。日本明治維新之後,國力日盛,於是產生了吞併琉球王國的企圖。1872年10月中旬,日本天皇冊封琉球國王尚泰為日本藩王,當時其目的是為侵略中國臺灣尋找藉口。

日本之所以要侵略臺灣,是因為臺灣發生了誤殺琉球人的事件,雖然最終入侵臺灣以失敗告終。但是1874年10月31日,清政府總理衙門大臣與日本內務卿大久保籤訂的《北京專條》中卻留下的後患,「臺灣生番曾將日本國屬民等妄為加害」,這就為日本最終吞併琉球提供了藉口。

1875年5月,日本方面正式命令尚泰來日本,並要求停止向清朝遣使進貢並不得再接受清朝冊封。在日本的壓力下,琉球國被迫同意使用明治年號、執行日本法律、改革藩制、派遣留日學生等要求。就在日本武力強迫的同時,尚泰秘密遣使來北京城,「生不願為日國屬人,死不願為日國厲鬼,願永為中國屬國。」

可是尚泰的努力最終化為泡影,清廷「不聞不問」,甚至可以說是袖手旁觀。1879年4月,日本派出了一支由450名軍人和160名警察組成的隊伍,鎮壓了已有長達200多年不設軍隊的琉球王國,至此琉球王國滅國。

相關焦點

  • 原本是11國,為何被稱作八國聯軍?其中最不該遺忘的是哪兩國
    1900年的大清朝,無疑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硬」的國家,因為它創造了人類有史以來的一項「偉大」紀錄:同時向11國及其附屬國家宣戰。所以,戰敗後的大清朝坐在談判桌前時,《辛丑條約》並不是跟八國聯軍籤訂的,而是跟11國及其附屬國家籤訂的。
  • 印度最重要的一個邦,歷史上曾是中國忠誠屬國,清朝為何將其白白送人
    錫金與西藏山水相依,自立國以來就與我國保持友好往來,一直是我們的屬國,然而晚清時期竟被駐藏大臣拱手送出,如今成了印度最重要的一個邦。錫金,全稱「錫金王國」,藏語意思是「產稻之國」。清朝官方稱錫金為「哲孟雄」,國王叫「孟哲雄部長」。
  • 澳大利亞與兔子的「百年大戰」:差點被兔子滅國
    可是澳大利亞人來說兔子就顯得不是那麼可愛了,因為他們想盡辦法都沒法除掉那些在草原上肆虐的兔子,這場人兔大戰持續了近百年,差點被兔子「滅國」,最後人類終於在精疲力盡的時候取得了勉強的勝利。要說起澳大利亞人和兔子的近百年的抗爭史
  • 戰國「第八雄」:二百三十年屢遭滅國危機,卻在稱王后迎滅頂之災
    正因鮮虞成名太早,又屬戎狄異族,且恰好臨近中原,人們常常將春秋初期的邢、衛滅國之禍歸罪於鮮虞。贈送重禮是小國侍奉大國行徑,現在大國反以重禮贈予小國,那麼大國軍隊一定會隨之前來。這口大鐘絕不能接受!」荀瑤是晉國正卿,與仇由國君非親非故,為何突然要送這麼重的大禮?其中必然有詐! 可仇由國君貪圖重禮,根本就不聽勸,耗費巨資修好道路,將這口大鐘從晉國接入了仇由國。 赤章曼枝見此,心知不妙,趕緊驅車逃離了仇由,來到了齊國。
  • 古琉球國往事:明代成中國藩屬國,1871年一場意外改變命運
    琉球從不缺忠臣,但是他們一直倚靠的「大哥」,垮了。 這就是亡國的感受,悲憤、無奈、絕望。 2 琉球,這個被遺忘在歷史角落的美麗島國,與中國緣分匪淺。
  • 此國雖弱小野心卻大,差點將華夏文明滅亡,後被中國一舉滅國
    那麼,為什麼在隋朝的時候,這個沒什麼實力的小國卻一直不能被徵服呢?在魏晉南北朝的時候,這個小國就開始慢慢在北方嶄露頭角。在偉大的十九代王的帶領下,這一個小國慢慢強勢起來。也成了他們最鼎盛的時期。後來,北方各國就發生戰爭,他們降服了扶餘國,還把新羅變為自己的保護國,所以說早先我們的東北三省,是有被他們統治過的,於是在吉林地區我們也能看到朝鮮族。
  • 西域三十六國——你能讀對幾個?
    它是塔裡木盆地孔雀河流域的古代小國 位於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尉犁縣 西漢時,屬西域都護府轄制 至唐朝時被焉耆國吞併 成為焉耆國的屬地
  • 一個曾向中國上貢的小國,後屢屢騷擾邊境,被明朝軍隊一舉踏平
    安南,一個邊陲小國,自唐朝以來就年年向中國進貢,成為了中國的附屬國,每逢安南等邊陲小國遇到外敵侵略時,中國都能夠對安南伸出援手,幫助安南度過危機。,但是偏偏到了明朝,這個老實了幾個世紀的安南,開始有了新的想法,不僅不按時上貢,反而經常發兵,騷擾明朝邊境,當時的明朝實力絕對不弱,但是邊境駐軍並不多,面對安南這種撓痒痒似的騷擾,雖然很煩,但也無力將其擊潰,況且安南且打且退,打完搶完就開溜,等明朝軍隊集結,早就不見人影了。
  • 對於一個幾百年來無國籍的民族,加入一個國家可能就是他們的夢想
    為什麼我國會讓不屬於我國的居民幾百年來都居住在國家的領地上。為什麼達曼人在我國的西藏生活了這麼多年一直不回到自己的國家,一直沒有屬於自己的國籍。要說原因,就得從我國的清朝時期開始。清朝乾隆時期是我國都一個鼎盛時期,國家當時在世界上比較發達,國際往來比較密切。那時候的中國與眾多國家都有貿易上的往來,經濟上的合作。要知道那時的中國屬於一個世界大國,同時在周邊也有著眾多的小國。
  • 中國藩屬國琉球國,被日本一步步吞併
    1372年,琉球諸國成為中國明王朝的藩屬國。明亡後,琉球繼續向清政府朝貢。1663年,琉球正式被清王朝冊封,從此琉球使用清朝年號,向清朝納貢,歷代琉球王都向中國皇帝請求冊封,從未間斷。1609年,日本薩摩藩率兵侵佔琉球,逼迫琉球向日本進貢。琉球王國形成兩屬狀態,同時向兩國進貢的琉球一直沒有將此事告知清政府。
  • 此國曾是世界八大強國之一,侵略過中華,但如今混的不如非洲小國
    ,侵略中華的奧,指的就是他,但是這個國家如今卻過得十分的慘,被分裂成了七個小國,即使是繼承了他所有資本的奧地利,也只是歐洲一個不出名的小國家,甚至連一些非洲的小國都不如,此國曾是世界八大強國之一,侵略過中華,但如今混的不如非洲小國,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國家的故事。
  • 蒙古人建立的21個國家和五大汗國首都
    3.元帝國(1271年-1368年) 公元1271年,成吉思汗之孫忽必烈在大都(今北京)建立起元王朝,從此,北京才逐漸成為中國此後近七百年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公元1276年,元朝發兵攻佔南宋都城臨安(今杭州),佔領中國全境。
  • 西域三十六國又是什麼?
    《漢書:王莽傳》援引王莽奏議說:「今西域良願等復舉地為臣妾……請受良願等所獻地為西海郡」。良願是西羌人的首領,遊牧於青海湖周圍,王莽所設西海郡就在今青海省海晏縣。可見,在西漢末期,青海西部也包括在西域的範圍之內。所以我們說,「西域」在西漢時廣指漢朝郡縣轄區以西,而其勢力又能達到的地區,它並沒有嚴格的界限。直到東漢班固撰《漢書》,西域作為個地理概念才開始固定下來。
  • 為什麼說沒有強大的軍隊,國家主權就無從談起?
    然而,鴉片戰爭前夕,自給自足的天朝上國絲毫沒有意識到危險的降臨,在英國先進的武器系統瘋狂的進攻下,清朝的國門被強制打開。當時在抵抗英國的入侵時,雖然清朝部隊人數遠遠超越英國,但是部隊裝備極其落後,所配備的裝備還是明朝時期的鳥銃、弗朗機,甚至是還有木質弓箭,而英國軍隊當時已經裝備火槍。
  • 波蘭三次被滅國,又三次復國,它為什麼會這樣悲慘的命運
    二戰時,夾在蘇德之間的波蘭,在英法推動下,和周邊的捷克斯洛伐克、羅馬尼亞、南斯拉夫、立陶宛緊密合作,形成對德國的戰略包圍。可是當德國入侵,不僅素有世仇的蘇聯參與了瓜分波蘭領土,其它周邊鄰國也坐視波蘭被吞併,有的甚至拍手叫好,落井下石。
  • 西域小國美女,爭相為中國男人產子,國王:我們越來越像漢人了
    這一戰不僅僅改變了漢朝和匈奴的命運,也改變了諸多西域小國的命運。西域三十六國之中,有一個國家叫龜茲。最早的記載,是班固所寫的《漢書》:「龜茲國,王治延城,去長安七千四百八十裡。戶六千九百七十,口八萬一千三百一十七,勝兵二萬一千七十六人。」其實看上去,也只是個人口不到十萬的小國,相當於古希臘的城邦。可如此渺小的一個國家,卻漸漸發展城當時西域諸國當中最為強大的國家。
  • 滅國傳:滅國小蘿莉正式加入安茲.烏爾.恭
    在骨王與滅國開始旅行已經過去了五年的時間。在這五年裡,兩人為了尋求讓喪屍復活的方法以及茵蓓利亞王國滅亡的真正原因。骨王向這個世界上最強的不死魔法詠唱者組織發起了挑戰,並將其團滅。但除了找到一大堆武功秘籍和財寶之外,基本是白費心機,此時的滅國也早就已經放棄了。
  • 本是中國藩屬國,面積是深圳的22倍,清朝至今我國從未承認分離
    中國是名副其實的文明古國,擁有著幾千年歷史與文化的傳承,古代中國雖也經歷過朝代更迭、戰火洗禮,卻仍然屹立在世界的東方,之前的中國在亞洲乃至世界範圍內也是很有影響力的,並且我們與周邊的國家一直都保持著良好合作的關係,互惠互利,那時候很多周邊的國家都是我們的藩屬國,而如今這些國家的各種傳統習俗文化等或多或少地保留著中國特色
  • 揭秘:近代中國孱弱不堪,為何沒有徹底淪為殖民地甚至被滅國?
    同樣的道理,阿富汗如此弱小,為何沒有淪為殖民地或者被滅國?需要指出的是,西方國家軍事外交的目標是什麼?是為了吞併中國?彰顯自己的威武霸氣?是為了解放中國人,顯示自己的文明道義?怎麼才能從中國賺錢?肯定是跟中國做生意,最好是在中國劃一塊地,壟斷該地區的生意。就像某個販毒黑幫畫一個城市,總攬這個城市的毒品生意是一樣的。問題是,什麼樣的地方才能做生意?戰亂是肯定不行的,需要建立秩序。西方人有本事在中國這麼大的國家建立秩序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