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后羿苦鬥巴蛇

2020-12-03 太平洋親子網

神話故事:后羿苦鬥巴蛇

2016-03-09 14:15:03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羿的第五個目標是到南方的洞庭湖畔斬殺大蟒"巴蛇"。

  巴蛇又粗又長,鱗片堅硬如鐵,裹在身上像是穿上厚厚的鎧甲。它張口能吞整隻大象,大象在它肚裡慢慢消化,三年後才吐出象骨,巴蛇在湖中興風作浪,打翻船隻,吞食落水的人,它還伏在水邊襲擊行走的人。本來是綠波蕩漾,岸柳成份,鵝鴨成群.飛舟迎浪的美麗洞庭湖,現在成了人跡罕見的可怕地帶.

  羿駕了一葉小舟在洞庭湖上尋找巴蛇,找了很長時間也不到它的蹤影。突然間湖心冒出了一座"小山",小山迅速地移動著。羿仔細一看正是巴蛇。

  巴蛇高昂著它碩大無比的頭,伸著枝權般的紅舌,湧起巨大的波濤,直向羿的小船衝出來。羿拔箭迎面射去,可是箭在巴蛇身上彈了一下就落入水中。

  巴蛇憤怒了,加速向羿衝來。巨浪把羿的小船一會兒拋上浪尖,一會兒送進波谷。

  羿穩穩地站在小船上,隨著顛簸的小船一上一下。他拔劍在手靜候著巴蛇,當巴蛇張起如山洞般的大口.想要一口吞下他時,只見羿敏捷地一晃,由小船飛身騎到巴蛇身上,舉起利劍向巴蛇的頸項砍去。

  巴蛇的鱗甲雖堅如鋼鐵,到底抵擋不住羿神劍的力量。一股腥臭的鮮血從傷口噴出,立即染紅了湖水。

  巴蛇疼得噝噝直叫,捲起尾巴扑打羿,羿趁勢用力一揮,巴蛇的尾巴被齊截截地斬了下來"砰"地一聲落入湖中。羿又用雙手舉劍連連巴蛇的頭部猛刺,巴蛇在水中掙扎了一番,終於浮在水上不動了。

  湖邊擠滿了聞訊趕來的漁民,見巴蛇被殺死,一齊發出了震天的歡呼聲。羿叫他們把巴蛇拖上岸,把蛇肉分給漁民們吃,剩下的骨頭竟堆成了一座陵,人們便叫它為"巴陵"。

相關焦點

  • 后羿不止射過太陽,還殺死巴蛇建造巴陵
    唐堯得報忙找來后羿,后羿聽聞說我願意領人去殺巴蛇,但是得先讓我徒弟逢蒙去武都山取雄黃來,不日雄黃取來后羿領著千餘人直奔雲夢澤而來,路過桐柏山下遇到一人昏倒路上,后羿命人救醒,問道你是何人,他說我叫樊仲文,住在雲夢澤,自從巴蛇來此附近之人不是被吃光就是跑光,我和當地士兵去捉巴蛇,眾兵將也都被巴蛇所害,我僥倖逃脫,走到此地餓昏了,多謝各位相救,后羿讓人給他飲食,等他恢復氣力
  • 上古神話中的十大兇蛇,第6種被后羿所殺,第1種戰鬥力遠超應龍
    我們的創世古神女媧娘娘,就是半人半蛇之身,她鍊石補天,捏土造人,是上古神話中地位最高的女神。可在《山海經》《淮南子》等上古神話中,蛇又多以兇獸的面目出現。但不管怎麼說,龍最主要的原型還是蛇。古代神話中,龍就是由蛇進化而來的。閒話少說,我們今天就用這篇文章來看一看上古神話中的十大兇蛇,第6種被后羿所殺,第1種戰鬥力遠超應龍。
  • 后羿射日並非神話,只不過他射的不是太陽,而是烏鴉
    堯帝讓后羿「上射十日」,一天射落9個,只保留一個……這就是后羿射日的故事。很多人把這個故事歸為神話。但是,有一個真相你或許不知道——后羿射日並非神話,只不過他射的不是太陽,而是烏鴉。1、后羿在歷史上確有其人后羿與夏朝一大事件有關:太康失國。
  • 冷門神話故事:二郎神擔山趕太陽,原來不止后羿見過10個太陽!
    后羿射日是家喻戶曉的神話故事,故事中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在明代文人墨客在「后羿射日、夸父逐日」的基礎上合成了一個故事,這個故事的主角是二郎神——楊戩。這就是楊戩「擔山趕太陽」的神話故事。在《寶蓮燈》的故事中,將這個故事合理性重塑,就變成了下面這個故事。話說,玉帝有一個妹妹下凡間愛上了一個楊姓男子,並且生了一個兒子就是楊戩。
  • 上古神話中的最強天帝,掃平妖族,賜給后羿神弓,後來卻引咎退位
    提起上古神話,就不得不提起奇書《山海經》。《山海經》算是古代神話小說、古代神話典籍的鼻祖,可惜流傳度並不是很廣。究其原因,《山海經》的敘述邏輯過於奇葩,在所有古籍中獨樹一幟,卓爾不群。跟《西遊記》《封神演義》這些神話小說不同,《山海經》不是以故事情節或者時間先後為線索,而是根據地理位置東南西北,零零散散地記載了很多古神和洪荒異獸,以及跟他們有關的神話傳說。這樣一來就很難改編成影視作品,因為全書根本就沒有情節主線。
  • 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講述神話背後的悽慘故事
    導語:隨著嫦娥五號的順利升空,中國航天史又添加了沉重的一筆,我們都知道我國月球探測器嫦娥系列名字取自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故事中,但你知道嫦娥奔月的歷史真相以及背後的悽慘故事嗎?嫦娥本來的姓姮叫姮(héng)娥,《淮南子》這本書的作者劉安在記述這個神話時,因避當時天子劉恆名諱,所以才有了嫦娥一說。
  • 能吞象的蛇—巴蛇
    根據「海內南經」的記載:巴蛇能吞食大象,吞吃三年後才吐出大象的骨頭。君子如果吃了巴蛇的肉,就不會患心臟病或肚子疼之類的病,這種巴蛇集青,黃,紅,黑色於一身。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巴蛇的樣子是黑色的身子,青色的腦袋,巴蛇生活在犀牛所在地的西面。
  • 《山海經》中吞食大象的巴蛇,吐出的骨頭堆積如山,真相不可描述
    可是在《山海經》這本奇書裡,卻分明記載著這樣一個故事。《海內南經》:「巴蛇食象,三歲而出其骨,君子服之,無心腹之疾。其為蛇青黃赤黑。一曰黑蛇青首,在犀牛西。這裡的巴蛇顯然是一種巨蛇,大可吞象,三年才會吐出吃進去的骨頭,傳說吃了這種蛇的肉,就可以治好心腹疾病。
  • 胤徵羲和是神話傳說後后羿射日的源流嗎?
    胤徵羲和很可能是后羿射日神話的歷史版本。據《五子之歌》透露出的歷史信息,后羿在太康時奪權了夏的政權,而中康時帝位任然掌握在后羿手中。《尚書·胤徵》對於羲和是一篇冤案,羲和並非沉湎酒色之人,而是一位剛正不阿的忠臣。后羿謀權篡位,掌管日月之事的羲和便不為其頒歷。不料,日食出現,「君弱臣強」的流言紛起。后羿恐慌,便嫁禍於羲和,並派胤侯徵討他,以安定民心。射通斁(yi),日指代日食。
  • 《山海經》中的神話故事《嫦娥奔月》,魯迅還寫過一個新版本?
    說到《嫦娥奔月》的故事,每逢中秋佳節,人們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月的時候,難免不會再次提起這個古老的神話傳說。關於《嫦娥奔月》,其實版本甚多,大家最熟知的便是《山海經》中記載的神話版本,而《山海經》與大文學家魯迅又有著不解之緣。
  • 后羿射日在湯山?女媧補天「砸」出玄武湖?
    后羿射下來的太陽掉在湯山化成了溫泉?女媧補天的五色石掉下來砸出了玄武湖?燕雀湖的由來和昭明太子有關係?……南京歷史上,流傳著許多神話故事。5月8日,78歲高齡的書法家、南京曉莊學院教授王宜早,應「市民學堂」邀請開講《南京民間神話與風俗》。「我十分熱愛我們中國的神話,也十分熱愛我們南京的神話故事和傳說。」王宜早說,南京神話其實是中國神話的地域延續,而且與南京的歷史、與山川風物和百姓生活等都相互滲透。
  • 讀18個經典神話故事,認識中國古典文化
    ↑ 關注【語文大師】—— 「家長的好助手,孩子的好老師 」神話故事總是充滿幻想,聆聽先人留下的神話傳說,不僅能夠豐富孩子們的想像力,更有助於他們了解中國古典文化。盤古開天寓意:鼓勵人們要有強大的力量,來為自己 和別人帶來光明。
  • 上古神話中10大兇獸排名,獓因墊底,第1號稱是殭屍始祖!
    我國泱泱華夏,有著五千年的文明歷史,其中不乏有許多充滿神話色彩的書籍流傳至今,像是《山海經》、《搜神記》等等,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神話故事中的上古十大兇獸排名。十、獓因據《山海經·西山經》記載:「三危之山,其上有獸焉,其狀如牛,身白而四角,其豪如披蓑,其名曰獓因,是食人。」
  • 哈佛教授解讀中國神話,不止是簡單的神話故事,背後意義是什麼?
    東、西方神話只是沒有想到,一位哈佛教授,居然通過解讀中國神話。提出了中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民族特徵。他就是哈佛大學神學院的教授大衛!大衛熱衷研究和專讀各個國家的神話故事。其中就主要分為兩個類別,那就是西方神話和東方神話。從我們從小學習的課本,和興趣類課外書中,我們就可以明顯的發現。西方神話和東方神話存在很大的不同。西方神話故事中,以宙斯為開端。
  • 帝俊的十個太陽之子和后羿射日的神話故事
    今天就給大家講講這天帝的十個太陽之子和后羿射日的故事。十個太陽炙烤大地后羿奉命射日帝俊身為天帝天神后羿人們最痛恨的,當然就是一齊出現在天空中的這十個太陽。后羿射殺三足金烏太陽之精三足烏一隻只墜入海中,人們的歡呼聲音響徹了大地,
  • 后羿射日究竟是不是傳說?科學家說出真相:9個太陽其實是幻影
    神話故事是我們從小聽到大的,而后羿射日的故事我們也是非常的熟悉,那麼為什麼天空會出現十個太陽呢?按照現在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也是天空出現十個太陽是見荒誕的事情,而這也是個傳說,很有可能誇大其詞,那麼真相是什麼呢?
  • 京劇貓:大飛和巴蛇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別忘了張飛的武器丈八蛇矛
    這個諧音,似乎是某種暗示,因為《京劇貓》最原始版本的大飛,就是手握巴蛇的。難道巴蛇還會幫大飛打造一件專屬兵器?亦或者巴蛇最終會變成大飛的兵器?巴蛇難道要獻祭變成大飛的武器了?《京劇貓》第一季時,巴山守護神巴蛇為了拯救貓民+淨化巴山水源被混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