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無疑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創舉,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集體行動之一。在那個科技並不是很發達的年代,把人類送上幾十萬公裡之外的荒涼星球,並且還能平安的把他們帶回來。這種事情放在今天,人們想都不敢想。但是,在五十年前的人類就已經完成了。不得不感嘆,戰爭真是人類進步最大的動力。
登月或者與外太空有關的科幻電影,好萊塢不知道拍過多少遍,但我今天來跟大家分享一部登月的紀錄片。
這是一部90分鐘的單集紀錄片,《阿波羅11號》。但是從氣質上看和傳統的紀錄片有很大不同。這部片子沒有旁白,沒有當事人採訪,沒有還原現場的補拍鏡頭,只有阿波羅11號從準備工作到完成登月的影像記錄和工作人員間的通話錄音。
片子中所有畫面都是當年在太空人太空艙安裝的很多攝像機,50年來,這些詳盡的素材竟然還是第一次被全世界看到,而這種70mm規格待遇的紀錄片簡直匪夷所思,而把修復後的影像轉制IMAX更是天才的想法。
雖然聽描述可能會覺得這部片子很悶,但第一個鏡頭就足以讓人感到震撼:鋼鐵巨人一般的火箭發射架緩緩移動,一旁的工作人員和車輛都仿佛螻蟻一般,很多人看到這裡都會驚呼「50年前也可以那麼科幻?!」。
這部紀錄片的原始素材時長超過11000小時,記錄了整個登月任務的對話錄音,製片團隊用純熟的剪輯技巧把當年一個個片段有序地連接在一起,讓觀眾仿佛置身現場一樣,為發射準備時的失誤感到緊張,為踏上月球土地的太空人感到激動與自豪。
這裡我不妄言人類在這五十年是否發生了退步,畢竟已經進入2020年我們仍然會被病毒困在家裡度過春節。如果你對目前的隔離生活感到無聊,不如就打開這部紀錄片,讓自己穿越回50年前的盛夏,再次目睹那個屬於全人類的閃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