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第一個被撤銷稱號的院士,貪汙2000萬科研經費鋃鐺入獄!

2020-12-05 胡侃教育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獲得國家級二等獎3項,「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45歲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團隊創造了多項世界和中國「第一」,如世界最大的克隆牛、中國第一頭克隆豬等,《Nature》、《Genomics》等頂級期刊上發表SCI論文200餘篇……

這一切榮譽、光環都屬於一個人:原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教授,博導李寧。然而,隨著貪汙2000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的證實,李寧在2015年1月17日被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取消了院士資格,成為中國第一位被撤銷稱號的兩院院士,這一切戛然而止。

李寧1962年7月9日出生於江西省南昌縣,他的父母是醫療工作者,從小家境殷實。李寧的智商比較高,學東西很快,愛好在閒暇時間閱讀各種資料,從小學開始成績在班級便一直名列前茅。1978年,中國剛恢復高考,16歲的李寧便考入了現在的江西農業大學,要知道,在那一年想考入大學可謂「難如上青天」,李寧的聰慧可想而知。

1992年,李寧獲中國農業大學與德國都柏林大學聯合培養博士學位。在國外的幾年,李寧學習到了先進的克隆技術,學成後拒絕了國外的高薪聘請,毅然選擇回國發展,一心鑽入到奧妙的科研當中。

當時的中國非常缺乏克隆領域的人才,因此李寧得到了國家的充分重視,給予他大量資源,讓其成為國內克隆領域的領軍人物。李寧也是不負眾望,帶領團隊為中國創造了世界最大克隆牛的奇蹟,於2007年成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當時的李寧年僅45歲,是中國最年輕的院士之一(2019年新當選科學院院士平均年齡約56歲,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齡約58歲),讓無數人為之豔羨。

李寧的人生和事業本該是一路風順,可是這一切都在幾年後被終結了。李寧不僅是工程院院士,還擔任著國家投資200億元的「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這一「航母級」科研項目的副總工程師,發表了多篇重量級SCI論文,擁有十幾項國家專利,這樣一個被大家給予眾望的「年輕」院士,卻是做出了不法行為。

經有關部門調查,李寧利用職務便利,通過虛假發票和事項套取科研經費2000餘萬元,這無異於是嚴重的貪汙行為,在確定貪汙行為的第二年,李寧就坐實了罪名,被剝奪了工程院院士身份,並被依法逮捕而鋃鐺入獄。

李寧的事件一出,無數人為之感到痛心疾首,這樣一個本該有著大好前程,能為國家做出卓絕貢獻的「青年」院士,就這樣被2000萬毀掉了。李寧因為一時貪念沒有守住本心而誤入歧途,葬送了自己光明的一生。

更讓人難以想像的是,李寧雖然貪汙了2000餘萬,但是平常十分節儉,作風剛正是不少同事、學生、團隊成員眼中的勞模。他喜歡跟學生打籃球,鍛鍊完後總是去食堂點上一份8元錢的拉麵。他開了公司,但投資人請他吃飯他基本上都會選擇拒絕,實在避免不了的應酬他會選在學校的食堂或者路邊的家菜館。

從「最年輕院士」到中國第一個被撤銷稱號的院士,李寧的人生讓人唏噓不已,也當引起我們的警醒。

對於李寧,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評論。

我是胡侃教育,專注挖掘有深度的教育故事。

相關焦點

  • 因貪汙3400萬科研經費,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
    中國工程院官網通告顯示,根據 2020 年 12 月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李寧貪汙罪的判決意見和中國工程院相關規定,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查確認,決定自 2020 年 12 月 8 日起撤銷李寧(農業學部)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號。
  •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 他曾做了什麼?
    早前,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判決認定,自2008年7月至2012年2月,被告人李寧利用所擔任的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農業大學生物學院李寧課題組負責人以及負責管理多項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經費的職務便利,夥同被告人張磊採取侵吞、虛開發票、虛列勞務支出等手段,貪汙課題科研經費共計人民幣3410萬餘元,其中貪汙課題組其他成員名下的課題經費人民幣2092萬餘元
  • 「最年輕院士」,被撤銷院士稱號!
    2020年12月8日起撤銷李寧(農業學部)院士稱號的決定。圖片來源:中國工程院官網院士李寧等貪汙案二審宣判貪汙經費3410萬,獲刑10年據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微信公眾號2020年12月8日消息,當日,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同案張磊貪汙上訴一案進行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
  •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原因曝光!李寧院士貪汙案始末李寧簡歷...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據中國工程院官網消息,根據2020年12月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李寧貪汙罪的判決意見和中國工程院相關規定,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查確認,決定自2020年12月8日起撤銷李寧(農業學部)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號。
  •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原因最新消息 附李寧個人資料照片簡歷...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最新消息,附李寧個人資料照片簡歷介紹!1月11日,中國工程院官網對外公布消息稱,根據2020年12月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李寧貪汙罪的判決意見和中國工程院相關規定,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查確認,決定自2020年12月8日起撤銷李寧(農業學部)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號。
  • 大學教授被50萬科研經費「絆倒」 一審判決引爭議
    但2015年,因通過虛開發票套出400萬科研經費,並與同事分掉了其中的50萬後,他被檢察機關帶走調查,繼而一審被判犯貪汙罪獲刑4年。  這個判決引發了輿論關注和爭議——陳哲宇表示,套取400萬科研經費是因為報銷程序繁瑣且一些合理費用又無法報銷,故而在經費未到帳的情況下為了維繫實驗室運轉才這麼做。被分掉的50萬,是科研團隊應得的勞務收入。
  • 山東大學一長江學者分掉50萬科研經費被判貪汙 本人稱是體制問題
    ,他和同事通過虛開發票的方式陸續套出400萬元的課題經費設立「小金庫」,後來,根據科研貢獻多少分掉了「小金庫」中的50萬元,這成為他們被指控貪汙的源頭。 50萬元全部來自科研經費,還是有部分是被混用的員工個人存款、原公司盈利?陳哲宇及其辯護人主張後者。並且,在他們看來,學校還有數百萬元陳哲宇應得的收入、為實驗室建設先行墊付的資金未支付給他,這部分金額抵扣之後,貪汙事實上無從談起。
  • 最高檢:審慎辦理涉科研經費案(附10大案件盤點)—新聞—科學網
    以下是部分典型案件梳理(按審判時間排序): 2020年——原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貪汙科研經費案 審判結果: 2020年12月8日,原中國工程院院士(現已撤銷院士稱號)李寧及同案被告人張磊貪汙案二審公開宣判。
  • 浙大水環境研究院院長被控貪汙千萬課題經費
    2012年11月12日,政協第十一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撤銷了陳英旭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資格,這是2012年第二位被撤銷資格的全國政協委員,但對於他因何種原因被撤,會議未作說明。記者當時從一名全國政協常委處獲知,當時會議上只介紹了陳英旭是經濟犯罪,「在一個有關水處理的項目上涉嫌貪汙了,因說明已法辦,所以一致同意撤銷委員資格,亦無人提問」。
  • 安徽農業大學一教授套取20萬科研經費被免職
    安徽農業大學一教授套取20萬科研經費被免職新安晚報 安徽網(www.ahwang.cn)訊 轉移科研項目經費並套取20萬元,安徽農業大學一教授受到黨內嚴重警告處分、行政記過處分,並被免去系主任職務。昨日,安徽省委教育工委、省紀委駐教育廳紀檢組通報了四起省屬高校科研經費違紀典型問題。這四起問題分別為: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科技學院茶葉系主任、教授李立祥涉嫌虛列支出轉移並侵佔科研項目經費問題;安徽理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胡坤倫公款私存、購買理財產品問題;安徽理工大學爆破工程與器材研究所所長郭子如違紀違規問題;安徽理工大學能源與安全學院教授何啟林虛報冒領科研經費問題。
  •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中國工程院官網1月11日對外公布...
    文 / TIER2021-01-12 12:16:07來源:FX168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中國工程院官網1月11日對外公布消息稱,根據2020年12月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李寧貪汙罪的判決意見和中國工程院相關規定,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查確認
  • 石油大學一教授套取576萬科研經費受審
    ,單獨或夥同他人,套取科研經費共計576萬餘元,其中將323萬餘元據為己有。    非法套取科研經費576萬    檢方指控,2009年至2011年期間,王新海利用擔任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長江大學教授並擔任《物探新方法新技術研究》科研項目負責人的職務便利,夥同方朝旺、唐德嶺(均另案處理),通過虛報勞務費、交通費、服務費等方式,先後套取中國石油大學(北京)、長江大學科研經費共計人民幣314萬餘元,並將其中人民幣70
  • 中國農大回應院士教授套取科研經費
    工程院李寧院士涉嫌虛假套取專項資金被批捕。通報透露了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因涉嫌弄虛作假套取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資金已被依法批捕。 記者就此事聯繫了中國農業大學外宣部門,該部門陳姓負責人表示,目前李寧老師正在接受司法調查,其他情況尚不清楚。 《中國工程院章程》第11條規定:「當院士的個人行為涉及觸犯國家法律,危害國家利益時,或涉及喪失科學道德,背離了院士標準時,應撤銷其院士稱號。」
  • 「最年輕院士」李寧貪汙科研經費案公開宣判,這筆錢不是「唐僧肉」!
    近日,歷時5年的中國「最年輕院士」李寧貪汙科研經費案公開宣判。法院對被告人李寧以貪汙罪判處有期徒刑12年,並處罰金300萬元。此案的宣判對相關領域腐敗行為敲響了警鐘。從實施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到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科技和創新一直備受重視。然而,隨著科研經費投入逐年增大,科研人員違規違法套取科研經費的案件不時發生。
  • 十九大後「首虎」被終止工程院院士資格 「院士」稱號何種情況下會...
    卸任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院長三年前,孟偉於2013年3月,當選第十二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記者注意到,除了全國人大環境與資源保護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原院長的頭銜外,孟偉同時還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寧貪汙案二審改判10年徒刑,處罰金250萬元
    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昨天對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同案張磊貪汙上訴一案進行二審公開開庭審理並當庭宣判。二審維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2015)松刑初字第15號刑事判決第一項中對被告人李寧犯貪汙罪的定罪部分和第二、第三判項,撤銷該判決中對李寧的量刑部分,對上訴人李寧以貪汙罪改判有期徒刑10年,並處罰金250萬元。
  • 「院士」資格被剔除,李寧成為恥辱的第三人
    「院士」國家所設立的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一般為終身榮譽。在中國,院士通常是指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大部分人一生的夢想啊,並為之不斷努力著。昨天有媒體報導,兩院士是中國科技大學原副校長方勵之和華東理工大學原校長陳敏恆。
  • 「布鞋院士」的稀罕和「溼鞋院士」的遺憾
    與此相對應的是,中國工程院在官網公布規定,明確院士如果涉及觸犯法律,自被批捕之日起即停止其院士資格,自法院作出有罪判決生效之日起撤銷其院士稱號。按照這一規定,涉嫌貪汙2000萬元、於去年6月被批捕的中國農業大學的李寧已被停止院士資格。  同樣是院士,一個令人尊敬,感動萬人;而另一個卻身陷囹圄,身敗名裂。院士不同的人生際遇,令人噓唏。
  • 律師:從李寧院士貪汙案看科研經費使用的法律風險及防控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從李寧院士貪汙案看科研經費使用的法律風險及防控前言歷時5年,延期審判十餘次的「中國院士第一案」終於落槌定音。2020年1月3日,吉林省松原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大學教授李寧及同案被告人張磊貪汙,判處李寧有期徒刑十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三百萬元,張磊有期徒刑五年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二十萬元;對貪汙所得財物予以追繳,上繳國庫。
  • 被羈押四年仍未宣判,院士李寧的案件何時能了結?
    但正是張磊的被捕直接牽出了李寧,他在看守所做出了指向李寧的供述。2014年6月20日被帶走時,李寧最引人注目的身份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是我國給科學家的最高學術稱號,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中國工程院院士,這是絕大部分科研人員一輩子難以企及的高度。而李寧200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時,年僅45歲,創下了中國工程院最年輕院士的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