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河源每天有人哄搶恐龍蛋化石 一枚可賣到上萬

2020-12-08 中國新聞網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在現場考查。

今年初警方查獲的恐龍蛋化石。

恐龍蛋化石。

  過去1月河源每天都有人開車哄搶 或存龐大「黑市」催生不法交易 多頭管理權責不清

  文/圖 廣州日報記者蟻暢、曾煥陽

  「快點!衝啊!」在河源市區一處施工現場,爆破音剛落,一名年輕人高喊,隨後,近百人朝爆破點衝去,盜掘、哄搶恐龍蛋化石。這樣的情形,在過去一個多月時間裡,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作為「恐龍之鄉」,自1996年3月在河源市區東江邊發現第一窩恐龍蛋化石至今,已搶救、發掘出近17000多枚恐龍蛋化石。2004年底,河源市博物館憑當年館藏10008枚恐龍蛋化石數量榮獲金氏世界紀錄證書,同時,河源市也被中國地質調查局地層與古生物中心授予「中華恐龍之鄉」。

  然而,近日記者赴河源採訪調查發現,這個擁有「三位一體」恐龍化石資源優勢的「中華恐龍之鄉」,長期以來盜掘恐龍蛋化石的現象時有發生,管理部門權責不明晰,導致盜掘現象杜絕難、查辦難,「恐龍之鄉」的開發和保護面臨嚴重困境。

  過去1個月每天都有哄搶

  「拍什麼拍!把照片刪掉!不然砸爛你手機!」7月28日,在河源市東江東岸一處大型樓盤施工現場,工人劉強(化名)被一名年輕人恐嚇,後迅速刪掉剛拍下的照片。

  劉強拍下的是這樣的畫面:工地四周的幾處砂石堆起的高地上,站著近百名當地村民,清一色年輕男性,工地正中央正在實施爆破,爆破剛過,現場濃煙還未散去,近百名年輕人便衝下山頭,一手握著榔頭,一手握著麻袋。他們的目標,是爆破後紅砂巖中裸露出來的恐龍蛋化石。

  「每天爆破,每天都有人來,有的人手裡有刀,我們什麼都不敢做。」劉強說,這樣的情形,過去一個多月時間裡,每天都在發生,「最多的時候,有人開車整車運走那些化石,都不知道到現在有多少顆被拿走。」

  另一名現場目擊者許先生告訴記者,有一次,有多輛村民開來的貨車停在工地現場,盜掘恐龍蛋化石,有人偷偷報警,見警車車燈一閃,貨車四散逃走。

  江東新區綜合執法局一位不願具名的執法人員告訴記者,在哄搶的人群中,有兩派人,「為了搶到山頭,把地方圍起來自己盜掘,一派跟另一派直接打起來,現場很多年輕人手裡都有水管和刀。」

  7月29日下午,記者蹲守施工現場,由於下大雨,爆破停止實施,但現場仍能見到幾名年輕人徘徊,劉強向記者指認,「這幾個,都是。」

  焦頭爛額的博物館館長

  7月29日下午,河源市恐龍博物館館長杜衍禮坐在自己的辦公室裡,他用手抹去額頭上的汗珠,對於目前的哄搶、盜掘現象,他有些愁眉苦臉:「在保護恐龍蛋化石這件事上,博物館一直在『越界』,但是我們不做不行。」

  大約半個月之前,杜衍禮就接到關於東江邊工地發現恐龍蛋化石並遭到哄搶的消息,連夜趕了過去,擔任館長近兩年時間裡,杜衍禮已經習慣了接到這樣的電話,「哄搶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不知有多痛心。」

  7月29日,聽說了恐龍蛋化石遭到哄搶的消息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一個5人的調研組專程從北京趕到河源,杜衍禮帶著調研組走了一圈工地。

  讓人感慨的是,即便是這樣隨機的考察,他們也發現了爆破遺留的10多枚不完整的恐龍蛋化石以及一批恐龍蛋蛋皮、蛋殼、蛋印。而在個別河源市民看來,河源市「好像地下到處埋著化石。」

  「博物館是恐龍蛋化石的法定收藏機構,理論上,一旦發現,是肯定要告知我們的,但是實際過程中,並不是這樣。」杜衍禮似乎話中有話。

  誰來保護?

  河源市國土資源局有關負責人歐陽志奮說,很長一段時間裡,「恐龍之鄉」的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恐龍足跡的保護,都是各有關職能部門關注的議題,但直到現在,管理和保護的權責上還是亂的,且他們沒有執法權。

  按照杜衍禮的說法,博物館的職責範圍包括鑑定、收藏和科研保護,「對於已經挖掘出來的,『離開土地』的化石,應當由博物館進行收藏,這是毋庸置疑的。」

  除了「離開土地」的,埋在地下的部分被劃入「遺蹟」的範疇,由國土資源部門管理。

  然而,兩個機構由於沒有執法權,對於發現哄搶、盜掘等現象,只能「乾瞪眼」。在最近的多次哄搶、盜掘事件中,鮮有哄搶、盜掘者被抓獲,更多的時候,「警車來了,他們一鬨而散」。

  「黑市」利益驅動盜掘

  截至目前,河源市已發現13具恐龍骨骼化石、8組168個恐龍腳印化石和大量恐龍蛋化石,其中還包括華南首次發現的竊蛋龍類化石——黃氏河源龍的正型標本。杜衍禮表示,在河源的紅砂巖中,恐龍蛋、恐龍骨骼化石分布面積約100平方公裡。

  目前,河源市出臺一系列的政策,應對的就是屢禁不止盜挖恐龍化石的現象。但近年河源市區的不少工地都挖出了恐龍蛋,一些人成天在郊野搜尋恐龍蛋。一次,有關部門突然清查一個村莊,並發動群眾主動上繳,一周內博物館就增添了2000多枚「恐龍蛋」。

  恐龍蛋盜掘現象嚴重,背後是利益驅動。記者調查發現,在國內黑市上,一個恐龍蛋化石少則數千元,多則上萬元,國外黑市價格更是不菲。公開信息顯示,我國西峽恐龍蛋化石就出現在英國、美國等拍賣市場,並且在英國以7.7萬英鎊的價格拍賣。

  記者向杜衍禮了解民間私藏恐龍蛋化石之事,他說:「民間收藏無法估量。整個河源盆地100多平方公裡的紅砂巖地層都可能有恐龍化石,我們編制只有14個人,人手不夠。」

  杜衍禮認為,河源市財力有限,為避免化石流失,政府已盡了很大努力,包括投巨資建設恐龍博物館。但他也不否認,民間收藏恐龍蛋化石數量眾多。

  2004年「突襲」風光村石崗神一村民家就搜查出恐龍蛋化石557枚。

  僅2015年1月,河源市警方破獲一起非法販賣恐龍蛋化石案,收繳恐龍蛋化石116枚共88塊;2015年3月,河源警方在辦案中查獲一批恐龍蛋化石,約有500餘枚,其中完整無損的恐龍蛋化石有200多枚。「利益誘惑,就有些人敢冒險。」 杜衍禮說。

  遺址公園尚未建成

  河源恐龍化石,究竟「珍貴」在何處?「河源是目前世界上罕有的既有恐龍蛋化石,又有骨骼化石,還有腳印化石的地方。」杜衍禮介紹說。

  相關負責人說,為了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下加強對恐龍化石資源的保護,這些年河源市當地政府也沒少動腦筋。

  2001年,河源恐龍系列化石自然保護區被列為省級自然(地質遺址)保護區;2002年,石峽恐龍蛋化石埋藏地被列入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2004年,河源市委、市政府為實現恐龍化石保護與經濟效益「雙贏」,醞釀出一個「宏大構想」:在市區南端的石峽恐龍蛋化石埋藏地規劃2.26平方公裡建設恐龍遺址公園。據悉,恐龍遺址公園被廣東省文化部門列為廣東籌建的5個主題公園之首。

  「聽說至少談了20批商家。」河源市國土資源局的甘小平感嘆:「築巢引不來金鳳凰。」

  據悉,恐龍遺址公園項目投資需要10億元以上。很多投資商曾前來洽談,其中廣州某公司甚至已與河源市政府初步達成投資10億元的協議,但都因項目投資額巨大,靠文物本身難以盈利,文保部門要求保護原貌,相關商業補償回報周期長,中間一波三折等眾多因素,最終知難而退。

  加強保護迫在眉睫

  採訪中,記者來到河源市恐龍博物館。記者發現,這裡的化石完好無損的並不太多。工作人員解釋說:「這是因為大多數化石都是農民發現和挖掘的,也有一些是在施工現場爆破發現的,真正由專業人員挖掘的很少,所以殘缺不全。」

  據了解,河源市恐龍博物館的化石有著風化、發黴的危險。杜衍禮說,恆溫抽溼設備價格高維護成本高,化石研究修復的儀器也價格不菲,目前,博物館的技術人員主要依靠最原始的手工修複方式。

  中科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董枝明實地考察後表示,腳印化石露出地面後,很容易被風化,如果遭到破壞,將無法再生。

  甘小平認為,制約河源石峽恐龍資源保護和開發的,卻恰恰是缺乏規劃、基礎薄弱等環節。

  據了解,河源市目前恐龍化石資源保護工作的現狀是,國土資源部門負責恐龍化石原跡的保護管理,文化部門負責已出土的恐龍化石的保護管理,管理分散容易導致職責不清,不利於保護工作的連貫開展。

  「除石峽恐龍蛋化石埋藏地自然保護區外,高新區、江東新區、東源縣城附近等都是紅砂巖地層,施工工地較多,博物館沒有專門的巡查隊伍,只能憑著對恐龍文化的摯愛、對化石保護的一份責任,在業務範圍之外抽調管理及展廳管理員利用周六、周日去日常巡查和突擊檢查,但無奈於線長面廣,對偷挖現象威懾力不足。」杜衍禮說。

相關焦點

  • 廣東居民偷藏213顆恐龍蛋化石 當地施工現場哄搶化石是常事
    2015年8月5日訊,7月30日凌晨,廣東河源警方在一次突擊檢查中,在一當地居民家中查獲被盜搶的恐龍蛋化石213枚,同時繳獲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事後經初步鑑定,這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為遼寧遼西出土的鸚鵡嘴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多為來自河源的白堊紀晚期圓形恐龍蛋化石。
  • 恐龍蛋化石流失黑市調查:公司化收購 或流出海外
    盜掘一窩恐龍蛋轉手就賣幾十萬 公司化運作海外拍賣 刑法追責難  7月30日凌晨,廣東河源警方在一次突擊檢查中,在一當地居民家中查獲被盜搶的恐龍蛋化石213枚,同時繳獲一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事後經初步鑑定,這具完整的恐龍骨骼化石為遼寧遼西出土的鸚鵡嘴龍骨骼化石,恐龍蛋化石多為來自河源的白堊紀晚期圓形恐龍蛋化石。
  •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2/3) "← →"翻頁
  • 河源小學生發現66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張仰喆在斷橋斜坡處發現恐龍蛋化石。 受訪者供圖南方日報訊(記者/畢嘉琪黃堃媛)7月23日,河源市民李小芳和其9歲兒子張仰喆在河源市區東江大橋東面的岸邊遊玩時,意外在斷橋便道的護坡上發現蛋殼並辨認出1枚疑似恐龍蛋化石。
  • 廣東河源埋巨量恐龍蛋化石 不知情曾毀幾萬枚
    河源恐龍公園  河源市政府將石峽恐龍蛋化石埋藏地及周邊2.26平方公裡區域劃出,其中1平方公裡為核心保護區,對遺址原貌進行保護,其餘土地作為圍繞「恐龍文化」主題的配套設施用地,籌建恐龍遺址公園。據初步評估,河源恐龍遺址公園全部建成營業後,每年可接待遊客200萬人次,年營業收入將達2億元。
  • 廣東河源發現33枚完整恐龍蛋化石
    廣東河源發現33枚完整恐龍蛋化石近日,記者從廣東河源恐龍博物館獲悉,此前在江東新區臨江鎮聯新村的一處紅砂巖山坡發現的疑似恐龍蛋化石,經博物館工作人員搶救性發掘,已確認為恐龍蛋化石,並搶救性發掘出數窩窩狀恐龍蛋化石,其中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共計33枚,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數目再創新紀錄。
  • 沒挖到過恐龍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河源人-虎嗅網
    如果你從3歲生日開始,每天食用一個雞蛋,那麼等到50歲時,就能吃掉一萬七千多隻雞蛋。但這個數字,還不如河源人20年來挖出土的遠古恐龍蛋那麼多。要知道,當時全世界也僅登記發現恐龍蛋506枚。二十年後,河源落實地方立法權,制定的首部實體法地方性法規便是《河源市恐龍地質遺蹟保護條例》,其中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哄搶、私分、藏匿和破壞恐龍化石。
  • 工地現20餘枚恐龍蛋化石 恐龍蛋化石的價值及歷史你知道嗎
    在一塊50釐米見方的石盤上,嵌有一個恐龍骨骼化石和3個恐龍蛋化石,實屬舉世罕見之珍寶。恐龍蛋化石一般可呈黑、黃、青、灰、褐、紅等不同的顏色。其形狀扁圓如膽,俗稱「石膽」,看上去像倒扣的龜蓋。它的表面有一層指甲厚、略帶線紋的光潔皮殼,敲一塊皮殼拿至鼻前可聞到一股淡淡的魚腥氣味。中國河南省西峽地區,恐龍蛋化石的最大直徑為18釐米,最小直徑為3釐米。
  • 廣東河源挖出43顆恐龍蛋化石 網友:能孵化嗎?
    河源盆地100多平方公裡的紅砂巖中,厚度達4000米,究竟埋有多少恐龍蛋化石,專家也無法進行預測。據杜衍禮介紹,早在1996年前後,河源市區黃沙大道(現更名為越王大道)以及東堤路的建設工地上,施工人員陸續發現路面地下埋藏有大量的圓形「石頭疙瘩」,後經中科院專家現場鑑定,證實這些被施工人員當成鋪路石埋掉的數量不菲的「石頭疙瘩」竟是恐龍蛋化石。從此,河源市區和周邊的東源縣城歷年發掘的恐龍蛋化石與日俱增。  截至目前,河源恐龍博物館出土和館藏的恐龍蛋化石已達17000多枚。
  • 沒挖過恐龍蛋,都不好意思說是河源人
    恐龍蛋化石出土後如何處理?杜衍禮稱,河源恐龍博物館現已建立起較為完善的資料系統,對每一枚恐龍蛋化石的尺寸、重量、地點和層位等信息都清晰記錄在案,像一串串加密符號,等待未來一一破解。曾經有網友說過「沒挖過恐龍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河源人」不是誇張,在廣東河源,蓋個房子,修條道路,就有可能挖到恐龍蛋化石!
  • 河源阻止一起盜竊恐龍蛋化石違法行為
    執法人員在現場繳獲18塊共32枚恐龍蛋化石及作案工具一批現場繳獲的18塊共32枚恐龍蛋化石10月19日上午11時許,河源市江東新區行政綜合執法局執法人員在勝利村影盤嶺附近常規巡查時,成功阻止了一起盜竊恐龍蛋化石的違法行為,河源恐龍博物館工作人員和江東新區城東派出所民警隨後趕到現場
  • 恐龍蛋!恐龍蛋!大瀝挖出多枚恐龍蛋化石!多圖直擊
    △發現恐龍蛋的工地,據介紹,恐龍蛋埋在地下約8米處。其實,在廣東,韶關南雄、河源、梅州、茂名、佛山等市此前也發現過恐龍蛋化石。》》》佛山三水河口,多次發現恐龍蛋化石據《廣州日報》報導,2016年4月,在佛山三水河口一處工地發現了疑似恐龍蛋化石。後經地質與古生物專家張顯球鑑定,新發現的恐龍蛋化石應屬於「圓形蛋」,距今已有約7000萬年。
  • 河源再次破世界紀錄!
    點擊視頻查看據悉,當地警方已初步掌握了不法分子去向。河源恐龍博物館館長杜衍禮表示,河源整個新老城區和正在建設中的江東新區,路面下隨處都有埋藏恐龍蛋化石的紅砂巖層。河源出土和館藏的恐龍蛋化石數量與日俱增,截至目前已逾達18000多枚,迄今為止,廣東河源仍是全球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最多的地方。
  • 廣東河源堪稱現實版「侏羅紀公園」
    原標題:館藏恐龍蛋化石之多拿下金氏世界紀錄 現已超過1.8萬枚廣東河源堪稱現實版「侏羅紀公園」2004年,廣東河源憑藉10008枚館藏恐龍蛋化石一舉拿下金氏世界紀錄。16年後的今天,這座粵東北小城並沒有停下發掘腳步,恐龍蛋化石數量逼近兩萬枚。
  • 館藏恐龍蛋化石之多創金氏世界紀錄,現實版「侏羅紀公園」在這
    黃氏河源龍復原照片。2004年,廣東河源憑藉10008枚館藏恐龍蛋化石一舉拿下金氏世界紀錄。16年後的今天,這座粵東北小城並沒有停下發掘腳步,恐龍蛋化石數量逼近兩萬枚。執著的「集蛋者」熱情不減、數量不斷刷新,但修復和研究難題隨之而來,解謎需要的時間和努力與日俱增。
  • 廣東恐龍之鄉,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18000枚,居全球之冠
    今天Abby要帶大家去的就是位於廣東的中華恐龍之鄉——河源。 來之前,我根據課本和電影裡的情節,想像過恐龍蛋化石的樣子。當走進展館以後,還是被這數以萬計的真實的恐龍蛋化石所震撼。大家應該會問為什麼河源會有這麼多恐龍蛋化石呢?
  • 17000多枚恐龍蛋化石!創下世界之最!
    而在廣東河源,蓋個房子,修條道路,就有可能挖到恐龍蛋化石!這裡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恐龍之鄉「,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同時擁有恐龍腳印化石,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的」三位一體「地區。 河源恐龍蛋化石數量如此驚人!已發現恐龍蛋化石的總數量有17000枚!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並一直保持!
  • 廣東發現大量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 恐龍為何偏愛這裡?
    昨天,本報記者深入搜集我省的恐龍分布資料,並專訪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及佛山地質局總工程師,試圖解開7000萬年前廣東恐龍的謎團。焦點:恐龍為何偏愛廣東?除了佛山三水以及日前發現恐龍蛋化石的大瀝,其實河源、南雄等地都是恐龍化石發現的「大戶」,這些化石大多也屬於白堊紀晚期。
  • 恐龍蛋化石瘋狂盜挖沒法管
    1994年秋天,一幫河南桔販到柳陂鎮賣桔子。天下雨,車輪陷入泥濘不能動彈,他們就隨意在地上撿些石頭墊路。那些石頭一個個都圓溜溜的,河南人覺得稀奇,當即帶走了一批。不久,他們又回來了,用7角錢一枚的價格,花了3000元,滿滿地裝了幾車「金鵝蛋」。  「石頭」能賣大錢?此事引起了當地人的注意。
  • 河源龍:酷似鴕鳥的竊蛋龍
    「每天一隻中國龍」之河源龍 我的龍蛋不太圓, 生於南方有點藍! 河源龍(Heyuannia)屬於竊蛋龍科,分為黃氏河源龍(模式種,廣東)和延氏河源龍(蒙古)兩個種,生活在距今7000~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