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恐龍之鄉,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18000枚,居全球之冠

2021-01-13 騰訊網

不知道有多少人和我一樣是個恐龍迷?大多數恐龍迷,應該都看過《侏羅紀公園》吧?今天Abby要帶大家去的就是位於廣東的中華恐龍之鄉——河源。

在河源恐龍博物館裡最有名的就是中國古動物館恐龍蛋館,這裡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18000枚,居全球之冠。是不是興奮的同時,有點自豪?畢竟這是在我們國家所擁有的。話不多說,我們一起去探究下這個神奇的世界吧。

來之前,我根據課本和電影裡的情節,想像過恐龍蛋化石的樣子。當走進展館以後,還是被這數以萬計的真實的恐龍蛋化石所震撼。大家應該會問為什麼河源會有這麼多恐龍蛋化石呢?經鑑定,河源市出土的恐龍蛋化石全部屬白堊紀晚期的圓型恐龍蛋化石,距今6500 萬年以上。遠古河源地方的氣候、環境實際上非常適宜古生物和古動物的生長。由於白堊紀地殼運動和古氣候的重大變化,使白堊紀生物界早、晚兩個時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巨大的恐龍到晚白堊紀後期由於本身的內部條件不能很好地適應如此巨大的自然條件變化,因此走向滅絕。

從恐龍蛋原始結構在地層中保存的完好程度來看,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恐龍蛋殼化石;一類是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在這裡我們兩種都可以看到。

在這裡還能大開眼界,因為這裡可以看到不同形態的恐龍蛋化石,有圓形、卵圓形、橢圓形、長橢圓形和橄欖形等多種形狀。恐龍蛋化石的大小懸殊,小的與鴨蛋差不多,最大直徑不足10釐米;大者的長徑超過50釐米。

河源恐龍博物館最大的亮點在於除了恐龍蛋化石數量多,還擁有7具骨骼化石,8組100多個足跡化石,這種「三位一體」的奇蹟是世界上絕無僅有的。

像上面這個就是董氏祿豐腳印。雲南省祿豐縣之所以著名,是在於雲南省祿豐縣是中國最早發掘出恐龍的地方,擁有中國最早恐龍發掘地的稱號。出土的有巨大祿豐龍、許氏祿豐龍、雲南龍、蘆溝龍、孫氏彝州龍等。

河源已出土的有多種恐龍化石,有大型肉食恐龍霸王龍類的牙齒化石、大型素食的蜥腳類恐龍肋骨、頸椎體、鳥臀類恐龍趾骨化石、還有2002年12月正式命名的竊蛋龍類的黃氏河源龍等。

這裡不得不提的是河源恐龍博物館鎮館之寶「黃氏河源龍」,不僅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古生物化石,還是全球唯一以姓氏命名的恐龍。

「黃氏河源龍」出土於1999年。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呂君昌博士通過多年的修復和研究,於2002年12月在美國著名雜誌《脊椎動物古生物學》(JVP)第四期發表的《記中國南方晚白堊世一新的竊蛋龍》中,正式命名河源出土的9具恐龍化石為「黃氏河源龍」。文中說明「黃氏河源龍」為竊蛋龍科新屬新種,屬名河源指化石產地,種名贈給在這些化石的發掘和保護工作中作出巨大貢獻的河源市博物館館長黃東。

黃氏河源龍是一個既保留了小型獸腳類恐龍的一些特徵,又具有鳥類的一些基本特徵的新品種。在河源境內出土的「黃氏河源龍」化石為竊蛋龍的鳥類地位提供了標本。今後全世界新發現和研究的這種恐龍都將以「黃氏河源龍」命名,這標誌著河源恐龍的研究成果已走向了世界。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這也就是旅行的意義,多出去走走,才能收穫更多哦。

相關焦點

  • 超震撼!17000多枚恐龍蛋化石!創下世界之最!
    而在廣東河源,蓋個房子,修條道路,就有可能挖到恐龍蛋化石!這裡是名副其實的"中華恐龍之鄉「,也是世界上少有的同時擁有恐龍腳印化石,恐龍蛋化石,恐龍骨骼化石的」三位一體「地區。 河源恐龍蛋化石數量如此驚人!已發現恐龍蛋化石的總數量有17000枚!打破金氏世界紀錄並一直保持!
  • 廣東河源埋巨量恐龍蛋化石 不知情曾毀幾萬枚
    萬年至6500萬年前、能以後肢支撐身體直立行走的一類陸生動物,是一群中生代的多樣化優勢脊椎動物,大多數屬於陸生爬行動物,但能直立行走,支配全球陸地生態系統超過1億6千萬年之久。  羊城晚報記者獲悉,斥資6000萬元的河源博物館現已封頂,為華南唯一的恐龍博物館。多年來,河源因館藏恐龍蛋化石激增,以致原有簡陋的博物館難以盡容,一些恐龍蛋化石不得不一度如番薯般堆在地上。博物館建成後,將於5月向公眾開放,至此,河源15000枚恐龍蛋化石終於有了新家。
  • 館藏恐龍蛋化石之多創金氏世界紀錄,現實版「侏羅紀公園」在這
    2004年,廣東河源憑藉10008枚館藏恐龍蛋化石一舉拿下金氏世界紀錄。16年後的今天,這座粵東北小城並沒有停下發掘腳步,恐龍蛋化石數量逼近兩萬枚。執著的「集蛋者」熱情不減、數量不斷刷新,但修復和研究難題隨之而來,解謎需要的時間和努力與日俱增。
  • 沒挖過恐龍蛋,都不好意思說是河源人
    恐龍蛋化石這些出土的恐龍蛋化石,再一次刷新了河源恐龍博物館的館藏數量。截至目前,河源恐龍博物館館藏的恐龍蛋化石數量已超過18000枚,居全球館藏恐龍蛋數量之冠。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強博士稱,這些發掘點和新出土的恐龍蛋化石,對今後研究河源白堊紀晚期的恐龍蛋種類、恐龍多樣性、古地理、古環境、古氣候變化等情況有著非常重要的科研價值。目前這批被搶救性保護和發掘的恐龍蛋化石已被館藏,嵌在紅砂巖土塊的恐龍蛋有待今後修復後在河源恐龍博物館對外開放。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其實,作為素有「恐龍之鄉」稱號的中國,恐龍化石群當然是值得單獨來介紹一下滴~於是,在上篇文章發出之後,小編就開始醞釀下一篇恐龍化石群的文章了。但是當提筆的時候卻發現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代表恐龍25種恐龍蛋化石簡介1993年首次在河南南陽西峽縣發現數萬枚恐龍蛋的遺蹟化石群,其數量之多舉世罕見,在此之前全世界恐龍蛋化石數量不足500枚,隨後建立了第一座以恐龍蛋化石為主體的西峽恐龍遺蹟園。
  • 盤點中國著名的恐龍之鄉
    其實,作為素有「恐龍之鄉」稱號的中國,恐龍化石群當然是值得單獨來介紹一下滴~於是,在上篇文章發出之後,小編就開始醞釀下一篇恐龍化石群的文章了。但是當提筆的時候卻發現問題並沒有那麼簡單!中國已有20多個省市發現了恐龍化石,截至目前,命名種類達174種,是目前世界上恐龍種類最多的國家,四川、內蒙古、遼寧產出化石尤為之多,最大的恐龍化石群面積可達數十萬平方米。
  • 廣東河源發現33枚完整恐龍蛋化石
    廣東河源發現33枚完整恐龍蛋化石近日,記者從廣東河源恐龍博物館獲悉,此前在江東新區臨江鎮聯新村的一處紅砂巖山坡發現的疑似恐龍蛋化石,經博物館工作人員搶救性發掘,已確認為恐龍蛋化石,並搶救性發掘出數窩窩狀恐龍蛋化石,其中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共計33枚,河源館藏恐龍蛋化石數目再創新紀錄。
  • 恐龍蛋!恐龍蛋!大瀝挖出多枚恐龍蛋化石!多圖直擊
    枚!有圖有真相↓↓↓4月17日,在大瀝鎮北村澇區整治工程的施工現場上,工人疑似挖出恐龍蛋化石。隨後南海區相關部門迅速介入。據現場記者觀察,恐龍蛋直徑大約13-15公分,部分蛋殼已經暴露。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員邱立誠現場介紹,現場至少看到一窩5隻恐龍蛋化石,具體的數量,要待進一步的挖掘研究。初步推測,距今7000萬-6500萬年前。
  • 廣東河源挖出43顆恐龍蛋化石 網友:能孵化嗎?
    河源盆地100多平方公裡的紅砂巖中,厚度達4000米,究竟埋有多少恐龍蛋化石,專家也無法進行預測。據杜衍禮介紹,早在1996年前後,河源市區黃沙大道(現更名為越王大道)以及東堤路的建設工地上,施工人員陸續發現路面地下埋藏有大量的圓形「石頭疙瘩」,後經中科院專家現場鑑定,證實這些被施工人員當成鋪路石埋掉的數量不菲的「石頭疙瘩」竟是恐龍蛋化石。從此,河源市區和周邊的東源縣城歷年發掘的恐龍蛋化石與日俱增。  截至目前,河源恐龍博物館出土和館藏的恐龍蛋化石已達17000多枚。
  • 工地現20餘枚恐龍蛋化石 恐龍蛋化石的價值及歷史你知道嗎
    其總數居世界首位。  從恐龍蛋原始結構在地層中保存的完好程度來看,一般分為兩類:一類是恐龍蛋殼化石;一類是完整的恐龍蛋化石。在完整的恐龍蛋化石中,有相當一部分含有胚胎。恐龍蛋化石可呈窩狀產出,排列有序。例如:在中國河南省西峽地區,每窩恐龍蛋化石一般有幾個至30幾個,甚至更多,已發現一窩恐龍蛋化石最多達79個。
  •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廣東一民居中查獲213枚恐龍蛋化石與一套恐龍化石 (2/3) "← →"翻頁
  • 河源小學生發現6600萬年前恐龍蛋化石
    後經河源恐龍博物館工作人員現場發掘,現場共挖出一窩共11枚距今已有6600萬年歷史的恐龍蛋化石。近日,南方日報記者採訪河源恐龍博物館研究部副主任黃志青,揭秘河源頻現恐龍蛋化石的原因及後續保護措施。發現者是個「文博迷」小學生張仰喆是個「文博迷」。
  • 恐龍之鄉天台袁先生收藏的恐龍蛋少了80枚 竟是幾個生意人順走了
    張某是東北人,他說去年年底到天台談項目,看到路邊廣告上寫天台是恐龍之鄉,對恐龍很感興趣,同行的有個天台人,他說自己認識一個朋友,平時就是搞恐龍蛋收藏的。  張某一下來了興致,就這樣,他們找到了袁先生,袁先生也大方地展示了自己收藏的恐龍蛋,看著這些化石,張某十分喜歡,因為做生意,講究風水,「這東西不錯,闢邪啊!」
  • 廣東河源每天有人哄搶恐龍蛋化石 一枚可賣到上萬
    在河源市區一處施工現場,爆破音剛落,一名年輕人高喊,隨後,近百人朝爆破點衝去,盜掘、哄搶恐龍蛋化石。這樣的情形,在過去一個多月時間裡,幾乎每天都在發生。  作為「恐龍之鄉」,自1996年3月在河源市區東江邊發現第一窩恐龍蛋化石至今,已搶救、發掘出近17000多枚恐龍蛋化石。
  • 廣東省擁有鐵路最長的城市,也是全球館藏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方
    今天旅者和大家介紹這麼一個地方,它是廣東省擁有鐵路最長的城市,也是全球館藏恐龍蛋化石最多的地方河源,別稱槎城,為廣東省地級市。位於廣東省東北部、東江中上遊。河源是京九鐵路進入廣東省的第一個城市,又是廣東省擁有鐵路最長的城市;京九鐵路、廣梅汕鐵路、105國道、205國道、粵贛高速構築了河源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是粵東北重要的交通樞紐這裡是恐龍之鄉,截至2015年,河源恐龍博物館出土和館藏的恐龍蛋化石已達17000多枚,河源由此成為中國乃至全球館藏恐龍蛋化石數量最多的地方河源是客家人聚居地 ,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也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發祥地之一
  • 【闢謠】朋友圈瘋傳河源市驚現史上最完整恐龍骨化石?真相是....
    河源恐龍博物館內的恐龍蛋化石。黃贊福 攝河源是「中華恐龍之鄉」,是全球恐龍蛋化石主要出土地和館藏地,也是世界上罕見的集恐龍蛋、恐龍骨骼、恐龍腳印「三位一體」的「龍蛋共生地」。河源恐龍博物館。市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開始全城搜「蛋」行動,在市區紅砂巖層開展地毯式的普查,短短一個多星期便收集到了200多枚恐龍蛋化石。而當時全世界有登記的恐龍蛋只有506枚。隨後幾年,河源發現的恐龍蛋化石數量不斷攀升,到2004年底,河源發現的恐龍蛋已經多達1萬餘枚,居世界第一。
  • 廣東發現大量白堊紀時期恐龍化石 恐龍為何偏愛這裡?
    距離廣州僅數裡之遙的南海大瀝北村發現恐龍蛋化石的消息,著實讓不少讀者津津樂道,畢竟這是近年為數不多的在廣佛核心區域發現的恐龍遺蹟。一時間,廣佛兩地市民都成了地理迷、歷史迷。那麼,7000萬年前的廣佛乃至廣東究竟是怎麼樣的地理地貌?為何這些史前龐然大物會喜歡在我們的大廣東溜達生活?
  • 中國恐龍之鄉,在山東萊陽,中國第一具完整的恐龍化石在這裡發掘
    此後,一系列的恐龍和恐龍蛋化石逐漸被發現,萊陽成為我國科學家最早發現恐龍、恐龍蛋、翼龍化石的地方,同時也是世界上罕見的同時富含恐龍、恐龍蛋化石和恐龍足跡化石的地區。然而,這些學術圈的大事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並沒有太多的知名度,萊陽的恐龍化石甚至比不上萊陽梨的名氣。近年,萊陽白堊紀國家地質公園建成,萊陽終於以「中國恐龍之鄉」的名號出圈,慢慢向世人揭開白堊紀遙遠的記憶。
  • 沒挖到過恐龍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河源人-虎嗅網
    要知道,當時全世界也僅登記發現恐龍蛋506枚。二十年後,河源落實地方立法權,制定的首部實體法地方性法規便是《河源市恐龍地質遺蹟保護條例》,其中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哄搶、私分、藏匿和破壞恐龍化石。如今,河源恐龍博物館館藏恐龍蛋化石數居世界之首,現已超過18000枚,其中80%都是市民發現後直接捐贈到博物館,或聯繫專家到現場進行搶救性挖掘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