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支配我們的心理學秘密,戰勝心靈魔鬼成為人生贏家

2020-12-06 情感捕手小喵

向外看的人是在夢中;向內看的人是清醒的人。——榮格

我們生活在一個複雜的人類社會,每天都要處理各種各樣的人際關係,與不同的人打交道,從家人朋友到同事、領導、客戶,乃至陌生人。

對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相處方式,想要在負責的人際關係中全身而退已不容易,而要在其間如魚得水更加困難。此時,如果我們了解人們心裡到底在想什麼,一切都變得明朗起來。

書魚的著作《墨菲定律》就是幫助人們了解「那些無聲無息又無所不在支配我們的心理學秘密」的「葵花寶典」。

人類的心靈幽深難懂,想法靈活多變,究竟要怎樣才能對人類心理了解一二呢?其實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通過實驗研究、事例分析、經驗總結等方法總結一些具有共性的心理學觀點和規律。面對無數的心理學規律我們又該怎樣掌握並切實理解,最終應用到現實生活中為我們服務呢?

書魚的《墨菲定律》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範例,全書把56個人們日常需要了解的心理學原理按照十個專題線索編成既獨立成篇又具有內在邏輯的十個章節,從社會交往、內心修煉、對世界的認識、對人性的探究等各個方面給讀者進行了梳理和總結。

而且還十分貼心的列出了書中的心理學原理和規律的內在邏輯和關鍵詞思維導圖,便於讀者查閱、記憶和應用。

很慶幸有像書魚一樣的人願意把自己的知識分享出來。如果你對人際關係和自己的心理建設有疑問,都可以在《墨菲定律》這本書中初步找到答案。

我最近很懷疑自己「看人」的能力,別人都說好的人,我卻覺得他心懷不軌,而別人都說不好的人,我卻覺得他是好人。

不知你是否也有過這樣的朋友,一開始他給人的感覺很不好,甚至有很多人也告訴你他的人品不怎麼樣。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你發現他完全不是傳說中那樣,而是一個善良的值得結交的朋友。

這個現象其實就是刻板效應,我們一開始認識一個人的時候,往往容易以偏概全,如果不懂得這個心理學規律,我們很可能丟失一個值得相交一生的朋友。在刻板效應的影響下,我們往往固執己見,但是我們所見的世界,是真實的嗎?

書魚在《刻板效應》這一章裡分別向我們介紹了:「刻板效應」、「首因效應」、「暈輪效應」、「灰姑娘效應」。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用職場、感情、人物故事等具有說服力的實例向我們詳細講解和說明了「你所見的世界,未必就是真實的世界」。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儘可能了解支配我們的心理學規律和原理,一方面何理運用它們為我們的工作和生活加分,另一方面警惕它們對我們的理性判斷造成的不良影響。

這些心理學規律歸根結底源於人類的本能無意識,如果任由它們的支配人類與動物何異呢?人類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本質的方面就是我們有理性。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真正消化吸收了這些心理學規律,並把它們外化於行動我們才有機會從芸芸眾生中脫穎而出,成為人生的贏家。

相關焦點

  • 心理學:天使變成魔鬼的故事,啟示著我們要學會勇敢地面對謊言!
    文:夢嫻君,一個已走在心理學追夢路上的人,希望能夠有幸遇到更多的同行者,一起努力。西方聖經裡流傳魔鬼撒旦的故事,生動地闡釋了邪惡的起源。說到邪惡,我們可能會想到魔鬼撒旦。因而陷入驕傲和惡性自戀之中,進而拒絕服從上帝的安排,決心背叛上帝另創一派,最後被上帝逐出天堂,貶入地獄,淪為了魔鬼和邪惡的化身。這就是天使變成魔鬼的故事,深刻地啟示著我們要學會勇敢地面對謊言,不管是對自己的謊言還是對別人的謊言。
  • 抱得美人歸,鹿丸成為人生贏家的真正原因竟然是……
    中忍考試時,當木葉十二小強中的其他人因為通過考試而傷痕累累的時候,鹿丸卻在撩妹,準確的說,用智謀戰勝手鞠,順便撩一下這個來自沙忍村的plmm,不僅如此,鹿丸還順利通過了考試,成為木葉十二小強中的第一個中忍。之後,阿斯瑪,鹿丸,出雲,子鐵開始了追殺「曉」的成員的任務。 他們的目標是飛段和角都。
  • 當心理學大師遇上漢學家:《金花的秘密》
    《金花的秘密》是分析心理學宗師榮格評論中國文化的著作。在榮格的理解中,金花的秘密也就是人類心靈的秘密,是人的真正內在生命的秘密。榮格在其評論的結語中說:「我的評論,目的是要建立一種在東方和西方之間進行心理學理解的橋梁。」
  • 《理解人性》:阿德勒個體心理學,從表象窺到人性本質以理解人生
    自卑補償:因為自卑,所以奮力追求卓越,補償缺憾在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理論中,自卑與補償是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個人追求優越的基本動力;追求優越也是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核心,也是支配個體行為的總目標。在他看來人生本來並不是完整無缺的,有缺陷(包括身體缺陷)就會產生自卑。② 追求卓越,為了補償缺憾阿德勒認為,「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為我們都發現我們自己所處的地位是希望加以改進的。沒有人能夠長期地忍受自卑感,它一定會使他採取某種行動,來解除自己的緊張狀態。」
  • 用心理學看電影:愛由心生,用幻想人物陪伴自己的《美麗心靈》!
    納什幻想出來的室友用心理學的眼光來看納什與幻想中安全局的大人物在一起後來,納什又幻想出國家安全局的大人物對他委以重任,給他秘密任務或許這就像我們的一生。謝謝推薦!充滿關愛與理解的家庭與大學校園裡,這是 精神病患 者運用自己良好心理品質戰勝疾病的客觀條件。同時也是美麗心靈的又一次詮釋。
  • 《心靈奇旅》:我們獨一無二的人生,為什麼失去了火花?
    | 作者:秋葉大叔朋友小紅紅突然發來消息,說自己在看一部電影《心靈奇旅》,她說,你一定要去看看,趁著還在上映。真的是好片!夢想成為爵士鋼琴家的喬伊·高納遭遇意外,靈魂脫離身體,在通往彼岸的路上,他想盡千方百計逃避,只因為他的心願還沒有完成。
  • 《陰陽師》人生贏家成就怎麼達成 人生贏家成就達成攻略
    導 讀 是不是有一些玩家還不知道陰陽師人生贏家成就是什麼,為此,下面小編來為大家介紹一下陰陽師人生贏家成就
  • 陰陽師人生贏家成就怎麼達成 人生贏家成就獲得攻略
    很多小夥伴在遊戲中有沒有見到過人生贏家這個成就的?那麼這個成就該怎麼達成呢?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帶來詳細的達成介紹!
  • 戴夫碎碎念 | 人生贏家,這些植物是怎麼完成逆襲的?
    老天爺偶爾會開開眼,做一些讓醜小鴨逆襲白天鵝的事兒,在植物界也不例外,不少植物屬於「低開高走」的主兒,一不小心,就成了人生
  • 心理學如何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學科?
    在歷史上,現代心理學最初的確是從哲學中分出來;在此之前,心理學的研究可說是哲學的一個分支。但問題是,為什麼心理學的研究會自成一類,慢慢從哲學中分了出來,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答案在於一個概念:方法學(methodology)。
  • 不可不知的人生贏家《80/20法則》
    不可不知的人生贏家《80/20法則》本文已獲授權轉載,來源於無書  (ID:nonobo)我們的生活中,人生贏家畢竟是少數,但少歸少,他們確實存在著。他們和我們的區別在哪裡呢?或許就在於,他們永遠知道生活的重點是什麼。他們沒有刻意去追求平衡,而是早早參透了生活的某些玄機,而在每一次的選擇中逐漸成就自己。
  • 力薦六零小說:她死亡穿越六十年代,全家人寵著成為人生贏家
    力薦六零小說:她死亡穿越六十年代,全家人寵著成為人生贏家哈嘍,大家好,歡迎大家百忙之中點開百家號小說,小編每天都會給各位書蟲分享好看的精彩小說,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力薦六零小說:她死亡穿越六十年代,全家人寵著成為人生贏家。
  • 基督徒戰勝試探的秘決
    因為試探常與罪的問題緊密相聯,所以我們需要儘可能地去了解「罪」這個多頭魔獸。罪一直都是個不受歡迎的話題,即使在教會中也是如此。當人因犯罪而遭到譴責時,舊有的本性就會起來反抗,但主卻吩咐祂的使者要:「大聲喊叫,不可止息,揚起聲來,好像吹角。向我百姓說明他們的過犯,向雅各家說明他們的罪惡。」
  • 《月亮與六便士》:從阿德勒個體心理學角度,深析人生3大終極問題
    什麼樣的人生才能成為「人生贏家」?對於這個問題,我曾百思不得其解,也曾多次跟不同小夥伴進行深度討論。結果呢!我發現大家對這個問題無非是有房有車、有家庭、有孩子、有夢想等等。簡單來說,大家都認為你想要的,全能擁有。這樣就是人生贏家。但隨著閱歷增加,書讀得也多了,我並不以為然。
  • 獨知(天使與魔鬼)
    假如從小到大,所有人都告訴你這個世界到處是魔鬼,而你,又從未意識到世界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去看,那麼,你的人生將會多麼悲慘。如果這個世界到處是魔鬼,那是因為我們心裡居住著魔鬼;如果我們的內心是一個潘多拉盒子,這個世界就絕不會是伊甸園。換言之,把我們生存的家園變成今天這個樣子的,既不是上帝,也不是撒旦,而是你、我、他,是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每一個人。
  • 千禧年出生的愛豆,歐陽娜娜成人生贏家,易烊千璽成為熱搜專業戶
    千禧年出生的愛豆,歐陽娜娜成人生贏家,易烊千璽成為熱搜專業戶 歐陽娜娜成為人生贏家   TFBOYS成員,歌手,演員,並且最近人家考上了心儀的學校,面對大家說上學淡出娛樂圈會不會後悔的問題
  • 衡量人生贏家的十個指標是什麼?
    我們 都有自己對「贏家」的定義,並以此來決定如何活得更好更成功。那麼,當你垂垂暮年,該用什麼來衡量你的人生幸福呢?如果你已60歲,你告訴20歲的你如何努力才算成功呢?1938年,哈佛大學開啟了一項橫跨半個多世紀的研究,跟蹤2000多人75年的人生發展。
  • 《美麗心靈》: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何為美麗心靈,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答案。最近,我觀看的一部根據真實經歷改編的電影《美麗心靈》,其中的主人公--數學家約翰·納什,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向我們詮釋了何為美麗心靈。他27歲獲得博士學位,30歲成為普林斯頓大學的數學教授,博士論文中的提出的博弈理論在經濟、軍事、化學和生物領域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大眾心理學專著《夠得著的幸福》首發,架起心與心溝通的橋梁
    冬日暖陽,微雪初霽的島城,疫情後時代如何開啟幸福生活的大眾心理學專著《夠得著的幸福》首發式在青島如是書店舉行。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副總編輯李夕聰女士發表了詩情溫婉的致辭,她說:「身體和心理兩方面的健康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健康,可以這樣說,當我們擁有一個良好心態、健康的心理,就可以避免很多的健康問題,就可以擁有幸福的人生。」
  • 描述心理學開啟人文科學心理學主體論邏輯
    阿德勒認為人生是一個不斷克服自卑和追求卓越的過程,每個人都自己決定生活方向,都在為「完美」生活而奮鬥。哈特曼通過創建精神分析自我心理學,讓自我擺脫了本能控制而成為沒有衝突的獨立領域,從根本上確立了自我的主體地位。弗洛姆試圖通過復歸主體性來改善人的精神狀態,認為每個人都具有創造和愛的獨特能力,都應在保持自由和獨立的基礎上融入他人。格式塔心理學對人的主體性的張揚表現在多個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