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論文抄襲 學校該如何處理?

2020-11-23 騰訊網

[摘要]要想有真正純淨高校的教育和學術環境,高校應該對所有抄襲行為「零容忍」。

在高校,期末除了通過考試來考核學生外,老師們還會布置一個任務——上交學期論文。但是,長春一所省屬高校的王老師卻有些鬱悶,「我帶的都是大三、大四的學生,18篇論文,幾乎都是粘貼複製出來的……」日前,她寫了一條微博,吐槽學生們的論文:「你們的論文都用心寫了嗎?都對不起我給你們寫的評語!」

對於學生粘貼複製出來的論文,僅僅只有吐槽是遠遠不夠的。作為任課教師,應該直接判定這些論文屬於抄襲,並給予零分處理,不然,這種粘貼複製之風很難被遏制。可問題是,在現實的學校環境中,老師想要這樣處理,存在諸多困難。

以抄襲為由判學生零分,教師大多存在顧慮,不但學生可能會找老師求情,校方也不允許老師這麼做——擔心由此影響學生畢業和未來的就業,而就業又和學校本身息息相關。如果老師要求有抄襲行為的學生重寫論文,說實話,學生交上來的論文,可能依然是粘貼與複製。因為他們也知道,目前的情況下,老師拿不出什麼真正有效的方式應付他們的抄襲行為。最後一點則是輿論,由於整個社會對誠信意識的忽視,導致不少人認為論文粘貼複製沒什麼,老師如果對此加以嚴懲,反而會覺得是小題大做。於是,迫於種種現實無奈,老師只能選擇對作業抄襲睜隻眼閉隻眼。包括這次老師發微博吐槽,在引起輿論關注之後,有什麼走向,還未可知。

記得8年前,耶魯大學教授斯蒂夫·斯登斯在國內一所高校任教時,曾針對選修其課程的學生的抄襲行為,給所有選修課程的學生發出了一封電郵,並附寄給部分教授。同時,給一位引用他人文字沒有加注說明的學生判了零分,還要求所有學生重新修改論文,說明引用材料的出處。這種做法,才是真正對待學生論文抄襲行為的態度。

高校對於學生的抄襲行為,切不可輕描淡寫地處理,更不能縱容。這是基本的教育常識和學術常識。近年來,高校為治理學生的學術不端,引進了學術不端檢測儀,用檢測儀判定學生的論文有多少比例抄襲。採用這種技術手段,表面上是嚴查,而實際上未嘗不是一種偷懶。引入儀器檢測,恰恰暴露目前高校所處的學術管理與評價困境。更何況,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針對儀器檢測,市面上甚至出來了反檢測儀器。

要想真正純淨高校的教育和學術環境,應該對所有抄襲行為「零容忍」。這需要從教師的學術不端行為治理開始。目前,由於高校對學術的管理和評價,以行政為主導,因此,學術管理和評價偏離學術原則,往往不是用學術標準來評價與處理,而是從行政和利益角度分析處理的利弊。

我國高校要重塑教育和學術尊嚴,必須對行政化和功利化開刀,要給教師充分的教育自主權、學術管理與評價權,即要由教授委員會負責管理教育事務,由學術委員會負責學術事務,這才能避免非教育因素和學術因素對教育教學和學術研究的幹擾,讓教師大膽地堅持教育和學術標準。(文/熊丙奇)

(作者為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

相關焦點

  • 被學校認定論文抄襲!我該怎麼辦?
    你被關在小黑屋裡,被面前一堆的證據指認為論文抄襲,到那時我們該如何是好呢? 果斷流淚?果斷各種裝暈?果斷各種博同情?果斷要求再給一次機會? 如何引發抄襲? 1.完全複製粘貼別人的文章,並且沒有用引號,也沒有註明文獻的來源。
  • 國外本科留學生論文抄襲沒有畢業怎樣處理
    國外本科留學生論文抄襲沒有畢業怎樣處理 近日,教育部公布從2021年1月1日起,本科畢業論文每年抽檢一次,抽檢對象為上一學年度授予學士學位的論文,抽檢比例原則上應不低於2%。如查實畢業論文存在抄襲、剽竊、偽造、篡改、買賣、代寫等學術不端行為,將撤銷已授予學位,並註銷學位證書。
  • 畢業論文抄襲頻出 論文怎樣算抄襲?應如何正確引用?
    他的論文與同一專業,2005屆畢業生馬達的《曹魏三祖詩歌特色研究》,在內容、結構、表述,致謝,甚至是文中錯誤都驚人地相似。同時,他們的導師都是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傅亞庶。簡單地說,就是同門師弟抄襲了自己師兄前一年的畢業論文。  對於此事,東北師範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早在2007年12月29日,以學校紅頭文件的形式,做出了《關於張立明碩士學位論文抄襲的處理決定》。
  • 研究生屢次抄襲論文被開除 法院認定學校違法
    讀書的時候我們知道,寫論文是大學生涯比較重要的一項考核標準,而論文肯定是需要學生自己通過翻閱資料,組合論點,撰寫論文表達自我的觀點,如果抄襲,無疑是個不正確的做法。但如果有學生因為撰寫論文抄襲被發現後,再老師要求重寫後,再次撰寫論文抄襲被發現,最終學校做了開除學籍的處分,你認為這做的過分嗎?學校有權對其做開除學籍處理嗎?有人會認為抄襲雖然過分,但開除學籍處罰太重,但也有人認為屢次抄襲,違背學校規定,作為學校有權處理,我們且看法律上會對此如何判定。
  • 何為留學論文抄襲?如何預防留學論文抄襲?
    很多留學生對英語論文寫作規範並不了解,所以更容易出現論文抄襲的情況。今天我們為大家詳細介紹何為論文抄襲,並且提供預防論文抄襲的對策。2002年,澳洲蒙納士大學副校長因指控抄襲而引咎辭職。事實上,該校長的抄襲行為發生在三十年前。這個事件充分說明了西方大學對論文抄襲的重視程度。但是,很多留學生對英語論文寫作規範並不了解,所以更容易出現論文抄襲的情況。
  • 「22名學生選修作業抄襲得零分」引熱議,如此「以儆效尤」該不該?
    郵件中寫道:「凡今抄襲者,一經查實,不問考勤,皆黜落,以儆效尤。」    上學期,蘇湛通過網上搜索比對,發現有學生的作業涉嫌大段抄襲,甚至是整篇照搬,並給出了確鑿證據。最終,22名學生得了零分,蘇湛表示發這封郵件就是要強調「此分不可改」。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採訪了多位學生、教師,他們針對該事件表達了自己的看法。
  • 學生123頁材料舉報導師:對論文造假該有系統性處理|新京報快評
    在材料中,他圖文並茂列舉了其導師張裕卿存在指導學生論文造假、一稿多投等諸多問題。此後,天津大學化工學院發布通報稱,經調查,該學院教授張裕卿學術不端行為屬實,其本人承認有學術不端行為,並願意承擔全部責任,天津大學已解除與張裕卿的聘用合同。其他相關問題正在進一步調查。張裕卿辯解稱,對方舉報材料中有很多事實被歪曲,但未作進一步說明。天津大學校方回應輿情的速度,無疑來得很及時。
  • 武漢大學論文反抄襲軟體遭學生破解
    學生們總結出「漢英互譯」等四招;軟體發明人瀋陽建議取消非研究性的本科生論文  「反抄襲軟體沒用了,我目前還沒有好的辦法。非研究性的本科生論文乾脆取消。」武大信息管理學院副教授瀋陽直呼無奈。歷時6年,瀋陽研究出「ROST反剽竊系統」,意圖遏制學術不端行為。
  • 西南交大副校長涉抄襲論文 校方已上報教育部
    事件調查  -兩年前有人舉報,西南交大副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黃慶此前公開發表的兩篇署名論文涉嫌抄襲或過度引用,舉報材料被發上網後引多方熱議  -其中一篇論文黃慶系第二署名作者,因此有人提出該論文是「學生抄襲論文時用了老師的名字」,黃慶的過失主要是對學生的行為失察
  • 高校論文查重火爆 已成一些學生掩飾抄襲的工具
    而在論文查重的背後,學生的剛需甚至催生了「降重」「代寫」等服務。原本促進原創論文發展的技術卻被一些學生和網絡店鋪變成了藉助文字遊戲掩飾抄襲的輔助工具。我們究竟如何看待論文查重?  論文查重火爆背後,是良莠不齊的查重技術  初稿查一次,盲審查一次,學校代查一次,答辯再查一次。
  • 留英學生頻現論文代寫 高校使用反抄襲系統
    愈演愈烈針對學生論文舞弊特別是論文代寫的現狀以及各高校的應對舉措等問題,筆者向英國12所大學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曼徹斯特大學的新聞官員Jon Keighren在回復時表示,曼大曆來強烈反對各種論文抄襲和代寫行為,學校目前使用的「Turn it in」反抄襲系統非常強大,學生剽竊論文被抓到的風險相當高。
  • 西南交大學生涉抄襲被舉報 一篇論文與原作相似度達92%
    隨後,獲獎者之一的李某遭班上同學聯名舉報,稱其利用制度漏洞,借網絡便利發表論文、獲取專利,涉嫌論文抄襲。11月27日下午,西南交大學生處官網發布通報,決定取消李某本次「竢實揚華獎章」評選資格。焦點1涉事學生論文是否抄襲?一篇涉嫌抄襲論文與原作相似度達92%,章節標題也一致有網友舉報,李某有兩篇論文,均抄襲自2014年西南交通大學陳天傑的碩士學位論文《成都市建築垃圾減排及資源化利用研究》。
  • 研究生論文無敵抄襲:一字不差!
    近日,「山東大學一碩士論文疑似大面積抄襲」一事鬧得沸沸揚揚,個別學術不端行為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該事件餘溫尚存,1月29日,又有兩篇論文陷入了疑似大面積抄襲的尷尬境地,其中一篇時間為後的碩士論文作品,聲稱「獨立進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卻被曝從標題到參考文獻清單幾乎一字不差,而被指涉嫌抄襲者,是西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的一位研究生。
  • 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 致謝都部分一樣
    其中,正文近一半與一名學生的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  據兩名學生的碩士畢業論文記載,他們的論文指導老師皆為蔡建春。蔡建春在致謝中提到,「特別感謝兩位同學對本研究的幫助和支持。」  「被剽竊」論文的黃安樂和黃坤寨正是蔡建春在福建醫科大學的學生,他們分別為福建醫科大學2008屆、2010屆腫瘤學專業碩士畢業生。  廈門大學官方網站公布的蔡建春履歷顯示:2010年2月,蔡建春通過醫學論文《基於RNA幹擾技術的MMP-9 基因沉默胃癌細胞克隆》成功取得廈門大學高分子化學與物理專業博士學位。今年3月,這篇論文在微博上被指涉嫌抄襲。
  • 西南交大學生涉論文抄襲被舉報 評獎資格將取消
    ,有網友就在西南交通大學百度貼吧爆料,稱該校建築與設計學院2013級城鄉規劃班全體同學實名舉報:該班同學、竢實揚華獎章候選人李鑫雨,利用制度漏洞,借淘寶便利發表論文、獲取專利,並在舉報信中列數李鑫雨品行不端、學風不正、評獎不信、對上不誠、對友不義等多項內容,希望學校嚴懲。
  • 北大博士抄襲國外論文被曝光 北大:查實後將處理
    往遠了說,2010年知名企業家唐駿被舉報其論文、學歷,以及數項發明專利涉嫌造假;同年,學者朱學勤1992年的博士論文涉嫌抄襲。2013年到今年,中科院院士王正敏被學生王宇澄舉報學術抄襲、科研剽竊,相關部門隨後介入調查。  媒體和公眾之所以對學術造假給予極大關注,大概是因為學術和科研代表著最先進最超前的知識,在部分層面影響著人類的未來,容不得半點弄虛作假。
  • 學位論文一字不落抄襲誰之過?
    有一點可以可定,伍鐵如教授並不是如學生所誇讚的「治學嚴謹」的導師。  所謂「教不嚴,師之惰。」學生論文抄襲,主體責任當然在李銳自己。根據吉大相關規定,李銳被撤銷學位,收回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恐怕只是遲早的事,這也是其咎由自取。不過,作為李銳的研究生導師,伍鐵如教授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 廈大一院長博士論文被指抄襲學生碩士論文—新聞—科學網
    被「抄襲」的文章來自於他的兩名碩士生。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將蔡建春的博士論文和這兩名碩士生的畢業論文進行比對,發現蔡建春的論文內容與後兩者內容大面積重合。其中,正文近一半與一名學生的畢業論文雷同,就連致謝也部分一致。 據兩名學生的碩士畢業論文記載,他們的論文指導老師皆為蔡建春。蔡建春在致謝中提到,「特別感謝兩位同學對本研究的幫助和支持。」
  • 留英學生頻現論文代寫 英高校使用反抄襲系統
    愈演愈烈針對學生論文舞弊特別是論文代寫的現狀以及各高校的應對舉措等問題,筆者向英國12所大學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曼徹斯特大學的新聞官員JonKeighren在回復時表示,曼大曆來強烈反對各種論文抄襲和代寫行為,學校目前使用的「Turn itin」反抄襲系統非常強大,學生剽竊論文被抓到的風險相當高。
  • 法大3年查出抄襲論文240篇 超總字數10%取消學位
    研究生學位論文「打假」的法律思考——訪中國政法大學副校長朱勇教授當前如何防止學位論文抄襲、剽竊是高校普遍關心的一個問題。中國政法大學基於「法治」的思路,建立起一整套相對完善的研究生學位論文答辯制度,既有嚴厲的「打假」,也有寬容的「救濟」,力圖尋找到一條解決問題的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