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沉思;從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從列賓的「縴夫」到夏加爾的夢幻,俄羅斯的文藝殿堂吸引著幾代中國人的嚮往。
普希金
文學
2014年2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了俄羅斯電視臺的專訪時談到,「我讀過很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理、萊蒙託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託爾斯泰、契訶夫、肖洛霍夫,他們書中許多精彩章節和情節我都記得很清楚。」
近百年來,一代代中國人讀著他們的作品長大。託爾斯泰、普希金的家喻戶曉;上世紀50年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卓婭和舒拉的故事》《靜靜的頓河》,在中國青年的書架上也從未缺席。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如今仍舊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高爾基的《海燕》的進入課文,俄羅斯文學的光輝實實在在地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俄羅斯文學具有深厚的現實主義情懷,充滿了人文情懷與哲學意味。對當今的年輕一代來說,俄羅斯作家的名字可能只在輔導材料中出現過,尤其對「90後」來說,讀俄羅斯文學作品太過「復古」。
但事實上,19世紀偉大的俄羅斯文學,還被繼續閱讀,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仍引起迴響;在影視作品推動下,《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等依然在我們身邊。
現在年輕一輩的讀者們可能選擇有所不同,更願意去讀阿赫瑪託瓦、曼德施塔姆、茨維塔耶娃、巴別爾、帕斯捷爾納克或者布羅茨基,讀他們的詩歌、小說以及他們曾經遭受的苦難。
每年,在國內各個機構和媒體評選的年度好書裡,經常會有一本俄語作品入圍。《曼德施塔姆夫人回憶錄》曾進入多個年度好書的榜單,這部超越個人的回憶錄,是對苦難一代作家詩人的歷史見證。
2006年,在中國「俄羅斯年」活動框架下,俄羅斯成為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主賓國。《現代俄羅斯散文》與《當代俄羅斯詩歌》兩本俄羅斯文學選集中文版在博覽會得到展出。選集中涵蓋了50多篇現代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其中17位作家專程來到北京與讀者見面。
芭蕾《天鵝湖》
音樂、舞蹈
曾經帶有極濃厚時代特色的蘇聯歌曲如《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在中國傳唱,即使現在也是家喻戶曉。
即將參加紅場閱兵式的中國解放軍儀仗隊在彩排中高唱《喀秋莎》進行曲。
曾經萬人空巷的《潛伏》片尾曲《深海》也改編自原版俄羅斯的《神聖的戰爭》。那鏗鏘有力讓人回想起曾經的崢嶸歲月。音樂,的確沒有國界,跨國語言,給人們以力量和信念。
而就源遠流長的古典樂來說,中國的樂迷仍不在少數,也有不少俄羅斯古典樂的演出。在俄羅斯古典樂發展中,格林卡、鮑羅丁、柴可夫斯基、蕭士塔高維奇等著名音樂家用音樂表達他們強烈的愛國情愫。
提到舞蹈,馬上想到的大概就是俄羅斯經典的芭蕾《天鵝湖》。
列賓《蒙特爾肖像》
美術
俄羅斯的現實主義油畫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對中國油畫的發展道路形成影響。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由馬克西莫夫在中央美院開辦的「馬訓班」,培養出不少名家大師,如靳尚誼等。而對於中國觀眾都很熟悉的羅中立《父親》或許也可見巡迴畫派的影子。
35位俄羅斯巡迴畫派藝術家,64幅經典畫作,「伏爾加河迴響——特列恰科夫畫廊藏巡迴畫派精品展」今年4月已亮相國博。這是國內有史以來最系統的巡迴畫派展。國立特列恰科夫畫廊館長告訴記者,「俄羅斯現實主義在中國有著很大影響,這次展覽也足能證明這點。」
聖索菲亞教堂
建築
中國的俄式建築風恐怕在哈爾濱體現得最清楚。最典型的恐怕要屬哈爾濱的聖索菲亞教堂,頂端就聳立著標誌性的「洋蔥頭」穹頂。
《演員自我修養》
戲劇
世界戲劇三大表演體系包括分別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Stanislavsky,蘇聯戲劇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德國戲劇家),梅蘭芳為代表的三種表演體系。
斯氏體系的精華在於體現出人的「天性」:要求演員不是好像存在於舞臺上,而是真正存在於舞臺上,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他著有《我的藝術生活》、《演員自我修養》等書。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在中國博得梅蘭芳等戲劇家的高度評價,並對中國戲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著作始於30年代介紹進中國。
莫斯科餐廳
莫斯科餐廳(老莫)
莫斯科餐廳大門上的「1954」提醒客人,這兒有著悠長的歷史。俄式大菜、法式大菜以及美式大菜等西餐知名菜系,老莫都有所涉及,提供的開胃酒、雞尾酒以及伏特加、啤酒品種很多。紅菜湯、罐燜牛肉、奶油蘑菇湯、酸黃瓜、格瓦斯(汽水)等都很有特色。
服裝布拉吉
服裝布拉吉
布拉吉是俄語(платье)的音譯,在俄語中布拉吉就是連衣裙的意思,
提起布拉吉,外婆和媽媽們肯定會特別興奮地從衣櫃裡翻出一件古董裙,告訴我們在當年它有多時尚。近年布拉吉裙子重歸時尚舞臺,帶著濃厚古早味和最新潮流的雙重元素風靡各大T臺。收腰、帶著褶皺的裙擺盡顯女生的優雅和嫵媚。
俄羅斯套娃
俄羅斯套娃
最普通的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這也成為這種娃娃的通稱。14世紀至今,最早起源於莫斯科以南70公裡的俄國古鎮扎郭爾斯科(Загорск)的套娃,由於世世代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和繪畫技巧以及俄羅斯民族文化的積澱,受到了各國小朋友和大朋友的喜愛。
手機
手機
去年俄羅斯總統普京送給習大大一部黑色手機——Yotaphone 2,頓時在網絡上掀起熱潮,據悉,這部手機最大的特色是雙面屏幕,背面配備的E-Ink電子墨水屏,被譽為「俄羅斯的iPhone」,
YotaPhone品牌手機於2015年第一季度正式登陸中國市場,軟體融入中國元素。
冰雪世界
冰雪世界
寒冷漫長的冬季讓俄羅斯冰雪體育項目世界聞名,無論是花樣滑冰、速滑、冬季兩項還是冰球等,俄羅斯都人才輩出。
去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表示,中方感謝俄羅斯對中國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支持,預祝索契冬奧會取得圓滿成功,並願學習和借鑑俄羅斯在舉辦冬奧會方面的成功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