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中國的10大俄羅斯文化元素

2020-11-25 騰訊網

[摘要]從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沉思;從柴可夫斯基的胡桃夾子到「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從列賓的「縴夫」到夏加爾的夢幻,俄羅斯的文藝殿堂吸引著幾代中國人的嚮往。

普希金

文學

2014年2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索契接受了俄羅斯電視臺的專訪時談到,「我讀過很多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如克雷洛夫、普希金、果戈理、萊蒙託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涅克拉索夫、車爾尼雪夫斯基、託爾斯泰、契訶夫、肖洛霍夫,他們書中許多精彩章節和情節我都記得很清楚。」

近百年來,一代代中國人讀著他們的作品長大。託爾斯泰、普希金的家喻戶曉;上世紀50年代,《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卓婭和舒拉的故事》《靜靜的頓河》,在中國青年的書架上也從未缺席。影響了整整一代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如今仍舊有《鋼鐵是怎樣煉成的》、高爾基的《海燕》的進入課文,俄羅斯文學的光輝實實在在地深入到我們的生活中。

俄羅斯文學具有深厚的現實主義情懷,充滿了人文情懷與哲學意味。對當今的年輕一代來說,俄羅斯作家的名字可能只在輔導材料中出現過,尤其對「90後」來說,讀俄羅斯文學作品太過「復古」。

但事實上,19世紀偉大的俄羅斯文學,還被繼續閱讀,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仍引起迴響;在影視作品推動下,《安娜•卡列尼娜》、《戰爭與和平》等依然在我們身邊。

現在年輕一輩的讀者們可能選擇有所不同,更願意去讀阿赫瑪託瓦、曼德施塔姆、茨維塔耶娃、巴別爾、帕斯捷爾納克或者布羅茨基,讀他們的詩歌、小說以及他們曾經遭受的苦難。

每年,在國內各個機構和媒體評選的年度好書裡,經常會有一本俄語作品入圍。《曼德施塔姆夫人回憶錄》曾進入多個年度好書的榜單,這部超越個人的回憶錄,是對苦難一代作家詩人的歷史見證。

2006年,在中國「俄羅斯年」活動框架下,俄羅斯成為北京國際圖書博覽會主賓國。《現代俄羅斯散文》與《當代俄羅斯詩歌》兩本俄羅斯文學選集中文版在博覽會得到展出。選集中涵蓋了50多篇現代俄羅斯作家的作品,其中17位作家專程來到北京與讀者見面。

芭蕾《天鵝湖》

音樂、舞蹈

曾經帶有極濃厚時代特色的蘇聯歌曲如《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等在中國傳唱,即使現在也是家喻戶曉。

即將參加紅場閱兵式的中國解放軍儀仗隊在彩排中高唱《喀秋莎》進行曲。

曾經萬人空巷的《潛伏》片尾曲《深海》也改編自原版俄羅斯的《神聖的戰爭》。那鏗鏘有力讓人回想起曾經的崢嶸歲月。音樂,的確沒有國界,跨國語言,給人們以力量和信念。

而就源遠流長的古典樂來說,中國的樂迷仍不在少數,也有不少俄羅斯古典樂的演出。在俄羅斯古典樂發展中,格林卡、鮑羅丁、柴可夫斯基、蕭士塔高維奇等著名音樂家用音樂表達他們強烈的愛國情愫。

提到舞蹈,馬上想到的大概就是俄羅斯經典的芭蕾《天鵝湖》。

列賓《蒙特爾肖像》

美術

俄羅斯的現實主義油畫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對中國油畫的發展道路形成影響。特別是新中國成立後,由馬克西莫夫在中央美院開辦的「馬訓班」,培養出不少名家大師,如靳尚誼等。而對於中國觀眾都很熟悉的羅中立《父親》或許也可見巡迴畫派的影子。

35位俄羅斯巡迴畫派藝術家,64幅經典畫作,「伏爾加河迴響——特列恰科夫畫廊藏巡迴畫派精品展」今年4月已亮相國博。這是國內有史以來最系統的巡迴畫派展。國立特列恰科夫畫廊館長告訴記者,「俄羅斯現實主義在中國有著很大影響,這次展覽也足能證明這點。」

聖索菲亞教堂

建築

中國的俄式建築風恐怕在哈爾濱體現得最清楚。最典型的恐怕要屬哈爾濱的聖索菲亞教堂,頂端就聳立著標誌性的「洋蔥頭」穹頂。

《演員自我修養》

戲劇

世界戲劇三大表演體系包括分別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Konstantin•Stanislavsky,蘇聯戲劇家),布萊希特(Bertolt Brecht,德國戲劇家),梅蘭芳為代表的三種表演體系。

斯氏體系的精華在於體現出人的「天性」:要求演員不是好像存在於舞臺上,而是真正存在於舞臺上,不是在表演,而是在生活。他著有《我的藝術生活》、《演員自我修養》等書。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體系在中國博得梅蘭芳等戲劇家的高度評價,並對中國戲劇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著作始於30年代介紹進中國。

莫斯科餐廳

莫斯科餐廳(老莫)

莫斯科餐廳大門上的「1954」提醒客人,這兒有著悠長的歷史。俄式大菜、法式大菜以及美式大菜等西餐知名菜系,老莫都有所涉及,提供的開胃酒、雞尾酒以及伏特加、啤酒品種很多。紅菜湯、罐燜牛肉、奶油蘑菇湯、酸黃瓜、格瓦斯(汽水)等都很有特色。

服裝布拉吉

服裝布拉吉

布拉吉是俄語(платье)的音譯,在俄語中布拉吉就是連衣裙的意思,

提起布拉吉,外婆和媽媽們肯定會特別興奮地從衣櫃裡翻出一件古董裙,告訴我們在當年它有多時尚。近年布拉吉裙子重歸時尚舞臺,帶著濃厚古早味和最新潮流的雙重元素風靡各大T臺。收腰、帶著褶皺的裙擺盡顯女生的優雅和嫵媚。

俄羅斯套娃

俄羅斯套娃

最普通的圖案是一個穿著俄羅斯民族服裝的姑娘,叫做「瑪特羅什卡」,這也成為這種娃娃的通稱。14世紀至今,最早起源於莫斯科以南70公裡的俄國古鎮扎郭爾斯科(Загорск)的套娃,由於世世代代工匠精湛的雕刻和繪畫技巧以及俄羅斯民族文化的積澱,受到了各國小朋友和大朋友的喜愛。

手機

手機

去年俄羅斯總統普京送給習大大一部黑色手機——Yotaphone 2,頓時在網絡上掀起熱潮,據悉,這部手機最大的特色是雙面屏幕,背面配備的E-Ink電子墨水屏,被譽為「俄羅斯的iPhone」,

YotaPhone品牌手機於2015年第一季度正式登陸中國市場,軟體融入中國元素。

冰雪世界

冰雪世界

寒冷漫長的冬季讓俄羅斯冰雪體育項目世界聞名,無論是花樣滑冰、速滑、冬季兩項還是冰球等,俄羅斯都人才輩出。

去年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曾表示,中方感謝俄羅斯對中國申辦2022年冬奧會的支持,預祝索契冬奧會取得圓滿成功,並願學習和借鑑俄羅斯在舉辦冬奧會方面的成功經驗。

相關焦點

  • 【經濟日報「新對話·中國經濟特刊」】中國鐵建人在俄羅斯
    「比如我本人,從部隊轉業進入中國鐵建,沒有俄語語言基礎,英語也難以達到與俄羅斯人準確交流技術問題的水平。有三分之一的中國員工面臨著這類困難。」  為解決交流問題,公司開設了教授中國員工俄語、教授俄籍員工中文的語言班,得到了公司上下的一致認可,中俄籍員工踴躍報名。語言班從基本用語、漢俄語書寫入手,逐步擴展到風俗習慣、中俄文化差異。
  • 傳統文化元素助力中國遊戲出海
    原標題:國內開發團隊多部遊戲作品進入App Store和Google Play年度榜單 傳統文化元素助力中國遊戲出海昨天,蘋果公司宣布,上海米哈遊網絡科技公司打造的《原神》成為App Store年度精選遊戲,這是中國的開發者首次獲此殊榮。
  • 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
    中心的授課老師都是母語為俄語的對外俄語教學領域高水平的專家,在俄羅斯、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職教多年,有著資深的教學經驗。>北京俄羅斯文化中心俄語培訓的授課教師都是母語為俄語的對外俄語教學領域高水平的專家,在俄羅斯、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執教多年。
  • 文化元素最豐富的非洲國家-光明日報-光明網
    中國和南非雖然遠隔重洋,但兩國同屬「金磚國家」,同是當今新興市場,日益密切的文化交流使兩國找到了新的共同語言。2014年是中國的「南非年」,2015年是南非的「中國年」。作為2015南非「中國年」的重要活動,也作為即將在南非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峰會的預熱,中國南非創意產業論壇11月11日至12日在南非行政首都普利托利亞舉行。    南非是文化元素最豐富的非洲國家。
  • 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曾經是中國領土,現在一點中國元素都沒有
    布拉戈維申斯克是俄羅斯遠東地區的第三大城市,與中國黑龍江省的邊境城市黑河隔江相望,由於布拉戈維申斯克與黑河一衣帶水,雙方交往頻繁,很多中國遊客到黑河旅遊時也會到布拉戈維申斯克一日遊,曾經是中國領土,現在一點中國元素都沒有。
  • 俄羅斯讀者歡迎反映中國現實的文學作品
    應俄羅斯聯邦出版與大眾傳媒署的邀請,9月1日至9月9日,中國作家代表團一行10人——韓少功、趙玫、紅柯、喬葉、戴來、徐虹、李春雷、朱山坡等對俄羅斯進行了正式訪問。近年來,中俄文化交流活躍,雙方繼成功舉辦中俄國家年、中俄語言年之後,還將在2014年舉辦中俄青年交流年。
  • 傳統文化元素助力中國遊戲出海 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而在前一天公布的2020年Google Play最佳排行榜上,中國內地開發團隊的作品佔據了三席,分別是《格志日記》《原神》《極簡地下城RPG》。  遊戲產業分析人士認為,這些原創作品取得的耀眼成績,代表著中國遊戲產業已經具備為全球玩家提供品質作品的能力。這之中,中國文化元素的融入功不可沒,它們不僅豐富了作品的層次,也使遊戲成為推動文化走出去的優秀載體。
  • 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曾經是中國領土,如今卻幾乎沒有中國元素
    與我國黑龍江省邊境城市黑河「一江之隔」的布拉戈維申斯克,是俄羅斯遠東第三大城市,又被大家簡稱為「布市」。由於布拉戈維申斯克與黑河「一衣帶水」,距離非常近,雙方往來也特別頻繁,因此很多去黑河旅遊的中國遊客也會順便過江到布拉戈維申斯克去一日遊。
  • 在中國走紅的俄羅斯青年偶像大衛:願做中俄文化交流的使者
    為中俄文化交流做貢獻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觀眾認識大衛,有的人開始學習俄語,有的人想去俄羅斯留學。然而,在大衛看來,中俄文化在兩國的普及程度還要繼續加強。「大部分俄羅斯人對中國的印象還停留在上世紀90年代的功夫片。」大衛說,中國文化在俄羅斯的普及程度不高。
  • 《桃花源密碼·海底天宮》:一次重組中國文化元素的試驗
    在探險的過程中,馬龍接觸到了各種隱藏在中國文化元素後的故事,最終抵達心靈上的桃花源。作者何殤說,桃花源的故事人們耳熟能詳,先人避秦亂,離開王土,躲進了無人知曉的武陵秘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但世界之大,總有王的黑手探不到的地方,那就是人間樂土。既然有人可以進武陵山中躲避,那就有人前往高山、密林、地穴躲避,也可能去東海島上躲避。
  • 火影忍者裡有哪些日本歷史文化元素,其中也雜糅了中國文化
    2006年,漩渦鳴人入選美國《新聞周刊》日文版於10月18日發行的特集中選出的「全世界最受尊敬的100位日本人」。火影忍者動畫在中國也是相當火爆了,他當中融入了哪些日本文化呢?與天照大御神、建速須佐之男命並稱三貴子。伊邪那岐之子,掌管控制夜國之神,身為月神而以農耕神為祀。他是日本神話和神道中的一位神祇。天照大神的三神器三神器是指日本創世神話故事中,源自天照大神,並在其後代日本天皇手中代代流傳的三件神器。八咫鏡:一柄鏡子。傳供奉於三重縣伊勢市的伊勢神宮。八尺瓊勾玉:又稱「八阪瓊曲玉」,一顆尖辣椒形狀的玉墜。
  • 俄羅斯藝術的文化特徵
    注重精神自由,追求信仰和最高層次的精神價值是俄羅斯文化的主流價值取向,也是俄羅斯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內容。利哈喬夫就說過:「毫無疑問,俄羅斯文化的財富和它廣闊的創造可能性之一在於自由……因此,在俄羅斯哲學中如此關注內在的自由問題不是偶然的。」
  • 【微評】強悍的「北極熊」:俄羅斯歷史與文化漫談
    13世紀初,蒙古在成吉思汗的帶領下,從中國漠北草原的一小塊地方崛起,鐵騎橫行,攻必取、戰必勝,短短幾十年,簡直要統一整個歐亞大陸;經過鐵木真、窩闊臺、拔都三代人史詩級的西徵,一直打到多瑙河畔——當然,也包括剛剛冒頭,由東斯拉夫人組建的基輔羅斯公國。以勇猛慓悍著稱的東斯拉夫人,在蒙古鐵騎的衝擊下潰不成軍,只能投降臣服。
  • 《地心引力》中國元素大揭秘 新劇照公布
    11月20日,被詹姆斯·卡梅隆誠意推薦的年度科幻3D神片《地心引力》即將以2D/3D/IMAX 3D/中國巨幕格式登陸內地院線。繼「全景」海報中天宮一號首露「真顏」之後,該片日前又曝光了一批新劇照,引人注目的中國元素全面浮出水面。
  • 高考英語:彰顯中國元素傳播傳統文化
    另外,試題還彰顯中國元素,傳播傳統文化,真正體現出課改特色和素質教育特色。  西安交大附中英語老師牛國芳告訴記者,高考英語一卷語言素材真實,語言地道,貼近學生生活,時代感強。閱讀理解第一節的試題選材廣泛,材料新穎,內容豐富,知識性、趣味性和實用性都很強,具有時代氣息。閱讀內容更注重對語篇整體意義、邏輯關係和內在連貫等綜合閱讀能力的把握。
  • 從俄語和俄國文化的全球困境,看中文和中國文化如何傳播
    而隨著前蘇解體和俄羅斯國力下降,現在日常使用俄語的人已經減少到不足2億人! 近年來,俄語和俄國文化消退的速度正在加快: 2020年塔吉克斯坦通過決議禁止新生兒使用俄羅斯式姓名; 2019年哈薩克斯坦決定放棄俄文西裡爾字母,改用拉丁字母,中亞五國都將放棄俄羅斯字母; 2019年蒙古國決定放棄俄式西裡爾蒙古文,2025年起全面恢復傳統回鶻式蒙古文
  • 東坡文化火爆眉山 融合世界元素創新演繹古老歌謠
    上周末,一臺蘇東坡詩詞唱誦會成了眉山人人熱議的焦點,誰也沒有想到,大家如此熟悉的蘇東坡,竟然被放置到與世界頂尖詩人同臺的環境中,用交響樂、流行樂、芭蕾舞、現代舞等當下的藝術形式完成演繹,不但讓現場的幾千位觀眾大為驚異,當晚在眉山電視臺播出更是引發全城轟動,並將被四川電視臺緊急安排播出。
  • 復旦徐靜波:衝繩首裡城是琉球文化的象徵,中國元素非常多
    復旦徐靜波:衝繩首裡城是琉球文化的象徵,中國元素非常多 澎湃新聞記者 羅昕 2019-10-31 15:32 來源:澎湃新聞
  • 蒙古人入侵俄羅斯後,對俄羅斯文化和傳統有何影響?
    其版圖之大,西到多瑙河下遊,東到今額爾齊斯河,南達高加索,北到今俄羅斯保加爾地區在南部。而就在金帳汗國時期,俄羅斯王國淪為了蒙古的附屬國。他們被要求繳納年貢。有歷史典籍曾記載,這個進貢的金額大約是他們全年貿易額的10%左右。此外,他們還必須向金帳汗國的軍事行動派出援助。
  • 中國魔幻片慎用西方元素-光明日報-光明網
    所以,以打造視覺奇觀見長的「魔幻+特效」模式成了當下中國電影市場新寵,大有取代武俠成為中國式大片主流之勢。一時間,仙界魔域、神妖鬼怪、上天入地、幻化無窮,將銀幕映襯得好不熱鬧。然而,與高企的票房形成鮮明對比的,卻是這類題材低迷的口碑。尤其是近日上映的中法合拍電影《勇士之門》,雖然有國際知名電影人呂克·貝松以編劇及監製的身份保駕護航,卻因對西方元素的濫用而飽受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