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一臺蘇東坡詩詞唱誦會成了眉山人人熱議的焦點,誰也沒有想到,大家如此熟悉的蘇東坡,竟然被放置到與世界頂尖詩人同臺的環境中,用交響樂、流行樂、芭蕾舞、現代舞等當下的藝術形式完成演繹,不但讓現場的幾千位觀眾大為驚異,當晚在眉山電視臺播出更是引發全城轟動,並將被四川電視臺緊急安排播出。
圖:開幕式主持人:曹可凡和周瑛琦
製作這臺晚會的是正在熱播的《見字如面》的製作方實力文化。總導演關正文首先感謝了眉山決策者的大力支持。「東坡藝術節已經舉辦到第八屆,有自己的傳統。我們和眉山的領導都想創新,共同提出了用更加世界化的語言傳播東坡文化的思路,共同選定了蘇軾最著名的代表作《明月幾時有》、《定風波》和《江城子》,引入國際化的表現形式加以重新的闡釋,希望能摸索出一條中國古代經典走向世界、成為當代青年流行的新路。這是一次令人興奮的嘗試。」
圖:徐濤、陳鐸、胡樂民等藝術家演繹《月夜的徘徊》
讓記者驚異的是,《明月幾時有》在晚會中變成了交響詩《月夜的徘徊》。出場的不僅有扮演成蘇東坡的朗誦藝術家徐濤,還有陳鐸、胡樂民等藝術家扮演的歌德、普希金、雪萊和松尾芭蕉。這些世界上最傑出的詩人描寫月夜的詩句,在貝多芬鋼琴曲《月光》的伴奏下,被編織成了渾然天成的同一首歌,相互咬合銜接,一起飛升上天俯瞰大地,一同吟詠別離感嘆無常,加上俄羅斯美麗的綢吊演員化身嫦娥,優美異常。
圖:兩次獲得葛萊美獎的吳彤演唱《定風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定風波》的處理同樣可圈可點。這首原本「也無風雨也無晴」的敘事哲理詩歌,由兩獲葛萊美獎的著名音樂家吳彤專門譜曲演唱,世界音樂風格的演唱過程中,臺上當代裝束的舞蹈演員演繹的竟然是今天的郊遊故事。雷電交加之中,先是一群人狼狽奔逃,然後是幾個青年的悠然登場。這些當代青年最後簇擁著歌者,在風雨之中、在雨後燦爛的晚霞之中盡情享受自然的賜予,讓蘇東坡成了就在我們身邊的偶像。
圖:著名京劇演員關棟天與芭蕾舞演員合作《江城子》
世界音樂的闡釋同樣具有極強的中國符號。《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的哀婉的思念,是由京劇藝術家關棟天帶來的,濃濃的國劇味道之中,舞臺上出現的是兩位芭蕾舞演員,如夢如幻的雙人舞精準闡釋了蘇東坡與妻子相互思念和夢中團員的場景,優美而又撕心裂肺的動作編排讓很多觀眾忍不住留下了熱淚。
總導演關正文說,「蘇東坡是一個太精彩的人,他不但是眉山、是四川的文化財富,更是中國和世界的精神財富。我們希望讓全世界的人都能感受到中國古典詩詞的美,我們也希望今天的年輕人可以更親近古人。傳統文化如果只是仰視,只是作為知識傳播,就很難化作我們今天生活的滋養。讓古代經典超越時間、跨越空間、活在當下,是弘揚中國文化的目標和使命。這次嘗試,將激勵我們去嘗試更加宏大的作品。實力文化已經將《古老的歌謠》鎖定為下一個文化節目的創新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