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壇泡菜引發的猜想:成都美食文化怎麼借「國際語言」出海

2020-12-06 中國網·錦繡天府

日前,一則「世界首個泡菜標準出爐,由中國主導制定」的消息迅速在微博微信裡傳播開來,引發網友熱議。記者隨後從「微眉山」得到證實:11月24日,一項由中國主導制定、四川省眉山市牽頭負責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正式誕生,這也是我國在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框架下制定的第6個食品標準。眉山方面興奮地表示:這將極大提高「東坡泡菜」在世界市場上的影響力。

成都與眉山同為四川泡菜文化的代表城市,共同源於古蜀文明時期的飲食文化傳承。成都還獲得亞洲首個「美食之都」稱號。這次泡菜國際「話事權」落定,或許能夠為成都川菜文化推廣帶來新的助力和啟發。

古蜀文明作證:泡菜起源於中國

泡菜,古稱葅,是指為了利於長時間存放而經過發酵的蔬菜。我國最早的詩集《詩經》中有「中田有廬,疆場有瓜是剝是菹,獻之皇祖」的詩句。廬和瓜是蔬菜,「剝」和「菹」是醃漬加工的意思。據漢許鎮《說文解字》解釋「菹菜者,酸菜也」。《商書·說明》記載有「欲作和羹,爾惟鹽梅」,這說明至遲在3100多年前的商代武丁時期,我國勞動人民就能用鹽來漬梅烹飪用。

據史料記載,酷好天下美食的蘇東坡當年不僅喜食泡菜,還親手製作泡菜。「梅止於酸、鹽止於鹹,飲食不可無鹽梅,而其美常在鹹酸之外」,曾利用泡菜烹製「東坡肘子」「東坡魚」等人間美味,還留下《菜羹賦》《東坡羹賦》《老饕賦》等一百多篇詩文。由此,東坡泡菜便隨著大文豪從政行吟的足跡和優美詩篇而名揚天下。

如今,提到新都新繁,自然也是繞不開泡菜的。關於新繁泡菜的傳說,也為新繁人津津樂道。相傳三國時期,赤壁大捷後,劉備率大軍入川,有一天來到新繁,眾將士水土不服,不思飲食。軍師孔明微服尋訪,見百姓都用新鮮蔬菜加天然香料、鬥酒、鹽,投入盛有清水的土陶中浸泡,芳香開胃。後帶回軍中,官兵品嘗,食慾倍增。孔明嘆曰:「天府之國,地靈人傑,民以食為天,新繁泡菜,天下一絕也。」

有鹽有味的成都:離不開的泡菜文化

在四川,隨便去一個館子,都能瞧見泡菜的身影,家家戶戶也會做泡菜。曾有人說:泡菜罈子裡裝著四川人的魂兒。在成都川菜博物館,清代的「青花四開光山水人物紋泡菜罈」更被視為「鎮館之寶」。整件器物以天藍釉做底色,開光畫青花山水人物,壇底有「大清康熙年制」六字楷書款。雖做過一定修復,但因存世量稀少而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而且作為川菜菜系文化中較有代表性的盛食器,更是難得。

「四川泡菜最有特色的地方,在於它的泡製方法和種類。」成都川菜博物館副館長張輝強介紹,用傳統的泡製方法,抑制泡菜裡菌類的生長,使之保持平衡。不管是泡製一天還是幾十年,都能泡出可口的味兒。說到四川泡菜種類,張輝強僅用了4個字來概括——「無所不泡」,肉、水果蔬菜等只要能想到的都可以成為原料。張輝強介紹,在四川比較有名的一種泡菜叫「洗澡泡菜」,因為泡製方法,將泡缸裡大量的乳酸菌保持平衡狀態,所以泡製一天便能食用。

四川人對泡菜的熱愛還不只於此。泡菜罈子,也是衡量掌勺人手藝的一個重要指標。泡的蘿蔔、兒菜、仔姜、豇豆等等都可以當做入菜佐料,泡豇豆炒鯽魚、泡豇豆炒雞雜,最普通的或許是一碗泡豇豆炒肉末了。所以在四川的泡菜文化裡,一罈子好的泡菜水可能會是一家的傳家寶,代代相傳。對於四川人來說,這道家常小菜,藏著一縷鄉愁還有治癒的力量。

進擊的川菜:除了泡菜,還有豆瓣和花椒

近年來,成都在打造國際美食之都的過程中,以川菜為媒介,全面拓展成都美食文化的國際交流空間,開放成都美食與國際美食雙向交流的合作平臺。從2016年開始,為加快川菜走出去步伐,四川在舊金山、洛杉磯、莫斯科、維也納先後設立川菜海外推廣中心。從美國西海岸、伏爾加河畔到世界音樂之都,川菜以獨有的麻辣鮮香徵服著世界各地食客們的胃。

不僅設立海外推廣中心,川菜企業各顯神通,加快走出去步伐。海底撈、眉州東坡、川北涼粉等加快在全國各地布局;郫縣豆瓣、白家粉絲、眉山泡菜等企業的國內市場佔有率不斷提升;老房子、大妙火鍋、陳麻婆豆腐等企業在美國、葡萄牙、新加坡、日本等國開設川菜門店;小龍坎、大龍燚等四川火鍋品牌擬進軍美國等地,開拓國際市場。

2017年,與四川毫無關係的麥當勞「四川辣醬」,在美國引發了排隊搶購;此番,眉山泡菜借國際標準出道,再一次為川菜原輔料出海蓄勢。菇菇宴川菜、愚頭記火鍋創始人,成都餐飲企業聯合會副會長、美食家寇元軍表示,如今川菜出海的方式更多是「抱團」推廣,「其實更講究資源整合,很多事物都是相輔相成,多種元素缺一不可。酸甜苦辣,川菜的滋味也是生活的滋味。」對於豆瓣、花椒及各種調料蘸醬,也適宜融入川菜,而非「單槍匹馬」拓展海外市場,「相互的抱團取暖、資源整合,可以讓川菜走得更遠。」(王嘉)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成都川菜博物館 鎮館之寶是個泡菜罈子
    但是一大夥人圍著一個泡菜罈子轉悠,這在博物館界也是難見的景象。在成都川菜博物館,一個泡菜罈子就成了鎮館之寶。這個全國首個以單一菜係為主題的博物館,陳列著不少老四川、老成都的寶貝。泡菜、火鍋、郫縣豆瓣、宮保雞丁、麻婆豆腐……你知道這些美食都是怎麼來的嗎?快走進這個舌尖上的博物館,品味一番川菜的別樣味道。
  • 防止泡菜罈生花和變質的妙招
    但是有些家庭主婦就是泡不好菜,無論她怎麼做都只能醃製出臭哄哄或者滿壇起白花的泡菜,這在民間被稱為「手不出菜」,其背後的意思也就是「這個主婦太不能幹」,是很被人瞧不起的。可是,這種現象並不是不能改變的,關鍵是那些主婦沒有找到泡菜的訣竅。這裡,筆者就把民間還有自己的母親泡菜的絕招教給大家。泡菜首要的問題是要乾淨清潔。
  • 泡菜罈子哪種好?挑選泡菜罈,這幾點你一定要知道
    喜歡吃泡菜的人非常多,吃泡菜的朋友也都知道泡菜罈子的材質主要有土陶、玻璃、陶瓷三種。泡菜罈子哪種好?不同材質的泡菜罈醃製出的泡菜口感會不一樣,最適合製作泡菜的還是陶瓷和土陶材質的泡菜罈子。因為土陶與陶瓷泡菜罈子能避光,越用味道越好。
  • 四川泡菜國際標準為何不適用於韓國泡菜?
    針對泡菜行業國際標準誕生的消息,韓聯社11月29日報導稱,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表示,中國四川泡菜國際標準不適用韓國泡菜。 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稱,此次國際標準的制定並不意味著中國的泡菜成為Kimchi(韓國泡菜)的國際標準。
  • 生活小常識 解決泡菜罈生花的問題
    泡酸菜時我們一般都會用到泡菜罈,有人說泡菜罈的年份越久,拿它所弄的酸菜味道就會越好因為泡過菜的罈子裡會留下它的味道和各種酸菌素,所以擁有一個年份久遠的罈子,是泡好菜的關鍵,那我們該如何處理罈子裡所產生的白花呢?
  • 泡菜罈裡加「它」防止生花還能改善味道,很多人不知,看了快收藏
    泡菜罈裡加「它」防止生花還能改善味道,很多人不知,看了快收藏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吃泡菜,小編是非常喜歡吃泡菜的,而且我家裡面也經常做酸酸辣辣的,口感是非常開胃的呢,很多家庭其實也是都非常喜歡吃這樣的泡菜的,而且也喜歡自己在家裡面做,自己做事比外面的要乾淨,放心,而且這樣做也能夠讓自己的口感更好
  • 四川泡菜有哪些技巧?怎麼做泡菜才不會生花?
    曾寫過很多美食類乾貨文章,希望能為你帶來一些烹飪方面的幫助!在老一輩川菜師傅圈子裡面,「泡菜」、「豆花」、「火鍋」被並稱為「川菜三絕」。記得剛學廚師的時候,師傅們經常講在7-80年代時,某某廚藝大師出國務工,坐飛機出去時都是自帶一個泡菜罈的,當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帶上老壇泡菜水!當時聽起來感覺真的高大上啊!
  • 泡菜罈總是「生花」,主要這是3種原因造成的,知道了就要改
    泡菜罈總是「生花」,主要這是3種原因造成的,知道了就要改,只要避免,你也能做一壇好泡菜!在翠兒的家鄉,不說家家戶戶,但至少有三分之二的人家裡要做泡菜,有的人做的泡菜很好吃,色香味俱全,而且泡菜罈清爽乾淨,泡菜讓人食慾大增,感覺好像還能開胃,一碟泡菜還能多吃一碗飯。而有的人做的泡菜卻總是搞不懂,因為老是「生花」。其實,泡的泡菜老是「生花」,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就是雜菌過度生長,壓過了乳酸菌等發酵菌。
  • 那麼多美食 為何韓國人獨愛吃泡菜
    說起韓國,很多人首先聯想到的會是泡菜。因為韓國泡菜已經猶如炒飯必須放鹽一樣,成為韓國人生活飲食中的必備配菜。而如同韓國也常被稱為「泡菜國」一樣,泡菜甚至超越了所謂美食的範疇,上升到文化品牌的地位。那麼韓國人為什麼如此熱衷於泡菜?本期Dr.YOU為你解答。
  • 成都熊貓國際美食薈在蓉圓滿落幕
    央廣網成都12月12日消息(記者韓民權)12月12日,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聯合11個國家(地區)的駐蓉、涉蓉機構和城市政府共同承辦的2020成都熊貓國際美食薈冠軍廚藝秀在蓉圓滿落幕。
  • 四川泡菜大概分為兩種,該如何解決四川泡菜的生花問題?
    四川泡菜之所以那麼有名,或者說在川內那麼普遍。這主要得益於四川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以及四季分明、常年溫暖溼潤的氣候特點。境內河流交錯,水資源不僅豐富而且水質也是很有保障。再加上川內可種植的蔬菜品種多樣性,這為泡菜的製作創造了天時地利的條件。
  • 泡菜怎麼防止生花?生花了怎麼辦,怎麼清除?建議收藏
    我們都知道泡菜的泡製過程中會產生風味獨特的酸爽,這個「酸爽」的口味就來至於乳酸菌。而泡菜生花的這個「花」也是菌群,比較公認的說法是這東西是酒花酵母菌之類的雜菌,雜菌生長起來甚至戰勝、奪走了乳酸菌的生存空間,我們的泡菜基本就報廢了。所以防止泡菜生花的關鍵,就是儘量去除、抑制雜菌。
  • 老壇泡菜味道好可別多吃 自己醃製這個時間吃最安全
    老壇泡菜吃了30年 老兩口雙雙得胃癌  去年夏天,75歲的孫爹爹被確診為胃癌在武漢市一醫院做手術。胃腸外科邵永勝主任問診時發現,孫爹爹一家特別愛吃泡菜,他自豪地稱他家「老滷」還是老伴的陪嫁,從四川老家帶來的,年年泡,30多年了,每餐沒有酸酸辣辣的泡菜就吃不下飯。
  • 生活小技巧,老廚子告訴我,泡菜可以這樣做
    很多人都知道韓國是非常喜歡泡菜的國家,甚至把泡菜當成是他們的一種文化。其實咱們中國很多地方做出來的泡菜比韓國的更好吃,像咱們幾個喜歡吃辣的省份,甚至還有咱們喜歡吃粉的幾個省份,一般都會把好吃的泡菜當成是配菜來吃。
  • 關於四川泡菜,一般人我不會透露的技巧總結,這篇最詳細
    在美食的製作上,中國人很好地展現了中國人的智慧。就拿不起眼的泡菜來說,原本是不耐保存的蔬菜,硬是被吃貨鼓搗成了能夠長久保存的美味。泡菜當然也有很多種做法,涪陵榨菜、韓國泡菜,四川泡菜,東北酸菜等等,很多蔬菜都可以做成泡菜。現在天冷,也正是醃泡菜的好時機。
  • 韓國政府:中國四川泡菜國際標準不適用韓國泡菜,大家怎麼看?
    【文/觀察者網 陳聰】  由中國主導制定的泡菜行業國際標準於日前公布,此事在韓國國內引發關注。當地時間11月29日,包括韓聯社在內的多家韓國媒體又報導了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當天對此事做出的回應。  韓國農林畜產食品部當天回應稱,中國泡菜的國際標準不適用於韓國泡菜。
  • 泡菜生花怎麼辦?教你2招,消除白膜,還原原來的樣子
    在咱們的日常生活中,人們往往喜歡夏天做泡菜,一是夏天天熱食慾差,做些泡菜調劑,下飯開胃,理所當然;二是夏天泡菜食材多,且價格便宜,辣椒、豆角均為經典的泡菜食材,受到大眾的青睞;三是夏天的高溫促進了泡菜快速發酵,縮短了泡菜醃製時間。
  • 想吃到好吃的泡菜嘛?泡菜罈子很重要,看完此文就知道
    沒錯就是泡菜,不管是城市還是農村家家屋裡都有一罈子泡菜,那你知道什麼樣的泡菜罈子泡出來的泡菜最好吃嗎?在現在的市場上的泡菜罈子也是各種材質的都有比如說玻璃泡菜罈子,陶瓷泡菜罈子。那你知道這兩種泡菜罈子那種泡的菜更好吃嗎?
  • 四川泡菜操作雖易做好不易!詳解泡菜生花的7個原因及6種解決辦法
    夏季將至,滷菜店裡最清淡的一款小項目泡菜是極受顧客歡迎的,無論是作為涼拌菜售賣,還是直接在營銷活動時贈送,都是滷菜店老闆必備的一款暢銷菜,傳統四川泡菜因為製作簡單,還可批量生產,一般不會佔用太多操作時間,所以幾乎每個滷菜店都會泡上幾款蔬菜作為儲備,不會做四川泡菜都不敢自稱是開店菜店的,不過雖然製作四川泡菜很簡單
  • 83年前,一乞丐冒死送壇泡菜進清華大學,打開後壇中物質轟動中國
    「某某男星與一女性約會被拍到」、「某某女星整容失敗,表情僵硬」、「某某男女明星離婚,互相爆料對方的醜事」……不管哪一天,哪一時間打開手機,絕對有關於明星或者網紅的新聞,他們的名字廣為流傳、他們的故事成為大家飯後談資,仿佛他們就是大家身邊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