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花蒿(學名:Artemisia annua Linn. ),是菊科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根單生,莖高100-200cm,多分枝,葉紙質,頭狀花序球形,多數,總苞片3-4層,花深黃色,兩性花10-30朵,瘦果小,橢圓狀卵形,略扁。花果期8-11月。
分布於中國全境,以及歐洲、亞洲的溫帶、寒帶和亞熱帶地區,生境適應性強。
「釋名」臭蒿
「集解」大明曰∶臭蒿一名草蒿。
時珍曰∶香蒿臭蒿通可名草蒿。此蒿與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綠帶淡黃,氣辛臭不可人家採以罨醬黃酒麴者是也。
黃花蒿入藥,作清熱、解暑、截瘧、涼血用,還作外用藥,亦可用作香料、牲畜飼料。黃花蒿含揮髮油,並含青蒿素、黃酮類化合物等。青蒿素,為抗瘧的主要有效成分。
青蒿入藥,最早見之於馬王堆三號漢墓(公元前168年左右)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神農本草經》名草蒿,將青蒿列為別名,列為下品。宋《大觀本草》和《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均有記載。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明確指出:「青蒿一類,自有兩種,有黃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謂之青蒿,亦恐有別也」。《本草綱目》載黃花蒿,謂:「此蒿與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綠帶蛋黃,氣辛臭」。張衍箴認為,在宋代以前,青蒿與黃花蒿是同做草蒿(青蒿)入藥的。
以前試過神農架的黃花蒿,效果還不錯。本次赴呼和浩特,在武川縣重要基地發現大量野生的黃花蒿。在這裡是雜草,影響其他中藥生長,數量可觀。如可作為植物染料使用,一舉兩得。
經實驗,與神農架的黃花蒿效果一致。由於內蒙的黃花蒿含青蒿素成分極少,用作藥用的效果不大,可考慮作為植物染料使用。
採集地點:武川縣
採集人:黃榮華
染色實驗:黃榮華
時間;2020年8月31日
欲學習傳統天然植物染色技藝,可速報名參加將於9月、10月在北京國染館舉辦的《傳統染色專業研修班》
專業師資、專業教材、專業培訓,等待欲成為專業人士的你!
漢方手染微信公共號:國染館漢方手染
培訓報名: 微信:hrh562003 (請註明參加傳統染色培訓)
謝謝您的肯定,是我們原創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