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麥冬(學名:Liriopespicata (Thunb.) Lour.)別名大麥冬、土麥冬、魚子蘭、麥門冬,山麥冬。是百合科山麥冬屬植物。植株有時叢生;根稍粗,直徑1-2毫米,有時分枝多,近末端處常膨大成矩圓形、橢圓形或紡綞形的肉質小塊根;根狀莖短。葉長25-60釐米,寬4-6(8)毫米。花葶通常長於或幾等長於葉,少數稍短於葉。種子近球形,直徑約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10月。
分布於日本、越南和中國;在中國除東北、內蒙古、青海、新疆、西藏各省區外,其他地區廣泛分布和栽培。生長於海拔50-1400米的山坡、山谷林下、路旁或溼地。
化學成分:山麥冬:塊根含甾體皂甙:土麥冬皂甙(spicatoside)A、B,土麥冬皂甙A的原皂甙元Ⅱ(prosapogeninⅡ of spicatoside A)及原皂甙元Ⅲ(prosapogenin Ⅲ of spicatosideA),麥冬皂甙 B(ophiopognin B),β-谷甾醇葡萄糖甙(β-sitosterolglucoside)。另含黃酮類和鈉、鉀、鈣、鎂、鐵、銅、鈷、鉻、鈦、錳、鉛、鎳、鍶、釩和鋅等微量元素。
山麥冬果實中鉀、鈣等微量元素含量豐富,如鉀達到17.09mg/g、鈣達到8.22mg/g,總黃酮高峰期可達4.412mg/mL,低峰期也達2.015mg/mL.
山麥冬的果實不入藥。入藥是山麥冬根部結的長橢圓型的肉。也就是根部的塊莖。
這種被人忽視又有顏色的植物是筆者一直關注的對象。
數年前在青城山採集過山麥冬果實做染色試驗成功,這次在諸暨的東白山又採集了一些帶回來,再次作為植物染料做實驗。
結果如下:
面料:麻棉布,桑蠶絲/綠纖交織提花
染料:山麥冬果實
染色實驗:中紡院江南分院
指導老師:黃榮華
另,大量讀者還沒有養成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閱讀後順手點亮「在看」,你的每一個「在看」,我都當成了喜歡!
原創真的很不容易,不僅是文字,圖片裡的植物染實物都是實際做出來的,多次想放棄。
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
最好的支持就是轉發朋友圈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一碼不掃,何以掃天下?
謝謝您的肯定,是我們原創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