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植物的色彩,人類最早使用染料的行為是出現在什麼時候?

2020-12-05 騰訊網

在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山頂洞遺址上,曾發現過用赤鐵礦粉塗成的紅色石珠等裝飾品,說明當時先民已經開始從自然界獲取染料,來點綴生活了。

中國植物染料簡史

根據考古資料來看,我國最早的染色行為出現在舊石器時代晚期。植物染料的染色在中國古代又稱「草染」。在早期的一些史書中,就有關於練漂、染色的記載。如,「八月載績,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詩經·豳風·七月》)「三八為縹,五人為鯫,七八為緇。」(《周禮》)都是關於染事的描述。而《詩經》中「終朝採綠,不盈一燜,……終朝採藍,不盈一簷」;「東門之蟬,茹蒽在彼」則具體點明了所用染料是靛藍和茜草。據《周禮》載,在西周初年國家就設有專司染事的管理機構,主管染料的徵集、加工和漂染。在秦代設有「染色司」、唐宋設有「染院」、明清則設有「藍靛所」等管理機構。

夏代先民可能已經開始使用藍草進行染色了。商周時期,使用的染草主要有藍草、茜草、紫草、藎草、皂鬥等。秦漢時期,染料植物的種植面積和品種不斷擴大,已經出現規模經營。而植物染料的製備到南北朝時已經相當完備,可供常年存儲使用。至明清兩代,染料植物的種植、製備工藝、印染技術等均達鼎盛時期;尤其是在清代,植物染料不僅自給自足,而且還大量出口。

歷史上,植物染料在絲綢生產工藝上的應用,更是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漢代華裔絲織物上的色彩就有20種之多;東漢《說文解字》中所羅列的紡織品的色彩名稱達39種,其中絕大多數為絲織品。

用植物染料染色至今仍在我國一些地區使用,並與扎染、蠟染等傳統染色工藝相結合,成為特色鮮明的傳統產品,其中使用最廣泛的是靛藍。靛藍製作工藝在江蘇、浙江、雲南、四川、貴州、廣西鄉村沿用至今。除靛藍以外,我國不同地方,尤其是少數民族地區,還保留有用其他植物染料染色的工藝,如苗族的亮布;雲南白族用當地出產的黑豆草染秋香色,水馬桑染茶黃色等。

植物染料知多少

我國用作染料的植物種類十分豐富,有喬木、灌木,亦有草本、藤本。它們的類型、產地不同,其色素含量亦不一致。

藍色系的染料主要有蓼藍(又名大青)、松藍(又名大藍)、木藍(又名槐藍)、馬藍等,色素主要集中在植物的葉子上;黃色系的植物染料有梔子、槐花、薑黃、鬱金、黃櫨、藎草、銀杏、菊花等;紅色系的植物染料有茜草、紅花、蘇枋等;紫色系的植物染料有紫草、紫檀(青龍木)、野莧、落葵等。

染料植物品種雖多,但主要使用的不過10多種。這些植物色素含量多,可以大量採集,且價格適宜,耐儲藏。

藍草是人們對可製作靛藍的草本植物的統稱,是中國最早應用於著染織物的植物染料。藍草的主要產地在河北安國,江蘇南通,浙江富安、溫州,四川,雲南,貴州,湖南等地。在我國古代,用於製造土靛的以菘藍和蓼藍最為常見。而印度則主要採用木藍,因而木藍又稱「印度藍」。

靛藍染色是我國處方獨特的傳統工藝,因其染色牢度好,色澤鮮豔,為歷代人民所喜愛。人們用靛藍可染出月白、天青、天藍和豔藍等深淺各異的顏色。

梔子為茜草科常綠灌木,葉子對生,為針形或倒卵形,表面有光澤,春夏時開白花,極香。自秦漢以來種植普遍,其乾燥成熟果實廣泛用於染黃色。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一部分黃色絲綢和繡花製品,其中金黃色的繡線和土黃色的絲織物經過鑑定,均含有黃酮類物質,系用梔子經直接染色或媒染劑染色而成。全國各地均可栽培,最宜於丘陵和山區。中醫以梔子的果實入藥,其性寒味苦,有清熱瀉火的功效。

茜草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國古代文獻記載中較早出現的植物染料之一。其根為紅黃色,莖為方形,有倒生的刺,葉為心臟卵形,常四枚輪生。茜草多生於原野、山地林邊、灌木叢中,我國大部分地區均有分布。茜草的根可作紅色染料,色澤嬌豔而略帶黃光,染色牢度良好。

茜草染色開始於商、周時期,是秦漢之前用來染紅色織物的主要植物染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深紅絹和長壽繡袍底色,就是用茜草染成的。茜草的提煉工藝和染色技術在隋唐時期曾流傳到日本。西漢張騫開通絲綢之路後,被譽為「真紅」的紅花染料自西域傳入我國,取代了茜草作為紅色染料的首要地位。此後,茜草雖不再作為大紅色的主要染料,但仍然大量用於其他各類紅色調顏色的染色加工中,一直延續到近代。

紅花是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葉子為針型,邊緣有刺,葉面光滑。紅花頂部的葉子逐漸變小,呈苞片狀圍繞著頂生的頭狀花序。一般在夏季開花,全部為橘紅色管狀花。通常易與紅花混淆的是藏紅花,但藏紅花中的色素不是紅花素,而是藏紅花酸(一種直鏈多烯羧酸,黃色)。紅花是紅色植物染料中色光最為鮮豔的一種,故用紅花染成的紅色被稱為真紅或猩紅。我國紅花產區主要集中在新疆,其次為四川、雲南、河南、河北、山東、浙江、江蘇等省區。

我國用紅花染色始見於西漢,《博物志》云:「張騫得種於西域,今魏地亦種之。」漢唐之後紅花成為染紅色織物的主要植物染料,紅花染色技術在隋唐之際亦從我國傳入日本。南北朝時期的農學著作《齊民要術》、明代的科技百科全書《天工開物》均對紅花染色工藝有較為詳盡的記載。

紫草是紫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粗糙的硬毛,根粗大,表面呈暗紫色,斷面為紫紅色,葉子無柄,葉片為針狀或狹卵狀,兩面均有粗糙的伏毛,夏季開花,花為白色,產地以東北、河南為主。

紫草根可用作染料,染紫色。在八、九月紫草莖葉枯萎時,採掘紫草根,加椿木灰、明礬媒染,可染得紫紅色。紫草在我國的使用歷史很久,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使用。《韓非子·外儲說》中曾記載:「齊桓公好紫服,一國盡服紫。」現代醫學證明,紫草還有抗菌消炎、抗病毒等多種藥理作用。

植物染料正當時

植物染料所包含的色素是在植物的生物體內合成的,合成過程對大自然無汙染,而且植物的光合作用還有純化大自然的功能。因此染料植物的種植,不會對環境造成汙染。除了具有天然色澤外,植物染料染出的顏色還具有獨特的魅力:

許多染料植物兼具藥草或避邪的作用,如染藍的染草具有殺菌解毒、止血消腫的功效;染黃色的艾草,在民間是趨吉避兇的護身符;其他如蘇枋、紅花、紫草、洋蔥等染料植物,也都是民間常用的藥材。這些兼具藥草與染料雙重身份的植物,能使染料具有殺菌、防皮膚病、防蛇蟲與提神醒腦等特殊療效。

目前在很多國家,使用植物染料印染的天然纖維織物已成為一種時尚。世界各國,尤其是亞洲國家,還設立了專門的植物染料研究機構,開展傳統植物染料方面的基礎研究,進行新品種的開發利用工作。現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都在重視開發利用植物染料和天然色素,相信植物染料的推廣和應用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更多的健康和享受。

相關焦點

  • 早期人類的歷史:最早的人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時至今日,我們人類是唯一活下來的人猿物種。這很不尋常,因為直到兩三萬年前,在非洲和歐亞大陸的大草原上,還生活著好幾種不同的人猿物種。可後來,其他的人猿物種都消失了,而與此同時,人類卻搶佔了越來越多的土地和資源。僅這一點就足以說明:我們人類是何等危險的一個物種。
  • 植物染料 草木無情卻有真意
    近些年,在色彩上的返璞歸真,就是這樣一個歷程。 不久前,在北京召開的國際綠色經濟協會年會上,專家在介紹綠色植物染料染色技術時說,現在新型的環保紡織品有六個維度:環保纖維、植物染料、天然助劑、綠色印染加工、使用易打理、廢棄易降解或再生。其中植物染料可從中藥材紅花中提取色素點染女士內衣,用板藍根中提取的顏色印染男士內衣,抑菌保健。聽者頓感耳目一新、心馳神往。
  • 迄今最早人類化石在哪裡發現的?是什麼時候的?
    原標題:迄今最早人類化石在哪裡發現的?是什麼時候的? 據報導,中國科學院多名研究員表示發現了迄今最早人類化石,據了解,這些化石是在湖南省道縣發現的,牙齒屬於距今約8萬至12萬年前的現代人祖先。
  • 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可以做成染料嗎?祖先知道的一清二楚
    植物染料是什麼?植物染料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指從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的色素來作為染料。植物染料種類眾多,據《染料植物譜》 記載有300餘種,其可用於染色的部分有樹皮、葉、根、果實、花、莖、及全草等。我先列舉幾種常用的染料是從什麼植物中提取出來的:藍色染料——靛藍;紅色染料——茜草、紅花、蘇枋(陽媒染);黃色染料——槐花、薑黃、梔子、黃檗;紫色染料——紫草、紫蘇;棕褐染料——薯莨;黑色染料——五倍子、蘇木同時,植物染料可以分為幾大類:直接型:紅花、槐花、苺草、桅子、薑黃、鼠李、石播、阜鬥等還原型:蓼藍、馬藍、蔣藍等媒染類大多數
  • 人類最早是從什麼時候戴口罩的?
    口罩最初的功能是什麼?口罩從誕生之初開始,都經歷了一些什麼?帶著這麼些疑問,從今天開始,我就來梳理一下口罩的前世今生。在人類文明進化的歷史長河中,但凡一個新事物的出現,都會經歷一個萌芽、啟蒙到認知的階段,比如首飾最初的功能並不是我們現在的為了美的……口罩最早出現在人類的活動中是在什麼時候呢?
  • 你知道有哪些植物可以做成染料嗎?看了這篇文章你就知道了
    植物染料是什麼?植物染料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指從自然界的植物中提取的色素來作為染料。植物染料種類眾多,據《染料植物譜》 記載有300餘種,其可用於染色的部分有樹皮、葉、根、果實、花、莖、及全草等。我先列舉幾種常用的染料是從什麼植物中提取出來的:藍色染料——靛藍;紅色染料——茜草、紅花、蘇枋(陽媒染);黃色染料——槐花、薑黃、梔子、黃檗;紫色染料——紫草、紫蘇;棕褐染料——薯莨;黑色染料——五倍子、蘇木同時,植物染料可以分為幾大類:直接型:紅花、槐花、苺草、桅子、薑黃、鼠李、石播、阜鬥等還原型
  •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曆法什麼時候出現的
    世界上曾經出現過有很多種曆法,比如:中國的授時日,歐洲的古曆法,希臘古曆法,古巴比倫曆法等。中國的古曆法根據月亮的運行軌跡和圓缺情況來定,歐洲的古曆法和希臘的古曆法根據星象的變化來確定。巴比倫的曆法根據星象和兩河水流來確定。
  • 染料植物:這三種植物,染出了最熟悉的三原色
    在美術、繪畫中,紅黃藍被稱為色彩中的三原色。現實生活當中,我們也時常利用身邊常見的染料植物製取紅、黃、藍這三種顏色。我們身邊究竟生活著哪些陌生又熟悉的染料植物?一起來看看吧!在我國的周代,茜草已經作為紅色染料開始被人們所使用;在古代波斯、埃及、希臘等國家,幾乎所有紅色織物的染色也都是用它。
  • 毒藥是什麼時候成為人類的工具?
    在2013年的《美國考古》雜誌公布的考古界十大發現中,就報導了一個由國際科研團隊在南非發現了人類使用毒藥的最早證據。這個結果這反映了在當時的人類已經開始使用毒藥。而且考古發現,與當今非洲的桑人的狩獵非常類似,他們為了狩獵一直在使用毒藥。南非邊界洞出土的遺址保存比較好,還發現當時的人們在木棍上留下記號以記錄事物。還有一塊混合了有毒大戟植物脂肪的蜂蠟,周圍被木本植物樹皮的內部纖維包圍,這是人類使用蜂蠟的最早證據。
  • 染料植物——內蒙黃花蒿
    黃花蒿黃花蒿(學名:Artemisia annua Linn. ),是菊科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青蒿入藥,最早見之於馬王堆三號漢墓(公元前168年左右)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神農本草經》名草蒿,將青蒿列為別名,列為下品。宋《大觀本草》和《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均有記載。
  • 染料植物——內蒙黃花蒿
    黃花蒿(學名:Artemisia annua Linn. ),是菊科蒿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青蒿入藥,最早見之於馬王堆三號漢墓(公元前168年左右)出土的帛書《五十二病方》。《神農本草經》名草蒿,將青蒿列為別名,列為下品。宋《大觀本草》和《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均有記載。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明確指出:「青蒿一類,自有兩種,有黃色者,有青色者,本草謂之青蒿,亦恐有別也」。《本草綱目》載黃花蒿,謂:「此蒿與青蒿相似,但此蒿色綠帶蛋黃,氣辛臭」。
  • 最早的人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
    我們早期人類在大約500-700萬年前,和黑猩猩分開,變成直立行走的哺乳動物。在250萬年前,從東非開始演化,研究表明我們人類和黑猩猩是近親,但這絕不是說我們是黑猩猩變來的。生物演化有無數分支,在黑猩猩和人類開分演化的那一時刻起,黑猩猩就朝著它那個方向演化,永遠也不會演化為人類。
  • 植物染料及草木染色常見問題
    > 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Green,low-carb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植物染料有什麼優點
  • 電的發明者是誰 電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出現的
    一、電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雖然電是法拉第發明的,但電最早出現的時間並不是1831年,而是公元前600年左右。當時,古希臘人發現樹脂與毛皮發生摩擦後會產生一種吸引力,雖然當時也被稱作是電,但實際上則是靜電。後來,有研究人員在古羅馬遺址發現了裝有銅片的盆,研究人員普遍認為,這可能是最早的電池。
  • 地球上的第一個人類是什麼時候出現的?進化論的答案
    之後,地球接受了來自宇宙的饋贈,大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帶來了大量的水,機緣巧合的演化導致了有機分子的出現,我們的地球開始向著生命星球的方向前進。所以可以這麼說,從某種角度來看,我們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旗幟都來自天外空間。
  • 天然染料何處來(三) 黑、紫與綠
    在古代常用於紡織染黑的植物主要有櫟實、橡實、五倍子、柿葉、冬青葉、烏柏葉等。除了植物染料外,還有天然的動物染料如五倍子、墨魚汁等。而近代後,主要用硫化黑(一種含硫的高分子化合物)來染色。至於黑色的顏料,則主要來自炭黑。下面我們就簡單介紹幾種。
  • 6000年前,靛藍已經走進人類的染坊 科學人
    這一次進行分析的紡織品來自於普雷塔遺址(Huaca Prieta),在此之前,人們已經注意到這些棉織物在歷經數千年之後依然殘留著淡淡的藍色印跡,但還不清楚它們到底使用了什麼樣的染料進行染色。這一次,通過對樣品的色譜分析,研究者們在若干件樣品中都找到了靛藍(indigotin)與靛玉紅(indirubin)分子的特徵信號,而這兩種物質都是天然靛藍染料中的特徵成分。
  • 最早的人類畫作,可能就在許昌!
    這件人工製品距今11萬年左右,比來自南非的最古老現代人的畫作早約4萬年,可能是已知最早的人工刻劃作品。這項研究成果8日在線發表在國際著名考古學雜誌英國《古物》(An-tiquity)上。論文第一作者、山東大學教授李佔揚表示,該發現或許能幫助人們了解人類使用符號和繪畫的起源,而符號和色彩為語言、數學和藝術奠定了基礎。
  • 【能源】用一種藍染料實現多種色彩半透明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大面積製備技術漸趨成熟。採用低成本的絲網印刷技術,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單個模組的面積已經超過一平方米。從商業角度來看,彩色半透明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非常適合分散式能源供應,可以應用於玻璃幕牆,天窗以及溫室。2014年,瑞士洛桑市的SwissTec會議中心的一面玻璃幕牆安裝了由瑞士Solaronix公司生產的200平方米的半透明多色彩的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模組。
  • 人類的祖先有沒有青春期,人類的青春期是從什麼時候出現的?
    除了人類,幾乎所有其他動物都沒有青春期。他們可以很快從他們的青少年成熟,當他們11或12歲時,他們可以有一個家庭和一個企業。然而,在性成熟之間有一段令人困惑的時間間隔,一個人要到十八、十九歲才真正成熟。在成年人眼中,青春期是一個衝動、焦慮、敏感、叛逆的時期。這個年齡階段對人們有什麼意義?在人類進化的過程中,青春期首先出現在哪個歷史階段?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考古學家和古人類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