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引言:人類探索火星已經有四五十年的時間了,卻還沒能發現火星生命。雖然如此,科學家們還依然在為探索火星一直努力著,火星探測器也一直工作在最前線。種種現象似乎都說明過去的火星並非如今這個樣子,那它該是哪樣呢?
有關於火星生命的話題永遠都能夠引起人們的熱議,因為在正式探索火星之前,就已經有不少人將它看作是「第二個地球」。然而在美國率先對火星進行多次探測之後,發現現實中的火星和想像中的火星還是存在較大的差距。儘管如此,每當探測器在火星地表發現一些奇怪的現象後,總會有各種各樣的聲音對這些現象加以說明。
到目前為止人類確實尚未在火星地表發生地外生命的蹤影,但是火星車已經探測到液態水和有機物的痕跡。其中科學家發現在火星的極地地區可能存在巨大的冰湖,它並不是位於地表上,而是在地下,因此也被稱為「地下冰湖」。科學家們對該地下冰湖有著不同的意見,其中有相當一部分科學家認為這個地下湖裡有液態水。但從探測數據上來看,該湖泊的含鹽度非常高,因此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比較小。
雖然如此,還是有科學家認為從已經發現的種種現象看來,這片區域存在火星生命的可能性還是有的。其中有科學家列舉出了「好奇號」和「機遇號」在火星地表上拍攝到的河床痕跡,另外也在河床的旁邊發現了一些外表看起來十分光滑的石頭,這些痕跡說明了過去的火星是存在河流的。而被科學家們認為更能表明火星地表存在生命的跡象是甲烷濃度的激增。
在化學分類上甲烷屬於有機物一類,同時也是微生物比較喜愛的一種化合物。好奇號曾經在一個名為「蓋亞」的隕石坑周圍發現了甲烷氣體的存在,當時這種氣體的濃度僅為0.69ppbv,在最近一次探測中甲烷濃度已經飆升到7.2ppbv了。因此有科學家提出這樣的問題,該區域甲烷氣體含量的激增是否意味著相應的火星微生物數量也在增加呢?對此有另外一種聲音認為並非如此,因為甲烷氣體的釋放有可能是火星地表造成的。
無論如何,現在人類已經在火星上發現了有機物,它的存在似乎在告訴我們,火星的氣候是可以發生劇烈變化的,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講,火星還具有被改造的潛能,它還是地球在太陽系內強有力的「候選者」。探測器在火星上發現的種種現象指向了一種可能性,過去火星的自然環境可能和地球不相上下。那麼是什麼原因導致它變成如今這個樣子呢?對於如此具有開放性的問題,科學家們同樣提出了不同的觀點。
其中有一種觀點被普遍接受,火星曾經也存在磁場,磁場固定住了火星的大氣層,從而保證了一個相對封閉又穩定的環境。在火星大氣的保護下火星地表溫度開始回升,一些長期冰凍的冰層開始融化,從而給乾涸的地錶帶來液態水。當水出現之後,很多與生命相關的特徵也陸續出現了。至於為什麼火星會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該觀點認為是火星的磁場遭遇了意外而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