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收藏家範季融向中國捐贈9件秦公晉侯青銅器

2020-12-03 華夏經緯

 

範季融·胡盈瑩捐贈文物交接儀式在北京舉行。中新社發 廖攀 攝

 

  11月23日,範季融·胡盈瑩捐贈文物交接儀式在北京舉行。美籍華人收藏家範季融胡盈瑩夫婦向中國捐贈9件國寶級秦公晉侯青銅器。範季融胡盈瑩夫婦在美國紐約的首陽齋是當今世界重要的青銅器私人收藏之一。

 

範季融·胡盈瑩捐贈文物交接儀式在北京舉行。中新社發 廖攀 攝

 

來源:中新網

 

責任編輯:虞鷹

相關焦點

  • 古玩市場,青銅器幾件是真的?
    近年來,中國文物造假事件層出不窮。日前,一家專業藝術品網站深入調查,公布了一份《中國文物造假地圖》,其結果可供參考。記者近日走訪武漢市古玩市場了解到,湖北青銅器造假多集中於荊州、石首、監利等地,市場上極少出現真品,多是仿品,而這些在收藏家和賣家心裡已是共識。
  • 李鴻章:收藏家李蔭軒,最愛青銅器,收藏範圍之廣
    是現代的文物收藏家。也是一個收藏書的人物。他的字是國生,號是選青。他的祖籍和李鴻章是一樣的,他是安徽人。但是他是在上海出生的。是李鴻章的侄孫子。他從非常小的時候就非常喜歡收集一些文物古玩。對於中國與外國的歷史都是非常的通曉。而且他的一生對於名利都沒有太多的追求。可是唯獨非常喜歡研究古代的一些物品以及收藏這些物品。他對於古時候的一些物品是非常的喜愛。
  • 法華工商聯合會、法國華人貿易促進會向當地捐贈物資
    中國僑網4月22日電 據《歐洲時報》中東歐版微信公眾號「向東向西」消息,近日,法國歐拜赫維利埃市議員田玲收到了該市埃佛拉醫院(Hpital Ville Evrard)防疫物資告急的消息,立即在朋友圈發出了求援信息。
  • 最貴的五件青銅器文物,每一件都價值過億
    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多的古代文物被發掘出來,但是年代久遠的青銅器卻依然十分罕見,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青銅器,最早可以追溯到商朝時期,這個時代的青銅器價值連城,極具研究價值,屬於無價之寶。
  • 法華工商聯合會、法國華人貿易促進會向當地捐贈醫療防護物資
    不到一天的時間,法華工商聯合會、法國華人貿易促進會就將籌集到的物資送到了這個醫院。同時,法國華人貿易促進會還向巴黎大區議會和93省庫伯市 (COUBRON)捐贈了防護物資。 4月17日,法國華人貿易促進會會長周碎金、執行會長林相偉、秘書長周瑜放和常務副會長李月秋將1000件防護服、1500隻口罩等物資送到大區議會、醫院和庫伯市政府。
  • 青銅器 為何令收藏家沉迷其中?
    找收購的還是打電話讓中國文物局幾百塊收走你手上的藏品吧,不要去花時間找陷阱。藏品出手博取高價是投資,那麼投資就會有風險,我們能做的就是儘量降低風險,而不是妄想坐等百萬上門。在未來階段,青銅精品的稀缺性將決定它的漲幅,而精品資源越來越少,需求量卻越來越大。隨著買方市場的不斷擴大,必然會迎來一波上漲行情。
  • 走進世界中國古藝術品最重要收藏家:王公子分享賽克勒吉金
    本次王公子隨中國青銅專業委員會組團赴美遊藝,獲準近距觀察史密森尼學會之下的若干博物館館藏。為與同好分享,也將所拍館藏中國文物圖片形成系列,在樂藝會發布。獨樂不如眾樂,信夫!賽克勒對中國藝術品的興趣源自他1950年偶然見到的一張中國明式小桌,他寫道:「在1950年的一個美好日子」,「我偶然在某個家具店裡看到一些中國明代的家具,生活自此便不同了。
  • 中航工業航宇員工向襄陽市博物館捐贈歷史文物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6月8日,中航工業航宇獲悉,公司員工侯天翊向襄陽市博物館捐贈了多年收藏的歷史文物——五代花瓣口青瓷碗,並由此收到了襄陽市博物館館長頒發的「捐贈五代花瓣口青瓷碗榮譽證書」。捐贈過程中,襄陽市博物館館長助理張靖以及多位文物鑑定員對侯天翊的捐贈行為給予了高度讚揚,並對其捐贈的「五代花瓣口青瓷碗」給予了高度評價,均表示該文物是襄陽市博物館首次獲贈的五代時期的文物,侯天翊的捐贈行為也屬中航工業航宇員首次向地方博物館捐贈文物,此次捐贈不僅豐富了襄陽市博物館的文物館藏,填補了博物館的館藏空白,而且對襄陽市的歷史文化建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 駐帕皮提領事館向法屬玻里尼西亞華僑華人捐贈口罩
    2020年4月12日,駐帕皮提領事館向法屬玻里尼西亞華僑華人捐贈口罩,華人社團聯合會「信義堂」、「飛龍體育協會」、桂冠協會、桃李協會等社團負責人出席。沈智良館長領事表示,在祖(籍)國遭受嚴重新冠肺炎疫情時,法波華僑華人自發捐款捐物表達支持和聲援,體現了中華民族血濃於水的情誼。
  • 盤點全球拍賣場上最貴的十件青銅器
    自古以來,青銅器都被視作「國之重器」。從宋朝時期,就有了青銅器的收藏。清末至民國時期,因為社會動蕩,很多傳世的青銅器流散在海外。因此,全球高端的青銅器器物大多數集中在歐美等一些國家。在9月23日舉槌的紐約蘇富比「中國藝術珍品」專場中,備受矚目的戰國青銅錯金銀嵌琉璃乳釘紋方壺經過數輪競價,一路飆升,最終以830.7萬美元成交,晉級全球青銅器拍賣前6名。
  • 歐洲收藏家向遼寧贈送8件「世界最早的鳥」化石
    歐洲收藏家向遼寧贈送8件「世界最早的鳥」化石 (1/14) "← →"翻頁
  • 從「齊侯」青銅器等兩百件古文物,一睹齊文化風採
    「海岱朝宗——山東古代文物菁華」近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呈現齊文化腹心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至秦漢時期的近200件(組)文物精品,力圖讓觀眾對海岱之間的齊地文化面貌有全面的了解。同時,這是繼「江口沉銀」「禮出東方」「古蜀華章」「大唐風華」「漢世雄風」等展覽之後 ,中國國家博物館與地方兄弟文化、文博單位之間的又一次成功合作。
  • 遠古時代的天籟之音——晉侯蘇鍾
    晉侯蘇伐東夷——紀事之鐘晉侯蘇鍾共16件,均是甬鍾,據器形和銘文判斷,這是一套西周厲王時代(公元前9世紀中葉)的編鐘,鍾大小不一,可分成兩組,第一類是大鐘,第二類是中小型鐘,各有八件,兩類鐘的紋飾和特有的旋、斡等皆不相同,每一組均大小成編,具有兩列八度音,工藝先進,製作精巧。
  • 青銅器成秋拍重頭戲 專家:高古收藏潛力無限
    從日前上海博物館斥巨資收購一件傳世青銅重器,到紐約蘇富比、佳士得在九月拍賣季中紛紛推出中國青銅器專場,青銅器無疑成為今秋藝術市場上的重頭戲之一。  紐約蘇富比這場青銅器專場拍賣的來源——國際著名東方藝術品收藏家朱利思·艾伯哈特於2012年去世,他一生中收藏了門類眾多的中國藝術品,並在維也納建立了首座私人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
  •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共接收翁萬戈235件捐贈,永遠緬懷他
    旅美知名收藏家翁萬戈於美國東部時間2020年12月9日離世,享年102歲。生於1918年的翁萬戈是晚清重臣翁同龢的五世孫,其書畫收藏基本來自翁同龢的舊藏。2018年7月28日,翁萬戈於自己百歲誕辰當天宣布向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捐贈183件文物,為該博物館接受的史上數量最大的一批中國古代文物。
  • 位列收藏之首的青銅器為何國內拍賣不溫不火
    原標題:位列收藏之首的青銅器為何國內拍賣不溫不火   9月17日,「朱利思·艾伯哈特收藏重要中國古代青銅禮器」專場在美國紐約蘇富比開拍,這場青銅器專場被視為2007年以來較為重要的一批青銅器,預計成交額超過500萬美元,最終總成交額高達1678.6萬美元。在國際市場上,被視為國之重器的青銅器備受關注,在拍賣場上頻現高價。
  • 中國青銅器演變發展的高峰期
    中國青銅器演變發展的第二個高峰在春秋晚期到到戰國時代。實際上,如果仔細考察,在春秋中 期的後段,即公元前6世紀之初的時候,已經可以看到新變化的一些端倪了。與此呼應,青銅器上種種禽獸龍蛇形的裝飾,也都呈現出如同精雕細刻的外貌。青銅器細節 青銅器的功能,在相當程度上也改變了。儘管禮樂器繼續存在,不屬於廟堂之上的生活實用器物顯著增多,質量也一樣精美。
  • 臺收藏家向西藏犛牛博物館捐500年歷史法器牛皮鼓
    臺收藏家向西藏犛牛博物館捐500年歷史法器牛皮鼓   中新社拉薩5月18日電 (貢桑拉姆 陳香玉)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建設中的西藏首座犛牛博物館主體工程完工,當日在建築工地舉行接收捐贈儀式。
  • 西安交大博物館開館 鍾明善捐贈2667件藏品
    昨天是西安交通大學建校117周年暨遷校57周年紀念,歷時9年籌建的西安交通大學博物館正式開館向社會開放,這標誌著我省博物館領域又增添一支重要力量。原全國政協主席李瑞環同志特意為博物館贈送京劇音配像全套錄像資料,西安交大師生,省內外文物及藝術收藏家紛紛捐贈個人藏品。經著名詩人沈奇教授引薦,陶藝大師邢良坤先生也將他精心製作的40多件陶瓷藝術品無償捐獻給交大博物館。新加坡、美國等國專家也專程來陝,為博物館捐獻個人藏品。
  • 1940年代在美國調查中國青銅器的陳夢家
    這一調查開始之初,1945年11月30日,陳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發表題為《中國青銅器的形制》(「The Style of Chinese Bronzes」)的演講。對於有銘青銅器,他主張將器物形制與銘文研究相結合,把有具體出土地點的資料整合起來。他的演講是由盧芹齋提議、美國中國藝術學會贊助的,後者是美國最著名的學者、收藏家以及古董商不久之前創辦的一個私人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