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ISPR專利戰風雲再起,最新裁決張鋒成最大贏家

2021-01-20 中國生物技術網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自2012年誕生以來短短數年時間,已成為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最耀眼、最受關注的技術,也一直被視為諾貝爾獎的有力競爭者。然而,自CRISPR技術誕生以來就伴隨著專利爭議。

贏得CRISPR專利,不但意味著數不清財富,更可能會帶來至高無上的榮譽——諾貝爾獎。因此,CRISPR專利戰曠日持久地進行著。

9月10日,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裁定,Broad 研究所張鋒團隊在其已獲準的專利中擁有將CRISPR系統用於真核細胞的「優先權」,該專利涵蓋了在實驗室培養的人類或直接在人體內的應用。由於CRISPR基因編輯在疾病治療和基因改造方面極具前景的應用價值,在真核細胞(包括人類細胞)中的專利顯然是含金量最高的。

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這一最新裁定,給CRISPR三巨頭中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lle Charpentier)所代表的CVC團隊的專利發展蒙上陰影。

但該裁定同時肯定了CVC團隊是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關鍵發明者。這意味著,CRISPR的專利戰還將持續下去。

2012年8月,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lle Charpentier)率先發表論文,證實細菌來源的CRISPR系統可以切割目的DNA,用於基因編輯。

7個月後的2013年2月,張鋒發表論文,成功改造CRISPR系統,實現了在哺乳動物細胞(包括人類細胞)中的基因組編輯。

因為CVC團隊最初的論文中並未提及CRISPR系統可用於真核細胞,美國專利商標局於2014年授予了張鋒團隊CRISPR系統應用於真核細胞的專利。2016年CVC團隊向美國聯邦法院提起上訴,但被法院駁回。

此後CVC團隊繼續申訴,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再次介入,PTAB將誰先在真核細胞中成功證明CRISPR有效作為關鍵證據,因此給予了張鋒團隊優先權。

長久以來,許多關注CRISPR專利戰的人都希望張鋒團隊和CVC團隊能夠達成和解,但事實上這幾乎不可能。因為目前來看,幾乎所有的CRISPR領域的突破都來自張鋒為代表的Broad研究所的支持,如果CVC團隊獲勝,張鋒團隊最差也是與其共享CRISPR在真核細胞中應用的專利,但如果CVC團隊失敗,他們幾乎就沒有什麼有價值的專利了。

CRISPR基因編輯三巨頭

2012年8月17日,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lle Charpentier)合作,在 Science雜誌發表了基因編輯史上的裡程碑論文,成功解析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工作原理。

2013年2月15日,張鋒在 Science雜誌發表了,首次將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應用於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

自此,近年來生命科學領域最耀眼的技術正式宣告誕生,杜德娜、卡彭蒂耶、張鋒三人,也被人們稱為CRISPR三巨頭。

三巨頭在CRISPR基因編輯領域接連取得重要進展,發表了大量重磅論文。由於CRISPR基因編輯技術在疾病治療、疾病檢測、遺傳育種等領域有著巨大優勢和前景,三巨頭分別成立公司,開始CRISPR基因編輯的商業化應用。

張鋒率先創建了Editas Medicine公司,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創建了Intellia Therapeutics公司,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lle Charpentier)創立了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這三家公司均已上市。

如今三家公司均在CRISPR基因編輯治療遺傳病領域取得了許多突破,張鋒的Editas Medicine已開始基因編輯治療先天性黑蒙症10型的臨床試驗。

卡彭蒂耶的CRISPR Therapeutics公司,在CRISPR基因編輯治療β地中海貧血和鐮狀細胞病這兩種罕見遺傳病的臨床試驗中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三巨頭間的恩怨情仇

以下內容作者為:鬼谷藏龍

1、CRISPR的發現

2003年,西班牙微生物學家弗朗西斯科·莫伊卡(Francisco Mojica)給Nature雜誌投了個論文,慘遭拒稿。後來這篇論文又相繼投遞給了《美國科學院院刊》《分子微生物學》以及《核酸研究》等一系列期刊,但也都遭到了冷落。

原因無它,因為這個研究結論實在是太奇怪了。

莫伊卡在論文中指出,細菌和古菌當中廣泛存在一種免疫機制,可以記住之前感染過它們的病毒的基因特徵,從而展開針對性的防禦,大有「同一個招式不能對聖鬥士用兩次」的意思。在當時人們的觀念中,這些單細胞的細菌、古菌何德何能有這種厲害的免疫系統?

直到2005年,莫伊卡的研究成果才被個比較一般的學術期刊《分子演化雜誌》所接收。從此以後,一個新的術語開始進入了人們的視野——「規律成簇間隔短回文重複」(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簡稱CRISPR。

弗朗西斯科·莫伊卡(Francisco Mojica),成為CRISPR系統的第一個發現者。在隨後五六年裡,CRISPR猶如一個吸引無數玩家參與的拼圖遊戲,一塊又一塊的拼圖碎片被世界各地的玩家拼接到位。

終於在2011年,屬於CRISPR的最後一塊關鍵碎片被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lle Charpentier)拼了上去。她的論文昭示了CRISPR作為基因編輯工具的實力,或許近在眼前了。

2、技驚四座的CRISPR

不久之後,埃瑪紐埃爾·卡彭蒂耶(Emmanulle Charpentier)在美國微生物學學會上,遇到了詹妮弗·杜德娜(Jennifer Doudna),令人一見如故,開始合作。

僅僅一年之後,她們發現並證實來自化膿鏈球菌的spCas9蛋白的CRISPR系統,最適合做基因編輯工具,並用它成功編輯了大腸桿菌基因。CRISPR進軍基因編輯領域的第一槍,就此漂亮打響。

3、捷足先登的張鋒

此時,一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年僅30歲的華人科學家敏銳地意識到了CRISPR的光輝前景,他的名字,叫做張鋒。

張鋒的科研生涯可謂開掛,在哈佛大學讀本科期間,師從於國際著名顯微成像大牛,差一點拿諾貝爾獎的大神莊小威。讀博時,師從國際著名神經學技術大牛卡爾·戴塞爾羅斯,卡爾正是光遺傳學的開創者,而光遺傳學拿諾貝爾獎只是時間問題。

卡彭蒂耶和杜德娜的論文發表半年後,張鋒在Science雜誌發表論文,將CRISPR/Cas9基因編輯成功應用到了哺乳動物和人類細胞,張鋒成了第一個用CRISPR/Cas9編輯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組的科學家。

如果說卡彭蒂耶和杜德娜發現了一座金礦,那麼張鋒就相當於是最先找到了這個金礦中的金子。如果按照學術界誰先發現就歸誰的慣例,CRISPR/Cas9的發現,就成了一筆糊塗帳。

4、名與利之歌:專利的遊戲

一開始,張鋒連同杜德娜等人合夥創建基因編輯公司——Editas Medicine,沒過多久,杜德娜等人就和張鋒等談判破裂,杜德娜單飛出去辦了一家名為Intellia Therapeutics的公司。兩個陣營關於CRISPR/Cas9的專利之爭,擺上了臺面。

按理說,杜德娜和卡彭蒂耶發表論文在先,申請專利也比張鋒他們早得多,優勢很大。但這愣是被張鋒團隊一套組合拳給破功了。首先,張鋒團隊藉助一系列司法解釋把CRISPR的專利拆成了好幾十份,從法理上把「金子」和「金礦」的所有權分了開來,然後又花錢走了專利審核的「快速通道」,讓他們的專利比杜德娜的更早獲得通過。

最後,他們還巧妙運用了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的一些新政策,提出這個專利的有效性要基於「誰先完成研究」而非「誰先申請專利」,為此張鋒瞬間掏出了過去兩年的詳細實驗記錄,明明白白地記錄著他早在杜德娜的論文發表之前就已經走在了她的研究進度之前。

此外,張鋒果斷宣布對學術界開放CRISPR/Cas9基因編輯的專利,只要研究不是出於商業目的,就可以隨意免費地使用。不僅如此,他還把自己的研究資源放到公共庫Addgene中,免費分發於天下,一舉贏得了整個學術界的支持。

更重要的是,張鋒團隊很快就把CRISPR/Cas9玩出了花——自2013年至今,張鋒發的論文之多足可用排山倒海來形容,隨便哪一篇開拓這一片科研新天地。

自CRISPR/Cas9發明以來,大部分重大突破都出自張鋒之手,剩下的也多少用到了張鋒免費分發的科研資源,幾年下來,張鋒在基因編輯領域一哥的地位幾近無可撼動。

2014年,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批准了張鋒所在的Broad研究所的專利請求,來自加州大學的上訴也在2016年被悉數駁回。

5、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在專利上吃虧的卡彭蒂耶和杜德娜,在高級學術獎勵上頻頻收穫,2015年她倆就獲得了有豪華版諾獎之稱的「生命科學突破獎」,2016年,兩人再獲阿爾珀特獎,2020年,兩人又同獲沃爾夫獎。

6、神仙打架,技術得利

科學家們爭來爭去,其實也是因為CRISPR/Cas9造福於人的無限潛力。作為定點破壞基因方面最強大也最便宜的「特務」,CRISPR/Cas9大大降低了修改基因,尤其是動物基因的成本與技術門檻。張鋒等人掀起的那一股編輯動物基因的風潮,正前所未有地席捲全球各地的實驗室。

現在,任何科學家想要研究一個動物基因,只需大手一揮:「給我把這個基因敲了!」「給我把那段DNA序列塞到這個基因裡!」不消半年,就能「定製」一批基因修飾動物出來做研究。當年砸大錢問公司買動物模型的歷史,已經一去不復返。

中科院的科學家利用CRISPR/Cas9技術製作的基因敲除猴。在CRISPR/Cas9技術發明以前,製作基因敲除的靈長類幾乎是不可想像的事情。

將CRISPR/Cas9用在醫療上的嘗試也已不鮮見:基因編輯臨床試驗越來越多,有許多已取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的出現,讓人類攻克遺傳病變得觸手可及,人類從未像今天這樣距離擺脫遺傳限制如此之近。

參考資料: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9/latest-round-crispr-patent-battle-has-apparent-victor-fight-continues

來源:生物世界

相關焦點

  • CRISPR專利最新裁決,張鋒成最大贏家,為獲諾獎再添籌碼
    然而,自CRISPR技術誕生以來就伴隨著專利爭議。贏得CRISPR專利,不但意味著數不清財富,更可能會帶來至高無上的榮譽——諾貝爾獎。因此,CRISPR專利戰曠日持久地進行著。9月10日,專利審判和上訴委員會(PTAB)裁定,Broad 研究所張鋒團隊在其已獲準的專利中擁有將CRISPR系統用於真核細胞的「優先權」,該專利涵蓋了在實驗室培養的人類或直接在人體內的應用。
  • CRISPR「專利世紀之戰」最新進展:華人科學家張鋒再佔上風,博弈仍在繼續
    提起 CRISPR 技術,我們可能會想到 2018 年飽受爭議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打破錢學森記錄的華人科學家張鋒,當然,還有一場持續多年的專利戰。雷鋒網注意到了 Bio 生物世界的說法:由於 CRISPR 基因編輯在疾病治療和基因改造方面極具前景的應用價值,其在真核細胞(包括人類細胞)中的專利是含金量最高的。也就是說,雖然 CVC 團隊被判定為「技術關鍵發明者」,但這一輪贏家還是另一邊的張鋒團隊。
  • CRISPR專利之爭,最終「花落誰家」?
    然而目前關於CRISPR技術的專利之爭仍在繼續,該專利最終「花落誰家」還不得而知。近日,美國專利審查與上訴委員會(PTAB)發布了最新的裁定結果,裁定指出來自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張鋒團隊具有在真核細胞中使用CRISPR技術的專利優先權 ,該專利在未來可能應用在實驗室培養
  • CRISPR基因編輯的專利之爭,最終花落誰家?
    然而目前關於CRISPR技術的專利之爭仍在繼續,該專利最終「花落誰家」還不得而知。近日,美國專利審查與上訴委員會(PTAB)發布了最新的裁定結果,裁定指出來自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張鋒團隊具有在真核細胞中使用 CRISPR 技術的專利優先權 ,該專利在未來可能應用在實驗室培養人體細胞甚至人類受試者上,具有可觀的應用前景
  • 【深度解讀】為何CRISPR專利裁決並不是整場故事的結局?
    伯克利的研究者首先進行了專利申請,但美國專利商標局(USPTO)卻批准了Broad研究所的專利申請,在這項裁決中存在著很大的賭注,專利的擁有方或許會因CRISPR-Cas9的應用價值而獲益數百萬美元,如今這項基因編輯技術已經開始加速遺傳學研究了,而且很多科學家也利用該技術開發出了對疾病耐受的家畜以及治療人類疾病的療法。
  • 【重磅消息】MIT和哈佛共建CRISPR-Cas9全球專利技術共享平臺丨醫...
    CRISPR(圖片來源 scientist.com)  因為專利戰的背後,是巨大的商業利益,在2017年2月的專利之爭裁決後,MIT的Broad研究所和哈佛大學向Editas Medicine公司出售了專門開發基於
  • 特斯拉尋求法院裁決尼古拉側門專利無效
    集微網消息(文/holly),零排放汽車初創公司尼古拉(Nikola Corporation)於2018年起訴特斯拉,聲稱特斯拉於2017年11月發布的Semi卡車的設計與尼古拉One卡車相似,侵犯的設計元素包括環繞式擋風玻璃、駕駛室造型以及側門的設計,尼古拉對上述設計均已申請專利
  • Perc專利戰如鯁在喉;鷸蚌相爭HIT得利!
    法官支持韓華Q-Cells的申請,要求晶科、隆基、REC自檢自2019年1月30日以來在德國分銷的組件是否涉嫌該專利,同時韓華Q-Cells可以選擇銷毀這些侵權產品。據了解,該裁決是中國光伏企業在歐洲專利EP 2 220 689的德國部分(稱為689專利)。韓華Q-Cells自2008年以來一直在研究鈍化技術,並利用該技術提高PERC太陽能電池的轉換效率。
  • 與Illumina公司在美專利糾紛敗訴 華大智造:不同意初步裁決結果...
    關於加州北區法院的初步裁決,6月17日,華大智造方面回應《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稱:華大智造尊重美國法院針對Illumina公司提出臨時禁令的初步判決結果,但不同意這一裁決,並考慮進行上訴以維護自身權益。同時,此次判決結果將不影響華大智造馳援疫情(自動化提取設備及試劑)的在美業務,更不影響華大智造在美國以外地區的業務開展。
  • CRISPR/Cas9專利紛爭不斷,如何避免被殃及池魚
    持續多年的CRISPR專利之爭主要是在博德研究所的張鋒團隊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杜德納團隊之間展開,大多數人似乎認為CRISPR專利之爭是這兩個研究團隊的問題,事實上,這場專利糾紛比人們想像的更加複雜。
  • 專利戰不斷升級,LED企業如何保持競爭優勢?
    專利戰不斷升級,LED企業如何保持競爭優勢? 摘要當前,LED企業之間專利戰不斷升級,專利戰不再只是獲得簡單的專利費,更為重要的作用是能為企業自身產品的快速推廣和搶佔市場贏得時間。
  • 李沁成鼠年最大「贏家」,和張若昀肖戰有感情戲,與李現同臺表演
    其實眼尖的小夥伴早已經發現了,李沁還真是鼠年最大的人生贏家。李現被稱為去年的夏日限定,朱一龍在前一年也曾是無數女粉絲的白月光,能和這兩位同臺演出,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可是讓大家羨慕李沁的還不僅僅是這些,大家都知道,去年的夏日限定,除了李現,還有肖戰,倆人在電影《誅仙》中還有感情戲。
  • 深圳中院裁決飛米和九天縱橫侵犯其「雲臺相機」專利
    集微網消息,此前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大疆)向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下稱深圳中院)提起訴訟,指控北京飛米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飛米)、九天縱橫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下稱九天縱橫)侵犯其ZL201830345094.5號專利,名稱為「雲臺相機」的外觀設計專利。
  • 諾獎背後的專利大戰:CRISPR三巨頭七年「愛恨情仇」,百億美元市場將花落誰家?
    今年9月10日,美國專利審查與上訴委員會(PTAB)發布最新裁定結果,來自麻省理工學院Broad研究所張鋒團隊具有在真核細胞中使用CRISPR技術的專利優先權,該專利在未來可能應用在實驗室培養人體細胞甚至人類受試者上,具有可觀的應用前景。
  • GC車隊黃金風衣被盜,鯊魚喲成為最大贏家,團戰全明星令人期待
    GC車隊相信經常玩和平精英的小夥伴們不會陌生,被稱為全網最強最強火力車,實力相當強,不過最近GC卻翻車了,阿青、葉晗、犄角和鯊魚喲在排位中上演了一波相愛相殺,也讓即將到來的虎牙和平精英團戰全明星活動先火了一把,相當吸引眼球。
  • 張鋒和杜德納的CRISPR專利之爭,爭的是什麼?
    在過去近幾年的時間裡,CRISPR受到輿論關注的另一個原因在於專利之爭:張鋒所在的麻省理工學院和博德研究所與杜德納所在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就CRISPR相關專利的歸屬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執。這裡,我們為讀者梳理了相關情況。
  • CRISPR專利爭奪者Science再發新文章 進一步闡明CRISPR/Cas9工作機制
    在這項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science上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一種叫做R環的三鏈結構的形成過程,他們利用晶體X射線衍射技術捕獲了這一過程的3D圖像,通過這些結果研究人員對CRISPR/Cas9的工作機制有了進一步認識。在過去三年裡,CRISPR/Cas9作為基因剪切和編輯工具廣泛應用於許多實驗過程中,幫助深入理解基因功能以及進行遺傳疾病的治療。
  • 黑龍江:東北虎戰「熊瞎子」,誰是贏家?
    黑龍江:東北虎戰「熊瞎子」,誰是贏家?原標題:《黑龍江:東北虎戰「熊瞎子」,誰是贏家?》
  • CRISPR全球專利布局解析
    CRISPR三巨頭也為此技術展開了專利之戰,這也是本次圈內人士對該項諾獎的熱議所在。美國是CRISPR技術優先權國家2018年一項調查顯示,從專利申請國家來看,我國與美國在專利數量上有較大優勢,是最主要的布局地區。而且我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專利申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