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諾諾寫的正式第一篇科普文,開篇就是一個非常冷門的科,諾諾潛伏了眾多植物為主題的群,尚未看見誰對傘形科情有獨鍾或者有所傾斜,原因很簡單,不外乎以下2條:
1、傘形科幾乎毫無顏值可言:既無美麗的顏色(稜子芹屬除外,以後會講),又無婀娜的身姿
2、傘形科的識別難度很大:大多數類群長的都差不多,花序太像,花也太像,分類的依據太多,別的植物可以拍一兩張照片,至多三五張照片足夠鑑定,但傘形科卻要拍整株,葉片、葉柄、總苞片、小苞片、花、果實,關鍵的是還必須要成熟的果實,找到成熟果實了還得分別拍幾條背稜、中稜、側稜,這樣拍下來人沒有累死,早已經煩死了!
諾諾也沒有那麼偉大的情懷,也不是有那麼審美的偏差,專門挑這個冷門去坑,只是因為研究生階段的巧合才去學習了一下傘形科的其中幾種植物,現在就送上其中一種還算特殊的——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 )
珊瑚菜是傘形科珊瑚菜屬植物(惡補傘形科概念,如果有對科屬種都還完全無概念的讀者可以直接忽略文字部分,手指頭一滑到底,看看圖片即可,以免浪費你的時間),珊瑚菜屬植物共計2種,分布比較特殊,只分布在沙質海灘上,其中珊瑚菜從中國海南島的沿海一直往北到遼寧,然後沿朝鮮半島、日本、至俄羅斯,跨白令海峽至加利福利亞海岸為本屬的另外一個種-北美珊瑚菜(暫定此名),兩個種的分布區形成一個環北太平洋的半圓。由於珊瑚菜在歷史的地質進程中(根據文獻猜測和推斷)僅保留在沙灘上才能生長,所以雖然在中國分布範圍還算廣泛,但實際上分布面積和區域卻很狹小,並且由於大家都喜歡去三亞這樣的沙灘穿點三點式的衣服打著太陽傘再塗三層防曬霜曬曬太陽,所以珊瑚菜的生境越來越少,加上珊瑚菜的根一直是中藥可以入藥的成分,稱「北沙參」,但凡是叫參類的,在國內大部分都可以用作滋補(非研究中藥,不嚴謹,大家可千萬別亂補啊,補出事情請及早就醫),所以挖掘現象也時常有之,造成珊瑚菜的野生居群比較稀少,部分以前有分布的省份,居然有五年都未曾再見到,比如江蘇,這樣珊瑚菜成為正式公布的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和國家級保護植物(兩個是不同的文件,這裡點到為止,不展開)。
我第一次見到珊瑚菜是在山東日照的金沙灘海濱浴場,很幸運,我是同行三人中第一個發現它的,就長在沙灘有植物生長的前沿地段。
幼苗其實更新的非常好!
有照片為欣賞,就不再描述枯燥的植物學知識!但這只是第一次見到的珊瑚菜,而已經五年未在江蘇海灘見到的珊瑚菜,欲知是有是無,且聽下回分解。